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荣,王福财
(1.甘肃省武威市畜牧兽医总站,甘肃 武威 733000;2.天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马冷痛症乃因冷引起腹中疼痛、连连起卧的一种疾病。按“元亨疗马集”所载,冷痛与伤水起卧二症,均属冷伤于胃肠,阴盛阳衰之症,总名为冷痛。现代兽医学称之为肠痉挛,是由于肠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引起的一种腹痛病。高寒牧区秋冬季马骡最易患冷痛,发病率高,若治疗不及时宜继发或并发其他疾患,影响患马治愈。“元亨疗马集”记有歌曰:“识得寻常病,先须用二皮,槟椰为第一,葱酒最相宜。”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曾对中兽医治疗冷痛的情况作过调查,橘皮散在治疗马属动物冷痛症中高达44%,方中包含了橘皮、槟榔、葱、酒、飞盐等。“元亭疗马集”“司牧安骥集”等传统中兽医主张针药兼施治疗马冷痛。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上,采用出自“元亨疗马集”的橘皮散并配合针术治疗高寒牧区马冷痛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供同仁借鉴使用。
桂心30 g,厚朴30 g,陈皮25g,青皮25 g,白芷30 g,当归35g,茴香50 g,细辛30 g,槟榔35 g,引用葱白5根、飞盐25g、烧酒250 mL,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可连用1~3剂,灌药后牵引马匹小跑约0.5~1.0 h。
加减法:大肠痛,减白芷加苍术、木通;小肠痛,加吴茱萸、苍术;胞经痛减茴香,加木通、枳壳、茵陈、滑石;冷气痛,加皂角、艾叶;寒盛者加生姜;痛盛者加延胡索、吴茱萸;体虚者加党参、黄芪等。
冷针三江、分水、姜牙、蹄头、耳尖、尾尖穴,火针脾俞穴。
2020年5月22日,天祝县石门镇石门村李姓岔口驿马养殖户养殖的一匹岔口驿马,近期因要参加赛马会一直在“骑马”训练,昨日回来后拴系在厩舍内,并接饮自来水,今日早晨时起时卧,遂即邀诊。临床检查:患马体温、呼吸、心跳均正常,耳鼻俱凉,口腔湿润、滑利,舌头质青苔白,口温偏低,阵发性腹痛表现明显,每次剧烈疼痛约持续20 min左右,间歇期安静站时不时摆尾,有采食欲望,间歇期约持续15 min左右,又开始起卧,卧地时滚转,前胸两侧出汗明显,强行驱赶运动时,紧张后退,不愿前行,回头看腹,后肢蹴腹,未用听诊器即可听到较响亮的肠音,腹痛不剧烈时,听诊两侧大小肠音高朗,连绵不断,在检查期间,频繁出现排便状,并排出少量稀粪。主诉,该马每年春、秋季多会有1~2次腹痛,每次症状相似。诊断为冷痛症。
按1.1方法灌腹橘皮散1剂,并针刺三江、分水、姜牙、蹄头、耳尖、尾尖穴,火针脾俞穴,施治后做牵溜运动。
下午,患马腹痛症状已消失,恢复采食,痊愈。
冷痛的发生,不外内伤阴冷、外感风寒所致。如饮冷水太过,停积肠中,伤于脾经,脾传于胃,胃火微弱不能传送膀胱,积于肠中,清浊不分,气不升降,因而腹中作痛。高寒牧区因天气骤寒,或野放遭逢淋雨,或夜露风霜等均可引起本病,发病率高,中兽医治疗应温中散寒、和血顺气、解痉止痛为主。橘皮散具有温中散寒、祛瘀止痛、行气活血之功效,配合针术通经活络、止痛,故可治疗本病。上述施治方案适用于马骡冷痛症,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治愈率高。孕马匹忌用。
“元亨疗马集”曾指出:“直尾行大肠痛,卷尾行小肠痛,蹲腰踏地胞经痛,肠鸣泄泻冷气痛,急起急卧脾经痛。”在运用橘皮散治疗马冷痛时须问明是否有内伤阴冷、外感风寒的致病因素,并结合临床诊断,加减运用。
冷痛到后期由于各肠段的间歇性痉挛与舒张往往有引起继发肠阻塞或肠变位的可能,应及时通过直肠检查等方法确诊,已免误诊。
“元亨疗马集”中记载了以葱、酒、飞盐为主的急救方,借鉴组方为青葱三枝、飞盐50 g、吴茱萸50 g,以上三味共同捣烂,加白酒200 mL,调煎后候温带热灌之。灌后牵行,溺之大效,养殖户可作为马骡冷痛初起或习惯性冷痛患马的紧急治疗手段,可以大大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加强饲养马匹的饲养管理,特别是对习惯性患马冷痛的马匹,在冷季注重保暖、饮用“阴阳水”、避免采食冰冻饲草料等。患冷痛症时,患畜不停的牵行运动,莫令乱跌,用棉絮或毡屉搭背上,拴于暖厩,忌饮冷水,料草勿令过湿。
在兽医临床中使用纯中药和针灸术治疗患畜疾病,是古老中兽医的特色,应该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