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亚男,张文博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供求与预期压力不断增大,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预算为对象展开的绩效管理,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管理模式。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2001年湖北省恩施市选取5家单位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拉开了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序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2007年财政部印发《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作出了制度性规定。
2009年我国开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①详见《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财预〔2009〕390号)。,此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主要集中在规划与共性框架搭建层面,聚焦于如何产生绩效信息,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则处于起步阶段②详见《关于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财预〔2012〕396号)附件2《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2014年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下文简称《预算法》)进行了修订,从法律层面对预算绩效管理作出了规定,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并未随《预算法》的修订而得以大力推进。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随后,一系列关于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监督及评价方法的文件相继出台。2021年《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预算管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在全面实施预算管理、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面临“上热下冷”的局面,加之各地所面临的改革压力与现实问题各异,导致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的路径和成效也呈现出较大差异[1]。因此,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如何改进或重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路径十分必要。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实证角度分析影响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主要因素,探索地方政府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路径。
学界对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展开。从横向维度即政府各部门之间来看,学者们多从内部环境与评价主体两方面分析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2]。何文盛[3]认为,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存在政府部门不协同、管理碎片化等问题,增加了政府组织间的内耗冲突与行政成本,影响了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进程。马蔡琛[4]认为内外部主体割裂导致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绩效成本不断上升。张曾莲[5]认为,在全过程预算中政府各部门间的政治博弈增加了中间费用。此外,马蔡琛[6]运用前景理论分析认为,各部门预算决策受预算约束强度的影响,部门间对预算的讨价还价加大了预算决策的偏离度。刘扬[7]认为,地方政府预算控制力不足、科学性有待提高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面临的一大挑战。从纵向维度即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来看,多数学者认为从中央到地方存在的发展时序差异与地域差距阻碍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进。山雪艳[8]指出,随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整体推进,多数地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有了一定改进,但地区间的财政纵向失衡延缓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程。张城彬[9]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不明确,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存在错配现象,影响了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效果。但也有学者如彭锻炼[10]认为,财政分权与预算绩效管理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较高的财政分权度可以带来较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成效。
学界多采用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对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其包含外生变量、行动舞台、行动绩效3个主要变量。根据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构成外生变量的潜在因素即自然物质条件、经济社会属性、通用规则,其与行动舞台互动后得到最终结果即行动绩效[11]。自然物质条件决定了财政资金的汲取能力,从而影响预算改革[12]。行动舞台即社会空间,由行动情境和行动者组成,行动者通过行为将外生变量与行动绩效相联结[13]。行动舞台理论包含理想政策的制定,而理想政策制定的群体来源是经济社会中的“人”,同时政策面对的群体也会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行动舞台。因此,行政成本、预算偏离、财政分权、人力资源等因素都会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
既有研究多从理论角度探析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政治过程和公共管理模式创新[4、6、14-18],揭示推进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作用机制与现实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山雪艳[8]虽然量化了政府的预算过程与支出结构以解释其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但被解释对象仍然是预算绩效评价,而非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进效果。同时,既有研究多从理论层面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影响因素,以实证分析方法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可能的原因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进是一个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过程,对其进行定量研究较为困难,而定性比较方法是研究政治、经济制度问题的合适方法。何文盛[3]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方法分析了从政府组织与政治管理层面实现较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不同路径,但其研究对象仅限于西部两省,且采用的清晰集研究方法对数据的处理过于宽泛,信息丢失程度较高。本文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的成效,细化对影响因素多种触发机制的研究,通过探寻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不同路径组合,为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定性比较分析(QCA)是一种集合分析方法,兼顾了“组态比较”和“集合论”,旨在解构因果复杂现象。该方法认为造成特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多是相互依赖的,即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对其结果的观察,基于导致了相同结果但具有不同情景的因果路径来评估多重因果并发关系[19]。QCA方法主要分为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其中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需将变量转换为0(不隶属)和1(完全隶属)的二分变量,但连续变量的二分法会导致大量信息丢失,因此本文采取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fsQCA方法允许将变量取为0和1之间的部分隶属分数,对不同案例属于某集合的程度进行刻画,评估系数在完全隶属与不隶属间的隶属程度,以解决部分隶属问题,可更好地解释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得以成功推进的“殊途同归”现象。本文选取31个案例样本,属于中等规模样本。一般来说,理想的条件变量数为4~7个[20],本文选取6个条件变量,同时基于不同学者提出的理论预期,筛选并分析在财政视角下对预期因素产生影响的结果变量。
1.结果变量。2019年7月财政部预算司公布了对2018年度中央部门和地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考核结果①详见《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对2018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先进单位给予表扬的通报》(财办预〔2019〕147号)。其中省级财政部门中,广东省、四川省、北京市、河北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为优秀,湖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西省、青海省、云南省、山西省、重庆市、深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良好,其余省份未提及。,不仅为评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还提供了有利于进行分析的数据形式。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评价结果进行赋值,将其作为当年各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效果的得分。
2.条件变量。本文共选取了6个条件变量,包括2个外部条件变量和4个内部条件变量。外部条件变量1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政压力也不尽相同[18]。基于不同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模式,各地政府会形成不同的决策模式、政府行为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模式。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可能会促进地方政府加快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步伐,提高政府效率,也可能成为导致其耽于现状的阻碍性因素。外部条件变量2为人口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不仅对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还能为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越充足越有利于地方政府获得更多专业化建议,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从而减少改革阻力。
内部条件变量1为财政分权程度。财政分权制度调整、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支出项目。地方政府分权程度不同,公共管理模式也不相同,二者相互协同是提升政府治理效力、塑造有为政府的基础。内部条件变量2为预算偏离度。预算偏离度能反映地方政府公共预算的执行度与决策的合理性。政府在执行公共预算的过程中合规控制越到位,决策越符合实际,最终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偏离度就越小。内部条件变量3为财政透明度。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构建预算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化程序,使其与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相匹配,从而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预算信息与预算绩效信息涉及政府预算的产生、执行、控制、结果、评价全过程,财政透明度反映了政府对该类信息的公布情况。提高财政透明度不仅可以加强外部力量对政府预算的监督,还有利于减少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内部条件变量4为组织冗余度。政府内部组织冗余,利益博弈、损耗、摩擦多,行政成本就会越高,越不利于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1.数据的基本描述。一是结果变量。2018年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可划分为优秀、良好、未提及3档,本文将获得优秀的地区隶属度设定为1,将获得良好的地区隶属度设定为0.8,将未提及的地区隶属度设定为0,并参考Fiss[21]的方法,通过调整隶属度进行稳健性检验。二是条件变量。研究中经济发展状况用各地2018年人均GDP来衡量。人口受教育程度用各地2018年6岁以上人群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比来衡量。财政分权程度由4个分量指标构成,分别为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剔除经济规模与人口因素的财政收入能力、剔除上级补助收入后的支出自给率、剔除经济规模与人口因素的财政支出能力。龚锋[22]利用自助法对不同分权方式的组合进行研究,发现通过加权乘积法进行组合在减少信息损耗、防止出现误差、保持稳健性等方面表现更为良好。参考其做法,本文将这4个分量指标进行加权乘积后得到各地财政分权程度。预算偏离度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决算数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预算数的差额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决算数之比来衡量。财政透明度采用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18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中的指数作为变量数据。根据其计算口径,地方政府透明度同样以各类报告与预算的公开程度作为主要判定标准,较为合理。另外,由于难以判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组织冗余度,故采用行政成本指标来衡量组织结构合理性。一般而言,行政成本较高的地区其组织冗余度相对较高。
2.数据锚点与校准。鉴于目前鲜有基于财政视角对各类因素门槛值进行系统测算的研究,为寻找合适的隶属度,本文采用常规的隶属度锚点[21]对数据的锚点进行确认。本文中6个条件变量皆为连续模糊集,本文将条件变量集合25%以下的部分定义为不隶属,将25%~50%的部分定义为偏不隶属,将50%定义为最大模糊点,将50%~75%的部分定义为偏隶属,将75%以上的部分定义为完全隶属。由于结果变量是一个三分类模糊集,其取值并不满足某一区间上的完备性与连续性,直接采用25%和75%的锚点并不合适,故将其定义为:1=完全隶属,0.5=最大模糊点,0=不隶属。表1为条件变量的基本信息和各隶属度锚点的值。由于结果变量为三分类的定性变量,故不作详述。
表1 条件变量的基本信息与锚点信息
当某个结果出现时,若每个案例中都包含了某个相同条件,则该条件可被视为导致结果出现的必要条件[23]。从集合来看,结果变量集合是该条件变量的一个子集。按照现有研究的一般做法,本文将必要条件的一致性阈值设置为0.9[24-25]。从表2条件变量的必要性分析结果来看,6个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均超过0.5,说明其对结果变量的解释效果较好;另外,没有一致性超过0.9的条件变量,说明没有一个条件变量是决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效推进的必要条件。故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是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2 条件变量的必要性分析
1.组态分析框架基本情况。鉴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系统,需要将不同的前置条件组合起来,共同解释引致结果的一致性。现有研究多将组态一致性阈值设置为0.7、0.8等,将频数阈值设置为1。为保证组态的解释力,本文将有效组态一致性阈值设置为0.8,将非有效组态一致性阈值同样设置为0.8,将频数阈值设置为1。针对有效集得到4组中间解,针对非有效集得到1组中间解,参考现有研究,得到如表3所示的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组态分析框架。表3中,4组有效组态分析框架分别显示了4条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解的覆盖度为0.373,即可以解释37.3%的案例,解的一致性为0.9,说明这4组组态包含的案例中,有90%属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效推进的集合,意味着这4组组态框架能够成为解释最终结果的路径。
表3 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组态分析框架
由组态1~组态4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状况、财政分权程度、财政透明度与组织冗余度是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推进的4个核心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与财政透明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这表明即使预算产生了一定偏离,但通过外在监督与合理的政策仍可减少预算偏离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外部条件不佳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等情况下,通过政府内部调节也可以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改善。这为我国地方政府优化预算绩效管理路径提供了参考。此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较为良好的地区都有效降低了组织冗余度,说明政府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精简化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2.有效路径的条件组态分析。路径1为高经济增长*低受教育程度*高财政分权*高财政透明*高组织冗余,本文将其称为“政策监督型”路径。该路径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更多资源,缓解财政压力,避免政府因改革阵痛与动力缺乏而延缓改革进程。财政分权程度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财政透明度高有利于强化外部监督,即使政府组织结构较为庞杂,高行政成本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可以被利好政策、有效执行和较强的外部监督所缓解。该路径可以解释15.6%的原始案例,是13.7%案例的唯一解释路径,组态一致性超过了90%,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现实案例中,广东省、山东省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被该路径解释。
路径2为高经济增长*低受教育程度*低财政分权*低预算偏离*高财政透明*低组织冗余,本文将其称为“强化监督型”路径。该路径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财政分权程度较低,财政收入与支出水平不匹配,往往需要通过上级补助等方式获得更多资金以保证支出项目顺利进行。此时,政府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清除冗余部门,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公开大量财政信息,利用外部监督的力量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减少改革阻力,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但该路径的原始覆盖度并不高,唯一覆盖度也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财政透明度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需依赖于政府的自觉,因而虽然具有解释力,但实现过程相对困难。现实案例中,安徽省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被该路径解释。
路径3为高经济增长*高受教育程度*高财政分权*低预算偏离*低财政透明*低组织冗余,本文将其称为“政策驱动型”路径。该路径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力资源较为充足,财政资金的自给率和支出自由裁量权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基础。即使外部监督能力相对较弱,但因政府内部控制良好,因而仍可降低预算执行偏离度。同时,部门协同良好、组织联系紧密降低了其他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策,从而走上“有效改革”之路。该路径可以解释13.1%的原始案例,是11.2%案例的唯一解释路径。现实案例中,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被该路径解释。
路径4为低经济增长*高受教育程度*高财政分权*低预算偏离*高财政透明*低组织冗余,本文将其称为“多维推动型”路径。该路径下,地方人力资源较为充足,财政分权程度较高。虽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财政透明度较高,通过外部监督能够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同时,地区实现了较好的预算控制,清除了冗余的政府部门,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阻力,因而能够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现实案例中,山西省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被该路径解释。
3.非有效路径的条件组态分析。路径5为低经济增长*高受教育程度*低财政分权*低预算偏离*低财政透明*高组织冗余,其组态一致性为95%,说明其包含的案例中,有95%属于预算绩效管理非有效推进的集合。该路径下,地区虽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学历人群,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方政府获取财政资金的来源较少,财政收入能力较低使其支出能力在刚性需求下相对不足,改革的动力相对不足;同时,部门多、组织关系繁杂下的政治博弈会产生无益的内部成本,行政成本较高。现实案例中,新疆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被该路径解释。
4.综合分析与稳健性检验。本文对变量组合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状况、财政分权程度、财政透明度与组织合理度(组织冗余度的非集)这4个条件的组合可以覆盖50%以上的案例,组态一致性为0.89,覆盖度为0.564①由fs/QCA3.0软件Necessary Conditions测算得到。,接近于充分条件;其反事实案例的条件组态一致性为0.927,覆盖度为0.495②由fs/QCA3.0软件Necessary Conditions测算得到,其目标结果为非有效推进工作,条件组态为低经济增长*低财政分权*低财政透明*高组织冗余。。这说明以上5种组态部分解释了外部经济条件和人力资本与政府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由能够有效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为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进提供物质保障,人力资源充足能为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理论指导,财政分权程度高能为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工作动力,财政透明度高能将外部监督的压力转化为预算控制的动力,降低预算偏离度。由不能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推行的路径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是阻碍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原因,且由于未能形成良好的部门协同,在财政收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更无益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
组态分析框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有效推进的组态与非有效组态之间并不存在对称性关系。从有效集内部来看,组态3与组态4呈现出近似对称的特征。对比个体组态可以发现,组态1与组态5呈现出近似对称的特征;而比较组态3与组态4可以发现,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可以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大外部监督力量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另外,组态5可以视为组态1的反事实证据,人力资源本身无法成为实现有效结果的必要性条件,且经济发展状况、财政分权程度、财政透明度等核心条件均处于缺失状态,导致结果非有效。由于该集合下只有一种路径,因此本文通过调整阈值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将组态一致性阈值调整至可接受的最低门槛值0.75时,结果表明该路径仍然成立。同时,放宽阈值,新增3类组态后③限于篇幅文中未列示,结果留存备索。,通过与0.75作为阈值的有效集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验证财政分权程度与组织结构合理性对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结果为优秀具有正向作用的结论。此外,将改革时间作为一项模糊条件变量加入分析后,得到的结果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组态对应的集合也未发生改变,说明结果稳健。依据稳健性检验结果④该项稳健性检验是将频数阈值与一致性阈值提高为2和0.8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基本路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山东省的改革时间变量处于核心条件缺失状态,表明其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弯道超车”情况。这说明利用后发优势,吸取其他省份的经验,也可有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本文通过分析既有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理论,寻找在财政视角下影响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效果的因素,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我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为样本,对其预算绩效管理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进行锚准、运算,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预算绩效管理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并发起效的复杂过程,经济发展状况、财政分权程度、财政透明度、部门冗余度等因素单独作用很难直接引致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实践。
第二,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4条路径中,路径1的一致性与覆盖度相对较高,有着较强的解释力;路径2的覆盖度不高,但一致性较高。对比有效的实现路径和非有效的实现路径,可以发现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财政分权程度、财政透明度与组织冗余度能否发挥协同作用是地方政府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
第三,人口受教育程度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个辅助条件,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认同度也越高,越有利于实施改革。提升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知识、技术与政策方面的产出,还可以从政策认同角度减少改革阻力。
一是重视组织协同,合理利用第三方机构。建议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各权责部门整合为专项部门,避免各部门分设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出现政出多门等现象,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推进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3]。预算绩效管理在推进和改革过程中会受大量内部因素的掣肘,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权力制衡都会为深化改革带来阻力。因此,还需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部门协同、优化内部结构、降低内部成本。目前我国面临的外部冲击增大,财政金融风险增大,针对纷繁复杂的项目支出,地方政府部门还未形成较为专业的方式和成熟的体系进行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在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十分必要,因而今后可引入专业绩效评估机构参与、辅助政府部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这样有助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高评估实效。
二是稳定预算执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的指标体系建设是稳定预算执行的重要保证,应采用全面、有效、操作性强的指标严格监督预算执行,规范绩效评价。对出现问题的项目与环节设立重点监控指标,减小预算执行偏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运用绩效评价以杜绝不良情况的发生,在项目完成后运用绩效评价完善今后的预算执行。财政透明是发挥外部监督的现实基础,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促使政府公开相应信息,优化信息公开激励机制,提高政府公开信息的主动性。同时,还需做好事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优化当期绩效评价结果与下期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合理调整部门整体绩效与预算安排挂钩制度。
三是吸引高质量人才,加快政策与技术的推陈出新。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离不开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持。缺乏财政资金,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就会遇到阻力,也易因缺乏外部激励而失去改革动力;而缺乏人力资本,政府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知就可能相对缺乏、落后,相应的技术支持也难以出现。例如要加强预算控制,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挖掘与数据分析能够加强对财政行为的风险控制;要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新兴的网络技术与公开方式不可或缺,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避免信息传播出现错漏。这些新技术的运用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这也对政府财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外在经济运行不畅,财政收支自给能力不足,吸引高质量人才的能力就会相对不足,此时创新预算绩效管理的驱动力也会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