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中心 丁红
无公害蔬菜指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受到有害物质污染,其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农药,蔬菜中的硝酸盐、三废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蔬菜外形整齐、发育良好、口感俱佳。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 10%,同时也是蔬菜大省,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66.67 万hm2,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省作为我国蔬菜的主要产地,每年为全国提供不同种类的蔬菜,满足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为提高蔬菜的质量,河南省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无公害蔬菜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种植区域的水、土壤不能出现污染,以满足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要求。首先,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基地选址尽量远离工业区和医院等污染源,选址应在当地盛行风的上风向,避免受到上游的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造成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超标,被蔬菜吸收,从而造成蔬菜中残留的有害物质超标。在选址的时候,需要检测生长区域的土壤、大气环境和水质是否符合无公害蔬菜的生长要求。其次,远离生活区、农村居民区,这些区域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比较多,很多垃圾没有经过无公害处理,直接被堆放在河边、公路边,其中的污水会渗透到土壤和河流中,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此外,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生产基地。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区域,这里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快,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全年无霜期为208~290 d,适合蔬菜的生长发育。这里气候复杂多变,北部地区容易出现春旱,东部平原容易出现夏旱,南部地区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在选择蔬菜品种的时候,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从而确保蔬菜的质量与产量并尽量选择本地的蔬菜品种。本地蔬菜品种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水文条件,有助于蔬菜的生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减少农药用量。
水肥管理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只有满足蔬菜生长对水分和肥料的需要,才能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提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蔬菜播种后,需要浇水,使其湿透表面的土壤,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苗期需水量比较小,可以适当保持干燥,有助于蹲苗。开花结果期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需要及时浇水。如果出现干旱情况,要根据土地墒情及时浇水。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检测灌溉水的水质,核验灌溉水是否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的现象。无公害蔬菜应以施有机肥为主,施肥前需要检测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成分含量。根据种植蔬菜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点,及时补充各种养分,促使蔬菜早日成熟上市。夏季如果降雨比较多,在雨季需要及时排水,以免菜园的积水过多,滋生病虫害。
无公害蔬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应尽量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如果病虫害严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尽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避免蔬菜中农药残留物超标,使蔬菜品质不合格。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选种、深耕、轮作以及菜园管理等方面措施,为蔬菜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蔬菜选种的时候要选择抗逆、抗病害比较好的品种,蔬菜必须采用轮作模式,尽量避免同类蔬菜连作,以免造成土壤结构失衡,病虫害严重。冬季播种前,需要翻耕土壤,进行晒土,可以杀死部分越冬害虫。在蔬菜生长旺季,需要定时清理菜园的杂草、病株、黄叶,并将病虫株带出大田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感染菜园的其他蔬菜。生物防治是通过一种生物抑制另外一种生物,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的目的。如苏云金杆菌可以治理十字花科蔬菜的菜青虫、小菜蛾,出现小菜蛾、斜纹夜蛾可以投入赤眼蜂,赤眼蜂可以寄生在害虫体内,抑制害虫生长发育,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物理防治是通过光、电、声波等方式消灭害虫,这种方式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是一种无公害防治措施。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频振式杀虫灯,这种频振式杀虫灯可以根据害虫的趋光性,设置害虫喜欢的灯光,吸引害虫靠近,一旦害虫靠近高压电网,立即被杀死。
无公害蔬菜在进行采摘时,要注意不碰伤损坏蔬菜、在清洗蔬菜时,要使用安全的清洁水,避免对蔬菜进行二次污染。除此之外,包装也要规范化,严格按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避免使用化学合成类防腐剂,以免对蔬菜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