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2022-12-08 01:48陆文妮周虹宇
延边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陆文妮 周虹宇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概括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当前,多维度学习和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其精神表现,了解其形成基础,把握其在不同时期的精神形态,尽可能地挖掘它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弘扬之、发展之,可以凝心聚力、共启征程,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

一、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基础

(一)社会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不仅面临着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还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害。国家主权被夺,经济命脉被控制,政局动荡,战乱纷飞,百姓苦不堪言。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且十分尖锐,中华民族面临着悲惨黯淡的前景。在如此情形下,许多爱国人士痛心疾首,纷纷寻找救国的出路和方案,企图挽救落后衰败的中国。首先是提出“自强”和“求富”口号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企图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来挽救近代落后的中国,但是在甲午战争中宣告了失败。此后进行的改良运动和流血斗争,也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不仅没有改善民众的命运,相反国家的情况却越来越糟。随着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环境迫使人民群众无法生存,近代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担负起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这是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现实基础和社会背景。

(二)思想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早已被介绍传入中国。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重要性,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广泛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人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这才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撰写发表若干文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一个详尽的介绍,主要的代表作有《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主义观》等,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五四时期是杂志发行空前繁荣的时期,不同的刊物和书籍大量出版,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媒介。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扩大,一些小资产阶级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开始宣传自己的主张,为了争取更多的爱国群众,马克思主义者不得不同这些派别进行斗争。与此同时,还需同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特别是当时影响较大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对这些思潮进行批判成了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项重要战斗任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传入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这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三)实践基础

五四运动后,长期被欺压的中国工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开始通过罢工等形式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一时之间工人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陈独秀和李大钊看到工人阶级展现出与以往阶级不一样的力量,加上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时机逐渐成熟,于是开始了筹备建党的活动。首先在中国工人阶级密集的上海建立了早期组织,而后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不同的共产主义小组。为了促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一方面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创办了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另一方面为争取更多的群众不得不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除此外,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于青年一般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倾向复杂,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最终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共产党筹备建党工作陆续完成,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这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活动之中,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更加需要伟大建党精神振奋人心、凝心聚力,共建党的伟大事业。新的历史境遇下,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全面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真精神

所谓“坚持真理”指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马克思主义真理犹如一盏明灯,为人类的解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减少了人们在黑暗中摸索得头破血流的痛苦。马克思主义真理自传入中国那一刻起,便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散发真理的光辉。指引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将来我们党还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奇迹。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过程中,不能僵化地看待马克思主义,要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所谓“坚守理想”指的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最早在中共二大中有明确提出,将其作为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并始终朝着这一目标奋进。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年累月,攻克难关,经历无数个发展阶段才能实现,不可操之过急。目前,我国的具体理想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了这一共同理想,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改变人们的生活面貌,让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党之所以能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践行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此初心和使命贯穿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持续奋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表现在当国家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用行动诠释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却已将民族复兴大任视为己任,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哪怕是面对流血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也是义不容辞、奋勇直前。在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屠杀时,中国共产党也没有退缩,而是继续战斗。在武装夺取政权中逐渐走向成熟,带领人民持续进行革命事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做到了将历史和人民所交的重任付诸于实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其次,表现在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等一系列建设,改变了国内过去一穷二白的面貌,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在长期的艰苦探索和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把握中,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的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所在,也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扎根于中国大地向历史和人民展现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斗争精神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应具备的精神品格。“不怕牺牲”指的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的大无畏精神。“英勇斗争”指的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畏强暴,敢于对一切破坏党和人民事业的人和事作斗争的英雄气概。一百年前,十多名全国代表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冒着被逮捕、被杀害的危险,奋不顾身地召开了中共一大,让人们从建立起的中国共产党中看到了希望。在革命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带领人民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展现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党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和挫折后,仍能一如既往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英勇奋斗,世界上很少有政党能像我们党这样。如今,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风险,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际环境变化莫测,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些现实问题面前,我们党要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集中力量做好充足的准备,保持清醒的认识,发扬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伟大建党精神,积极迎接挑战,擘画伟大中国蓝图。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

首先,“对党忠诚”是要忠于党的组织、忠于党的伟大事业。“对党忠诚”在党章和入党誓词中早已见晓,这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必备的素养。“忠诚”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保持对党的信仰,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在党的伟大事业建设过程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锐意进取、赤胆忠诚,引领中国这艘巨轮驶向光辉的复兴彼岸。随着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党员同志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素养,忠于党,为建设党的事业尽心尽力。其次,“不负人民”就是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不辜负人民所托。古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今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民本思想。由此可见,人民才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坚定人民立场,胸怀人民,集聚人民的力量,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始终贯彻这一宗旨,党在七大会议上将其写入党章,并作为开展工作的要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落实到人民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如制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贫困人口进行住房补贴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切切实实的福利。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21世纪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些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幸福为最终目标的体现。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结晶,虽是在建党时期形成,但它对人们的价值影响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消逝,它在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精神指导作用。伟大事业的建设需要伟大精神的支撑,新时代的中国要继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奋斗,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政治导向: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体现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无论哪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自觉贯彻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真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新的具体实际进行结合,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了党的思想理论的建设,使党能够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从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成果来看,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亦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指南针,如果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我们党将如堕烟海,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赓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形态。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表现在它的性质和宗旨上。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负人民”深刻揭示了这一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无论是脱贫攻坚战还是疫情狙击战,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典故更是鞭策着我们党要时刻关注民生,聚焦民生福祉,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最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还体现在党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建设上。目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党内出现了政治变质、腐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形象。我们党要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二者相结合,以伟大建党精神引导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其思想的先进性。同时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与党的法规纪律建设相结合,对党员干部形成强大的规范约束力,让其树立高度的自觉,保持底线思维,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持久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作用,有助于党保持廉洁的风气,不断完善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价值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3]。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流血、杀戮和被迫害的危险境地,始终都没有放弃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哪怕是为之牺牲,付出性命。譬如:“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董存瑞、在烈火中牺牲的邱少云、在革命中惨遭杀害的江竹筠、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的丁麟章等。他们都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品格,书写了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生的事迹。然而新的历史时期,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着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言行。如散布历史虚无主义,鼓动“台独”“藏独”“疆独”等,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样错误的价值观念本质上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在任教期间发现,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不少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群体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然后进行精心打扮甚至伪装,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新时代,要想从理论上根本改变人们错误甚至扭曲的价值理念,通过伟大建党精神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人们向不遗余力、无私奉献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另一方面,将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通过具体的形式进行教化,让人们在接受精神引导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中。

(三)精神结晶: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谱系

回望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筑起了一座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这些精神丰碑呈现的具体精神形态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谱系,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走在时代的前列。从本质内容来看,这些精神具有共生的特质,都带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色彩,贯穿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党鲜明的精神品格。从源头来看,这些精神同源共流,都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起始点,立足中华民族精神,于不同的具体实践中产生,多以事件、地点以及人物名称命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精神形态不断增多,并趋向多样化。对中国共产党的系列红色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的发展。首先,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是红色精神谱系中的一部分。赓续伟大建党精神,其实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的接续发展。其次,中国共产党的系列红色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实践场域形成的具体精神形态,他们一脉相承又相互影响,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以往的精神内核,还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元素。譬如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建设时期,形成了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抗震救灾精神、特区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我们党在具体的实践中凝练出来的精华,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谱系就是由这些精神凝结而成的精神系统。新时代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在全新的历史任务里会迸发出更大的精神火花,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谱系。

(四)力量之源: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山雄有脊,房固赖梁。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例如:“复兴号”领跑全世界,开启中国高铁新时速;“嫦娥四号”着陆月背,创造中国航天奇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脱贫。关键是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探索和努力,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凝心聚力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除此之外,我国积极为世界和全人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需要认清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这个过程充满了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需要突破无数个难关,在量变中实现质变。当前我国处于“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需要时刻认清国内外环境面临着的风险和挑战。譬如,在国内:一些“台独份子”态度恶劣,企图分裂中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许多核心技术未掌握;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在国外:美国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遏制、演变中国,甚至想颠覆我们的政权,对中国进行各方面打压;意识形态渗透问题影响我国的民族团结;世界能源“抢夺战”白热化;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因素增多。这些风险挑战成为了我国在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拿出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信念奋斗拼搏、迎难而上。如今的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建设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凝聚磅礴伟力,激荡复兴气象,擘画强大中国。

结 语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不仅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发图强、砥砺前行,而且还书写了中华民族从睡梦中苏醒走向复兴的篇章。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掌握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发展,还要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弘扬之、发展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建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