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思考

2022-12-07 10:56帅秋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话语思政大学生

帅秋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获得感”一词的流行起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作为本土新兴热词,其内涵目前虽尚无统一界定,但已形成普遍共识,即在切实得到基础上所形成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持续满足感[1]。需要注意的是,获得感偏重于内心需要得到满足,仅仅有所收获并不一定能产生获得感。当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强,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外在供给的思政课没有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和情感期待,没有充分激起学生主观感受的共振。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这一论述为化解思政课当前矛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即要在社会生活视域下开展思政课教学。换句话说,思政课要立足于大学生这一现实主体,主动关照大学生日常的生活状态、生活需要、生活期待,在社会生活视域下实现思政课外在供给与大学生内在需要的契合,从而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基础——社会生活

思政课是外在供给,获得感是主体内在需要。要想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就必须架起思政课和大学生主体之间的桥梁,找寻两者的共通之处、耦合之点,即社会生活。

(一)社会生活是思政课育人的现实土壤

社会生活是思政课的生成场域。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作为经济基础决定着整个上层建筑,并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生成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精神生活等。而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存在,其隶属于社会意识这一上层建筑范畴,归根结底生成于社会生活,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且随着现实生活而变化。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虽以思想理论为表现形式,但落脚点在于政治,在于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认同和巩固。意识形态作为具有现代政治色彩的特殊话语,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都离不开社会生活。这是因为全部意识均诞生于社会生活,且以社会生活为居所。因而,意识形态教育要想在全部社会意识思潮中冲出重围、争夺并巩固其话语权,就必须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在其生成场域中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等其他错误意识思潮的干扰,这是符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

所谓“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现实社会中的生活现象、生活故事、生活感悟、生活经验、生活哲理都为思政课提供了宝贵的育人资源。当前,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诸多时事话题、热点新闻、社会现象、鲜活事迹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教育意味和一定的价值育人色彩。如伟大建党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等,都和思政课中的中国精神、道德规范、法治素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高度相关,理应在思政课中有所体现。此外,思政课源于社会生活且在社会生活视域下开展教学,但这并不是说思政课要退化到社会生活中去,机械地迎合社会生活,而是要解释、引领社会生活,这也是思政课的目的和归宿。思政课是在对社会生活朴素认识、总结凝练、反思升华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关于真善美的普遍认识,其教学不能让学生停留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层面,而要让学生掌握理论是如何从社会生活的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并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求真、识美、务善。因此,只有以社会生活为育人资源,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让理论转化为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判对错、明是非的有力武器。

(二)社会生活是大学生获得感的生成场域

大学生获得感在社会生活中生成,也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得以满足。一方面,获得感作为一种内在需要,单靠外部刺激、外在供给,很难真正直抵人心、产生共振,还必须回到需要生成的现实场域中。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的需要和享受都由社会产生[4]。换言之,主体的内在需要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在理解、适应、改造、期待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的需要也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也是当下“获得感”这一概念产生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获得感的满足要求深入社会生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每一个活生生的主体都与现实生活直接相关,亦流连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且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确证自身的存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启示人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关照主体的存在意义、凸显生命的本真价值,而不是止步于对课本理论、现有结论的被动接受。基于此,具体到大学生行为主体,其思想道德品质同样形成于其与他人及周围社会环境的交往中,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以建构。大学生这一主体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经历从依恋到独立的成长转折阶段,内心迫切渴望从课程内容中获取关于社会生活的理解、适应社会生活的方法、解决应然与实然矛盾的能力。因此,回归社会生活,通过对当下生活的批判审视,对大学生生活感悟、生活困惑、生活期待的关照回应,为大学生提供能够表达和确证自身存在意义的思想理论,这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必由之路。

二、社会生活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困境

思政课教学只有回归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场域中关照、引领大学生生活实践,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然而,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学与社会融合不够。

(一)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社会生活

当前,思政课因其特殊的政治目标向度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受教育主体的现实生存环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通常是思政课首先需要回答的“育人三问”。思政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它有着特定的意识形态目标,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即为党和国家培养勇担时代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过于“高、大、上”,过度追求理想化、完满化的抽象人格典范,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容易忽视理想人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现实差异。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应当经历认识理想人格(学习理想人格)、认同理想人格(需要理想人格)、践行理想人格(具备理想人格)三阶段,但当前思政课教学目标高于社会生活,遮蔽了大学生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的不同困惑和诉求,忽视了学生个体真实利益需要,造成了学生从价值体认到行为践行的断裂。此外,培养崇高道德、完满人格等教学目标绝不是靠知识积累、外在强加就能实现的,它只能形成于个体的社会实践。唯物史观表明,道德、理想人格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而是人们在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的伦理观念。究其根本,所谓的“崇高道德、完满人格”不过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并只能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得以塑造。因此,将思政课育人目标悬置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之上,生硬要求大学生拥有完满人格,忽视不完满主体在走向道德完善、培育理想人格时产生的真实需要,从本质上看,这脱离了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现实生活基础,使育人目标与个体内在需要之间形成了鸿沟,自然会削弱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二)教学内容疏离学生社会生活

偏重说理、缺乏现实生活温度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一大弊病。蔡小葵和储水江[5]于2019年对全国761所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学部门负责人、思政课专任教师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思政类课程的缺点在于“理论性强,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习热情”。这反映了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偏重知识讲授,说理性强而趣味性、吸引力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仅按照教材体系照本宣科,空谈理论知识,并以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掌握情况为考核标准。这种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大水漫灌”式教学疏离了学生生活实践,致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无法对思政课内容中的核心价值观、制度自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等知识产生情感共振和深度认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思政课厌倦、淡漠的不良态度。

刘晓亮和沈壮海[6]围绕高校思政课建设及其实效在2014—2018年连续对全国3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也反映了类似情况。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以 2018 年为例,76.2%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应“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62.9%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应“积极回应理论热点问题”,其中“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占比例连续4年均为最高,且在2015—2018年间逐年递增。这说明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与大学生内心需求之间存在供需矛盾,具体体现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有效回应社会热点。当前,思政课教学以教学目标为指引,注重在“应然”层面单向地阐发理论知识,缺乏在“实然”层面对受教育主体的价值引领,教学内容疏离大学生生活体验,忽视大学生内心情感诉求,将原本指引学生追寻美好生活的柔性教学内容退化为以真理姿态要求学生被动接受的刚性抽象符号,导致大学生使用抽象理论方法阐释和批判现实生活的能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觉得思政课用处不大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学生在思政课中难以产生更多获得感。

(三)教学话语远离学生社会生活

思政课严肃、宏大叙事的话语表达是制约大学生获得感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话语表达应当符合受众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语言习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得出的经验。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就经常用中国字、中国话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奥义。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也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7]因此,作为主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课程,思政课必须坚持这一话语取向。遗憾的是,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固守传统表达方式,强化政治严肃色彩,以教材体系为标杆,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将教材中学理性较强的抽象话语不加转换地传递给学生,使得习惯生活语言、善用感性思维的大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学生和思政课之间的距离拉大。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主义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发达的网络科技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电子设备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面对时代之变,思政课教学如果不能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获得感。

三、社会生活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路径

当前,思政课教学在社会生活领域的“空场”造成了大学生主体获得感的普遍“失落”,而要想改变这一现实,思政课教学必须有所行动。

(一)教学目标契合学生社会生活

转变固有印象、重新认识思政课教学目标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首要条件。通常来说,思政课教学是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规定性以意识形态性这一固有特性为第一性特征属性”[8],因而思政课教学的首要目标和灵魂是面向政治终极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导致思政课教学目标给人留下高于社会生活的刻板印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教学绝不是只有意识形态教育这一单一目标,它还兼具育人功能。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课程,思政课教学必然要着力于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就育人目标而言,需要在思想层面上让学生意识到思政课教学是与个体生活、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切入了人们自身生存状态的问题,它引领我们对自身在世状态的反思,从一个欠缺的生命存在到面向未来圆满可能性的不断趋近”[9],即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成长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感受到思政课教学能够为自身适应社会生活提供助力。通过厘清思政课的丰富内涵,将教学目标与学生个体当前发展目标相契合,从而为学生获得感的提升奠定认识基础。

除了转变刻板印象,还需要对教学目标的具体指向有所要求,即要积极解答学生困惑、引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这是让思政课教学目标契合学生主体社会生活的必然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产生的立足点。思政课教学目标本质上立足于学生主体并承担着引导学生社会化的重任,必须以学生有所需、课程有所应为目标指向。因而,从这一点来看,解答学生困惑、助力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是思政课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同时,需要明确的是,仅仅解答学生困惑是远远不够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要想真正契合社会生活,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批判、重塑社会生活。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4]。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在解答学生困惑的基础上以重塑学生价值为目标导向,培养敢于反思和矫正落后、腐朽、消极的社会观念的大学生主体,从实践本位的意义上让大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做新时代的主角。

(二)教学内容融合学生社会生活

改变内容供给、融合学生社会生活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路径。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与大学生内心需要之间的供需矛盾已经较为突出,要想缓和这一矛盾,必须改变课程内容供给,提供贴合大学生内心需要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前充分开展学情分析,深入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在线测验、交流座谈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想动态,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和分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信息,掌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习惯喜好、需求偏好等,为开展贴合大学生内心需要的思政课教学做好前期准备。课中,思政课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结合学情分析,打造定制化课堂。针对学生的社会化需要,让热点话题、网络热搜、社会重大事件进课堂,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社会生活的基本法则。此外,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从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捕捉鲜活素材,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微小细节、真实个案,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平凡人、平凡事引入课堂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不是只有英雄人物才能在思政课的课堂上做主角,每一个奋斗的平凡人都是新时代追梦人,都值得学习和尊重。将这些平凡生活细节引入课堂教学,可以贴合学生个体感受,润物无声地激活学生作为时代新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中真有所获、确有所感。

社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供给并不是纯粹迎合大学生的喜好,也不是把生活事件粗暴地搬进课堂,而是要把符合时代价值、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生活案例与课程知识内容贯通,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在讲授“人的本质”的时候,应当避免单纯灌输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抽象哲学式论述,而应尽可能地将这一知识点转化为与学生主体息息相关的追问,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以此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进而催生他们对理论的认知。在讲授道德和法治部分的时候,可以围绕生活中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选取典型法律案件,将道德、法律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从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视域下强化道德观念和法治思维。

(三)教学话语贴合学生社会生活

转换话语表达、丰富理论表达形式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保障。首先,思政课教学要实现宏大叙事的单向话语表达向师生双向互动的生活叙事话语表达转变。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思政课应当致力于创设师生双向互动、贴合学生生活的教学话语。一方面,要营造平等、友好的课堂话语生态,改变以往教师单独主演、单向宣灌的方式,让学生由“观众”变“主演”、教师由“主演”变“导演”,尊重学生主体的话语表达权;另一方面,要以生活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用通俗易懂、相对简单灵活、学生易于接受的生活化、口语化、家常化语言取代书面化、抽象化、规范化的传统表达,让大学生能够听懂、听明白,这也是大学生获得感提升的重要前提。

其次,思政课教学要以时代变化为风向标,融入网络话语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表达渠道,也是大学生群体热衷并擅长的表达手段。基于此,思政课教学要走进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甄别、分析网络热门话语背后的逻辑内涵、价值取向,选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网络话语并找到其与思政课内容的关联,主动将网络话语纳入思政课教学中,让学生在熟悉喜爱的课堂氛围中思考、分享、表达,这将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感的产生。

最后,思政课教学要从理论话语表达向行为话语表达转变。思政课教学不单是“知识本位”,更是“行为本位”,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行”,在于大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将理论知识外化于行。因而,思政课教学不能仅靠课堂中的理论话语表达,还应积极打通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创设以行为实践为主要表达形式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校外主题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亲自感受、亲眼见证中催生新的领悟,进而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提供持久的内在动力。

猜你喜欢
话语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