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忆父亲惠中权

2022-12-09 07:17:04惠延虹
世纪风采 2022年12期
关键词:靖边毛主席

惠延虹

毛主席给父亲惠中权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1942年,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召开的高干会上,时任靖边县委书记的父亲被评为模范干部,受到大会表扬。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毛主席的题词高度概括了父亲的革命品质和工作作风,成为指导他一生从事革命工作的座右铭。

父亲惠中权1916年12月21日生于陕西省清涧县下二十里铺将军沟村一个贫农家庭。从小聪明过人,爷爷认为他是块读书的料,虽然家境贫寒,但也千方百计将他送入学堂。在校期间受地下党的影响,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1934年由惠庆祺(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合作总社副主任)介绍秘密入党,从此便走上了一条为穷苦大众求解放求自由的革命道路。

1935年冬,19岁的父亲由陕北团省委派到斗争十分艰巨、白色恐怖极为严酷的吴堡县任团县委书记,兼团省委巡视员。

吴堡县扼守黄河西岸,是通往陕北的咽喉,曾是陕甘宁根据地一块孤立的小苏区。为占领这块军事战略要地,国民党反动派先后调动10余万兵力,对吴堡县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疯狂“围剿”。

面对严酷的斗争环境,父亲没有退缩,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经受住了考验。他针对当时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武装力量损失惨重的形势,果断提出审查干部、纯洁队伍,积极发展武装力量的建议。动员青年参加红军,不仅壮大了党团组织,而且还培养了一批经受锻炼的年青干部。斗争中父亲虽年纪轻轻,但处处表现出沉着、坚定,把生死置之度外,还经常告诫同志们:“我们不杀死敌人,敌人就要杀死我们,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共产党员从入党那一天起,就要有死的准备,也要有自己家人被敌人杀害的思想准备。”

1941年父亲任靖边县委书记,他一上任便到群众中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紧紧抓住“民以食为天”这一最关键的主要矛盾,解决群众的口粮问题。首先带领群众修渠打坝,引水拉沙、兴修水漫地,尽量扩大耕地面积,这对沙多土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民不聊生的靖边来说,无疑是老百姓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同时他还号召群众在大片荒沙地里植树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为此他提出“栽活一棵树、养活一只羊,少烧一升粪、多打一斤粮”的口号激励群众的斗志。还根据当地的气候实行三茬种植:先种麦子插黑豆、黑豆地里带萝卜,真正做到了“人尽其力、地尽其利”,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解决了群众的基本口粮。

为了进一步繁荣经济搞活副业,父亲又利用农闲发展驮盐运动。将盐池的盐运到延安及周边解放区贩卖,换回靖边百姓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了鼓励群众的积极性,他提出“一驮盐、一匹布”(即卖一驮盐可挣回一匹二蓝布),“一斗盐、二斗麦”的口号进行宣传鼓动,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仅1943年就驮盐3.5万驮,获利8750万元,不仅解决了县内物资匮乏的局面,而且还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

但父亲并没有满足止步,还是在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他的说服动员下,创办了靖边第一个民办“田保霖合作社”,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靖边县的民办合作事业也由此兴旺发达了起来,并为日后陕甘宁边区的合作事业蓬勃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父亲白天带领群众劳动生产,晚上挑灯夜战,将领导大生产的实践经验,写成一篇篇生动有力的文章,发表于《解放日报》。他先后发表《今年靖边的经济建设工作》《靖边的水利事业》《谈谈修水漫地》《靖边县发展驮盐计划》《如何养羊和发展羊》《克服春耕领导中不正确思想》《介绍医治牛病的几种方法》等,受到靖边人民的欢迎和赞扬。

父亲在靖边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事,带领群众经过几年艰苦奋斗,很快使经济得到有力发展,靖边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面先进旗帜。

1946年,惠中权在延安

1942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父亲做了典型发言,被表彰为领导生产卓有功绩的模范县委书记,受到毛主席的表扬。毛主席高度评价了靖边的工作,在会议报告中强调指出:“特别是靖边同志这种认真努力、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各县效法。”并赠父亲“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亲笔题词以资鼓励。从此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伴随了父亲的一生,成为他行动的指南和座右铭,成为指引他在为人民服务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动力。

父亲受奖后万分激动,赋诗表达难以平静的心情:“肤施授勋心自愧,赤胆忠心闹革命。实事求是当公仆,不尚空谈为百姓。”

恰逢此时,毛主席想找一位土生土长的当地青年,为他深入实际做一些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便看上了父亲。1944年3月,父亲调往中共中央西北局政策硏究室任研究员兼毛主席秘书。父亲幸运地来到了毛主席身边,遵循主席的指示,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定期向毛主席汇报军民大生产的详细情况。1948年东北局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卷五《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就多处引用了父亲调查提供的材料。

工作之余,主席有时也和父亲拉拉家常,了解陕北百姓日常生活情况,还知道父亲有个“秤锤”的绰号。延安时期上上下下凡与父亲熟悉的同志都很少称呼他的大名,张口闭口都是“秤锤”,所以主席也这样称呼他。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接见林业战线先进工作者,当主席与父亲握手时,一眼就认出了父亲,并微笑着说:“这不是秤锤吗?”父亲赶忙连连点头。

惠中权(1916-1968)

因为父亲有机会近距离接受主席的指导与教诲,所以进步很快。1945年4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后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荣誉的取得鞭策父亲更加努力拼命地为党为人民任劳任怨地苦干实干。

1947年春,蒋介石命胡宗南调动25万大军进攻延安,妄图一举歼灭共产党,形势骤然变得异常严峻。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定暂时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在这关键时刻,时任建设厅副厅长的父亲临危受命,负责疏散、动员、坚壁清野工作。首先他将曾山亲手交给他的13箱中央机密档案转移到安全可靠的村子,延安光复中央又派专人运回。

为了落实党中央“不让一件物品、一粒粮食、一根草落入敌人手中”的指示,他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动员、组织工作。事无巨细他都从容不迫,处理得井井有条。直到敌人逼进城南二十里铺,眼看就要攻入延安城内,他还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城内指挥往外抢运牲畜、粮食、掩埋物品。一直忙到后半夜,听到敌人枪声才不得不撤离延安。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由于蒋、胡的狂轰滥炸、蹂躏、践踏,加上连年旱、涝灾害,造成边区40万军民无粮可供的特大饥荒。在这万分危急时刻,为了保全边区这块革命根据地,党中央英明果断决定从山西太岳解放区火速调集十万石粮食支援陕甘宁边区,并迅速成立以贺龙为首的生产救灾委员会。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决定将这项路途遥远、环境险恶、数目巨大的任务交给父亲,任命他为运粮前线总指挥。父亲二话没说,坚决、果断地接受了这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时值寒冬腊月,在那极度艰难连件棉大衣都没有的年代,父亲只能棉衣外再套一件棉衣,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迎着铺天盖地的漫天大雪,带着警卫员就出发了。他们克服重重难关,强渡黄河,翻越吕梁、太岳两座大山,终于来到运粮前线。

到达目的地后,父亲便马不停蹄深入第一线,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研究运粮的具体路线和办法,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推敲,最后确认“沿途设站、分段运送”这一省工、省时、省力、省消耗的最佳办法,并制定出严格的运粮规则。男女老少齐动员,只要不在前线的党、政、军、民,都要投入这一浩浩荡荡的运粮大军。运粮成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前后动员组织了近百万人次的运粮大军。硬是靠人背、肩扛、小车推、牲口驮,终将十万石粮食运到了陕甘宁边区,不仅解决了望眼欲穿灾民的燃眉之急,而且火速运往正忍饥挨饿还苦苦鏖战在前线的士兵手中,有力地支援了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解放战争。

运粮,这一伟大壮举充分展示了父亲的组织、指挥才能和为党的事业殚精竭虑的拼搏精神,赢得边区各界人士高度赞扬。为此,晋绥解放区首府兴县举行了盛大表彰大会,父亲在会上受到表扬,贺龙亲自嘉奖父亲一支派克钢笔。父亲爱不释手一直随身携带,几乎一生都用这支特殊的钢笔给中央写报告批阅公文。直至“文革”中在他处境十分艰难时刻,还用这支笔代中央起草《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制止破坏山林树木的通知》。经毛主席亲自批示,向全国发布才使我国的森林资源避免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浩劫。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党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工业急需的橡胶原料。父亲受陈云副总理之命,前往广东湛江华南垦殖局协助总局局长叶剑英种植橡胶。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棵生长于热带缅甸的百年缅茄树,能在我国雷州半岛根深叶茂地生存,说明这里气候适合它生长,从而使他联想到当地的三叶橡胶树可以北移种植,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扩大橡胶树种植面积,增加生产橡胶的原材料。尽管他已接到中央调令,还是把这一重大发现写成文字材料交给总局才放心离开。父亲是提出三叶橡胶可以北移种植的第一人,对新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齐心题词:“继续发扬革命传统精神”

1954年,父亲调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任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主管造林、经营、林场等业务工作。父亲由地方调到中央虽然职位高了,环境变了,但他牢记毛主席“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教导,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那种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为祖国林业建设努力奋斗。经几年实践,他在总结林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林业建设基地化、经营管理林场化、林木生产丰产化”的方针,为我国社会主义林业建设总结出一条路子。

1961年,林业部高瞻远瞩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国营机械林场,并由父亲亲自主持。他先后三次派得力干部到张家口、承德、坝上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最后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国营机械林场。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下达了文件《关于河北省承德专区围场县建立林业部直属机械林场通知》,由此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林业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创造了将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改造为“荒原成绿洲、沙地为林海”的人间奇迹,成为守卫京津重要生态屏障。2017年8月习总书记对塞罕坝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同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荣誉的取得,既离不开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几十年的艰苦付出,也离不开当年林业部父辈们决策、开拓和创建。

综观父亲的一生,就是始终遵照毛主席“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教导苦干实干的一生。他处处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尤其得到靖边人民的怀念和颂扬。2017年春正值父亲百年诞辰之际,靖边县精心准备多时的惠中权纪念馆在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中开幕。在开幕仪式上全国政协原常委、林业部原副部长刘广运在讲话中给予父亲高度评价。他说:“惠中权是党的优秀干部,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毛主席给予他‘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高度评价,成为县委书记的楷模。毛主席曾在全国表扬过两个县委书记,一个是焦裕禄,一个是惠中权。惠中权就是战争年代的焦裕禄,而焦裕禄则是和平时期的惠中权。”

纪念馆令人瞩目的是各级领导及父亲生前战友的题词,其中有习仲勋、刘澜涛、马文瑞、钱正英、惠庆祺、梁昌武、刘广运等。尤其是习仲勋的夫人齐心老人给纪念馆亲笔题词“继续发扬革命传统精神”。同时还给予父亲高度评价,她说:“惠中权是个好人,大节好,小节也好,所以我愿意给他写这几个字。”说父亲是个大节、小节都好的好人,不只是齐心老人这么说,早在1968年父亲去世的第二天,当时的军代表把正在受审查的林业部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罗玉川为首的一伙“黑帮”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当场表态。当时罗部长顶着巨大压力从容不迫地说:“惠中权是个大节、小节都好的好人。”如今相隔近半个世纪,齐心老人又站出来说父亲是个大节、小节都好的好人,真让人感动、欣慰。可见父亲就是一个较完美的好人,值得我们后辈永远尊敬、怀念、颂扬的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猜你喜欢
靖边毛主席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郭沫若学刊(2022年1期)2022-03-24 08:19:38
同井场气举工艺技术在靖边气田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8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靖边采油厂
非常规油气(2021年4期)2021-09-16 01:40:20
绿的靖边
北极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3:58
壮锦献给毛主席
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 07:02:15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 07:02:15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51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0
陕西靖边鱼头寺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敦煌学辑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