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经验与展望
——纪念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2022-12-08 02:10李晓兵
统一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香港特区一国两制粤港澳

□ 李晓兵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5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回首香港特别行政区25年“一国两制”实践不平凡历史发展进程,总结梳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重大事件和宝贵经验,展望未来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更加广阔前景和更加美好明天,特别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实践即将开启下半场之际,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新角色、新功能、新责任、新使命进行探讨,对香港特别行政区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实现有效治理目标,谱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进行深度思考和谋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启“一国两制”下半场:香港特区新角色和新功能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国家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香港以其综合角色和功能、产业优势、社会发展和治理水准,以及高度国际化风格依然居于高端和上游,对于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支撑地位。不论是在“一国两制”实践发展和重大历史转型过程中,还是“一带一路”倡议深度落实和推进过程中,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展开过程中,香港都处于关键而特殊的战略引领和辐射带动位置,同时也在国际分工和区域合作方面无可替代地承担着核心引擎和重要动力源角色和功能。

对于香港未来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这个重要问题,行政长官与新的执政团队在决策过程中要有时代感和前瞻性。香港沧桑巨变见证和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和荣辱,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让“一国两制”从设想转化为现实,也在“一国两制”即将开启“下半场”重要历史时刻实现从洗刷中华民族耻辱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历史转型。香港需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感受在世界变局下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社会各界对香港未来的信心、憧憬和期待。香港应该有决心和勇气为人类社会未来生活方式进行探索,特别是在世界主要国家进入高度城市化之后,对于人类未来社会未来发展模式与生活模式应该向何处去的积极探索意识,完全能够为全球发展提出新理念,并在国家支持下大胆作出尝试和积极探索。

在百年未有变局下,长三角深度合作不断加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中国整体发展已经呈现出一种新态势、一种新局面,各大城市发展已经不再是简单按照各自节奏向前发展,而是进入到一个区域整合发展和区域联动发展新阶段。“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与实践,从经略台湾到收复港澳,从政治区隔到经济民生发展融合,越过深圳河和拱北口岸不断北上,其战略空间逐渐溢出港澳特区。香港要不断拓展“一国两制”实践广度和宽度,不断提升“一国两制”实践高度和层次,要始终保持“一国两制”实践开放性和创造性。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香港应主动积极与内地各省市,比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四川、山东、河南、湖北、福建等省市在各个层次展开全面而深度合作,这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略合作,也让“一国两制”实践获得新的更大战略发展空间,让香港和内地各自产业优势相互支撑充分释放发展能量,不断造福香港和内地人民,共同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不论是在积极参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还是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和新的世界格局重塑方面,香港都可以以其特殊地位和角色作出积极而特殊贡献。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都将为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赋予新内涵,确立新目标,引领新方向。如果不能够理解中华民族历经的磨难,就不会深刻理解香港今日的“一国两制”实践;如果不能够理解人类历史沧海桑田,就不会深刻理解今日香港繁荣稳定的意义;如果不能够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不能理解香港未来发展的历史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出,正是在港澳“一国两制”实践日渐丰富背景下逐渐成型浮出水面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质性推进,则是在香港和澳门相继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历史时刻逐渐成为现实并全面展开的。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并见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过去3年多时间,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沉淀和集聚新产业要素和新发展能量,各大中心城市也在不断刷新各自发展转型纪录。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继续不断发生深度调整,国际政治秩序体系经历深度重塑,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传播给世界增加新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在推动世界经济产业格局和国际政治秩序体系调整和重塑不断持续加速。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和展开显得更加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其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范围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前海合作区总面积从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几乎扩大了7倍。2021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与深圳形成“双城联动,三圈协同”战略性布局。香港北部都会区拥有7个跨境陆路口岸,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将可容纳250万人居住,未来将成为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联系大湾区最重要地区。近日,国务院公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致力于落实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实施范围803平方公里南沙区全域,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和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重要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展开,对于推动港澳特区“一国两制”创造性实践展开,丰富港澳特区“一国两制”实践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之间交流与合作,推动港澳与内地发展实现全面连接和深度联动,对港澳全面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巩固和提升竞争力,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和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支撑和强大动力支持,与过去以港澳基本法实施为主体的实践模式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格局,而且全面助力港澳“一国两制”实践实现从统一到治理、从区隔到融合、从洗刷民族历史耻辱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转型。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探索新社会发展模式,沉淀新社会治理方案和经验,催生新社会形态和秩序规范,既可以为港澳有效治理和创造性推动“一国两制”实践发展提供动力之源,也将为区域治理、全球治理、国际合作与人类社会新文明生活方式探索提供新试验田和示范地。

“十四五”规划中,国家重申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诸多新角色和新功能之中,香港应该重点发展创科产业,打造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产业链和贸易链,在新的世界产业分工分化和重组过程中抢占能够充分发挥香港优势的高端位置和产业领域,助力中国产业升级和国际市场培育,包括利用香港高度开放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平台,以高薪酬高福利和高水准国际化生活环境和制度条件,吸引和延揽具有世界水准的高水平人才,将香港打造成为世界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孵化和培育中心。特别是在开拓香港新发展格局方面,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要充分利用国际高端人才,与深圳等内地创科中心城市深度合作,把香港打造成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创新科技研究与产业培育孵化中心。

香港在未来“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开放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推动“一国两制”实践不断拓展广度和宽度,不断提升高度和层次,主动在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实现“一国两制”实践重大历史转型。同时,香港政治精英和商界精英、知识精英要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给香港带来的新挑战,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中深刻思考香港如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国家深化改革开放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建构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度推进进程。“一国两制”构想和实践的起点是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战略思维推动国家统一大业实现,经过20多年丰富多彩的实践和沉淀,香港和澳门作为“一国两制”实践重要载体和主体,更要勿忘初心,负重前行,以各自特殊角色、地位及取得的举世瞩目发展成就,为国家完全统一目标实现作出历史性贡献。

二、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香港特区宪制秩序深度重塑

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在百年未有之变局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霸主不断地实施很多超乎常态而又进退失据的政治操作。2019年9月,黄之锋在柏林公开宣称,“如果现在是新冷战时期的话,那么香港就是新的柏林”。整体看,1997年英国从香港退出之后,美国和英国就形成了战略默契,英国的自顾不暇让香港呈现出“英退美进”的态势和格局,这是美国在全球布局实现其主导世界秩序重要一环。2019年“修例风波”更是实现了从“英退美进”到“美国主导”的转换,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发展阶段,香港要尽量避免成为中美战略博弈主战场之一。

大国博弈不断升级和持续展开背景下,香港内部一些政治力量试图以“自由、人权、民主”甚至“自决独立”“时代革命”大旗,吸引世界眼球进而将香港塑造成为今日的柏林,其如意算盘和政治逻辑是中美贸易冲突必将导致冲突全面升级,发展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战略对决让两国深陷修昔底德陷阱,两国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导致互相脱钩,最终在中美之间展开一场二十一世纪新冷战。在此态势和背景下,香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眼中无疑具有了新战略价值,于是就有可能被各方政治势力相中而赋予新角色。如果说柏林可以作为上个世纪东西方阵营较量的“自由之都”,香港则可能被塑造成为中国与美国带领的西方国家阵营之间战略冲突深度展开历史进程中一个新前沿阵地和政治堡垒。在这个重大问题上,香港社会各界一定要保持清醒,避免陷入被动战略态势之中。香港要汲取冷战时代柏林的教训,也要从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狼烟四起顷刻沦为“雇佣兵城市游击战战场”而带来的管治危机和宪制危机中觉醒,绝不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裹挟而沦为今日东西方战略冲突和博弈前沿阵地和堡垒,而是要顺势而为变被动为主动完成角色转化和自我重塑,不断升级迭代转型成为中西方各国通畅交流深度沟通融合枢纽和中心。

2020年到2021年,中央从国家层面推动香港国安法制定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香港特区宪制秩序,探索与香港特区宪制地位和实际情况相适应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之路。首先,全国人大通过相关决定,在国家层面启动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立法工作作出授权,然后在操作层面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相关法律,贯彻落实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与此同时,香港根据《基本法》第23条规定,仍然负有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和立法义务,应当尽早完成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工作。在国安法为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划定不可触动政治底线和法律底线基础上,为了推动香港“一国两制”实践重回正轨,中央和香港共同努力推动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供更加完备法律保障。从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改,到特区立法会通过立法刊宪生效,之后,香港特区2021年选举委员会选举、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和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三场重要选举相继成功举办,是对新选制一次全方位全流程检验,同时也得以有机会重新确立香港独具特色的选举文化主基调,改善香港过去由于政治对立而带来的社会严重分化甚至撕裂的政治氛围,确保香港的选举过程和政治运行过程与实现特区有效管治目标结合起来,把国家和特区利益协调兼顾起来,避免“反中乱港”分子或者极端政治力量及其代表利用制度漏洞参与到选举过程中,甚至渗透到香港宪制架构内部。香港新选制在保证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过程政治安全的同时,也让香港政治光谱变得更宽更广,确保香港选举过程和政治运行过程与实现有效管治目标实现有机结合,在完成香港政治过程伦理和基本规则再造同时,积极推动香港深度重塑宪制秩序。这是香港治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也是香港民主制度优化提升和实践发展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三、“后国安法时代”特区治理: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香港未来需要兼顾发展与安全,在“后国安法时代”探索香港治理有效实践新模式,让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既是中国作为一个成长中大国必修课,也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实现有效治理目标基本要求。香港经历风雨,特区治理效果如何,社会各界对于特区政府施政是否满意,香港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既有优势,同时又能够寻找到新发展方向,需要行政长官带领执政团队进行综合比较和整体权衡研判,结合香港基础条件、产业优势和社会环境,做出理性判断和最优选择。这既是对行政长官个人报效国家、服务香港市民勇气、意志、决心、信心和赤诚之心的审视,也是对行政长官带领执政团队政治智慧、实践经验和施政理念的全面考验。

香港作为国际和区域中心城市,承载繁多而且重要角色和功能,应该牢固确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制度底线,让香港成为一座更加具有安全感的设防城市,在此基础上实现更有保障、更加安全、更有远见、更有内涵的可持续发展。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来说,行政长官带领新一届政府必须清醒意识到,香港要固本强基,必须改变过去相当长时间外部力量对香港治理过程的深度介入和影响局面。在百年未有大变局背景下,国际政治力量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世界秩序经历深度重塑,香港政府必须登高望远,把握战略机遇,为香港未来发展筑牢根基,决不能让香港发展出现空中楼阁,甚至遭遇釜底抽薪危险。推动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实现重大历史转型,是行政长官带领执政团队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新一任行政长官及其带领下的执政团队上任后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就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稳妥安排防疫各项工作,优化机制和流程,稳定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既有成果,避免因为防疫过程人为和制度因素而出现反复,积极努力促成香港和内地早日恢复通关。对于困扰香港社会多年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是新一届政府施政重点,也是赢得民心确立信任关键一招,在解决与民生相关经济与住房问题上,要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守正道出奇招。治理模式要改变小政府定位,转换为大政府的积极作为,政策上不必过于计较眼前利益,不必纠结一城一地之得失,一方面努力推进积累问题解决,逐步补上历史旧账,一方面应该借此机会和香港700多万市民一起携手向前,守望相助,渡过难关,共同协力探索符合香港发展和未来可持续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

不论是创科产业发展,还是北部都会区打造,以及积极履行宪制责任、推动香港实现《基本法》第23条立法目标,都是香港特区新一届政府必须正视和面对的基本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中央已经为香港撑起国家安全大伞情况下,推动香港实现《基本法》第23条本法目标,其战略重要性骤然降低,战术重要性却在增强。“一国两制”开启“下半场”,再造一个新香港,香港一方面要保持开放,同时也要实现从向外扩张到向内生长转换,要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基本立场,从国家在未来发展历史阶段和香港战略地位及其承载的新角色、新功能优化香港特区治理体系,提升香港特区治理能力,推动香港有效治理目标实现。

在香港“一国两制”即将开启“下半场”重要历史时刻,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要实现从统一到治理,从区隔到融合,从洗刷民族耻辱到民族复兴重大历史转型。同时,香港社会各界应该在新一任行政长官及其执政团队带领下,励精图治,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激发香港社会各界深度感受在世界变局下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香港重新定位、重新赋能,共同为香港未来发展厘清方向。重新上路,重新启航,持续转型,激发社会各界对未来的信心、憧憬和期待,让香港实现华丽转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进程中再创新的历史性辉煌。

猜你喜欢
香港特区一国两制粤港澳
香港特区行业转型及趋势分析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