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骏亚
(中共蚌埠市委党校,安徽 蚌埠 233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作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国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需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打下重要基础。
随着我国诸多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近年来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做强,品牌效益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民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稳步提升对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2021年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基地292.7万亩,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150.8万亩,分别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6.8%,占水稻播种面积的78.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4%①注:本文数据均来源于蚌埠市农业农村局调研数据。。近年来,蚌埠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建设产地预冷、仓储保鲜等设施,目前全市新型主体围绕速冻食品、畜禽产品、奶产品、水产品、菌菇等产品,共建成131个冷链设施,库容面积43.83万立方米,产品70%以上农产品销往长三角和皖北等地区。2020年蚌埠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56.2亿元,有18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线上经营,线上农产品交易额达13.4亿元,其中销往沪苏浙5.03亿元,占线上农产品交易额的37.5%。现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5家,其中,超100亿元1家,50亿元2家,已形成生物质、乳品饮料、肉制品、粮油、水产品五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各县区围绕自身农产品资源优势,优化主导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皖北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中心,已打造18个省级长三角示范基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白莲坡贡米、怀远石榴、五河螃蟹、王庄花生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怀远石榴、五河螃蟹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然而,与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相似,蚌埠的乡村产业发展仍面临大而不强的共性问题,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方面尚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随着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高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进,这些项目往往占用大量优质耕地资源,难以补充。如蚌埠市在2021年为巩固和提升其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合新高铁、蚌埠机场、淮宿蚌高速等13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总用地约3万亩,项目均处在农业生产区域,占用大量耕地。另一方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将越来越困难。据统计,蚌埠市已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十二五以来,每年都为全省贡献新增耕地1万亩以上,但随着占补平衡工作的深入开展,优质耕地资源找补已越来越困难。
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欠发达地区的部分种粮大户却陷入“成本拉高、利润摊薄、转型困难”的困局,甚至处于亏损经营状态,无奈选择退地降租。调研中发现,近年来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价格逐年上涨,额外增加了种粮大户的日常经营成本,如蚌埠市2020年夏季肥料尿素的价格为1 630元/吨,秋季上涨至1 920元/吨,而2020年冬季撒腊肥时已涨至2 200元/吨。部分种粮大户因融资渠道不畅、技术人才匮乏、服务指导不到位等原因,陷入规模大、效益低、实力弱的窘境。2016年蚌埠市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为1 924户,粮食生产面积为50.52万亩,到2020年底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为2 925户,粮食生产面积为73.64万亩,土地流转增速逐年放缓。多种原因导致规模化经营的势头越来越弱,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仍然是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
虽然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总量大、品类多,但普遍存在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缺少后劲[1]。在蚌埠市的调研中发现,目前蚌埠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属于初级加工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例如,对小麦的加工主要是面粉加工,对花生的加工主要是脱壳加工,肉鸡和肉羊主要是屠宰加工。以小麦加工为例,2020年蚌埠市小麦产量148.94万吨,其中初加工产品122.3万吨,深加工产品15万吨,就地深加工能力仅有10%。
多数农业企业对产品研发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投入不够,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据蚌埠市农业部门初步调查,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年研发资金不足千万元。当前蚌埠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多处于学习、模仿阶段,加工技术水平偏低,企业的加工设备相对落后,环评难以达标。
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但欠发达地区对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仍不足。蚌埠的怀远石榴、沱湖螃蟹、白莲坡贡米等都是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但这些都属于地理标志农产品,尚未发展成具有影响力的个体品牌。当前蚌埠市的农产品品牌中,多数农产品品牌定位较低,市场辐射范围小,难以形成品牌优势进入高端消费市场。
目前欠发达地区多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抗风险能力弱、辐射能力不强。以蚌埠市为例,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仅中粮生物科技、天麒面业、江淮粮油、大成食品4家,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均较少,对上游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缺乏带动性,带动经济发展能力较弱。
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总体发展较为缓慢。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数没有机库棚建设用地指标,没有标准化机库棚和简单的维护设备。从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型人才较少,例如,由于农机更新迭代速度过快,养护成本高,导致从事农机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本投入过高,缺少从事该行业的积极性。笔者在蚌埠市的调研发现,农机服务经营者平均2年就要更换一批农业机械装备,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整体发展不完善,许多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缺少自主研发能力,企业规模小、生存时间短,在购置农机几年后,可能原有配件厂商已不再生产配套,无法进行维修养护,农机服务经营者的资产购置成本大约占到生产投入的30%,给经营者带来资金上的压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全,在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的服务上,主要集中在耕整地、播种和收获环节上,在植保服务、烘干等环节存在明显弱项。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固定资产投资大、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期长的特点,企业普遍缺少流动资金,但由于融资体系不完善、担保体系不成熟、社会信用评估体系不完整等原因,不少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近3年来,蚌埠市因资金链问题导致企业破产的省级龙头企业有3家。农业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融资信贷程序繁琐。虽然有政策性补贴贷款,但融资主体真正贷到手费劲费时。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在其他银行没有贷款、全家到场签字、住在市区的还须房产证等作抵押,此外,贷款还有年龄限制,超过60岁就基本贷不到款,而60—70岁这个年龄段目前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可见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不能完全适应。二是贷款周期短,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贷款期限通常为1年,由于农业生产时常面临自然灾害或其它风险,部分企业可能无法准时还清贷款,一旦逾期就进入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继而影响到下一年贷款,甚至影响到子女升职就业,所以一些农业企业还是更倾向于民间借贷,这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种植户贷款一般都是在农业生产最需要资金时贷款(比如购买农资、收购粮食时),但是由于贷款期限为1年,还贷的时候正好又是下年最需要贷款的时候,农户还贷后又面临新的资金不足问题。
农业保险面窄、赔付低,保障作用不强。调研发现,由于农业风险发生概率大,种粮大户大都愿意购买农业保险,但普遍认为农业保险赔付率偏低,定损随意性较大,理赔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难以达到预期。例如,当前不少农业保险产品是采用分段赔付方式,即按农作物当时所处生长期的成本标准进行赔付,而实际的农业生产是有季节性的,虽然受灾是在某个生长期,但实际耽误的是农民一季甚至一年的生产,也就影响农户一年的收入。据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王某反映,2020年6—7月份当地遭遇突发灾害天气,损失很大,但保险公司只能按照抽穗期成本360元/亩标准进行理赔,而实际上王某损失的是一季生产投入。2020年怀远县受洪涝灾害绝收面积为8.5万亩,理赔最高限为480元/亩,种粮大户完成一次种植实际成本达730元/亩(其中包括地租400元/亩,机械化旋耕70元/亩,插秧定植160元/亩,化肥投入100元/亩),保险理赔弥补不了基本的投入成本,严重影响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1.合理利用优质耕地资源
完善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鼓励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土地集中连片整治工作,满足基层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用地要求。建议国家层面出台关于耕地提质改造如旱地改造为水田项目的指导性意见,各地制定实施细则,由各级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科学规划,分期推进。在加大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整治基础上,寻找补充耕地新资源,开展村庄闲置土地复垦专项行动,有序推动住宅类、公共管理类、产业类占用耕地依法依规处置,加大占补平衡资金补助投入,专项用于补充耕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满足补充耕地开发复垦村庄用地的资金需求。
2.稳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
在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吸引城市资本投资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依法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提供条件。
3.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资产保值增值。鼓励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以出租、参股或合作经营等方式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化发展,让小农户共享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收益。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须立足各地的特色资源,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与本地的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有效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壮大精深加工业
要在欠发达地区积极引进和培育精深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向高科技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开发拓展生态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增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扩大优质农副产品外销,将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将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2.积极探索以农业为基础的多种产业融合方式
一是一产与三产融合,积极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民宿等产业融合,如蚌埠市大洪山森林康养小镇、三岔河湿地公园等模式。二是二产与三产融合,如肉鸡、肉羊的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仓储营销等。三是一产、二产和三产融合,发挥加法或乘法效应,发展第六产业,如蚌埠市固镇县“农粮驿站”集稻鱼综合种养、农产品加工、电商销售等于一体的模式。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和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采用高科技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专门研发机构,开展农产品加工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专利。推进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换代。
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做大做强种业企业。支持欠发达地区企业开展种业科研合作,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做大良种生产规模,做强良种龙头企业。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科研联合攻关,全面提升欠发达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水产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应鼓励使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建立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加强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深方向发展,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增强企业的带动能力。围绕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向,制订更为精准的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集中有效资源,重点扶持一批基础好、规模大、发展势头好的龙头企业。政府引导扶持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建立产业联盟,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推进中小型农产品企业发展。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之成为带动农户发家致富的骨干。要积极学习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形式带动小农户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复制推广。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小农户通过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当中,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另一方面,政府要将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和效益作为对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的一个重要标准,并对未能严格履行约定甚至坑害小农户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相应的惩罚,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的社会责任感[2]。
加快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土地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等有效形式,将种粮大户尤其是广大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3]。坚持“支持不干预,服务不包办”原则,重点扶持乡镇、村两级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中心,发挥好政府在中介中转、监督和协调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有序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拥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积极培育本土人才
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本土青年农民的职业培训,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领头人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带头作用,将其培养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积极向广大小农户宣传新技术、新品种,努力将小农户发展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提高其综合素质,将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运用到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产品质量。
2.优化政策环境吸引、留住人才
在农村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制定相应的吸引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创造条件鼓励返乡创业人员进行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
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调研中发现,蚌埠市部分农业加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来蚌埠提供技术支持,却长期定居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农村电商企业的技术人员甚至不用来蚌埠本地便能远程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因此,应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相关涉农人员的技术优势,为我所用,与发达地区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出这些技术人员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的新路径,使其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的“编外”人员[4]。
将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加大对成长型、科技型、创新型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更多涉农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1.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扶持力度
应不断完善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放宽抵押条件,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基地+农户”的贷款担保等模式,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扶持引导向农业生产“全程”“全面”发展。鼓励欠发达地区设立政府金融支农风险补偿基金、农业信贷“过桥”基金。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和金融机构支农贷款增长考核奖励制度,调动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的积极性[5]。
2.扩大农业保险支持范围
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保险机构为农服务水平,简化业务流程,加快农业保险的灾后理赔工作,确保理赔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特色农业保险要有实质性的提标、扩面,将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茶叶、中草药、经果林等特色保险业务列入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加大支持。积极开展天气指数保险、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保险+期货”、农田水利设施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试点。对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可以采取政策性+补充性+商业性组合方式,实行分档式、菜单式、叠加式保险模式,给投保双方提供更多的选择。
1.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加强品牌建设,巩固发展产品优质、历史悠久、消费者认可的农产品品牌。支持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支持欠发达地区企业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和保护,打造地域品牌、区域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展示、推荐和宣传,加大对品牌的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影响力。
2.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知名企业落户园区发展。整合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科技等资源,吸引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业集群。
3.积极打造农产品销售平台
一是谋划建立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利用宾馆、商场、交通站点设立农业特色品牌专柜和窗口,借助各种展销会和重大节庆活动,研究谋划建立农产品展示区或展销中心,集中展示本地区特色农产品、工艺品以及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着力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二是积极推进电商销售网络发展。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直供直销、“互联网+流通”等新型流通业态和模式,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农村电商平台,加快推动农民、市民和农产品的线上线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