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音乐场景之教学初探①

2022-12-07 04:12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9期
关键词:小调和弦段落

岳 李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

克里斯托福·威利巴尔德·里特·冯·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Ritter von Gluck)(1714—1787),德国著名作曲家,一生共创作四十多部歌剧,集意大利、法国、德国的音乐风格于一身,作品以质朴、庄重著称。他的经典歌剧作品《奥菲欧与尤丽狄茜》(Orfeo ed Euridice)是与意大利诗人卡尔萨比基(Raniero da Clazabigi,1714—1795)合作而成的成功范例,也是他进行歌剧整体构思向着音乐戏剧方向发展的代表作。针对日益僵化的意大利歌剧,歌唱者一味注重炫技破坏了戏剧的连贯性,奢华的场面和表演形式的呆板导致重乐轻剧的审美倾向。格鲁克作为18世纪的歌剧改革者,倡导歌剧中的戏剧性表现,强调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感的刻画,追求词与曲的高度融合,发挥音乐中的器乐部分,突出配器的个性化,提高了合唱在环境营造、戏剧张力中的作用,缩小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差异,他创作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1762年)力求歌剧的音乐、戏剧、舞蹈达到有机的平衡,使整部歌剧在风格上更加和谐、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歌剧艺术。

一、格鲁克生平

克里斯托福·威利巴尔德·里特·冯·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Ritter von Gluck)(1714—1787),德国著名作曲家,1714年6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东部的埃雷斯巴赫,1787年11月15日逝于奥地利维也纳,终年73岁。1737年随梅齐尔亲王出访米兰,师从萨马蒂尼(Sammartini,1700—1775),1745赴伦敦结识乔治·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受到其清唱剧风格的影响,1747年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达瑟斯》(Artaserse)酝酿成功。1750年重新返回维也纳,1754年任维也纳歌剧院指挥。1760年,舞剧大师Jean Georges Noverre发表了文章抨击当时崇尚炫技的歌舞剧,恰好契合了格鲁克的音乐思想,由此他创作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1762)、《阿尔克提斯》(1767)、《帕里斯和海伦》(1770),在这些作品中,他坚持弃用男声演唱女高音声部,杜绝浮夸的炫技,曾一度饱受争议。1774年在巴黎首演了新歌剧《伊菲吉妮在奥德利》获得认可。此后他创作的《奥尔普斯与欧力迪克》《阿尔米达》《伊菲吉妮在陶里德》均引起了较大轰动,导致与保守派作曲家尼古拉·皮钦尼引发了对抗,史称“皮钦尼与格鲁克之争”。晚年在歌剧的创作中加入喜剧元素,依然遵循着他的歌剧精神。

二、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创作背景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是意大利文脚本作者卡尔扎·比吉(Raniero da Clazabigi,1714—1795)编写的三幕歌剧,故事情节取自希腊神话“奥菲欧”,剧情没有采用悲剧结局,故事是歌唱家奥菲欧的爱妻尤丽狄茜死去,奥菲欧悲恸的歌声打动了爱神,允许他下冥界救回妻子,在尤丽狄茜要求看回她一眼的时刻,奥菲欧忘记了爱神的忠告,回看妻子,尤丽狄茜立即死去,奥菲欧准备殉情,他们的爱情又一次打动了爱神,尤丽狄茜复活,得以大圆满结尾。

1762年10月5日在维也纳歌剧院首次公演获得极大成功。歌剧男主人公奥菲欧由歌手加埃塔诺·果达尼演唱。当时的歌剧只有两幕,首次在歌剧中加入管弦乐伴奏。1764年经重新调整曲目顺序,整理加工后成三幕歌剧。十二年之后,莫里内又将歌剧脚本译成法文,于1774年8月2日在巴黎皇家音乐院首次上演。此版本中奥菲欧由男高音歌手勒格罗演唱。此外,歌剧为了迎合法国观众,还加入了合唱和芭蕾舞。以爱情的赞歌和盛大的芭蕾舞会场面结束了全剧。

三、《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第二幕第一景中的场景与角色

(一)场景

歌剧的第二幕第一景中的五个分场景分别是:第一景:奥菲欧走向地狱的入口处,一群妖魔鬼怪面目狰狞地阻止他进入地狱,当奥菲欧弹起里拉琴用歌声叙述他的来意,众鬼怪们同情地为他打开地狱的大门。第二景:奥菲欧来到一个幽静的极乐世界,那里有鲜花绿荫和潺潺的溪水,远处传来幽灵们的歌声,她们在跳着优雅的舞蹈,而尤丽狄茜也在其中。第三景:奥菲欧见到这样的美景,内心依然无法安宁,他想尽快带着爱人离开这里。第四景:幽谷的幸福精灵们告诉奥菲欧,尤丽狄茜已经苏醒,很快可以与他相见。第五景:奥菲欧听见了尤丽狄茜的脚步声,精灵们把尤丽狄茜的手放在奥菲欧的手上,奥菲欧紧紧牵住尤丽狄茜,激动地向地狱的出口奔去。

(二)角色

歌剧中独唱部分由三个角色担任,男主人公——奥菲欧,在1762年首演之际是由歌手加埃塔诺·果达尼演唱,声部的音色特点接近于女中音,后于1764年改编加工后正式由男高音来演唱;而女主人公——尤丽狄茜由女高音来演唱,重要配角——爱神也是由女高音来演唱;歌剧中的合唱部分则是由牧羊人和妖怪、复仇女神和地狱怨鬼、美丽幽谷的男女众神来演唱。

四、综合分析

本场景中的音乐主要为传统功能和声,多使用重属、重、下属离调,大量使用导七和弦等色彩性和声,冲淡传统功能和声的影响,通过小调中导音的减三和弦和减七和弦凸显地狱的特殊色彩。音乐段落分为前奏、合唱(一)、芭蕾、合唱(二)、合唱(三),共五个部分。

(一)前奏部分

前奏采用降E大调,开始连续两次使用十六分音符紧连一个同音高长音的音型。力度上不断加强,特别是配器中长号的加入,营造出鬼怪精灵们和复仇女神在音乐中起舞的压抑和沉重的气氛。(下图为谱例1)

本段落核心音素为同音反复和下行四度跳进、三度跳进和下行七度跳进。主题第一次完整陈述为第1-5小节,第6小节使用第1-5小节素材进行上方小一度模进。第11-23小节为第1-10小节的派生乐句乐段,材料使用第1-5小节中的同音反复素材,将第1-5小节中三度跳进素材通过音程紧缩的方式缩减为级进旋律。节奏素材以第1-2小节中出现的抑扬格及弱起节奏为核心,以平4节奏为主,第21-23小节为隐匿终止(coda),具有连接性质,以华丽的走句作为过渡,为合唱(一)的出现做预备,调性转入c小调。

(二)合唱(一)

本段落的合唱以c小调开始,前三小节竖琴采用十六分音符琶音拨奏手法,弦乐部分连续四分音符的节奏平稳进行,从第四小节开始,弦乐以相同的旋律演奏,四部合唱的力量进行明显的强化,最终结束在小调的属音上,音乐进行过渡衔接后,为下面的芭蕾段落。(下图为谱例2)

本段落的核心音素为三度跳进和级进,结构特点为带补充的独立乐句乐段,乐句发展手法以模进为核心,下行模进,无终止式,终止在属音,开放性半终止,引入芭蕾,并以c小调为主调,第30-31小节离调进入下属f小调后回归c小调。

(三)芭蕾部分

本段落在音乐创作上运用了复调技法中的模进和倒影手法,弱拍上八分音符跳音的运用,营造出复仇女神们欢快舞蹈的场景,乐曲重复部分结束在半终止处,为进入下一段合唱做好准备。(下图为谱例3)

乐曲核心素材为第1-2小节的级进旋律,使用模进和倒影模进的方式进行发展,乐器组选用为弦乐队,8+8结构方整等长乐段和声围绕传统功能和声进行,无终止式,为开放性半终止。

(四)合唱(二)

本段落可分为两个部分分析。第一部分的音乐从合唱开始,暗示着阴森、恐怖的气氛,管弦乐的伴奏将40个小节平均分配在四个声部中,第51-60小节采用c小调,停在半终止上;第61-70小节使用具有装饰音的弦乐增加了音乐的色彩。第71-80小节使用新乐句,对比增加音乐的张力效果,第81-90小节运用本段落开始的素材,结束在下属关系上。

其中,第51-60小节为合唱(一)的完全重复。第61小节进入新材料,来源为合唱(一)中的三度音程紧缩为二度音程,前奏曲中同音反复。发展手法为自由模进和严格模进并用,出现多次下属、重属离调和弦,部分不解决的7和弦增加音乐的压抑感,结构较为规整且节奏均分,结构张力较为薄弱,呼应此段旋律动力也稍弱,以平稳级进为主。第69小节半终止于导七和弦,第71小节为新乐句,抽离第60-70小节素材,仍然为同音反复为主,第72小节采用了附点+8+4的节奏,略微增加音乐张力,第76小节为不完满全终止,无终止式。第81-90小节为完全重复,结束在导七和弦,节奏上为停顿点,和声上并未停顿,4小节连接后进入合唱2的第二部分。

本段落的第二部分是奥菲欧与众鬼怪的对答,弦乐的拨奏与竖琴的琶音对话为独唱与合唱,做好了情绪上的铺垫,奥菲欧一再恳求地狱众鬼怪同情他的爱妻心切,得到的却是冷冷的拒绝。音乐中使用的三十二分音符强化了张力,营造出摄人心魄的效果,最终结束在主和弦上。

第二部分为全新材料,音素构成以3度跳进级为基本进行,第96-97小节扩充两小节加入下行6度跳进和下行5度跳进两种新音素,第98小节出现7度上行跳进。第99-103小节仍然为新材料,到第103小节为止,新主题第一次完整陈述结束,第104-107小节为具有扩充性质的模进乐节,第107-109小节为补充,第107小节为重迭终止,开放性半终止。第110-132小节为对比乐句,将前一乐句的级进材料扩大,跳进材料紧缩得来,内部微观结构较为复杂,节奏多变,扬抑格律和抑扬格律交替,乐曲张力较大,乐曲结束为D-T(属到主的进行),无特定终止式,为收拢性完满全终止。

(五)合唱(三)

本段落合唱的前四小节速度缓慢,在第四小节形成半终止并进入较快的节奏,最终结束在f小调,营造出被黑暗笼罩的痛苦氛围。(下图为谱例4)

乐段核心音素从合唱(一)和合唱(二)中共同抽取,第133-134小节由合唱(一)中抽取并紧缩,第135-136小节由合唱(二)中第61小节处抽取,采用逆行的方式改编为新材料。相较于合唱(二),旋律流动稍显收敛,同音反复再次出现,同样扬抑格律和抑扬格律交替,保持乐曲张力,发展方式以模进和重复为主,第151小节开始为新的对比乐段派生性写法,第154节由第72小节材料抽取,第160小节出现连续的七和弦预备,第162小节出现K46-V-I的标准终止式,不完满收拢性全终止,并未结束在主调,而是结束在f小调。

五、结语

歌剧是一种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艺术,从16世纪末第一部歌剧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歌剧的审美历经时代的变迁,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和经典作品。

格鲁克的歌剧题材没有离开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摒除了剧情发展的歌唱炫技,咏叹调真实地表达人物情感,宣叙调的歌唱性和戏剧性得以升华,在调性的布局呈现出古典主义的逻辑思维,根据戏剧剧情的推进加入合唱和芭蕾。这一划时代的变革批判性继承了意大利正歌剧形式,赋予传统歌剧以新生。

猜你喜欢
小调和弦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