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预防及治疗

2022-12-07 04:33邹晓燕
畜禽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血性羊舍

邹晓燕

(海伦市动物防疫检疫中心,黑龙江 海伦 152300)

0 引言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常发生于春冬季节,属于细菌性传染病。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羊群管理不科学、多种吸血昆虫繁殖生长。随着羊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养殖场的羊养殖规模不断增加,此时频繁出现羊群养殖密度较大、卫生环境较差等情况,很容易发生羊败血性链球菌病[1]。养殖场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预防,加强羊群养殖管理,打造卫生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养殖环境;同时加强对羊群状态的密切关注,及时发现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病例,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实现对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控制,提高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有效性。

1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

1.1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症状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主要是由于C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属于急性热性传染病。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在山羊群、绵羊群中有较高发病率,致病性极高,发病之后往往伴随出现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纤维素性胸膜炎。C群链球菌兽疫亚种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菌群形态为不规则圆形,菌体形态长链状排列;一个C群链球菌由170个以上的单球连接,无鞭毛。部分菌株在病料中可以形成荚膜[2]。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常常呈现地方性流行性发生趋势。在新发病区往往呈现流行性发生状态,在老病区呈现散发性状态、地方性流行状态,具有较强季节性,主要发生于春季、冬季,季节性较为明显。若羊群长期处于缺草、寒冷、拥挤环境中,容易发生此病,发病率能够达到15%~24%。若没有及时发现给予治疗,则死亡率能够达到90%以上。

根据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类,可以基本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①最急性型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发病之后,羊会在24 h内死亡。②急性型、亚急性型发病病症相似,周期分别为2~3 d、7~14 d,出现初期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粪便带血液症状;后期多出现卧地不起、全身打冷战、磨牙等症状[3]。③慢性型病发之后,羊出现消瘦、咳嗽等症状,伴随发生关节炎,病症持续约为30 d。

1.2 病理剖检变化

对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病死羊进行解剖,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病死羊内部脏器存在不同程度的败血症表现,各器官之间存在广泛、密集的充血现象,在浆膜表面附着黏稠纤维素渗出物。通过剖检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病死羊的心冠沟、心内外膜存在大量出血点附着,淋巴结明显充血,胆囊肿大、内部充盈绿色胆汁,体积大约为原本的3~4倍大小。部分病死羊的肝脏表面呈现土褐色,肝脏边缘粗糙、钝圆,肝包膜之下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肺脏组织水肿、气肿,心包胸腔内出现大量积液、质地较脆弱。

对病死羊的内部剖检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两大类型,分别为急性型病理变化、亚急性型病理变化。

1)急性型病理变化主要特征包括:①病羊咽喉出现急性炎症,扁桃体与周围组织黏性水肿,黏膜表面分布大量血斑块;部分病死羊出现扁桃体组织溃疡、坏死的情况。②淋巴结肿大、表面出血点较多,切面出现脓性坏死。③腹腔内出现大量黏滑液体。④脾脏柔软,心外膜出血。⑤肺脏、膀胱膜表面出现较多出血点。⑥肝脏颜色为紫红色,肿大;胆囊肿大;肾脏出血明显;肾上腺肿胀[4]。

2)亚急性型病理变化,特征包括:①胸腔内大量黏液。②肺脏表面分布大量出血点,出现实质性病变。③肾上腺水肿,小肠黏膜充血。

1.3 实验室检测

将病死羊送入实验室进行检测,发现病原体呈现革兰氏阳性染色特征,病菌外观呈现短链排列状态。通过细菌培养皿发现:病原菌可以在马丁肉汤中生长,培育24 h后发现肉汤颜色均匀无变质表现,表面无菌膜;接种48 h后,试管底部出现白色絮状物,上部肉汤颜色透明。可以判断出病原菌可以在厌氧汤中良好生长,不产生气体。通过生化鉴定实验,发现其符合链球菌的生化特点[5]。

将培养皿中的肉汤注射到小白鼠体内,每只小白鼠注射量约为0.2 mL,对照观察小白鼠,发现注射肉汤后的小白鼠在39 h后死亡。通过解剖发现,小白鼠的脾脏肿大、肝脏受损、表面出现大量出血点、腹腔中出现明显积液,检验后发现为革兰氏阳性染色球菌。根据实验室检测判断,可以确定其病原为C群链球菌,有溶血性,对应药剂为氟氧沙星、庆大霉素高敏、磺胺嘧啶。

2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预防

2.1 做好日常消毒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发生是由于特定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加强羊舍消毒与卫生控制是预防羊败血性链球菌的基础手段。白天羊群游牧时,由于外部空气流动性较强,羊群活动空间较大,羊与羊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一般不会引起大范围的疾病感染与传播。但是夜间羊需要回到羊舍休息,羊群密度较大,羊之间的距离较小,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体质较弱的羊,从而出现大范围流行性感染[6]。因此,养殖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羊舍内的消毒与卫生管理,保持1次/d消毒。可以选择白天羊出去时对羊舍喷施消毒剂,也可以选择带动物消毒的方法。若选择带动物消毒,则首选无毒无刺激、安全性较高的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比如度米芬、新洁尔灭等。在消毒环节,工作人员使用新洁尔灭、度米芬药剂,将其兑入清水中,形成浓度为0.1%的清洁溶液,均匀喷施于羊舍的每个角落,促使消毒液沾染到每只羊身上;若使用洗必泰,则将其与清水混合,形成浓度为0.05%的消毒溶液,进行全场雾化消毒[7]。

2.2 加强羊舍管理

羊舍管理是有效预防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羊舍管理与羊舍消毒存在相似性,但是二者有本质区别。羊舍消毒是为了灭杀环境中的细菌,将可能存在于羊舍中、羊身体表面的细菌杀死。羊舍管理则是为了提升羊舍的卫生水平,让羊舍内的通风情况、温度与湿度始终处于合适范围内,为羊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细菌滋生的同时弱化外界环境对羊的刺激,降低羊出现应激反应从而易感染病的情况。羊舍管理包括:①每日清理羊舍内的粪便,保持羊舍地面干燥、料槽与水槽干净卫生。②根据羊群规模选择合适大小的羊舍,保证羊群内部羊之间的距离合适,避免羊群过于拥挤,容易滋生细菌。③根据羊群成长情况选择合适的饲喂时间,定时饲喂,避免出现饲喂不规律的情况,若饲喂不规律羊容易出现肠道问题[8]。饲喂时,需要遵循“先喂草料,后喂精料”的原则;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④要每日观察羊的情况,及时发现羊群中倒地不起的羊、容易掉队的羊、反刍次数减少的羊等,将这些异常情况的羊单独饲养观察,第一时间向兽医反映,及时诊断。⑤在春季、冬季饲喂时,要根据气候情况、温度变化,为羊提供合适的草料、青饲料,适当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提高羊群的整体抗病能力。⑥在羊舍入门处设置消毒池,每周更换消毒池内的NaOH溶液,提升羊舍内卫生管理水平。⑦工作人员进入羊舍时需要更换无菌服装,禁止携带可能存在疫病细菌的物品进入羊舍。

2.3 科学规范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羊败血性链球菌病预防的有效手段。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发病周期较短、发病急、致死率高、感染性强,一旦发病,很容易出现地区流行性趋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预防,通过注射疫苗形成羊群内的免疫体系,从而规避疾病发生。在每年发病季节来临之前,工作人员配合地区基层兽医站对养殖场内的羊群进行免疫,一般为灭活疫苗。接种时,注射剂量为3 mL/只、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后会刺激羊机体机能,促使羊体内形成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接种疫苗时,需要根据羊的月龄合理免疫,针对3月龄以下的羔羊,在第1次接种疫苗后,需要间隔3周进行第2次接种,加强免疫效果,保证免疫期达到6个月以上。

2.4 构建稳定安全生物体系

要想有效预防败血性链球菌病,还需要在养殖场内构建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维护羊生存环境的稳定与安全,避免由于频繁引入新羊导致病菌流入。在养殖场内,工作人员要尽可能遵循自养养殖原则,专门形成一支种羊群,提升种羊群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从疫区引入种羊,造成败血性链球菌病流行的情况。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工作人员要将身体机能较弱的羊与健康强壮的羊分开饲养,避免混养。要重视场地检疫检验、流通检验工作,及时发现患病羊,将患病羊隔离开,给予相对治疗。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羊群进行检测,通过科学手段检测是否存在败血性链球菌病原,若发现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羊,将其隔离,单独饲养与治疗;在痊愈后再次进行病原检测,若检测结果确定为痊愈,则可以放归羊群正常饲喂;若检测结果仍为阳性,则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2.5 构建应急处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预防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发生,养殖场工作人员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以往发生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发病特征与流行性趋势,构建应急预防与控制方案。这是由于近两年养殖场内的羊规模不断增加,羊群中羊的数量增多,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在羊群中的传播速度增快,必须要建立紧急预案,才能够在此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将病情控制住,避免出现大规模、大范围的流行感染。建议要加强养殖场内一线饲养人员的疾病意识,开展集体培训,促使其了解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发生的病症,能够在日常饲养中观察羊群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病症的羊,从而将病羊第一时间隔离起来,尽快确诊。在发现病羊后,要第一时间将病羊所在的羊群单独饲养,同时对羊舍进行深度消毒杀菌,消毒药剂为1%漂白粉、3%来苏尔、10%石灰乳,在消毒之后彻底清洗羊舍,在地面干燥后可以重新使用。对发现病羊的全体羊群进行检疫,若发现羊体温升高,则采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控制潜伏期的羊,从而实现对羊群中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防控。

3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治疗

3.1 病情诊断,精准鉴别

养殖场工作人员要精准诊断羊群病情,根据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流行情况、病死羊剖检特征等进行分析。初步诊断后采用细菌学检查法进行涂片镜检,对病菌进行培养,培养出本菌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确诊,之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养殖场人员及兽医人员需要根据场内羊的品种,从山羊、绵羊等不同病症角度入手精准诊断,为之后的治疗奠定基础。

3.2 隔离治疗,严谨用药

在发现羊群中存在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后,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常见治疗方案如下。

治疗方案一:对羊群中的患病羊进行紧急抗生素治疗。①针对潜伏期的病羊,采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VC注射液5 mL、地塞米松钠注射液10 mL进行静脉注射,将药剂混合注射,连续注射3次,注射1次/d。②针对出现高热症状的病羊,对其进行肌肉注射药剂,采用浓度为30%的安乃近注射液,注射量为10 mL。③针对急性与亚急性患病羊,进行肌肉注射治疗,使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按照羊注射1 mL/(kg体重),连续注射3 d,注射2次/d。采取这些措施后,大概有60%以上的患病羊会出现康复趋向,剩余羊出现无效治疗死亡的情况。在羊发病后,需要对养殖场进行封闭式养殖管理,既避免外面病菌流入,同时也避免养殖场内的病菌流出,从而控制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在本地区内的流行情况。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定期对羊进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接种,起到预防作用。对成年羊皮下注射5 mL,对幼年羊进行皮下注射3 mL。

治疗方案二:在养殖场内的羊确诊为羊败血性链球菌病后,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措施,加强养殖场内的环境消毒力度,同时对患病羊进行针对性治疗。评估患病羊及其所在羊群的发病情况,对于没有任何治疗价值的羊及羊群,采取淘汰处理措施,扑杀病羊,定点进行无害化处理。针对处于发病早期的羊,根据体重数据,进行磺胺-6-甲氧嘧啶钠药剂注射,配合使用0.2 mL/(kg体重)药剂。首次注射加倍。连续注射3 d,注射1次/d。同时配合使用葡萄糖生理盐水、VC、VB12注射液,将3种药物混合后静脉注射,注射2次/d,加强对病羊的营养供给,辅助病羊对抗病菌。在连续给药2 d后,改成静脉注射1次/d,之后再次连续用药2 d。使用这一方案对病羊进行周期为5 d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之后对病羊及病羊群进行增强治疗,跟踪观察羊群情况,没有继续出现新的病情则可以判定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一种发病急、感染性较强、危害较大的羊疫病,一旦呈现大规模流行性趋势,会严重影响地区羊养殖经济效益,不利于地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今后要加强对地区羊养殖行业的疫病管理,及时观察羊群情况,一旦发现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病例,则及时隔离病羊,对发现病羊的羊群进行单独观察防控;要根据治疗要求对病羊采取治疗措施。在日常羊养殖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羊舍的消毒与管理,做到卫生消毒、科学饲喂,定期规范接种疫苗,保证建立羊群内防疫机制,提前预防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发生,实现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防控目标。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血性羊舍
羊热应激 这里有办法快速解决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血性
江淮地区冬季供暖对羊舍环境质量、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山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以人民的名义
务川县高床漏缝式羊舍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