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福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郑州 450000)
公共艺术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欧美,尤其是美国。公共艺术的英文是Public Art,直译为大众的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公共艺术”有不同的理解。目前,业内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共艺术进行了解读。整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社会学家为代表,强调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认为公共艺术是公共性在艺术领域的物理表现。另一种是以艺术家为代表,强调公共艺术是物质的属性和表达方式,将公共艺术视为在公共场所进行的综合艺术行为。艺术家们偏重于对艺术行为以及创作理念的论述,强调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所以公共艺术并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流派,而是对一种关系的表达。
公共艺术的起源,一种说法是公共艺术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起源于美国。另一种说法是公共艺术最早出现在法国。公共艺术的发展与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艺术制度、人文学思想等紧密相连,但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主观、客观条件和历史的现实原因。
从字面上分析公共艺术的特征可以分为公共特征和艺术特征两部分。格劳特说:“公共艺术必须把两种能量结合起来。”艺术是作品的高水平综合体现,可以跨越任何边界。公共则是提供个体集会和交流的公共场所。以现代主义为标准,通过分析前后情境等关系和比较差异可以得出:公共艺术的公共特征主要通过环境性、召集性、公共参与性、多元性等来表现。而艺术特征一方面表现在适度的“审美距离”上,另一方面又与构成公共艺术的具体艺术类型有关,是由具体艺术种类特征所决定的。
现代陶瓷艺术与公共艺术有相互交叉的地方。“天然公共性”和“生态设计理念”作为连接公共艺术与陶瓷的重要环节,使其相互之间产生了作用和影响。陶瓷介入公共环境是以现代陶瓷的特殊性为基础来实现的,同时现代陶艺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具有拓展公共艺术范畴的价值。
“公共”一词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第一次使用可能是在17世纪。直到17世纪末法语“Publicite”一词被借用到英语中,“公共性”一词才出现。德国直到18世纪才出现这个词。
公共场所是公共艺术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陶瓷材料介入的必要条件。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环境。如果把人类看作主体,环境意味着人类所处的外部空间。与公共艺术相对应的公共环境又称公共场所,是指人们共同拥有的空间,必须具备公共性。陶瓷材料天然的公共性,正好符合公共场所的基本特征,也是介入的基本要求。公共场所是公共艺术文化的载体,公共艺术文化在公共文化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影响整个空间文化理念。同时,公共场所的秩序也制约着陶瓷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大众的民主意识和文化自觉不断提升,人们更愿意在公共领域展现自己的文化和心灵慰藉。人们通过在公共场所的活动得以实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并形成了公共场所的秩序。艺术家和陶艺家要在个人创意和大众愿望之间找到中点,创造出具有本人艺术个性和公共性的陶艺造型。
陶瓷造型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要从人们的现实出发,考虑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判断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科学性的依据,充分发挥陶瓷艺术语言,陶瓷公共艺术作品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陶瓷介入公共艺术更需要考虑陶瓷艺术语言和公共空间的整体关系,从而更好达到陶瓷、人、空间三者融为一体,让更多的陶艺作品参与到公共艺术空间,营造出满足大众需求的公共艺术氛围。
空间性原则是在公共艺术中运用陶瓷材料的首要原则。古代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创造的一切都是空间。在他的观念中,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又以其他客观事物的存在而存在。这里所指的是陶艺造型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感,包括作品的整体性和立体性。但以场所空间性呈现的另一面是以客观存在的空间,由客观存在的人的感知和体验所产生的相互关系为依据,是由作品与空间场所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感知(包括人对空间的感受),是可以受到动态感受、声音、光影等的影响。公共环境的空间性体现着公众的维度,构建了城市文化和精神空间。作为公共领域中的公共空间环境,参与其活动的人们有着复杂的心理联系。空间是人们与周围世界的三维扩展,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关系。这种关系影响了人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心理。在公共艺术中运用陶瓷材料时,应遵循与整体空间环境的协调性原则。作品的布局应与场所及环境相协调。根据城市环境特点或区域审美倾向,对作品的形式和内涵进行比较,以达到营造和美化环境的效果。随着陶瓷艺术走进公共场所,设计师需要重申自己的社会地位。要重新梳理设计思维和观念,从整体环境出发,着眼于合适的支撑、合理的描述、合乎道理的深化等,谋划与空间环境整合的多种因素。在公共艺术中,陶瓷作品创作要充分考虑公共空间,从作品造型、理念、材质、颜色等与空间环境的融合,营造整个空间艺术氛围。然后客观评价陶瓷艺术造型的审美趣味,进行综合性的创作设计。在空间环境中,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通过自身艺术语言传递给观赏者信息,让更多的观赏者产生与艺术作品的共鸣,充分发挥公共艺术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让更多大众参与到公共艺术之中。人们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感知度,确定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产生舒适感、安全感、认可感等,从而获得心灵的归属感。所以,陶瓷艺术作品在公共艺术中的空间性至关重要,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一定是与空间完美地融合。现代科技的发展,陶瓷介入公共艺术中也有了新的要求,对于新材料、新技术、新的理念等都有新的挑战。
公共艺术作品存在于特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与周围空间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营造陶瓷与公共空间艺术语言至关重要,一味地追求陶瓷艺术造型的个性化完美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考虑陶瓷艺术造型与空间环境的融合性,满足空间环境的要求,同时要提升陶瓷作品的文化艺术属性。在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中,要充分考虑与空间环境的融合性。在作品构思和设计时,要考虑环境空间的环境比例、色调、材料选择、形态基调、光线、品格等来进行规划。陶瓷艺术造型在公共环境中,照明主要为自然光照和人工照明。适当的自然光和照明灯的运用可以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使空间环境和整体更加和谐。首先明确作品的主要功能(识别功能、使用功能、审美功能),确定作品的风格和类型。最后需要明确的是,构成现代公共环境的陶瓷艺术,可能不取决于作品体积的大小。陶瓷艺术作品的关键是适应环境和人文要求,安徽籍作品本身品格的彰显,是观念层面与人的生存、文化、精神等问题之间建立的联系。陶瓷作品承载着深刻的的历史使命,传递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文化的积淀,是对环境的审美的充分反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陶瓷材料具备了人性的品质——朴素。倘若将陶瓷造型引入公共艺术,人们或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将直接反映出来。随着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借鉴,出现了不同时期不同造型形式。陶瓷要介入公共艺术,就要通过人性化的艺术形式连接人的生活,找到符合人的文化和审美的趣味和生活理念,使生活变得艺术化和人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造型和审美趣味。陶瓷艺术造型可以更灵活地体现时代特征,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标准,运用传统符号语言来表达时代的本质和人文关怀。
陶瓷艺术作品可以兼具实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在公共空间中不仅给大众带来生活上的便捷,还具备较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造诣,让更多的人感受公共艺术作品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中。在环境公共艺术中,陶瓷艺术既可以完成对周围环境的美化和艺术化,同时也可以为公众所使用,体现了陶瓷艺术形式的亲和力,也完成了它的实用功能和艺术价值。陶瓷艺术设施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随着当今人们环境艺术作品的美观和实用方面的提高,公共环境空间中的陶瓷艺术设施得到了广泛应用。陶瓷制作的公共设施应从实用功能和合理性出发,以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为依据。陶瓷艺术设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以及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需求,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要同时满足功能性的需求和人文精神的品质。陶瓷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也要为使用者提供便捷服务,充分展现出城市的文化和精神。
陶瓷材料本身有很多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优点,适合长期安装在公共环境中。若将其融入到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之中,通过公共艺术表达城市的文化与特色,就会有公共艺术中材料的多样性和艺术光明的未来。陶瓷融入于公共艺术是艺术发展的必然,是人的自然意识和场所精神的体现,是公共艺术与陶瓷之间相互决定的。每个城市都期望能具有自己城市特色的公共环境艺术。在公共艺术中,艺术的具象价值要赋予材质以生命,要正确地处理好公共艺术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陶瓷艺术作品在公共艺术中的审美和艺术价值在于拓展空间、建构氛围,使欣赏者走出局限并走向无限。在公共艺术中,陶瓷艺术创作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其艺术活动是强调整体的制作过程。把对陶瓷的研究作为对公共艺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方式。如果将陶瓷艺术引入公共场所等环境,从而形成新的、独特的陶瓷艺术,将为创造公共环境独特的文化品位和个性添砖加瓦。在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陶瓷雕塑、陶瓷壁画、陶瓷设置等陶瓷表现方式已被运用。设置在特定公共场所的艺术,以开放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空间,所包含的元素有人文、社会、大众审美等,具有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价值。总之,陶瓷材料对公共艺术的介入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陶瓷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人造材料,几千年来在建构人们的实用需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生活中的空间艺术。未来陶瓷在公共艺术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多种复合材料及现代科技相结合,时代的精神面貌将得到凸显。同时,要与国际陶瓷界和环境艺术界加强交流,使陶瓷在公共艺术领域脱颖而出,拥有更多可能性。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范畴、形式和多样性,陶瓷材料的扩展才能对陶艺创作本身和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