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玉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本研究以公民社会理论为依据,从体育的视角切入志愿服务,对西安体育志愿服务进行研究。西安体育志愿服务的供给方分为:政府体育志愿服务、市场体育志愿服务以及社会体育志愿服务。立足办赛需要,着眼第十四届全运会志愿服务现状,成果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立足大众健身需要,探索西安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西安体育志愿服务的发展情况,学习全国其他省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开展体育志愿服务的价值理念和组织制度措施,本文力求探讨与分析陕西西安的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和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西安体育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性发展,发挥西安体育志愿服在构建西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价值。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文献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问题;通过对十四运志愿服务和社区体育志愿案例事件访谈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志愿服务体系进行调查和讨论。深入分析和研究西安体育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包括:十四运志愿服务工作特点及经验总结分析;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后,志愿服务主体,包括组织和志愿者向其所在的社区继续提供体育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对个别社区的体育志愿服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深入挖掘青年志愿者的代际特点和参与意愿;关注西安体育志愿者数量和组织制度建设,为西安体育志愿服务和西安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做出努力,也为建设体育强国出一份力。
(1)志愿服务及体育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指各类志愿组织和从事志愿服务的个人把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各种资源以及助人的爱心用于为社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如为街坊邻里居民、所在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提供非盈利性、无偿化、非职业化援助以及为促进社会整体发展进步而提供服务的行为。
体育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大系统中的分支或子系统。体育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快,社会影响力强。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印发的 《关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158号),意味着中国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系统化建设开启了体育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化的新征程。
(2)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又被称为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公民社会被定义为:以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为基础,为社会特定需要,为公众利益而行动的自愿性的组织集体,如,慈善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各类社区、各种专业协会以及各级工会等。公民社会处于“公”与“私”之间,既不属于政府部门或政府的分支部门,又不属于具有盈利性质的私营经济的组成部分。
美国著名高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莱斯特·M·萨拉蒙教授(Prof·Lester M·Salamon)在其经典著作《全球公民社会》中提到的公民社会,主要指的是由非营利组织组成的非营利部门,这个部门有别于政府(第一部门)和市场(第二部门),因此有时候也被称为“第三部门”亦或是“公民/市民社会部门”、社会组织。
公民和其所在的群体在这种社会组织中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资本,各种营利性组织和企业通过积极参与这种社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党和政府等公共部门通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与竞争及相互监督而日益民主,提高效率,加强问责能力,整个社会因这种社会组织的存在而更加和谐与包容,社会将变得丰富、多样态化并提高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如此的一种社会组织充分发展的社会状态,就是公民社会。我国公民社会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公民社会组织迎来发展机遇并出现蓬勃发展之势;第二,以公益为中心的公民社会价值体系开始起步;第三,以政策倡导为主体的公民社会场域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
作者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发布的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及体育志愿服务相关的政策文件和各项通知进行查阅和分析;在知网数据库查阅了20余篇期刊论文,在中国志愿服务网及微信APP上查阅10余篇相关专家、学者有关志愿服务和体育志愿服务的报道和文章。通过这些文献的研读和分析笔者了解到:
(1)中国志愿服务发端晚,发展快。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发端于1978年中国实行全面改革开放之际,从此与其同生共长。到1993年底,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始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实施,因此,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发展有了组织依托,管理有了新秩序。中国共青团不断摸索和总结成功经验,如,领导干部深入深圳市考察学习其志愿服务活动(义工和“学雷锋”)的开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将传统的“学雷锋活动”和“义工”行动与中国改革开放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志愿服务相结合,在1994年创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随着中国北京在2001年7月23日申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成功,筹备过程包括对数十万奥运会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据统计,共有170多万志愿者直接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因此,2008年被称为志愿者的元年,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建设起到了奠基的作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累计有500多万名志愿者投入抗震救灾活动和灾后重建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1.9亿人;35万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和2300多万巾帼志愿者为千家万户点亮美好生活。
(2)中国志愿服务迈向制度化、法制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雷锋志愿服务,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心、亲自指导,在许多重要会议和场合对志愿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把志愿服务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志愿者也受到了莫大鼓舞和鞭策。这种根本指引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志愿服务事业逐步进入组织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阶段。2017年底颁布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和依法治理形成新的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是正在制定的中国国家标准。2019年6月14日,《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为了落实中央要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2020年12月,制定了《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规范了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工作,保障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等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也是推动《志愿服务条例》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2021年3月,为进一步提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服务能力,由民政部升级开发建设的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2.0版正式上线试运行。第一批同步上线的省级志愿服务系统2.0版还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此同时,2015年9月推广应用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1.0版)在以上省份废止,在其他省份逐步运行。
在体育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方面,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实施九项重大工程,体育志愿服务工程正是其中的第八大工程,要求重点推进与完善体育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2021年10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目标第一点是使全民健身水平达到新高度,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第三部分“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第11条提到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和指导科学健身等方面的作用。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在促进体育文化发展发面也提到要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和志愿服务文化。
(3)中国志愿服务社会力量发育不全。
大型赛会,如,奥运志愿者,全运会志愿者的集结是中国政府为满足赛会的需要而推行的自上而下的一个项目。512汶川救灾志愿者,2020年部分抗击新冠疫情志愿者的集结是从中国的民间社会和市场组织中脱颖而出。政府意识到了志愿者服务和社会组织的巨大能量和潜力。但与全球相比,中国的社会力量发育还相当薄弱,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目前我们国家的志愿服务参与率仅有5%,在全球排名倒数第六。政府在志愿服务投入水平上也严重低于全球一般水平。
(4)国外志愿服务向法制化、社区化、全民化发展。
国外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一大批怀有慈善之心的人士成为最早的志愿服务人员。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政府重视和鼓励志愿服务。20世纪50年代后,欧美等国的志愿服务得到规范化发展,政府或私人社团纷纷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工作。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社会都十分看重其志愿服务所取得的社会效益。许多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群众基础扎实,社会声誉良好,其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程度较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主要特点表现为: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志愿服务向法制化、社区化、全民化发展。
(1)第十四届全运会志愿者分类具体,职责明确。
第十四届全运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已分别于2021年9月和10月在陕西成功举办。这是首次同年同地举办全运会和残运会暨特奥会。赛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全力支持。此次全运会招募的志愿者分为三大类: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根据赛事需要,招募了1.5万名十四运会赛会志愿者、1万名残特奥会赛会志愿者 (从全运会赛会志愿者中择优录用)、8万名城市志愿者、20万名社会志愿者。根据《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方案》,筹(组)委会统一招募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会志愿者并按需分配,筹(组)委会统筹,各执委会招募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志愿者招募工作主要依托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管理信息化平台。陕西高校的大学生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会志愿者的主体,他们主要服务于赛事运行;各赛区企事业单位职工和高校学生成为城市志愿者的主体,他们在志愿服务站,为城市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区域及商业旅游景区等地的运动运、官员、外地来陕观赛、旅游人员提供问询引导服务;各赛区社会公众是社会志愿者的主体,他们立足社区,提供便民服务。
(2)第十四届全运会志愿者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多样灵活。
应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培训工作注重培训内容和更重视培训形式,将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
线下培训由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组)委会统一组织,采取面授方式,内容上创编了培训教材和志愿者通用知识读本,对70余所高校的1.5万名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会志愿者进行通用知识、管理知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各项目竞委会根据项目特点和场馆实际,为志愿者提供的场馆运行及岗位实操演练等方面的培训,对志愿者管理团队,高校的志愿服务管理团队骨干进行了通用知识的培训。
线上培训主要依托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开发了赛会志愿者网络学习资源“小秦宝课堂”APP,向所有志愿者开展培训。线上培训方式主要包括在线浏览,观看视频及在线答题等,培训内容涵盖了赛会常识、志愿服务基本知识和技术、应急救护知识和处置方式、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处置、陕西地理人文与风俗等。
(3)第十四届全运会志愿服务的主客观方面的局限性。
①“包干制”可能会影响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降低志愿者对赛事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第十四届全运会组委会志愿者服务部为了更好和更便于组织管理将本次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采用了“包干制”的分配形式,即各项赛事的场馆或赛事区域分别由各大院校或各团队负责。如,西安交通大学共选派732名赛会志愿者服务十四运会,分别服务开闭幕式、游泳跳水、小轮车、礼仪和记录等项目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选派出319名赛会志愿者,分别服务于高尔夫、女子排球、羽毛球三项赛事。如此,陕西70所授权高校都是以学校团队为单位为十四运赛事提供志愿服务。这一做法对十四运赛会志愿服务部的管理部门和各高校团体来说确实做到了责任明确、提高效率,便于管理,但是对于志愿者个体而言,这种“包干制”忽视了志愿者个体的特长、兴趣和需求,不利于发挥出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挥特长,降低甚至挫伤志愿者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持续性,降低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更有甚者因被动分派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中途退出志愿者行列。
②受新冠疫情影响赛会志愿者需进行为期15天的封闭管理,增加了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
大学生志愿者们面临着开学、网课等学业和生活上的压力,亦经受着新鲜感褪去、工作枯燥单调的烦恼,在于几位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其中出现了有焦虑感的,有倦怠感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志愿者的大三的学生居多,课上会有集中缺勤且时间分散,持续时间长的现象,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
③谨防“志愿失灵”,促进十四运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萨拉蒙认为,志愿失灵是“在志愿原则下志愿组织无法有效配置慈善资源,使志愿组织在进行志愿服务和提供公共物品时出现的功能缺陷和效率困境等问题”。十四运志愿服务的召集者主要是政府部门,其运用一系列政策制度与激励机制保障赛事志愿服务发挥最大优势。但随着十四运会结束,如何引导与激励这些赛会志愿者依旧葆有志愿服务价值理念和行动力,能够持续发展,为全民健身提供志愿服务并防止志愿失灵就称为本次十四运主办方和西安市政府部门考虑的一个问题。为此作者认为西安市政府部门应与西安市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通力配合,加强政府对全民健身志愿组织的支持力度,引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多元化发展,建立独立的全民健身志愿组织模式。当然,除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之外,也要对志愿者个人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激励以防止“志愿失灵”。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受助群体得到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帮助,其收益大于社会付出的成本和资源。
(4)将“培养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列入“创造第十四届全运会社会遗产”的重要任务。
如果大学生志愿组织或者社会各志愿团体只服务大型体育赛事,如,十四运会、西安国际马拉松等,若对社区运动会和小规模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赛事缺少关注,这会导致体育志愿服务对象单一,活动类别少。作者思考的问题是:为十四运动会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在主观上是否愿意为残运会和特奥会继续服务?由国家培养的具有体育志愿性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切实在体育生活中提供体育志愿服务的人数不多,制约了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的发展。那么,十四运志愿者能否继续为西安市的全民健身提供服务?西安十四运志愿服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配置志愿者资源,妥善地处理好各高校志愿者及各社会社会志愿团体志愿服务的供给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这需要聚焦体育志愿者利己性行为分析;保障持续参与行为,深化体育志愿组织治理研究;推进体育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探索多维协同联动机制等。
西安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129万人,志愿服务团体4900余个,运行志愿服务项目39000余个,服务时长记录达2295万小时。为了迎接和更好地开展十四运,西安市从八个方面开展十四运志愿服务工作:一是提倡“我文明、我行动,我为全运添光彩”文明宣传活动;二是开展“崇德向善迎盛会、文明有礼待宾朋”文明引导和践行活动;三是巩固提升“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实践活动;四是扎实开展“美化环境爱我家园”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五是创新开展“爱在城市·温暖相伴”关爱帮扶实践活动;六是积极拓展“岗位学雷锋,行业当标兵”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七是全方位推行“护航十四运·群防保平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八是深化落实“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系列实践活动。
本研究尝试从公民社会的视角,对西安体育志愿服务的供给方:政府体育志愿服务、市场体育志愿服务以及社会体育志愿服务进行全面考量。研究西安体育志愿服务的现状,发现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更多思考西安市体育志愿服务应制度化但不要行政化;专业化但不要工具化;要有激励机制但不要外部化。
本课题后续将从研究方法上对西安市体育志愿服务 (十四运志愿服务,西安市有代表性的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探索西安体育志愿服务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团体发挥作用的空间日益增大。2021年,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应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我们应科学应变,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对西安市体育志愿服务的研究,探讨社会服务的资源怎样重新组合,民间性的体育志愿者团体怎样形成自我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作为现代化社区服务的一种类型,对社区生存、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怎样的支持功能;体育志愿者的行动预示哪些新的价值要素的产生;体育志愿服务对社会的转型具有哪些支持作用。根据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为西安体育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