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有声语言与副语言的应用分析

2022-12-07 02:01魏婷婷
中文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主持人受众

魏婷婷

(北京市房山区融媒体中心,北京 102488)

引言

在《中国播音学》中,对于“播音”的定义是:播音是指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在传统媒体时代,以广播电台为代表的播音主持人最主要的表达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是有声语言,注重生活化与口语化,以便使不同阶层的广泛受众听清、听懂所传递的信息,播音主持人主要通过语音、语调、语速的调整与变换来增强表现力和亲和力。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信息采编、传播渠道、媒介平台深度融合,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短视频、互联网直播等新媒体的兴起,播音主持人逐渐从广播电台的“幕后”走向互联网视频的“幕前”,不仅要给受众“听”的享受,还要满足受众“视听结合”的需求。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属文化传播公司打造的广播电台节目可视化直播APP“听见广播”为例,自2019年上线两年时间内就与全国24个省市广播电台达成合作,四千余名电台主持人入驻平台。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如何适应由幕后到幕前的工作场景变化,如何使有声语言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加规范准确、具有艺术表现力,如何掌握并应用举止动作、仪态仪表、环境等副语言,以满足受众视、听等多方面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声语言应用分析

有声语言,是播音主持人最主要、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与传播工具。在传播过程中有声语言结合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信息时的特定要素与要求,形成了一种规范化的声音符号。根据传递信息内容与形式的不同,通常有宣读、播报、讲述、谈话等多种样式。

在播音主持中有声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规范性,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符合现代标准汉语规范,逻辑清晰,表达顺畅,发音准确,用词恰当;庄重性,表述真实可信,表达自然大方,庄重而不呆板,令人信服;鼓动性,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倾向性,情真意挚,爱憎分明,善于引起共鸣;时代感,结合时代特点,把握时代脉搏,节奏紧凑,信息传递新鲜跳脱;分寸感,准确恰当,不瘟不火,既无浅尝辄止,也无矫枉过正;亲切感,恳切谦和,传情达意,与受众息息相通,使受众易于接受。通过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如果要在融媒体时代准确、恰当地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与应用,我们应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规范性与艺术型。

1.有声语言的规范性

谈到语言的规范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现代标准汉语规范中所要求的语音、语法、词汇三要素,但通常会忽略语言的符号——文字。语言文字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符号系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语言文字便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支撑和重要着力点,它承载着社会治理、教育普及、文化建设、经济振兴等诸多方面的功用。时至今日,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是第一阶段,是语言文字发展的启航期,对演变了近五千年的语言与文字进行规范,开展文字改革并推进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指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这“三大任务”;1978年至2012年是第二阶段,是语言文字发展的新时期,以服务改革开放为宗旨,除继续第一阶段的工作外,新增以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四化”建设为主要工作,开展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协调语言关系工作;2012年至今是第三阶段,是语言文字发展的新时代,主要任务是以服务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推进与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字发展。可见,语言文字的功用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某个阶段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规范,也会随着侧重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1]。

我们所处的时代,适值语言文字发展的新时代与融媒体时代的相互交融,语言文字经过七十余载的发展又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流行因素相结合,衍生出的越来越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词汇,同时一些习以为常的字义与读音也有了新的变化。在2020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2版)》中,“众筹”“初心”“点赞”“顶层设计”“自媒体”等100余个新词已被收录;“派”新增义项“一种带馅儿的西式甜点”;“匮”(kuì)增加“guì”的读音,同“柜”,释义体现了“匮”与“柜”的关系。作为播音主持人,无论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在互联网视频等新兴媒体,在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与应用时必须掌握文字发音的变化与新词汇的准确含义,既不可因循守旧固守旧音旧义,也不可随声附和随意使用新词新义,与时俱进地准确发音、正确用词表达准确意义,才可谓规范。

除字音、词义外,在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中对于所传递信息的筛选,表述的逻辑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信息的内涵应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体察群众心之所想,监督社会环境之变化,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信息的表述应逻辑清晰,行文措辞连贯通顺,突出重点,使受众可以快速理解信息内容且不会产生歧义。

2.有声语言的艺术性

有声语言的创作,仅通过规范的语句流利、顺畅的播报详实、准确的信息是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的。从上述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规范性”“时代感”重在规范,而“庄重性”“鼓动性”“分寸感”“亲切感”则更依赖于艺术性的表达。

情感的运用,是有声语言艺术性的重要支撑点。通过对所传递信息的背景、重点认真分析,真切地去感受信息内涵中所蕴藏的情感,可以为有声语言的创作奠定准确的感情基调。在进行表达时要避免形式主义、装腔作势,应充分调动内心的感受与情感,调动强烈的表达欲望,合理地使用内在语做好语句的连接与转化,通过语言的描述与渲染建立情景再现,使播音主持人与受众间产生相互的对象感而引发共鸣。

情感固然重要,但有声语言的艺术性还应通过一些技巧与技术的应用来共同打造。语言技巧的应用可以为情感的表达增光添彩,例如依据信息逻辑顺序、主次关系合理使用重音,以轻、重、强、弱的合理搭配强调重点、突出层次;在保证信息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恰当地进行语句的停连;根据信息内在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调整语言的节奏,使其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快慢交替中使受众体会情感的变化;使用准确鲜明的语气,以使受众充分体会信息内在的态度倾向与情感色彩。发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艺术性的表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其中需要掌握口腔控制的要领,为吐字发音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唇舌的力度控制,为声音弹性与声音共鸣打下基础;气息的停顿、换气控制,使情感的表达连贯完整[2]。

艺术性的表达会使有声语言创作变得绘声绘色并形成自然的美感,但在具体创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信息的文体类型选择适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在传播评论性信息时,语言应有穿透力,态度鲜明、语气肯定、重音坚实、气息饱满。而在进行谈话类节目创作时,则需要将稿件文字转化为生活化、口语化的有声语言,创造对话的氛围,掌握分寸感,增强亲切感。

二、副语言应用分析

正如前言中所述“播音”的定义,与有声语言并行的还有副语言。副语言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来辅助播音主持人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非有声语言,它可以包括眼神、表情、体态、服饰、灯光、音乐等。在传统媒体广播电台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其传播途径的限制,除音效、垫乐(背景音乐)之外的副语言使用占比极少,而在融媒体时代,电台播音主持人走向幕前、登上互联网视频平台,在原有传播信息仅作用于受众听觉的基础上融入了受众视觉的需求,这将要求播音主持人必须掌握副语言的应用。

1.什么是副语言

如果我们查看副语言的定义:“副语言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语言为符号,而以其他感官诸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感知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可能会一头雾水,但简单理解为“不以播音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为载体,但辅助有声语言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传播手段”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了。副语言在播音主持行业中的核心是发挥辅助作用增强有声语言的传播效果,但不应过度创作副语言而导致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如果我们对副语言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体态语言,包括举止动作、姿势姿态、面部表情等;客体语言,包括衣着打扮、配饰妆容等;环境语言,包括创作场景布置、光线明暗、背景音乐、座位次序与距离等;类语言,该类相对抽象,是指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沉默、笑声、感叹声、随机的应答声等无实际语义但又切实存在的信息元素[3]。

2.副语言的表达功能

播音主持人与广播和报纸不同,广播传播元素是单一的声音,报纸是文字和图片的匹配,电视是文字、图像、声音的综合体,其中任何一种元素都承担着重要的传播功能。播音主持人在传递信息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通过体态语言如眼神、手势、动作等对某些关键语句加以突出以便补充、强调重点,可以使信息的呈现更加立体、直观,表意更加充分,如《新闻联播》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通过眼神、点头等体态语言配合有声语言的重音、停连来表明立场与态度;有时一些细微的情感难以用有声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但这些情感会通过播音主持人潜意识的外化融入到副语言中,受众通过视觉可以接收到这些情感并容易产生共鸣,副语言的应用使情感和态度的表达变得更加丰富,仍记得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央视新闻播音员在节目中一度哽咽,难掩内心对于大地震中同胞罹难的悲恸,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没有影响新闻类节目的真实与庄重,反而感动了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引起共鸣;考究的衣着、精致的妆容体现着播音主持人的个人品位与风格,良好的仪容仪表有利于在受众心里建立良好的印象,准确地使用客体语言并结合有声语言风格与体态语言气质,可以彰显播音主持人的个性树立自我形象;副语言的应用,不仅对播音主持人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影响着受众的情绪与感受以及对节目的参与和反馈,恰当的环境语言如灯光、背景音乐可以使受众快速地进入节目氛围中并积极地调动其参与热情,而环境语言的切换也可以引导着受众情绪的变化进而推动节目进程的发展[4]。

3.副语言的应用

央视播音员李瑞英曾提出:“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同样应该遵循规范化原则。”她说应对下面几点“准”原则以足够重视:即面目表情平和为好;衣着正式考究;“淡妆”强于“浓妆”;始终不忘用目光和观众交流。她说电视播音员在镜头前不要以取悦观众为理想,而是应以不让人们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为目标。

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尤其是长期从事广播电台节目的播音主持人,由于工作场景的变化和传播模式的改变,在应用副语言时首先要理解所传递信息的特征,例如《听见广播》APP这个平台是为广播电台节目打造可视化传播途径,其受众仍以听众为主,在进行此类节目创作的时候仍要以有声语言为表达主体,过多地应用副语言反而会使收音机前的听众不知所云。而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由于其时长限制则需要应用大量的副语言以表明所传递信息的核心内容,例如表现幽默风格时采用夸张的表情、姿态和音效;快速切换与有声语言重点相关的视频剪辑画面等。其次,根据传递信息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副语言。体态语言与类语言的表达要关注信息中涉及的民族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要符合情感表达的需要,要有分寸感,亲切感。客体语言与环境语言的表达应符合内容风格,要充分利用色彩搭配学和色彩语言,充分利用音乐旋律与情感的共鸣,达到形象得体、环境舒适、气氛融洽。最后,着力打造副语言美学追求。体态语言与类语言体现出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可以展现其个人气质之美。客体语言与环境语言体现个体的同时又可营造意境氛围之美。通过副语言与有声语言的结合,实现畅达的传播之美[5]。

可见,在以移动互联网视频为信息传递主要媒介的融媒体时代,副语言的重要性与功能性是不可忽视的,播音主持人应加强副语言的学习与应用,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将其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结语

融媒体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传媒行业融合发展,播音主持人所面对的不仅是传播媒介、工作场景、受众群体的改变,更主要的是如何在这个新时代通过语言有效地发挥社会宣传、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理论、应用技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其特征和要点,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应用规范、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有声语言,充分应用副语言在表达中的辅助功能,最终可以使内容质量得到提升,传播效果更加立体,受众群体更加广泛,传播价值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主持人受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