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荣 孙达恺 姜海舟
罗炳辉(1897-1946)
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华中敌后最为稳固的根据地。罗炳辉在开辟、创建、巩固、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的6年多时间里,出色地筹划、组织或亲自指挥了百余次战役或战斗,打得日、伪、顽军焦头烂额,闻风丧胆。他在军队整编、训练以及爱民为民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君迈进,饮马江南北。苏鲁驰劲旅,日伪告溃灭。”这是陈毅赞颂罗炳辉的诗,高度概括了罗炳辉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活动和功绩。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先后担任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二师师长,转战江淮苏鲁地区,对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
皖东是南京的江北门户,与南京主城隔江相望。日军运输的最大动脉津浦铁路从中穿过,因此皖东地区是日伪军的“卧榻之地”,国民党不敢在此驻军。为此,罗炳辉受命组建五支队,担负开辟津浦路东淮南抗日根据地的重任。此时的南京是侵华日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之后不久又是汪伪国民政府的“首都”,扼守津浦铁路的根据地更是犹如插入日伪心脏的一把利剑。
然而,初创皖东抗日根据地困难重重,饱受日寇铁蹄蹂躏的皖东满目疮痍,老百姓谈起“日本兵”不寒而栗,皖东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外,这一地区方圆有100多公里,一半是平原,一半是丘陵。五支队约3000余人,前身是河南桐柏山游击队。归编时,战士们衣衫褴褛,枪支弹药极度缺乏,每人只有3发子弹。敌军在路东附近驻有3万日军精锐部队和10多万伪军,五支队人少枪少,且从来没有与日军正面交过手。罗炳辉面对这种情况,忧心忡忡。
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的罗炳辉,综合全面地分析了敌我实情,结合实战经验,开出了迎战日伪军的“三副药”:单兵训练、大刀训练、战术训练。
刚成立的五支队,整体军事素质较差,大多数战士是刚拿起武器的农民,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军事训练,有的战士连子弹都不会装,更谈不上掌握运用战术了。
罗炳辉(右二)等新四军五支队领导人合影
罗炳辉从严治军、严格训练在新四军是出了名的。平时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上了操场,就变得非常严肃认真,一点差错也不放过。他常常亲自带操,呼喊口号声如雷鸣,有一股逼人的英气。他要求战士训练“要练得眼珠子淌汗”。他常说:“练兵多吃苦,战时少受罪”,“新兵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送往战斗部队,不经过训练,等于去送死。”
罗炳辉要求,单兵训练中每个指战员必须掌握“五大技术”:射击、投弹、拼刺刀、劈刀、土工作业。他设置了训练“五大障碍”:独木桥、矮墙或板壁、铁丝网、水沟、壕堑。这些训练很适应淮南丘陵地区和水网地带的作战需要。
评定考站:考生准备好所需评定工具,取得“患者”配合,让“患者”摆好评定体位,在评定过程中询问“患者”感觉,并讲述注意事项,主考老师重点考察考生“医患”沟通技巧、评定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规范性。
罗炳辉组织的射击训练有其自身的特质:战士们齐崭崭地摆开一字“长规阵”,两腿叉开,八字步,丁字形,前弓后箭,端枪对着目标瞄准。罗炳辉在队列前后左右观察,看到哪位战士手抖腿动,他就纠正动作,一次、两次、三次,如到四次还未有改观,他就惩戒了;腿动的,就上前踹其一脚,挺不住就会被踹趴在地上;手抖的,上前一巴掌,握不住的枪便被打落在地上。战士们见司令盯得紧,练得满头大汗也不敢懈怠。一场个把小时的瞄准训练,战士们的衣服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为让战士们掌握射击要领,罗炳辉还亲自做示范,他举起机枪,平举悬空20分钟手不动枪不晃,面色如常气不喘,一滴汗珠也没有。
罗炳辉根据战士每人3发子弹的实际情况,认为只有贴身战才有一拼。大刀是贴身战的有力武器,利用破坏日寇铁路运输线扒下来的铁轨锻造大刀,锋利无比。罗炳辉还根据实战需要把旧军队的刀法改编成40多个动作的大刀操。他不但请来一位旧军队的教官专门教授,还亲自上场。只见他矫健的英姿,粗壮的臂膀挥刀旋转,舞到酣畅处,他又将十个铜板摞起,随即挥刀劈下,瞬间铜板两瓣弹出,刀锋之精准展露无遗。系有红布条的大刀成了罗炳辉部队的象征。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又补充了团、营级干部,五支队面貌焕然一新,单兵素质明显提高。
罗炳辉要求指挥员善于谋略,熟悉掌握麻雀战、回旋打围、狙击技术、聚零为整和化整为零、改造地形、埋伏、诱敌、打援等游击战术,灵活运用,讲究实效,绝不允许搞花架子。他撰写的《指挥员熟用手册》《村落作战》《民兵战术》《碉堡作战》《关于三角式据点构筑和守备之要领》《几打几不打》等,都是在实战基础上的总结,也丰富了中国革命军事理论宝库。
1939年8月下旬,罗炳辉与政委郭述申率领五支队越过日军控制的津浦铁路封锁线挺进路东。至六合县竹镇附近时,他便迫不及待地在政治部主任方毅的陪同下对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地形进行逐一察看。一是发现日军据点到竹镇的公路经过一座叫老古墩的孤立山包,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二是发现滁县、张八岭到来安的公路段,在梁庄附近有一个较深的凹地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三是在天长、扬州一带发现道沟(一米多深、一米多宽的沟),在平原对日作战十分有利,可以避开日军飞机的侦察与攻击,既可作为部队行军、转移的道路,还可作为简易的战壕。罗炳辉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挖掘道沟、绘制道沟地图等地形改造计划。实践证明,这些发现与计划对路东抗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面对几倍于新四军人数和装备精良的日伪军的疯狂反扑,英勇善战的罗炳辉率领部队,创造了淮南根据地攻不破的“三大战术”:梅花桩战术、麻雀战术、地堡战术。
“梅花桩战术”首试显神威。为了有效减少新四军战斗中的伤亡,罗炳辉经过多次排兵布阵的构思和演练,发明了一项有创意的战术——梅花桩战术。这项战术就是把部队由集中驻守分成三五个地方驻守;各部之间相距二三公里,这种阵型如梅花状,故名“梅花桩战术”。此阵虽是分散布阵,但仗一旦打起来可以迅速汇聚为一个整体。日军使用的战术是“分进合击”,来犯时,一般只能针对一个“花瓣”发起进攻,而受到攻击的“花瓣”与日军交火后,边打边退,诱敌深入,其他几个“花瓣”迅速运动到日军侧、后翼的薄弱部分发起攻击。梅花桩战术避开日军锋芒,打击日军的“七寸”,往往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金牛山上打胜仗》的歌曲,就是歌唱罗炳辉“梅花桩战术”的。那是1941年4月,罗炳辉首试“梅花桩战术”,在六合县金牛山新四军以牺牲54人的代价,击毙日军200多人、伪军300多人。一个月后,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再次以5000多的兵力,兵分5路,向根据地开展第二次“大扫荡”。罗炳辉布置几十个“梅花桩”,诱使敌人进得来出不去,深陷阵地无法自拔,日军六七天就损兵折将近千人。日本军官伤透了脑筋,翻遍中外战术的经典著作也找不到片言只语,只得无奈地命名为“罗氏战术”。从此,日军不敢轻易入侵淮南路东根据地。
罗炳辉(右三)给部队作射击示范
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搬迁到二师师部所在地盱眙黄花塘。美国一位学者,对新四军军部距离南京只有几十公里感到不可思议。2月,刘少奇在华中局扩大会议总结报告中指出:“‘梅花桩’是一种新的战术,罗炳辉同志在这方面的发明努力是一个模范。华中这些年来,也还只有罗炳辉同志搞的这个‘梅花桩战术’,这是值得奖励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四军军部能在侵华日军司令部和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附近长驻的原因了。
“麻雀战术”打得敌人没方向。罗炳辉在战术方面的创造性计策很多,他根据淮南路东和洪泽湖、高宝湖一带的地形特点,创造了一套诱敌、迷敌、扰敌、奇袭、反击、歼灭等为内容的游击战术,其中的“麻雀战术”就是把当年山地游击战传承和改良后运用的。
所谓的“麻雀战术”,是指民兵常用的游击战术,即民兵组成战斗小组,就像麻雀啄食那样,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东打一枪,西放一枪,乘隙而入,主动灵活、神出鬼没地打敌人;如遇敌反击,就立即主动撤离,消失得无影无踪,使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陷入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着、心神不宁的境地,从精神上、心理上消耗折磨敌人的意志。
针对在1940年初第一次反“扫荡”时由于对民兵统一指挥造成他们的思想负担增加,获悉日军的行动情报减少,对老百姓的保护能力减弱等问题,罗炳辉经过深思熟虑,特别为其制定了作战指南,要求民兵一般不离本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老百姓、救护伤员、担任向导、传送情报、纠缠日军。他制定了民兵作战守则,主要内容有:三五人的民兵小组,纠缠日军的主要方法是隐蔽处打一排枪(同时开枪),罗炳辉的经验是一排枪响,敌人是很难判断方向的;射击目标首选向导;夜间骚扰日军等。罗炳辉的“麻雀战”为民兵提供了战术要领,成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有力补充。
“地堡战术”保卫抗日根据地。1941年11月,以驻扎在津浦路西的国民党桂系一七二师为主,集中6个团的兵力进袭到路西根据地的中心区安徽定远。为了执行党中央“一定要保住定远根据地,这个华中与延安唯一的陆地通道”的指示,粉碎桂系顽军的进犯,罗炳辉亲率3个团英勇奋战。路东的“梅花桩战术”不适合路西,罗炳辉又针对路西的特点创建了新的战法,其核心是在五尖山一带交通要冲的山头上,建立多个牢固防御地堡,每个地堡顶部约5米以上,可容纳50人左右,补给可坚持10天以上,安排10多位狙击手,在距地堡不同距离处插立地标,方便战士调节准心的高低;首先射击拉炮的骡马和军官,利用精准的远程射击杀伤、阻扰、吸引桂系顽军,主力部队伺机从侧、后翼向敌方发起攻击的“地堡战术”。
罗炳辉不仅亲自选定地堡位置,还监督地堡建设。开展“地堡战术”的核心是射击能力、心理素质都优异的特等射手。罗炳辉自己就是有名的神枪手,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就有“罗师长一枪打死三个半鬼子”的故事。据说有一次,一小队日军侵犯根据地,排着队过小桥时,与罗炳辉狭路相逢,他随手对着鬼子就是一枪,子弹“嗖”地穿过前两个鬼子的咽喉,又掀掉第三个鬼子的脑袋,钻进第四个鬼子的胳膊里,三死一伤。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却也说明罗炳辉的枪法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1942年3月,敌军5000多人拖着大炮又来侵犯。由于地堡远距离射击十分精准,敌人又无处藏身,寸步难行,不得不先对地堡发起进攻。敌军大口径炮弹十分厉害,据新四军一位营长回忆,那次进攻前,敌人共发射了148发炮弹。地堡外的工事大部被炸毁,地堡却保存完好。由于地堡位于高处,火力威猛,山坡上还有密密麻麻的竹签陷阱,易守难攻,敌人屡次进攻均失败。罗炳辉在另一个山头上的指挥所里密切注视战场的情况。他手持望远镜,站在观察口几个小时不言不动,任凭敌人炮弹呼啸和蝗虫般的冲锋,夹杂着“活捉罗炳辉”“抓住罗胖子有赏”的辱骂。等到敌军把全部兵力投入到对地堡进攻时,他下令主力部队从侧、后翼发起猛攻,敌军死伤惨重,大败而逃。桂系顽军将这条防线说成是“攻不破的罗氏防线”,再也不敢轻易侵犯根据地了。其实“罗氏防线”岂止这一处!在此后1944年11月占鸡岗战斗,1945年4月黄疃庙战斗,7月白龙厂、林家庙战斗,伪顽的每一次军事进攻,都在二师与淮南军区军民联防的铜墙铁壁面前撞得粉碎。
由于罗炳辉创造的三项战术有效地遏制了日伪顽军的“扫荡”和侵略,淮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最稳定的根据地。1943年1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迁址到新四军二师师部盱眙黄花塘,一直到抗战结束,共两年零八个月,也是新四军军部时间最长的驻地。
在抗日根据地的艰难困苦的日子里,罗炳辉带领战士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从共产党、人民军队就是要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初心出发,始终把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的事情放在首位。他行军打仗,每到一个村庄,总要到老百姓家里坐坐、拉拉家常,从柴米油盐到对部队有什么意见,对民主政府有什么要求无一不谈。凡是老百姓提出的要求和问题,他总是认真听、认真记,属于部队的,他亲自处理;属于地方的,即转地方政府办理。他真情爱民的故事,在淮南老百姓中口口相传了几代人,直至今天说起罗司令,人民还是满怀崇敬、津津乐道。下面的几个小事例,就能折射罗炳辉的“为人民尽孝、为革命尽忠”的大境界。
扶蚕豆苗开展初心教育。1940年春天,部队在定远县城附近急行军时,有个连队不小心踩倒了农民的蚕豆苗。罗炳辉看到很是生气,要追责当事人。他要求调查是哪班战士踩的,让他们带些竹枝来,把踩倒的蚕豆苗扶直,用麻纱扎好,用细土培好。罗炳辉从一件小事抓起,用将心比心的类比法进行思想教育,引导战士们认识革命的初心是什么,我们的部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抓住这个典型事例,在军政会议上讲,在战斗动员会上讲,不管大会小会,一有机会就讲,到处宣讲,引导全军指战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爱护老百姓的庄稼,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可见群众的利益在他心里占有的份量。
罗炳辉与根据地的孩了们在一起
把榆树叶留给群众。1941年春荒严重,部队生活十分困苦,战士们常常挨饿行军打仗。正值青黄不接,加上日伪军的搜刮抢掠,老百姓一贫如洗,田野里到处都是挖野菜、捋树叶的饥民。一天,师部炊事班长用他擅长爬树的本领,冒险爬到树梢,采摘满满一篮子榆树叶,准备将榆树叶拌玉米做成贴饼,给战士们和罗司令改善伙食。罗炳辉发现榆树叶后,表情严肃起来,大声吼道:“你摘了群众的榆树叶,那群众吃什么?你的群众观哪里去了?”“同志,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春天,老百姓叫天不应,喊地不灵。国民党三十二师又多次在这一带抢掠,别看这些榆树叶,它可是群众的命根子,我们把它摘吃了,那我们和国民党还有什么两样?”罗炳辉又说:“我们要时刻想到群众,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炊事班长眼泪夺眶而出,立即把榆树叶送还给群众。
退还多征的粮食。罗炳辉率新四军二师四旅平定了淮泗地区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暴乱,随后师部驻扎在泗阳李口镇。闲不住的罗炳辉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乘凉,扇着蒲扇亲切地和大家招呼,可本地群众就是不吭气,有的老人坐一会就借口走了。罗炳辉很是纳闷,这与往常不一样啊,老乡可是争着讲话的啊。他立即布置部分干部战士,深入到老乡家里边劳动,边访问。两天过后,召集大家汇报。原来乡里有个别干部违反政策,多征收公粮,还欺压百姓,老乡心里憋屈,所以不愿讲话。罗炳辉听了,连夜派人到乡公所通知负责征粮的干部第二天到师部来。第二天,负责征粮的干部汇报如何为部队完成征粮任务,并说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困难。罗炳辉没等他说完,气愤地说:“你什么都清楚了吗?那好,现在请听一听这些情况是不是事实。”他让部下照着本子一条一条念:某村某户已断粮3天,某户不仅没有吃的,老人和孩子身患重病……罗炳辉严厉批评道:“这就是你说的群众生活不错!群众断粮,与你多征公粮是分不开的!”那位干部面红耳赤,哑口无言。罗炳辉命令:“你回去把多征粮的账目算清楚,我会向区委转送相关材料。”罗炳辉立即安排人员去淮南盱眙借调粮食。3天后,老槐树下一片欢腾,罗炳辉亲自参加把多征的粮食退还给群众。一位大娘对战士们说:“你们罗司令真是‘青天’啊!”从此“罗青天”的称号像春风一样在淮河两岸传开了。
1946年6月21日,为革命呕心沥血、战功赫赫的罗炳辉,在山东临沂前线指挥部队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因脑溢血阖然辞世。噩耗传来,军民同声悲悼!中共中央在唁电中说,罗炳辉同志的不幸逝世“是我党我军与全国人民的重大损失”。如今,罗炳辉将军离开我们已经76年了,但党和人民永远缅怀他,正如朱德同志亲笔题词的那样,他是“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