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税收优惠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2022-12-06 08:56:12李光龙肖继刚
新疆财经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税征管企业财务

李光龙,肖继刚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一、引言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与诸多风险挑战,以及新冠疫情的不断反复扰动,不少企业陷入了财务困境。《中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2021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在审破产案件企业数2430个,其中清算案件企业数2029个,重整案件企业数308个,破产重整案件数量显著上升。为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中央及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涉及税费减免、社保缓缴、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极大地提振了企业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但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经济复苏还面临不少困难,我国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风险依然较大。

为厘清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具体影响机制,学界从金融资产配置[1]、研发投入[2]、股权性质[3]、董事会特征[4]等微观企业角度和劳动保护法的实施[5]、居民杠杆[6]、去杠杆政策[7]等宏观环境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企业财务特征、公司治理结构与宏观环境变化等都会对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税收征管作为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外部机制,目前却鲜有文献基于该视角研究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税收征管对企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有学者认为加强税收征管能够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8-9];也有学者认为加强税收征管会增加企业税负、降低企业绩效,进而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10-12]。由此可见,加强税收征管最终会如何作用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是更多表现为治理机制而降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还是更多表现为成本机制而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一是从税收征管角度,实证检验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并基于不同路径揭示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为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同时也丰富了税收征管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二是验证税收优惠在税收征管影响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更好地协调税收征管体系改革与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供借鉴。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学界对于税收征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税收征管能够产生“治理效应”从而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另一种认为税收征管能够产生“成本效应”从而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

(一)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

投资是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企业的过度投资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过度投资不仅会导致产能过剩,造成财务危机,影响实体企业健康发展,还会导致股市“泡沫”,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13-14]。不少学者研究发现,“金税三期”的实施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抑制了企业过度投资。一方面,避税程度较高企业的管理层可能会为了隐瞒避税行为而从事代价高昂的活动,增加机会主义行为,如披露透明度较低的财务报表,利用高避税程度产生的收益来扩大企业投资,使其超过最佳规模,从而导致过度投资问题[15],而加强税收征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因避税而产生的过度投资行为[16]。另一方面,债务融资与企业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由于债务的存在,股东的有限责任激励他们投资于风险很高的项目(包括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债务是基于“安全”项目定价的,这种不对称的信息条件会导致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17],而加强税收征管能够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18]。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说1,即加强税收征管可以通过抑制过度投资产生“治理效应”,降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除过度投资外,委托代理利益的不一致也会导致资源浪费,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企业有纳税的义务,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授予税务机关执法权,使其可以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对企业财务账目进行检查。为保障税收,税务机关有动力监督企业以避免任何损害税收的行为,因此税收征管可视为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外部因素。在税收执法力度较大的情形下,管理层对股东利益的侵占能够受到有效抑制,企业的代理问题也会因此得到缓解[8-9]。蔡昌[19]、李世刚[18]基于“金税三期”的实施,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大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管理费用率,还抑制了管理层的超额在职消费行为,加强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代理成本,提高了企业治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说2,即加强税收征管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产生“治理效应”,降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二)税收征管的“成本效应”

企业避税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面临的一项难题,而加强税收征管能够抑制企业避税行为,提高纳税遵从度,从而保证政府税收收入[20]。最优的税收政策不应是使扣除征税成本后的税收收入最大化,而应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1],加强税收征管在保证税收收入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税收负担。李艳[22]考察了“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结果显示“金税三期”实施后企业的销项与进项税额均显著上升。张克中[10]指出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资产扩张能力萎缩等不良后果。同时,随着税收征管能力的不断强化,企业为转移税收压力,会减少对社保费用的缴纳[11]。除此之外,加强税收征管还会阻碍企业研发创新[23],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4]。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说3,即加强税收征管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税负产生“成本效应”,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税收征管可能产生的“治理效应”与“成本效应”分别会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具体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加强税收征管一方面通过抑制过度投资、降低代理成本产生了“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税负产生了“成本效应”,增大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在两者共同作用下,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变化取决于“治理效应”与“成本效应”的变化幅度,若“成本效应”的负面影响大于“治理效应”的正面影响,则加强税收征管会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反之则会降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当两者变化幅度相当时,说明加强税收征管不会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产生显著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竞争性假说以供检验:研究假说4a即加强税收征管增大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研究假说4b即加强税收征管降低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研究假说4c即加强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没有显著影响。

图1 税收征管影响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作用机制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9年—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对数据进行以下处理:一是剔除金融类样本,二是剔除ST样本,三是剔除数据缺失样本,四是对主要连续变量在1%和99%水平上进行缩尾处理,最终获得19660个样本观测值。除营商环境数据来源于《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外,其余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财务困境风险,借鉴Altman[25]的做法,构建Z-score指数模型衡量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困境、违约概率或破产可能性等方面。计算公式为:Zscore=1.2×营运资本/总资产+1.4×留存收益/总资产+3.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0.6×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0.999×销售收入/总资产。Zscore越小,表示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越高。

2.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税收征管,“金税三期”工程强化了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因此借鉴张克中[10]的做法,采用“金税三期”工程实施的虚拟变量来衡量税收征管(Tax),即企业所在地区实施“金税三期”之前Tax取值为0,企业所在地区实施“金税三期”之后Tax取值为1。同时,由于“金税三期”采用逐步实施、分批试点的推进方式,没有明确的时间断点[26],故将7月之后上线“金税三期”的地区视为下一年度开始实施。

3.中介变量。本文的中介变量包括过度投资、代理成本和税收负担。一是过度投资。借鉴Richardson[27]、李世刚[18]的做法,通过构建模型来测度过度投资,设置过度投资虚拟变量(OInvest),利用模型进行回归,当模型残差大于0时,表示企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OInvest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具体模型如下:

式(1)中:i表示个体,t表示年份;Invest表示企业投资水平,本文采用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的差额除以总资产来衡量;TQ表示投资机会;Cash表示现金持有水平;RET表示年度股票收益率;Age表示企业上市年限;Year和Ind分别表示时间固定效应与行业固定效应;ε为残差项;其余变量定义与控制变量一致。

二是代理成本。适度的在职消费能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而过度的在职消费会增加企业代理成本,引发代理冲突,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因此本文采用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作为企业代理成本的衡量指标,参考权小锋[28]的做法,构建如下模型:

式(2)中:Perks表示高管在职消费,其为管理费用中扣除董事、高管、监事会成员薪酬,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当年无形资产摊销额等明显不属于在职消费项目后的金额;Asset表示期末总资产;ΔSale表示主营业务收入变动额;PPE表示固定资产净值;Inventory表示存货总额;LnEmployee表示企业雇佣员工总数的自然对数;ε为残差项。利用式(2)对样本企业分年度分行业进行回归,回归得到的因变量预测值表示正常在职消费,实际在职消费与正常在职消费的差额即为超额在职消费,以UPerks表示,其值越大表明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程度越高,企业的代理成本也就越高。

三是税收负担。本文参考吉赟[23]的做法,以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之比测度企业税收负担(ETR),其值越大表示企业的税收负担越大。

4.控制变量。本文借鉴黄贤环[1]的研究,基于企业层面与宏观层面两个维度选取控制变量,具体包括企业规模(Size)、财务杠杆(Lev)、固定资产密度(Capital)、成长能力(Growth)、盈利能力(Roa)、股权集中度(Top1)、董事会规模(Board)、独立董事比例(Indep)、产权性质(Soe)、营商环境(Market)。

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变量定义及说明

(三)模型构建

为探讨税收征管如何影响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并进一步考察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了不同的模型对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1.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直接影响。参考张克中[10]的做法,本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来检验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直接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式(3)中:Zscore表示企业财务困境风险;Tax表示“金税三期”虚拟变量,反映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其含义相当于传统双重差分模型中的交互项;Control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的集合;Firm和Year分别表示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ε为残差项。

2.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间接影响。借鉴温忠麟[29]的做法,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间接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上式中:M为中介变量,分别表示企业过度投资、代理成本与税收负担;其余变量含义如前。模型(4)主要用于检验加强税收征管是否会影响过度投资、代理成本与税收负担,模型(5)是在模型(4)的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用于验证中介效应是否存在。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数据的分布情况来看,衡量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指标Zscore的平均值为4.848,大于中位数2.991,数据靠右分布,说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表现良好,财务困境风险较小;同时,Zscore的最小值为0.103,最大值为37.750,说明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困境风险存在较大差异。

表2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基准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式(3)对样本进行回归,以检验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直接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中列(1)是仅控制个体和时间的双向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可以看到,Tax的系数为-0.346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从总体来看,加强税收征管增大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列(2)~列(4)是逐步加入企业层面与宏观层面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Tax系数依然显著为负,故研究假说4a得到验证,即加强税收征管产生的“成本效应”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负面影响大于“治理效应”的正面影响,“金税三期”的实施最终增大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表3基准回归结果

续表3

(三)稳健性检验

在得出加强税收征管增大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结论后,本文采用安慰剂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和改变被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1.安慰剂检验。“金税三期”的实施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其他同期或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经济后果,从而使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偶然性或随机性。为验证是否属于这一情况,本文参考叶永卫[26]的做法,借用计算机自动生成随机数来模拟“金税三期”的试点地区和试点年份,并重复这一过程1000次。结果显示随机模拟得出的回归系数集中分布在0附近(限于篇幅未列示),表明估计系数不显著,即本文的回归结果不存在偶然性或随机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变化的确是由“金税三期”的实施造成,而不是其他因素所致。

2.平行趋势检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评估应当满足平行趋势假设,即受到政策冲击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企业财务困境风险需要维持基本平行的趋势。借鉴李增福[30]的做法,本文利用事件分析法研究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影响的动态效应,设置“金税三期”工程实施前两年、当年、后两年的虚拟变量Before2、Before1、Current、After1、After2,并将政策冲击当年记为0期,总共5期数据,将其加入式(3)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中列(1)所示。结果表明政策实施前系数均不显著,政策实施后系数显著为负,由此平行趋势假设得到验证。

3.改变财务困境风险的计算方式。参考张玲[31]的做法,本文采用基于中国企业构建的Z-score模型来衡量财务困境风险,以Zscore2表示,且Zscore2=0.517-0.46×负债总额/资产总额-0.388×营运资本/总资产+9.32×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158×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其值越小表示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越大,回归结果如表4中列(2)和列(3)所示。可见,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Zscore2系数均显著为负,结果再次验证了前文结论的稳健性,说明加强税收征管的确会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

表4稳健性检验结果

(四)作用机制分析

1.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表5中列(1)和列(2)报告了加强税收征管通过影响过度投资进而影响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这一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列(1)中的被解释变量过度投资(OInvest)为虚拟变量,故采用面板Logit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Tax的回归系数为-0.164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加强税收征管抑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列(2)是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加入OInvest后利用式(5)进行回归的结果,结果显示Tax和OInvest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42和-0.184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过度投资会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以上结果表明,加强税收征管能够通过抑制过度投资进而降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研究假说1得到验证。列(3)和列(4)报告了加强税收征管通过影响代理成本进而影响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这一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列(3)的被解释变量为超额在职消费(UPerks),结果显示Tax的回归系数为-0.001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加强税收征管抑制了管理层的超额在职消费行为。列(4)是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加入UPerks后利用式(5)进行回归的结果,结果显示Tax和UPerks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43和-4.361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管理层超额在职消费会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企业代理成本越高,财务困境风险就越大。以上结果表明,加强税收征管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研究假说2得到验证。

表5 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检验结果

2.税收征管的“成本效应”。表6中列(1)和列(2)报告了加强税收征管通过影响税收负担进而影响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这一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列(1)的被解释变量为税收负担(ETR),结果显示Tax的回归系数为0.013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加强税收征管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列(2)是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加入ETR后的回归结果,Tax和ETR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33和-0.261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过重的税收负担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以上结果表明,税收负担在税收征管与财务困境风险之间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加强税收征管通过增加企业税负进而增大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研究假说3得到验证。

表6税收征管的“成本效应”检验结果

3.税收优惠的调节效应。如前文所述,加强税收征管会增加企业税负,进而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那么,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减轻企业税负,就可以削弱加强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负面影响。税收优惠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税负,降低企业成本。因此,本文参照卫舒羽[32]的做法,采用企业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的差额作为企业税收优惠的衡量指标,以Youhui表示,其值越大表明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程度越高。表7中列(1)报告了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加入Tax与Youhui交互项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Tax的系数显著为负,而Tax×Youhui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对于享受了更多税收优惠的企业来说,税收征管对其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更小。此外,本文进一步采用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衡量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程度,以Youhui2表示,将其与Tax的交互项纳入基准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7中列(2)所示,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依然显著,说明税收优惠的确能够削弱加强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负面影响。

表7税收优惠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09年—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加强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强税收征管增大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加强税收征管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作用:一是通过抑制过度投资、降低代理成本产生“治理效应”进而降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二是通过增加企业税负产生“成本效应”进而增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但从总体上看,加强税收征管产生的“成本效应”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负面影响大于“治理效应”的正面影响,最终导致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增大。此外,研究还表明税收优惠能够削弱加强税收征管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深化税收征管体系改革,发挥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促使企业进行自我变革。随着“金税四期”的快速推进,我国税收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税收征管能力进一步加强。以“金税四期”为核心的智慧税务建设实现了业务流程、制度规范、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升级,既能处理税务业务又能处理非税业务,实现了“税费”全数据、全业务、全流程的“云化”打通。因此,在税务机关强大的税收征管能力面前,企业会主动进行自我变革,进而提高自身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削弱税收征管的“成本效应”,助力企业经营发展。税收征管加强后,企业的税费负担随之增加,经营活动因此受到制约,加上目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与诸多风险挑战,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发展状况持续恶化。因此,为有效助企纾困,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需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巩固减税降费成效,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减税降费的普惠红利,化解企业财务危机,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遵循“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思路。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税务机关的税源监控能力、涉税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信息技术与税收征管的结合有效打击了纳税人逃税行为,确保了应征税款的应收尽收,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税制改革提供了财政基础。因此,在税收征管加强的同时,还应简化税制、降低企业名义税率,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金税征管企业财务
大数据背景下金税三期对企业纳税的影响研究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认识金税三期,你不可忽视的税务风险
今日财富(2019年7期)2019-06-11 07:50:41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 07:44:42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税务票证挂失通告
税收征纳(2017年12期)2017-04-11 16:15:00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行业发展——记河北金税桥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炯梅
公民与法治(2016年1期)2016-05-17 04:08:05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