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

2022-12-06 09:22王凤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畜牧养殖防控

王凤璐

(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行业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动物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除了会威胁动物健康之外,也会人兽共患的疫病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对畜牧养殖业发展非常不利。基于此,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动物疾病的防控上,认真剖析动物疾病病因,并采取科学的防控对策,以加快畜牧养殖的转型升级。

1 动物疾病的常见类型

1.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其治疗难度较高,对动物的生长会产生较大威胁。一般,传染病可通过动物直接接触传染,病毒会借助不同种途径进行传播,诸如水、空气等。传染病的发生会威胁到动物或人的健康,会让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下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动物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当动物被感染之后,初期表现不明显,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与蔓延,在经历潜伏期、发病阶段等几个环节后,动物的病症表现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病症,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办法,保证疾病不会对动物的生长产生太大影响。

1.2 普通病普通病是指内、外科疾病以及产科疾病。这类疾病大多针对动物个体,在发病初期,若能及时发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办法,疾病能得到快速控制,动物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病症不会传播和蔓延。现阶段,动物外科疾病表现形式颇多,而外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属于比较复杂的病症,治疗难度较大,从动物怀孕开始到产后,整个过程都有可能出现产科疾病,所以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依据地制定防治办法,保住动物的生长发育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1.3 寄生虫病寄生虫分为内、外寄生虫两种,外寄生虫大多为节肢动物,内寄生虫有原虫。在畜牧养殖期间,寄生虫病会通过动物直接接触传播。比如:动物在饮食方面,饲料、水等都可能存在寄生虫,当寄生虫在动物身上产卵和发育,会一直动物的生长,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加剧动物的死亡。

2 动物疾病病因

2.1 动物生长环境因素我国畜牧业发展速度缓慢,所获得的成果也没有达到预期,部分养殖场为了能获得更大经济利益,不主动更新养殖设备,应用的技术方法缺乏先进性,场地、施工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甚至有部分养殖场会建在自然环境较为极端的位置,无法提供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致使动物的患病概率增大。在动物生长过程中,自然环境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我国畜牧养殖业仍以小规模分散养殖为主,原因是养殖区域多分布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基础也没有先进的养殖理念。建设的圈舍较小,动物活动范围受局限,以致动物的健康受到影响,很容易出现生病现象,特别是环境卫生不好的养殖场,动物很容易发生疾病,不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动物所处的生长环境健康优良,动物的生长也会非常迅速,免疫力也会相应提高,减少了疾病的出现,但如若所处的环境恶劣,病菌便会滋生,致使动物出现疾病的概率增大,加剧了动物死亡速度的同时,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极为不利。结合实践得知,部分养殖人员在对动物养殖时,经常会将重点放在经济利益的获取方面,而针对生长环境则没有给予太多重视,动物的生长环境较差,卫生质量不能达到既定要求,采光及通风不好,水源经常出现污染的现象,导致动物的生理调节功能下降,动物体内新陈代谢无法正常维持,最终出现疾病。

2.2 人为因素在畜牧养殖阶段,动物疾病的出现,人为因素占有很大比重。因为养殖人员掌握的养殖技术和手段不充分,对相关养殖知识的了解不深入,很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现象,进而引发动物出现疾病。在动物疾病治疗期间,部分养殖人员存在盲目用药,临床经验不足。如果没有严格依照要求和规范用药,采取的方式不合理,出现药物剂量过多或过少等情况,不仅疾病得不到有效防控,甚至会威胁到动物的生命,延误动物的病情,加剧动物的死亡。当动物出现疾病时,养殖人员大多会凭借经验判断病情,并不了解动物疾病的特征,虽然有的疾病可以得到控制,但大部分疾病会被延误治疗或被错误治疗,不利于动物的生长。因为动物种类不同,抵抗力不同,感染疾病的程度会有所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选择药物时一定要将动物的生长特点、发病情况、规律等作为依据,采取科学的防治方式,才能获得良好成效。但由于部分养殖人员的经验不足,没有掌握先进的治疗手段,治疗疾病的能力偏低,不能根据动物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等进行对症治疗,导致动物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比如:应该用口服治疗时,采用了肌肉注射给药,药物在血管内会导致动物中毒等症状严重时会使动物死亡。

3 动物疾病防控对策

畜牧养殖业的良好发展虽然可以为养殖户带来可观收入,但潜在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若想确保畜牧养殖可以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强对动物疾病的防控,做好预防与治理工作,加大疾病监测力度,结合地区实际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办法,保证动物疾病能得到严格控制。

3.1 为动物生长创造健康环境动物如果生长在健康且优良的环境中,不仅能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出现的概率,还能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所以,若想从根源遏制疾病的蔓延与传播,首先要改善动物生长环境,时刻关注动物的生长及健康情况,一旦有异常现象出现,必须及时制定处理办法。平时要对动物粪便定期清理,将圈内卫生打扫干净。圈舍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良好,以便动物能够在安全且优良的环境中生长。要加大排污设施的建设力度,将排水工作做好,从根源使疾病得到控制,确保动物呼吸道疾病可以遏制在源头,让圈内的环境始终处于清洁状态。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圈内的消毒处理,抑制细菌滋生和传播,避免动物发生疾病,让动物可以快速生长和发育。

3.2 优化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畜牧养殖的重中之重,会对养殖效果、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动物疾病发生规律以及特征来看,引发动物疾病的病原体大多是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到动物体内的,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威胁。为保证动物疾病能得到合理防治,应该加强预防,采取科学的方式治理,将重点放在饲养管理方面,以便疾病处于可控范围内。采取科学方式加强对饲养及养殖体系的构建,让养殖过程更为标准和规范,避免出现疾病问题。由于动物种类不同,不同阶段对生长及养殖的需求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应该保证饲料调配的合理化,让动物能吸收充足养分,从整体的角度上促进动物疾病抵御能力的提高,让动物可以长时间处于健康状态,为动物的稳定生长保驾护航。在养殖期间,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对动物的实际饮食用具及时更换和清理,保证不会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促进动物养殖质量的提高。在对动物养殖体系完善时,首先要将防疫工作做好,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尽量避免动物疾病出现,让动物生长过程得到优化,保证动物从幼生到成熟的整个生长阶段都能实现规范管理,从根源对疾病加以控制。

3.3 提升饲养人员专业能力的措施若想保证动物疾病能得到全面防控,促进动物健康生长,除了要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之外,饲养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至关重要,可以说,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因此应该加强对饲养人员综合水平的提高,将养殖环节的各个工作做好。在日常饲养期间,饲养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动物疾病防控的意义。科学搭配各种饲料,保证动物在生长期间的养分能供应充足。加大动物疾病防控知识的学习力度,积极参与到各种培训活动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对动物疾病要辩证施治。由于动物疾病防治药物类型较多,再加上厂家的不同,生产出来的药品成分及含量有很大差别,甚至有很多药物会将几种疾病融合展开综合防治,基于此应该尽可能选择一次用药,防治多病的目的。期间政府机构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做好相应的宣传和推广。在宣传方面,采取广告、新媒体等方式,让养殖人员了解动物疾病防治的必要性,加强对新技术手段的学习和应用,着力对养殖人员综合素养以及水平加以提高。在对疾病防治过程中,医学与技术虽然一直在不断发展,但动物疾病变化速度非常快,再加上环境等方面的改变,动物疾病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某些动物疾病具有死亡率高且传播性强的特点,因此在防治期间,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新闻媒体等方式做好动物疾病防治的宣传,让养殖人员明确动物疾病防治的迫切性。在具体防治阶段,相关部门可以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养殖人员讲解疾病防治期间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确保药物的使用能更为规范,同时结合养殖规模,尽量选择操作便利的治疗方式,提升动物疾病控制有效性。

3.4 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为了能从整体的角度上让动物疾病得到防控,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重视对动物疫病的监测。要结合上级部门以及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依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监测措施,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细化,同时根据当地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及时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做好跟踪监测工作,保证在突发情况出现时能及时处理和应对。在每次跟踪监测完毕后,详细记录,保证动物疫病能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加强对资金的筹措,订购地方免疫病种疫苗,提供基础免疫保障。在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针对已经完成的防疫工作,及时总结,对已经成立的兽医社会化服务农牧专业技术合作社的运营模式、经营结构为等深入分析,形成新的经验总结资料,以便动物疾病能得到有效预防。为促进动物疫病监测有效性的提高,还应该严格依照制定的方案,加强对防疫工作的要求和管控,大力推广和应用免疫新模式及新技术,保证防疫工作能顺利实施。在防控过程中,坚持落实每月补针制度,加强督促、指导和检查,强化对各种疫苗使用的规范,严格依照标准和流程操作,将动物疾病免疫工作做好。

3.5 做好动物疾病善后工作在畜牧养殖动物疾病控制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如若在预防阶段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导致动物出现疾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具体病症,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保证动物疾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能彻底解决。在对无疾病防控期间,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疫情加以控制,如果疾病或者疫情出现,养殖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对地区消毒,隔离出现疾病的动物,密切观察疾病的发展情况和规律,保证疾病不会出现大范围传播和蔓延的情况,将疾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疫情防控阶段,采取定期注射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由于很多疾病即便注射疫苗仍然会存在,所以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疾病治理方法,加大监控力度,对疾病发病情况仔细记录,规范用药,保证动物死亡率能控制在最小,从根源对疾病加以防控。针对因为疾病死亡的动物,需要立即火化处理,从根源将疫情清除。在疫情产生后,还要对疫情出现的原因深入研究,积极总结经验和教训,保证在后续养殖期间能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出现。在动物疾病治理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严谨且科学的态度,将治理与预防高效融合起来,提升疾病防治效果。

4 结语

引发动物疾病的原因很多,诸如饲养方式方法不规范、养殖场环境恶劣、寄生虫病等,都会严重威胁动物生长发育,制约畜牧行业的稳定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应该结合具体成因,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加以应对,诸如强化动物饲养管理力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等,确保动物疾病发生概率在整体降低的同时,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也能全面提高,为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畜牧养殖防控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