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萍 王迎涛 梁济丹 杨莹莹
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旅游教育领域。VR技术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深度结合,大大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引发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VR技术仿真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模拟,营造课堂教学的现场感[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应用VR技术的课程有导游实训、酒店服务流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还注重实践教学,涉及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地理、旅游地图等内容,不仅培养学生旅游资源的审美能力,还引导学生参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训,融合旅游行业发展新业态。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VR技术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促使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欣赏我国的旅游资源,探究旅游资源形成原因,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参与虚拟旅游项目设计等,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通过VR技术模拟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所涉及的旅游资源的三维虚拟环境,让学生置于这一旅游资源虚拟情景中,身临其境,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体验,实现情景化教学,进行沉浸式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视野延展性、时空响应度、真实感受的体验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讲授、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学习积极性不高,互动效果差。VR技术应用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后,通过课前下达任务,课堂VR体验,学生总结、分享、反馈问题,学生之间相互协助、交流,教师进行协调与解答,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实践教学几乎停滞,而VR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实践教学不再受限于时间、空间,更不用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也便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同时,VR技术也能大大减少教学实践的相关经费,如交通费、住宿费等,将更多的教学经费投入更有效的教学环节[3],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中国旅游地理》(第五版)为例,按照课程内容对各个章节内容进行VR技术的应用实践,如表1所示。共分为场景再现与还原、VR旅游情景实践和学习过程评价三个板块。
表1 VR技术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应用
第一,在自然旅游资源还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自然旅游资源大多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只能通过视觉去观赏,无法动态了解地质地貌、水体、气象等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不利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践应用。而VR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采集,建立3D模型,营造虚拟环境,教师将这些虚构的元素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真实还原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进行沉浸式的探究学习。以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为例,地貌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如果仅仅用图片、文字、讲解等教学方式,学生无法理解内营力和外营力如何对地貌进行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更无法理解沧海桑田的变化。如果通过VR技术把地壳水平运动、挤压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的过程,把地壳断裂形成东非大裂谷的过程进行再现,学生再去欣赏褶皱山系和东非大裂谷的照片并进行导游词创作时,不再只是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会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再去考察典型地质构造遗址遗迹时,就会带着科学探究的精神去调查、分析、实验等,培养大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及实践能力。
岩石圈旅游资源方面,同为岩浆岩的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形态特征完全不同,教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自己识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利用VR技术还原火山喷发的情景,演绎三种岩石形成的过程,学生就会对这三种岩石有全面认识,再去黄山、华山、雁荡山等景区游览时,就会对黄山的怪石、华山的险峻、雁荡山的移步换景有更为科学的解释。
气象气候景观是只有在特定的气象、气候条件下才会出现的奇妙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是这些景观变幻莫测,学生在实际旅游过程中也难以顺利观赏到这样的奇妙景观,如佛光、蜃景等,仅仅是图片展示,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如果利用VR技术把峨眉山金顶形成佛光的自然环境进行虚拟化展示(云雾、湿度、阳光等),让学生现场体验佛光形成的过程,体会气象景观带来的震撼,再去给游客讲解时,就不再只是会机械背诵,而是会根据各景点的自然特征来讲解,使讲解更加生动,更有吸引力。
第二,人文旅游资源场景再现,让学生领略中国智慧。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宫廷与礼制建筑、园林等伟大工程,这些旅游资源大多是中国文化遗产,往往会进行保护性开发,学生很难深入体验。借助VR技术可以对这些文化景观进行再现,让学生感受中国灿烂的文化遗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文化自信,引导学生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借鉴科学技术,培养创新思维。以盖世奇绝的古代水利设施为例,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如果学生不了解其建造原理,可能会不以为然。但是如果利用VR技术再现都江堰的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的修建过程及功能后,学生就能充分领会到鱼嘴(凸冲凹淤)、宝瓶口(火烧水泼)、飞沙堰(竹笼卵石)等中国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学生再给游客讲解时,就会完全带着文化自信传播我国的文化遗存。
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民风民俗、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很多节日习俗被简化或淡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更不用说对节日进行创意设计。而VR技术的应用,通过配乐、配光等烘托节日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声音、环境的变化,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快速了解传统节日习俗[4],并穿上节日服饰、品尝节日美食、参与节日活动,为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提供灵感。
一是虚拟旅游开发与规划。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很少走出校门,对于旅游行业的实践参与很少,可以借助VR技术让学生参与虚拟旅游开发与规划。首先,收集相关景区的资料与数据,建立景区资源数据库;其次,利用VR技术生成虚拟环境;最后,结合自己的规划设想,将虚拟环境和现实旅游环境相结合,生成自己的虚拟景区规划[5]。教师和学生可以进入虚拟的景区进行体验,对虚拟景区规划进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学生根据意见再完善设计。这一过程大大锻炼了学生的旅游资源开发应用能力。
二是虚拟导游。采集全国导游证考试及全国导游大赛现场讲解景区景点的三维数据、影像、地图等,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建造虚拟的三维环境、虚拟动画等[6],让学生感觉身处导游环境中,根据实际所处位置,为游客讲解景点,实现景点漫游、动画展示与交互。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可以根据不同游客的特点,进行构思和创作,从而构建个性化的景区实景,创造性地进行虚拟导游。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导游的讲解能力、应变能力,有助于积累导游实践经验,以更好地参加全国导游证考试和导游大赛。
三是虚拟项目设计。针对旅游新业态,组织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360度全景摄像机拍摄VR旅游资源,进行不同主题的虚拟项目设计。首先,可以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其次,以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国“互联网+”比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契机,开展虚拟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积累旅游行业从业经验。最后,与旅行社或景区合作,制作VR旅游宣传视频,进行项目策划[7],加强成果推广与应用。
VR技术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应用后,实践环节大大增加,在考核时应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记录、统计学生的相互交流、学习、实践等信息,并根据相应的学习及实践指标制定考核标准,综合学生的学习时间、频率、情景实践效果、应用成果推广效果、学习总结等方面,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共同参与,并邀请旅游行业专家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信息技术时代,中国旅游地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与新技术进行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VR技术能够仿真课程教学场景,还原自然旅游资源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再现人文旅游资源场景,让学生领略中国智慧。虚拟旅游开发与规划,大大锻炼了学生的旅游资源开发应用能力;虚拟导游大大提高了学生导游的讲解能力、应变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导游实践经验,更好地参加全国导游证考试和导游大赛;虚拟项目设计帮助学生积累旅游行业从业经验,加强设计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等。可见VR技术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学生的沉浸式学习,而且把爱国情怀、中国智慧、文化自信、创新创业意识等润物无声地嵌入学习内容中,真正实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引领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