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祝培明,舒 磊,程春玲,杜 冉,刘继梅,曹明英
(1.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计量检测重点实验室; 2.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3.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含王水不溶杂质掺假金饰品,导致金成色不足。在暴利驱使下,造假者利用金和王水不溶杂质的特性进行掺假,实现以假乱真、牟取不义之财。随着黄金价格的攀升,金饰品中掺入锇、铱、钌等不法行为也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外针对含王水不溶杂质[1]金饰品中金量检测的研究较少,且暂无标准。现有相近国标分析方法[2]检测该类金饰品中金量存在方法不足,因此找到一种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采用金还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3-4]测定含锇铱钌金饰品[5-6]中金量。样品经过前处理,王水溶解后过滤,采用水合肼还原金,之后过滤、洗涤,灼烧,称量;利用王水溶解单质金,采用ICP-OES法测定杂质元素银、铜、锌、铂、钯、锇、铱、钌[7-8],以及滤液中金量。该方法结果可靠,适用于含王水不溶杂质金饰品中金量的测定。
SUPRA55型ZEISS场发射扫描电镜(德国ZEISS公司),工作条件:加速电压15 kV,温度25 ℃。
JXA8230电子探针仪(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工作条件:加速电压15 kV,束流强度2×10-8A,束斑直径1 μm,采用加拿大产ASTIMEX系列标准样品。
PE8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铂金埃尔默公司),工作条件:氩气纯度99.99 %,氩气压力0.7 MPa,射频功率 1 300 W,等离子体气流量 9 L/min,辅助气流量 0.2 L/min,雾化气流量 0.6 L/min,进样量1 mL/min,进样冲洗时间30 s。以强度比为纵坐标,杂质元素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多元素标准溶液(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钢铁研究总院):银、铜、锌、铂、钯、锇、铱、钌质量浓度1 000 μg/mL。
HCl(优级纯),HNO3(优级纯),高纯金(金质量分数为999.99 ‰),实验用水为一级去离子水。
1)样品预处理、还原。准确称量2~5 g样品,精确至0.000 01 g。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20 mL王水,放在电热板上加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滴入盐酸,蒸至黄烟冒出,赶尽硝酸。从电热板上取下,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稀释,静置冷却。用布氏漏斗抽滤,去离子水洗净沉淀及漏斗,过滤后的清液转入烧杯中,用少量去离子水冲洗抽滤瓶2至3次,洗至无黄色,冲洗液与试样溶液合并。向溶液中滴入水合肼,不断搅拌,将化合态的金还原为单质金沉淀出来。沉淀完全后过滤,滤液置于500 mL容量瓶并定容,待测定。
2)称量。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后转至烧杯中,加入硝酸,加热煮沸10 min。取下静置冷却,倾出酸液,去离子水洗净沉淀,过滤,转入瓷坩埚中,于电热板上烘干后,放入马弗炉灰化后升温至1 000 ℃灼烧10 min,取出单质金冷却,称量。
3)测定滤液中金量。ICP-OES法测定滤液中金量,其结果合并计算金量。
4)测定单质金中杂质元素。实验所得单质金于电子天平称量后,放入100 mL烧杯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及10 mL王水,于电热板上加热。待试样完全溶解后,滴入盐酸4 mL,蒸至没有黄烟冒出,如此反复3~5次以赶尽硝酸,从电热板上取下,静置冷却,定容至100 mL容量瓶,摇匀备用。ICP-OES法测定溶液中的银、铜、锌、铂、钯、锇、铱、钌,其结果合并计算金量。
根据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锇、铱、钌等杂质元素。含锇铱钌金饰品样品见图1。由图1可知:掺有锇、铱、钌的金饰品,粗看除颜色偏无光泽黄色及略有做旧感外,并无其他明显差异。
图1 含锇铱钌金饰品样品
2.1.1 杂质微粒分布
样品经压片后采用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压片中间略偏左上部位杂质微粒明显见少,而其他区域杂质微粒分布基本均匀(见图2-a);压片左、右、上边缘杂质微粒明显少于中间部位,而中间区域杂质微粒分布基本均匀(见图2-b);压片边缘部位,有的区域基本没有杂质微粒(见图2-c),但有的边缘明显分布有大量的杂质微粒(见图2-d)。综合分析,样品中杂质元素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2.1.2 杂质元素相对含量
选取相对均匀的样品采用电子探针进行锇、铱、钌相对含量测定,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2个样品杂质元素百分比显示出相同的规律,即锇量最大、铱量居中、钌量最少。
当电子探针检测位置为金主体时,结果见图4。采用电子探针检测边缘部分时,仍以金为主。但是,样品边缘部分的杂质微粒测定结果与中间部分杂质分布规律相近。
当电子探针检测位置为杂质微粒时,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锇、铱、钌的质量百分比及原子百分比基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说明这3种元素已经互熔为一体。综合图2、图3可知:样品中杂质元素分布不均匀,锇、铱、钌的质量百分比显示出相同的规律,即锇量最大、铱量居中、钌量最少。锇、铱、钌的熔点均远高于金熔点,据此可知,在金的熔融温度下,3种元素
图4 电子探针检测位置为金主体
不会与金互熔。锇、铱、钌三者合金密度大于金密度,即重于金。金与3种元素的混合体中锇、铱、钌多分布于下部,由此造成了含锇铱钌金饰品样品的不均匀性。
图5 电子探针检测位置为杂质微粒
2.1.3 硬 度
应用维氏硬度计对含锇铱钌金饰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见图6。维氏硬度结果再一次证明了样品中锇、铱、钌3种元素互熔为一体,未能与金互熔。
图6 样品维氏硬度
当维氏硬度计探头打在金主体上时,测得样品维氏硬度为50.0(见图7)。而当维氏硬度计探头打在锇、铱、钌3种元素互熔物上时,测得样品维氏硬度高达307.1(见图8)。该现象完全符合4种元素的物理特性。
图7 金主体维氏硬度
图8 互熔物维氏硬度
2.2.1 取样方式
含锇铱钌金饰品样品分别采用直接取样,剪碎压片后以直径2.5 mm、5.0 mm取样,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测定。3种取样方式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直接取样与剪碎压片取样测定结果对比 %
由表1可知:直接取样测定结果平均值为66.13 %,相对标准偏差为2.45 %;压片直径为2.5 mm取样测定结果平均值为68.86 %,相对标准偏差为0.47 %;
压片直径为5.0 mm取样测定结果平均值为68.04 %,相对标准偏差为1.31 %。如果不作其他影响内外结构的改变,直接取样检测时,即使取样达5 g,仍解决不了样品不均匀造成的影响,分析结果离散性较大,准确性较差。综合考虑,取样方式选择压片直径为2.5 mm。
2.2.2 取样量
含锇铱钌金饰品样品分别称取1 g、2 g、5 g,按实验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取样量测定结果 %
由表2可知:取样量为1 g时,测定结果的极差相对最大;取样量为2 g、5 g时,测定结果的极差相对较小,且较接近。因此,实验过程中如样品处理到小于2.5 mm时取样量为2 g,样品为2.5~5.0 mm时取样量为5 g。
为确定本方法的适用范围,采用高纯金与样品按一定比例混合(总量为2 g),配制不同金含量的试样进行回收率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含杂质3 %~32 %的样品。
表3 方法适用范围实验结果
通过加入高纯金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度,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9 %,表明金回收彻底,富集完全。
表4 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
按照实验方法进行精密度实验,样品平行测定7次,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1 %,精密度良好。
表5 方法的精密度实验结果
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硬度计,分析了含锇铱钌金饰品样品的均匀性。从杂质元素微粒分布、杂质元素相对含量及硬度的变化,探讨了含锇铱钌金饰品样品的不均匀性。此外,实验提出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取样方式为压片直径2.5 mm,称样量不小于2 g,有效解决了样品不均匀性对金量测定准确度的影响。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含杂质3 %~32 %,且含王水不溶杂质的金饰品中金量的测定,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