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杨淑萍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道德教育也称为德育,无论是“五育并举”,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始终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教育大辞典》将其概括为“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中学阶段作为小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时长为6年,这是为祖国未来储备优质人才的至关重要的6年。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中学生道德状况整体向好,但是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偏离正确轨道。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力军,应不断提升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力,寻求更好的教育方式。
目前,中学生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大方向的胜利,可以概括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的素质,强烈的社会的责任意识。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正确。他们坚持并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意识。在学校里,他们主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在班级中,他们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他们能毫不犹豫地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知网查找关于中学生道德教育调查问卷时,发现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以集体利益为重,兼顾个人利益;仍有一半以上的中学生会选择舍弃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多数中学生乐于与人交往,认为朋友非常重要,同时愿意接受批评改正不足,提高素养,完善人格。此外,大多数中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当代中学生具备了新时代的新素质。多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91.2%的中学生同意“保护环境非常重要,即使要花很多钱和时间”的说法。他们中的多数有很强的奉献意识,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88.9%的中学生表示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社区里出现的不文明现象,他们中的大多数愿意做出一些正向的推动行为。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当代中学生所具备的独特道德素质。很多中学生不再盲从接收到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对信息鉴定和加工的能力。在创新意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种创新技能大赛有着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也会去投稿一些文章期刊来拓展自己的创新领域。综上,当前中学生道德大方向是积极向上的,中学生的优秀素养也反映了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基本合理的,这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在中学生道德整体向好的今天,仍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第一,知行分离。很多中学生所表现的行为不能反映出其真实认知。比如中学生可以认同应该关爱同学,却在同学需要帮助时也会袖手旁观,甚至还有一些校园霸凌的存在。校园霸凌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校园暴力,它不仅会对受到暴力的受害者产生危害,也会对施暴者的身心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搜索“校园霸凌”,都会出现上万条相关资讯和广大网友的热议。可见,“校园霸凌”问题已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1]
当记者问及小陈,为什么要欺凌同学时,小陈痛苦地大哭道:“其实我和他以前是很要好的朋友,我也知道打人不对,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法治日报2020年12月2日》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从案例中我们能看出,很多中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认识是准确的,他知道自己做的是错误的事情,但是却仍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学习中懂得运用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背道而驰。
第二,追求享乐。当前的物质条件比以往更富足,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发达,中学生年龄又小,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消息的诱导。多数中学生表示会对艰苦奋斗的榜样产生敬佩称赞等正面感受,但自己吃苦耐劳的意愿却并不强。[2]因为追求享乐安逸的生活,许多中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一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应当被铭记和发扬的。
第三,集体意识淡漠。虽然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中学生愿意去维护集体利益。但当集体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部分中学生仍会感到迷茫犹豫。部分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认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不会影响集体,更不会想办法为集体赢得荣誉。调查显示,即使是自己不愿意参加的活动,如果能让身边的人高兴,70%的中学生也是愿意去参与的。同时说明,有30%的中学生在这一观点上持保留意见。同时,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会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特性与个性不守规则,甚至有意或无意做出危害集体利益的事情。
学生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良莠不齐的媒体信息、没有承担起责任的家庭教育等。但不管怎么说,学校一定难辞其咎,下面从学校角度对中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表现为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德育水平的标杆。德育这一概念在无形中逐渐与智育相混淆。在有些地方,升学率也成为评价一切教育的指标。“文化成绩好了,各项素质就上来了。”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学校、老师、家长,甚至是学生的真理。从前是轻视道德教育,课程安排上一味地压缩道德教育科目,而现在存在大量学校,对上级部门传递的“改善道德教育”的信息,理解为增添新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考试。仿佛只有考试这一种方式才能体现出学校对此的重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现今中学德育可以概括为“德育行为实践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调查了解,虽然大部分中学德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了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但情感情操、意志品质和审美意识的教育大为缺失。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缺失人文关怀情感教育的问题。这就很容易导致上述的知行分离的状况。因为缺少情感情操方面的教育,学生会认为自己只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来遵守道德,容易缺乏自觉自发性。缺少意志品质的教育,就会导致当学生遇到两难抉择时,倾向于选择不太需要意志力的那一个选择,而不是真正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存在规律性的,如果能抓住规律,因材施教,必定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教育中,教育者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既没有注意到中学生作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展开教学,又没有把握住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成长性和可塑性。其实,如果用心去了解,就会发现中学生的许多值得进行德育的部分。比如利用中学生都追求独特性,想成为英雄的这一心理,对其进行引导,告诉他们真正的独特与英雄,代表的是坚持,是独立思考,是可以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德育目标的制订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德育目标可以被理解成两个方面:一是满足社会的要求,二是考虑个人利益。当我们谈到热爱祖国、热爱同胞、遵守道德、服务人民时,我们所考虑的就是社会层面的德育目标。当提及发现美好、感受美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时,无疑考虑的是个人层面的德育目标。制定目标时,应把两方面都考虑在其中。与此同时,中学德育的制定也要考虑理论指导实践,比如说可以学习参考选择价值澄清理论,将道德认知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培养作为德育的重要目标。
在当前的德育中仍存在德育方法单一,不恰当的现象。恰当的方法可以让德育的成效大大提升。在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应该被鼓励积极探索尝试各种德育方法以期达到德育目标。比如说,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强化的方法,在学生表现出良好道德品质时,对其进行强化性奖励,以期其出现下一次正向行为。同时,也可以使用替代性强化的方法,来激励没有被直接鼓励到的学生,比如说在班级内、校内设置评比“德育标兵”“三好学生”等项目。另一方面,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也要注意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罚或者正确的引导,促使实现由不良行为转化为正确行为 。[3]使用德育方法时应当注意切不可照搬照抄,也不要墨守成规,既要依靠权威,也要挑战权威,实现德育方法的“本土化”。
德育内容是德育教育的精神中心,也是德育教育的指导。现今的中学生德育内容仍然存在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学德育的内容应该具有真实性,必须尊重生活,尊重实际,从实际生活出发,再回到实际生活中去。德育和智育在这一方面其实是有共同性的,都是要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不能因为追求好高骛远的目标而放弃对基础教育的追求。德育教育中的学生,首先应当成为合格的公民,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这之后才能进一步涉及更为具体细化、更为高尚的素质。
德育教育者在德育教育中承担着筛选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的重要任务,因而对德育教育者的筛选成为了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此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提升策略:第一,对德育教育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升德育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实施相应的浸入式培训、国培计划、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送教送培等活动,切实增强德育教师队伍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4]同时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科研意识,以便促进德育教师更好地教学。第二,对德育教师准入门槛的专业性进行提升。首选有思政专业背景、素养高的专业院校毕业生,确保教师既有授课的能力,又有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第三,对当地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和再利用,完善校本课程中的德育版块,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讨论交流,切实参与德育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