中药热罨包配合耳穴压豆在终末期癌痛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2-12-09 10:54涂艳琴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压豆终末期癌痛

涂艳琴,张 燕

(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 南昌 330029)

癌痛是一种特殊疼痛,为癌症患者常见慢性疼痛,基于癌症自身及癌症相关并发症等因素引发[1]。随着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重点[2]。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剧烈疼痛是导致部分患者抗拒治疗或出现自杀想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癌痛常规采用镇痛药物进行治疗,需要结合个体化差异选择适当药物,同时也可配合物理疗法与中医疗法等。本研究通过对50例终末期癌痛患者的对比观察,分析中药热罨包配合耳穴压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终末期癌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3岁~78岁,平均(67.42±4.26)岁;胃癌14例,肺癌11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2岁~78岁,平均(67.32±4.18)岁;胃癌16例,肺癌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行对比研究。

1.2 诊断标准

符合《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2020》中终末期癌痛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终末期癌症患者;②符合气滞血瘀型癌痛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18岁,且<80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存在意识障碍;②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调查期间死亡。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奥施康定(生产厂家:BARD PHARMACEUTICALS LIMITE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0518),口服给药,10 mg/次,1次/12 h,1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观察组

中医疗法联合治疗。具体如下:①中药热罨包:组方为生地黄、丹参、川芎各20 g,酸枣仁、怀牛膝、没药、乳香、青黛、雄黄各30 g。药物混合研磨成粉,放入专用布袋中。喷壶中加入温水,喷洒布袋表面,充分湿润后放置到微波炉加热2 min,温度控制为60 ℃~70 ℃。将布袋放置到患者后背部,每次14 min,每日进行2次。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热敷处皮肤情况,预防皮肤损伤。针对存在感觉障碍者布袋温度控制为60 ℃之下,避免烫伤。若患者有疼痛感或出现红疹及水疱等则停止治疗。②耳穴压豆法:以神门、交感、皮质下、肾、内分泌为主要穴位。穴位处皮肤消毒,王不留行籽放置到适当大小胶布上,贴到穴位处。拇指与食指按压,治疗期间询问患者感受,以耐受的疼痛与胀痛为适合标准,每个穴位按压3 min,每日治疗3次。1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3.1.1 疼痛缓解程度

结合WHO现行标准判断疼痛缓解程度。完全缓解:治疗后无痛;部分缓解: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无睡眠影响;轻度缓解:疼痛有所减轻,但有痛感可轻微干扰睡眠;无效:疼痛无缓解或加重。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总例数×100 %。

3.1.2 VAS评分

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进行,分值0分~10分,分值高提示疼痛程度高。

3.1.3 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选用QLQ-C30(EORTC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量表内容包括躯体疼痛和角色功能、心理功能和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项目为28项,选用4级评分法进行,即1分~4分,其中,1分为没有,2分为有一点,3分为有一些,4分为非常多,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3.1.4 患者负性情绪

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显著。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96.0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比较 例(%)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平均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3.3.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4 讨 论

癌症终末期可引发不同程度疼痛,癌痛是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所恐惧的主要症状[3]。一般性疼痛可通过药物进行干预,疼痛剧烈则可采用打针止痛。癌症进展中,肿瘤浸润胸膜或神经等,导致压力升高或出现病理性骨折,可引发疼痛症状,常见为骨转移或骨肿瘤所引发的骨痛。

对于癌痛常规采用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广泛应用的是阿片类镇痛药物[4]。但口服镇痛药物容易出现消化道反应与头晕等不良反应,进一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癌痛、镇痛药物治疗依从性[5]。中医学中,癌痛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及经络阻塞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癌毒形成前机体便出现多种病理性改变,包括血瘀与湿热等,发生癌毒后,气血经脉疏通被干扰,致使脏腑受到损害,进而出现新的血瘀与湿热。为此,在癌痛治疗中以疏通经络为主要治疗原则。中药热罨包与耳穴压豆法均属于癌痛治疗中常用中医疗法。耳穴压豆法作为非侵入性操作,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6]。

中药热罨包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原理在于借助于热气促使布袋中的中药有效成分作用到患处,或通过相应穴位发挥出治疗相应作用。中药热罨包也是一种热疗方法,可促进药物有效成分渗透到血脉中[7],多应用到行气活血与利湿消肿及祛风散寒治疗中。但此种治疗方式的作用发挥具有一定局限性,以缓解疼痛作用为例,仅可作用到患处周围小范围,若要发挥全身作用,则多需要配合中药内服或针灸及推拿等治疗方法。终末期癌痛治疗中,如穴位贴敷消肿止痛贴加中药颗粒,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联合耳穴压豆法效果更佳,同时也有资料显示可将穴位贴敷与吗啡联合应用[8~10]。雄黄具有燥湿解毒等功效,乳香可行气止痛并消肿生肌,没药可消肿止痛,生地黄与丹参等药物均可发挥出活血通络功效。以上药物配伍应用,可通过疏通活络与消肿等达到减轻癌症患者疼痛程度的目的。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采用两种方案进行治疗的终末期癌痛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证实两种方案均具有明显止痛作用。但对比之下,联合应用中药热罨包与耳穴压豆法所获得的疼痛缓解效果更为理想。具体表现为,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1周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平均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耳穴压豆法选择疼痛相关穴位进行按压,通过调理气血减轻疼痛。其中神门穴是镇痛主要穴位,具有镇静安神与止痛功效。与交感皮质下进行配合可进一步提升机体疼痛阈值。胃穴的作用在于受纳与消化食物,与脾胃表里。胃穴配合脾穴能够起到健脾、理气止痛效果。有关研究资料显示,耳穴可借助于调节机体血浆P物质含量发挥出镇痛作用。将其与中药热罨包进行联合应用,有助于强化镇痛效果。

癌痛的发生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进而衍生出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而不良心理问题对于疾病进展具有促进作用。为此,本研究对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生存质量进行了观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与角色功能及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差异性。

综上所述,终末期癌痛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中药热罨包与耳穴压豆法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态。

猜你喜欢
压豆终末期癌痛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