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琳 马玉欢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830000)
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深度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实现真正共同体的理想目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正确方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全球性问题,在兼顾人类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探讨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为其发展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路径思考。作为实现真正共同体的过渡阶段,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具有深刻的划时代意义。
共同体是人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由个人的交往组构。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攀升,生产方式在历史演进中依次表现为无剥削的共同所有、剥削基础上的共同所有以及之后更高阶段的无剥削的共同所有。伴随生产方式的迭代,共同体形式依次进阶为具有人的依赖性的自然共同体、具有物的依赖性的虚假共同体以及最终象征“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共同体。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由于生产力极度低下,人类为了生存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由此产生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自然共同体。在自然共同体中,人们“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1],以此来保证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越是向前追溯历史,越是发现个人对集体的依赖。共同利益一直是马克思阐释共同体产生发展的理论切入点,在自然共同体之中,“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并非一致,相反在这种高度一致的共同体之中,人们的个性被湮没,个体意志的缺乏导致并没有真正的“特殊利益”。在前资本主义的共同体之中,人类并没有摆脱对自然的依赖性,人的存在和发展依旧不具备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然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会是永恒的,随着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深,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个体独立性逐渐加强,自然共同体对人的强制力被破除。由此,自然共同体被“市民社会”所取代。
随着自然共同体的消解,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逐渐淡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生产方式得以变革,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社会。伴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社会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社会出现了两大阶级的对立。从此,“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关于二者的矛盾问题,马克思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向脱离的独立行使,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形式。”[2]透过阶级对立的本质,可以看到虚幻共同体不能实现对人的异化的解放,相反会成为一种新的桎梏。资产阶级采取脱离“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形式——国家,将自己的利益粉饰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其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因此,真正共同体的实现,人的异化的破除,必须以虚幻共同体的破碎为前提。
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在对虚幻共同体批判的同时,也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的积极作用。虚幻共同体使人的生存状态由“人的依赖关系”转变为“物的依赖关系”,人类个体获得相对独立性。同时也为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
马克思在对虚幻的共同体的批判基础上,提出要寻求“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平衡,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解放的真正共同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消除私有制和阶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阶级消失之时,阶级分化也会随之消散,“地缘性”“偶然性”的个人将完成向“全面性”个人的转变。由于“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被消除,作为调和矛盾的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国家政权也将逐渐消失。“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不仅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探寻实现人们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世界,以实现全世界人类的解放,这也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最终的价值旨归。
今天的世界各国因全球化而彼此联系在一起,由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不可逆,各国之间的彼此依存,世界格局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秉着谋求全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的原则,在处理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国之间命运休戚与共,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全球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成为全球各国不得不面临的共同问题。资本主义世界的虚幻共同体立足于市民社会,其关怀对象并非世界全体人民。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国家局限,站在全体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寻求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面对全球性危机与全球性问题提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倡导建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理论,其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实践依据现实情况,从萌芽开始不断加以完善,最终得以成熟。
1.人类命运共同体初生萌芽
早在2004年,郑必坚就曾提出“利益共同体”的理念。2007年,胡锦涛针对两岸关系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10年、2011年,“命运共同体”理念分别在中美、中欧经济贸易对话中被提及,并于2011年被纳入《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综上可得,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已初生萌芽,并跟随实践的发挥不断扩展其外延,逐渐展现在大众视野之前,为其日后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2.人类命运共同体初步形成
2012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5],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这一讲话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初步形成。
3.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跟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无论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坦桑尼亚倡导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还是在2015年博鳌论坛时提出的“亚洲命运共同体”;亦或是在2015年联合国发表的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新型国际关系的倡导,都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外延的扩展与延伸。极大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发展与完善,使其在新时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完善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6]。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被正式写入《党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经受住实践的检验,从小小的萌芽开始不断发展,最终实现了由形成到成熟的跨越式发展。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不会就此止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迅速演变,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应对全球性危机根据时代也将进行适时调整,将实现全世界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与归宿,指导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格局。
真正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呈现着“源”与“流”的关系模式,后者继承前者的价值旨归、理论基础,同时又根据时代新的需要加以创新式发展,在实践发展中呈现出对立统一的发展逻辑。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最终实现马克思真正共同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正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加速了世界的沟通与联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共同体放置在一起,可以看到前者既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后者在当代的伟大弘扬。
1.体现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真正共同体立足于现实的人,寻求“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力图打破资本主义的桎梏,其理想的彼岸是要实现“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势”[7],即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真正共同体中的价值追求,是为积极寻求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增进全球人民的利益为主旨,力图打破国强必霸的状态。当今世界,环境危机、网络安全、公共卫生、跨国犯罪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频频而生,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出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发展,世界各国彼此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不可分割,国际社会已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中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源于对人类命运的热切关切,旨在应对全球挑战,增进全球人民福祉。综上可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真正共同体的指引下,面向当今世界提出的极具现实意义和人类关怀精神的倡议。
2.彰显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从唯物史观的视域出发,依据人类社会形态从低到高的依次更替规律,马克思将社会形态划分为“自然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和“真正共同体”。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社会形态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将理论视野置于唯物史观之内,指明“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实现需要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只有这样共同体才能彻底摆脱地域、民族、国家的限制,从伪自由人状态中脱离出来,挣脱各种异己力量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真正共同体所蕴含的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现实背景出发,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地包涵着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对外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要求,将世界全体人民作为实践主体,旨在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解决全球性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接真正共同体所蕴含的理论基础,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社会进行理性分析。尽管二者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但由于彼此所处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时代问题不尽相同,因此二者所采取的实践方式也有所差别。
作为由虚幻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的过渡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共同体所追求的价值内核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时代课题决定二者所采取的实践方式有所差别。这些差别决定人类命运共同体既需要坚持真正共同体的思想价值内核和理论逻辑,又要根据实践发展进行符合时代性的创新。
1.实现路径的转变:从社会革命到共商共建共享
回看十九世纪,彼时世界各国面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相信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自由。在马克思看来,唯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8],消灭一切阶级、国家之后,无产阶级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解放。
不同于十九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于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经济往来密切、国际交往频繁,世界各国彼此之间相互依存,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长期并存。作为衔接虚幻共同体与真正共同体的中间阶层,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当今的全球性问题思考路径解决的可行性,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现实方案。中国力求国家之间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倡导世界各国应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加强彼此的合作,摒弃意识形态偏见,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其中“一带一路”建设,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进来,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的空间。只有摒弃零和博弈的旧思想,坚持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谋求共同发展,世界各国人民才有可能梦想成真。
2.理论内涵的丰富:从单一维度到“五位一体”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从社会形态变迁的角度探析人的发展问题,将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价值归宿。《哲学的贫困》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劳动阶级在发展进程中将创造一个消灭阶级和阶级对抗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从此再不会有原来意义的政权了。”[9]私有制的消亡是“自由人联合体”实现的必备前提,只有当阶级和私有制消失之后,人们被阶级桎梏所限制的自由性和全面性才可以得以彰显,进而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包容差异、平等均衡的国际社会,致力于构建全方面、宽领域的共同体格局,内藏着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五位一体”的多维概念。一是在政治上谋求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与世界各国务实合作,在“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原则指导下,走出一条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新路。二是在安全上倡导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当今世界,面对国际动荡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独善其身。中国参加世界维和行动30年,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展现中国担当,真实演绎何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三是在经济上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中国将共商共建共享作为行动原则,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努力达成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为欧洲大陆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亚投行作为新生力量,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在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方面做出了贡献。四是在文化上始终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往。以对话代替排斥,以交流代替取代。中国始终倡导各文明之间要交流互鉴,相互尊重,和谐共存。五是在生态上创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国际上,中国为《巴黎协定》的最终达成贡献力量;在国内,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四五”规划更是指明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低碳排放,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五位一体”的多维内涵,体现着真正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时代转变。
3.理论思维的转变:从绝对批判到互利共赢
世界市场凭借资产阶级的殖民侵略得到进一步的扩张,掠夺是其本质。资本主义其表面看似公平的等价交换,不过是伪装成功的剥削与压迫。真正共同体拨开资本主义的虚假面纱,对“虚幻共同体”进行猛烈地批判。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时,曾表述二者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成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10]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互利共赢的可能性。
现如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彼此之间虽仍存在对立与冲突,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利益交融、安危与共。两大社会制度之间呈现出可以共存且已经长期共存的态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共同体相较,已然转化思维视角,从绝对的阶级批判过渡到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
在互利共赢的思维模式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具包容性,即坚持国家之间以及制度之间可以互利共赢。强调共同体本位,主张国家之间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交往,在维护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的合理关切。现行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制度取代另一制度,而是双方摒弃意识形态偏见,相信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在达到真正共同体之前,抛弃零和博弈,共同书写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共同体之间的逻辑联系指明,前者既是对后者理论精华和价值旨归的现代继承,又是依据现实需要践行的创新性发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内含必然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构建过程中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时代的变与不变中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要义。
1.正确把握必然性和长久性的统一
只有当虚幻共同体消解后,人人得以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才算正式开启,作为向真正共同体跨越的必经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会以个别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其前途是光明的。
从虚幻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的进程是必然的,但也是长期的、艰难的。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因素仍然存在并不断作用:逆全球化趋势猛烈冲击,部分国家片面强调本国利益最大化,地区冲突、矛盾和战争不断,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在发挥作用。尽管这些因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造成了不小阻碍,但偶然因素不会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完善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其中偶然性因素。在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的今天,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作为应对全球性危机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巨轮必然会达到成功彼岸。总之,只有正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的长期性以及前进过程中的阻碍,才不会囿于偶然因素的影响,完成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目标。
2.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出发审视自己的发展路径,也要根据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把握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关系。即各国要依据自身的现实国情、文化背景、制度建设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尊重自身发展在总的社会发展规律下蕴藏的特殊性。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总结出一条有益于增进全世界人类福祉的道路。启示着世界各国需在奔赴共产主义的理想彼岸时,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建设道路。总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世界各国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社会之间的共同合作,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利互赢。
3.科学把握时代的变与不变
将视野转向真正共同体的提出背景,会发现机器化大生产非但没有改善工人的劳动生活环境,反而使工人陷入被机器支配的泥淖之中。面对资产阶级日益严重的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动工人运动,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等现实原因,这些工人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提出真正共同体思想,为实现全人类解放提出科学构想。但我们要看到,真正共同体的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呈上升发展态势并站绝对主导地位的时期。而当今世界,两大社会制度并存,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明显,新兴世界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发光发热。从现实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共同体相比较而言,时代背景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尽管如此,影响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和风险仍然存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彼岸仍未达到。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既要看到时代的“变”,密切结合当代的国际背景,也要看到时代的“相对不变”,在时代的变与不变中厘清正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国际治理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共建共治共享。
“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指明的历史时代。”[11]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作为驶向真正共同体的过渡阶段,致力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格局,为实现真正共同体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动力,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指路明灯。另一方面,我们要坚信真正共同体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它所描绘的理想蓝图在今天仍然指引着人们不断前进。人类文明不会终止前进的脚步,理想彼岸的召唤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奋斗,真正共同体的实现进程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统一力量下不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