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地区教育合作展望与思考①

2022-12-07 04:12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9期
关键词:中亚地区中亚奖学金

蔡 薇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为中国新疆提供了与中亚高等教育合作的良好契机,中国新疆凭借地缘优势、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已成为中亚高等教育合作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国新疆与中亚的高等教育合作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地区教育合作的意义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丝绸之路是建立在中国与中亚密切往来基础上的延伸产物,中亚是民族迁徙的大通道及多民族的汇聚地。为了使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新疆承担了我国大部分与中亚层面的教育合作,在新疆高校中逐渐建立了多元合作交流和符合各国国情的协调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是对汉唐以来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弘扬,其战略目标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具有地缘优势的新疆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教育合作,通过合作项目实现资源、文化的互享互鉴,致力于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体系。

二、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地区教育合作的总体态势

中亚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枢纽,俄、美、欧均将跨境教育作为国家对外战略博弈的重要支点。我国应借鉴俄、美、欧、中亚跨境教育实施策略的有益经验,强化中亚跨境教育战略的顶层设计,秉持多边主义跨境教育合作理念;树立“合作共赢”的教育援助理念,为中亚国家提供“中国智慧”[2]。

(一)2020年之后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教育合作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2020年之前中国新疆与中亚教育交流人员数量逐年增多,已成为该地区不可忽视的重要行为主体。2020年之后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主要体现在留学生教育、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等方面。受全球疫情影响,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地区的教育合作急剧减少,师生交流、学者互访不得不转为线上开展。新形势下对发展区域间教育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教育交流离不开教育合作平台,平台的设立为中外教育交流提供了重要媒介。当前,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地区除孔子学院、校际合作等合作交流方式外,石河子大学2014年还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国立大学汉语中心,2020年建立了中亚教育及人文交流研究中心,2013年新疆师范大学建立了中亚法学研究院。2020年之后除中国新疆高校在中亚建设的孔子学院还正常保证线下运行外,其他平台的各类交流活动数量明显减少,活动形式也由线下转为线上。

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来华留学生就读的学科专业从单一语言类扩大到经济、法学等各个专业领域,从短期研修发展到攻读学位,来华留学生教育层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表1、表2、表3(见文末)以新疆师范大学近10年招收留学生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表1 来华留学生情况一览表

表2 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情况一览表

以上数据为新疆师范大学近十年(2011—2021年)留学生人数、奖学金类型、教育类型信息。表1显示2011—2013每年留学生人数稳定增长,2013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最高峰值,2020年起受到客观条件影响人数急剧下降。来疆人员的学历层次也各不相同,通过表2、3可见有博士、硕士、本科、短期研修4个层次;成绩优异的留学生可以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自治区政府奖学金,还有各类校内奖学金及部分自费留学生。通过数据可见,2015年以前自费留学是当年留学生学习的主要类型;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2019年申请人数最多;孔子学院奖学金在2011年之后整体呈减少趋势,申请自治区政府奖学金人数较稳定,随着申请国家、省级等类型奖学金人数的增加,各类校级奖学金申请人数逐年减少。表3中反映出2014年之前每年学历教育人数明显少于非学历教育人数,但2015年之后接受学历教育人数大幅增加,十年间留学生博士培养人数从无到有,硕士及本科生培养人数较稳定。

表3 来华留学生教育类型一览表

依据新疆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调研结果来看,来华留学生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韩国、乌兹别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喀麦隆、阿富汗、加纳、阿塞拜疆、美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加拿大、印度等18个国家,其中毗邻中国新疆的中亚留学生占据来华留学人员的半数以上,而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人数最多。来华留学生数量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结构不合理,文学类专业居多,主要因为使用汉语学习专业课程难度过大,留学生担心无法完成学业。就中亚留学生而言俄语基础相对英语基础更为扎实,而专业课程教师无法使用俄语授课,如能开设俄语或俄汉双语授课课程应该可以吸引更多留学生来疆留学。此类情况,疆内其他高校也可管窥一二。

新疆高校外宣工作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国际教育展、国际教育论坛等形式进行宣传,还建议效仿走在前沿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利用国外使用率很高的新媒体平台同步宣传。这种推广途径不仅能够降低外派宣传成本,还能让境外有意愿来华留学的学生及学生家长更直观、更有效地与校方取得联系。不难发现,目前这些院校的宣传广告中基本都以各类优厚的奖学金、生活补助等形式吸引国外留学生,从而扩大招生,而新疆高校的宣传不仅可以借助各级各类国家、政府奖学金的支持,还可以辅以宣传地缘优势、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相似性等新疆地区独有的亮点环节。

(二)响应“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发展,加强小语种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沿线大约有65个国家,以阿拉伯语作为官方语言的有14个国家,所占比重最大,主要集中在西亚和北非[3]。中亚和东欧以俄语为主,中国新疆周边的塔吉克斯坦、伊朗、阿富汗使用波斯语,巴基斯坦使用乌尔都语,为了更好地实行“一带一路”开放体制,中国新疆高校应因地制宜地针对符合周边国家的语言政策发展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借助地缘优势发展成为国家非通用语言的人才培训基地。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新疆各高校均开设英语、俄语专业,在此基础上新疆师范大学还开设乌尔都语、日语专业,石河子大学开设了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专业。教育部鼓励高校加强双语授课课程建设,但新疆高校在双语授课课程建设方面发展较慢,为此新疆高校需培养结构合理、水平较高,而且可以用俄、日、乌、波、阿等小语种开展双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力量。

(三)加强中国新疆高校区域国别和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人才短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掣肘因素。发展中国新疆高校区域国别学将为区内发展提供系统的认知工具,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外交战略大局。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面对这一形势,新疆高校需要培养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不仅体现在外语教学方面,语言的通畅是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的基础,且要尤为重视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培养能够针对特定国家或区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等进行全面研究的相关人才。力争通过合作的方式培养国别+小语种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是顺应“一带一路”发展需求,还是新疆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新疆高校区域国别研究就是要充分挖掘和调动高校的研究实力,为在新形势下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更广泛、更全面、更扎实的智力支持,同时也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

三、中国新疆高校与中亚地区教育合作发展的启示

(一)实施“信息化”战略,打造互联网创新合作模式

全球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国新疆同中亚地区可以依托互联网优势推动双方高等教育合作方式创新。一是加大与中亚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的合作力度。二是适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与中亚地区高校联合建设开放式在线课程,推广高校在线学历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和协作办学等数字化教育模式。

(二)依托合作平台,组建高水平中亚问题研究团队

中国新疆高校可以继续利用教育合作平台,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新疆大学是第一批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和生态学项目院校,2012年新疆师范大学也成为上合组织大学项目院校之一)、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以及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等,合作组织与大学联盟的设立为中国新疆与中亚高等教育对接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加强中国新疆高校俄语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从语言战略高度支持高校开设乌尔都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专业以便培养骨干教师。以由中国新疆高校和中亚高校研究人员共同组建科研团队为目标,积极培养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后备专业人才。

四、结语

新疆位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黄金地段,加强与中亚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不但有利于提升中国新疆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对于促进双方建立更为广泛、深入的经济贸易与高等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新疆高校应努力建设成为面向中亚国家的学生交流基地、教师培训基地、科研合作基地,把自身打造成中国内地高校与中亚国家高校交流合作的重要媒介和通道。

猜你喜欢
中亚地区中亚奖学金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中亚地区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民国时期新疆驻苏联中亚地区使领馆设立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White Elephant
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
中亚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纯化工艺研究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