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兵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红山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 黄冈 43870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农业发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畜牧业的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1.1 畜牧业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柱畜牧业作为乡村地区的传统支柱产业,在乡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畜牧业可以将剩余粮食转化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动物性食品,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带动后续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实现“产业兴旺”。由此可见,畜牧业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柱。
1.2 畜牧业是“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畜牧业的门槛较低,只要选址科学,有一定的养殖经验都可以进行生产经营,投资可大可小,见效也较快,适合农村家庭式经营,从而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据调查,农户每出栏1 头猪纯利润在500~1000 元,每头牛能赚5000 元以上,每只羊能赚700 元以上,每只土鸡利润50 元以上,效益可观,因此畜牧业可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行畜牧生产经营,并将其作为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
1.3 畜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近几年,市场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牧业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随着现代农业的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在习总书记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的讲话精神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逐步推广开来,绿色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过去的“粪污”现在变成了“粪肥”,起着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地肥力的作用,而且粪便可以用于沼气生产,提供清洁能源,绿色畜牧产品也极大的符合了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实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下,畜牧业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2.1 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组织和人才队伍极不稳固由于改革没有触及深层矛盾,忽视了行业人员的基本特性,导致改革不彻底,管理不到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平均年龄偏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手段落后、组织架构不合理、经费待遇严重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畜牧兽医科技队伍极不稳固。如英山县11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90%的中心办公条件简陋、功能设施不全。全县138 名防检人员中取得执业兽医和中级兽医师资格者均不足10%、没有落实官方兽医,平均年龄50 岁以上,2020年人均劳务报酬不足3 万元,其中乡村动物防疫人员平均报酬不足2.5 万元,加上集体所缴养老保险金人均不足3.5 万元,其待遇低于当地村干部平均工资,因此,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组织和人才队伍极不稳固。
2.2 乡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相对滞后目前动物防疫方面普遍存在依靠仅有的强制性疫苗注射、发生疫情后再采取补救措施的被动防疫方式。安全监管方面也因人员、设备、资金不配套等原因,导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以到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和安全事故,就由政府组织大面积扑杀和补救。据农业农村部公布,从2018年8月到2019年7月3日,全国25个省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 起,扑杀生猪116 万余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惊人。严重挫伤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国家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3 乡村畜牧业产业结构和供需矛盾突出由于畜牧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地理标志性品种匮乏、奖励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供需矛盾突出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2.4 乡村畜牧业发展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较落后当前广大农村在畜禽养殖方面,普遍存在饲养管理、信息化利用、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环保意识、法制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与缺失。
3.1 发展特色畜牧业,巩固精准扶贫成果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也实现了转型升级。在当前乡村地区的发展中,为更好地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应重视起特色畜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散养土鸡、黑山羊、黑土猪等地方特色品种及珍稀畜禽养殖,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其经济效益也更好。除此以外,可以充分发挥利用贫困户的劳动力优势、农业副产品的价值、合作社的桥梁作用,结合其养殖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特色品种,从而实现特色畜牧业的发展,确保农民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巩固精准扶贫成果。
3.2 发展安全畜牧业,突出疫病防控在畜牧生产中,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经常会导致农民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应该注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1)需要养殖户在生产中首先要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养殖场的科学选址工作,应该结合动物防疫条件进行选址建设,尤其需要远离居民聚集区以及饮用水源地等,这样一旦发生重大疫病就能够做好隔离封锁工作,避免对其他地区造成不利影响,杜绝出现违规建设行为;(2)要重视动物的强制免疫工作,首先要做好基础性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加快“母仔一体化”防疫进程,推广应用“中草药”及“益生菌”技术做好日常预防保健,以达到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抗体保护率的目的。其次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以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科学处置;(3)需要强化动物检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起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严格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打击力度,对畜牧生产的各个环节流程都要加强管理,对饲养环节应实行全面“禁抗”,对防治环节应实行“减抗”。对违法行为要制定有效的惩治措施,比如贩卖、运输、加工、销售病死动物行为要严格制止。
3.3 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助推乡村振兴
3.3.1 工业化的思路 未来养殖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畜牧业要引入工业化生产理念,革除“小而散、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现代化的工厂养殖模式,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优势,集中有专业知识、有市场化运作理念、有资金优势的能手开展合伙生产经营。按照市场发展的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从而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3.2 管理现代化的思路 进入21 世纪以后,各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开始在各行业领域中普及,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特征,养殖户要加强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和网上追溯源头,向市场提供绿色有机食品,让人们买得明白、吃得放心,以便更好的促进现代化畜牧业的进步与发展。
3.3.3 装备现代化的思路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装备的支持,先进的硬件设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能保证疫情防控效果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在畜牧生产、诊疗检查、检验监测的过程中,具体包括饲料生产、畜禽舍温湿度控制、空气质量控制、饮水、饲喂、清粪、收蛋、挤奶、消毒、监控、快速检测、实验室诊断等环节都需要用到机械仪器设备,要建立畜禽电子饲喂、自动测定、自动分栏、环境控制、自动供水供料五大系统。设备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畜牧业的建设水平,同时也成为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3.3.4 品种现代化的思路 在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是良种先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样性信息库统计我国共有500 余个畜禽品种,但是主要饲养的鸡猪牛羊高产优良品种几乎均为国外品种,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因此还应设立科学高效的良种培育体系,按照不同生产条件和不同市场的需求选育推广适宜的畜禽良种,实现品种的现代化。乡村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和有实力的养殖企业,要大力推行“人工授精”技术传播优质良种,联合开展畜禽育种,提高育种水平、育种效率、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发挥其畜禽各个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一些地方特色明显的地理标志性品种,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畜禽生产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3.3.5 技术现代化的思路 在畜牧生产中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是保障其生产质量的关键,比如饲料营养技术的使用,饲喂的全面性、营养性会直接影响畜禽的产品质量和机体抵抗力,例如蛋鸡生产中所使用的饲料能够满足产蛋率趋于极限水平下的营养需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视饲料新科技以及“中兽医”和“粘膜免疫”等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的应用,并且不断趋向营养型、功能型、环保型方面进行研究与发展,以便更好的推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加农户的养殖效益。
3.3.6 基层组织现代化的思路 在现代畜牧业的建设过程中,稳定基层组织和畜牧兽医科技队伍是核心。要确保人员经费、交通通讯设备及费用、办公经费、防检设备、药品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充足预算,合理配置基层官方兽医,适当放宽执业兽医资格证条件,试行兽医“职业化”改革。同时采取“外引内培”、交流重用、职称晋升、新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基层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竞赛等方式锻造一支“一懂、两爱、三过硬”的基层农技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手段,畜牧业作为乡村地区的主要产业,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重视起畜牧业的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并通过特色畜牧业、安全畜牧业、现代畜牧业的建设不断提高畜牧业的发展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地区的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