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壮医“毒虚论”浅谈荨麻疹的治疗*

2022-12-06 20:53钟海森刘真真覃骊兰蓝毓营
西部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热毒荨麻疹正气

钟海森,刘真真,覃骊兰,蓝毓营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目前,荨麻疹是我国发病率较高一种疾病,临床病因复杂,治愈率低,易反复发作。壮医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完善中医学治疗临床疾病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壮医学治疗疾病欠缺广泛性,人们对壮医学的认识度较低。“毒虚论”在壮医学探讨疾病病因病机方面独具一格。从“毒虚致病”的角度来探讨荨麻疹的治疗,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创新壮医学和丰富荨麻疹的治疗手段,提高群众对壮医学治疗临床疾病的认知度,使壮医学走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1]。

1 荨麻疹的病因病机

壮医学认为,三道(水道、谷道、气道)、两路(龙路、火路)通畅及其脏腑骨肉气血等物质功能正常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一旦身体的某个通路阻滞,或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骨肉失养等,使人气、天气、地气三气失调,无法同步运行,毒邪入侵,人体内正气与之对抗,如果正气充足,则正压制邪,发为急性病症,如果体虚,正气不足,则邪胜于正发为慢性病症,形成毒、虚并存的局面[2],治疗较为困难,治愈率低,易反复发作。荨麻疹是当风毒、热毒、寒毒等外毒邪入侵,或湿毒、瘀毒等内生毒邪侵袭,如果体内正气充足,正胜于邪,则产生急性荨麻疹,可自愈。多为体内正气虚弱,风毒等毒邪乘虚侵害,致使人体内脏腑骨肉气血等异常、道路(三道两路)阻滞、天地人三气失衡,而发生慢性荨麻疹。

1.1 毒是荨麻疹发病的外在条件壮医学认为毒邪侵害是荨麻疹发病的主要外在条件。毒是后天形成的致病因素,致使荨麻疹发病的毒邪主要有无形之毒,如湿毒、风毒、热毒、寒毒等,亦包含有形之毒,如瘀毒等[3],毒邪致病可能有两个过程,一是毒邪侵袭后影响人体三道两路,致使三道两路阻滞,道路不通,从而影响天气、地气、人气三气平衡失调,无法同步运行而致病,如瘀毒阻滞龙路,造成血液不通,气血不足,则阻滞火路,进而影响人体三道,治疗时应全面兼顾,方可治愈,说明壮医学治疗疾病同样符合“整体观念”。二是毒邪侵袭后与正气抗争,此时如果人体无法通过谷道、气道等供养气血,或龙路无法运载气血,导致正气不足,正不胜邪而致病。

1.2 虚是荨麻疹发病的内在基础壮医学认为,虚是荨麻疹发病的内在基础。虚包括正气虚弱、气血亏虚、血脉空虚等,虚既是荨麻疹的病因,同时也是荨麻疹导致的结果和荨麻疹的临床表现。由于患者体质虚弱,抵抗毒邪能力及防御毒邪能力较弱,体内三道两路运化能力受影响,容易受毒邪侵袭,造成毒、虚并存的状态。壮医理论主要把虚的原因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禀赋不足,父母羸弱,孕期营养不良或早产等,多见于体质较弱荨麻疹患者,或荨麻疹过敏体质者;二是后天过度劳作,或正邪相争致使气血损耗过度而得不到谷道、气道等通路补充气血,或人体三道两路运化失常,道路阻滞,气血生化不足,运行不畅致虚,多见于毒虚并存类慢性荨麻疹患者,此类荨麻疹患者多为湿毒、瘀毒等有形之毒侵袭,过度损耗机体肾精、正气而造成虚的状态[4]。

1.3 毒虚并存导致荨麻疹的发展壮医学认为,由于人体虚弱,风毒、湿毒等毒邪侵袭后造成人体内毒虚并存的状态。一方面,风毒、热毒、寒毒等毒邪与体内正气抗争,造成正气亏虚的状态,或湿毒、瘀毒等毒邪阻滞三道两路,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脏腑亏虚,或气血亏虚。另一方面,机体内正气不足、脏腑骨肉气血等物质功能异常,正不胜邪,则外侵毒邪及内生毒邪过盛,引发各种病症。毒虚并存,导致荨麻疹发生发展。与此同时,在荨麻疹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外风毒邪的侵入,造成人体正气不足,容易引动内风,如肝风内动,或引发肺燥,导致荨麻疹患者出现头痛、眩晕、咳嗽等,或热毒入侵,引发内生火毒,如中医学的肝火扰心,使部分荨麻疹患者出现胸闷等症状,或内生湿毒,导致脾脏功能失调,引发痰饮、水肿等病症。荨麻疹长期反复发作,对人体精神活动造成影响,可能出现抑郁等精神异常症状,或伤及肾脏、脾脏等[5]。

2 壮医学在荨麻疹治疗中的作用

在疾病治疗方面,壮医常常应用三部治疗法,即解毒、补虚、调气,临床常需要辨证患者毒的种类、虚的程度,若毒邪过盛,而正气不衰,则以解毒为主,补虚调气为辅;若正气衰弱,而毒邪未侵,则以补虚调气为主,兼防御毒邪;若毒邪外侵,正气衰弱,则解毒与补虚兼施,达到解毒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内外兼治,攻补同施,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2.1 解毒解毒就是利用相应的药物祛除相应的毒邪,毒邪一旦入侵人体,对人体三道两路影响较大,而三道两路化生和调节的部位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所以外邪入侵,严重影响脏腑功能,亦可引发内毒,如外风(毒)引动内风(毒)等,临床治疗时需辨证使用解毒药,针对引发荨麻疹的毒邪种类,可以分为解风毒、解热毒、解寒毒、解湿毒、解瘀毒等。对病程较久的患者配伍补虚药,达到攻补兼施的效果,缩短疗程。

2.1.1 解风毒《素问·风论篇》中谓风为百病之长也,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毒常夹其他毒邪共同致患,谓风气藏于皮肤之间,遇热毒则得风热,遇寒毒则得风寒,遇湿毒则得湿毒,在治疗时需同时解两种毒邪,或多种毒邪同解。风毒入侵,一方面耗损人体正气,使正气虚弱,造成毒虚并存而致病,影响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或风毒经气道传入,到达化生和调节器官肺脏,阻滞三道,引起脏腑亏虚,进而影响龙路、火路,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或外风过盛,引动内风,外风合并内风,使风更加“善行而数变”,此时宜采用内外兼治、祛风解表、平息内风的治疗原则。壮医将对风毒的治疗编成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歌诀,如有毛能祛风,藤木通心定祛风,如壮药五味藤、石南藤,大血藤、黑风藤等藤本植物[6]。壮医经过经验积累,总结出了较多治疗风毒病的方剂,如浮萍止痒汤(由浮萍、防风草、马齿苋、麦冬、生地黄、甘草组成)可用于治疗风毒热毒盛者;桂枝止痒汤(由桂枝、芫荽、防风、荆芥、葫芦茶、车前草组成)可用于治疗因风毒寒毒而致荨麻疹;煅牡蛎湿疹散(由煅牡蛎、生地黄、何首乌、当归尾、苦参、白花蛇舌草组成)可用于治疗风湿毒所致荨麻疹。患者若疼痛应配以行气药,虚者宜辅以补虚药[7]。

2.1.2 解热毒 热毒是南方地区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热属阳,热毒侵袭,可导致体内阳气过盛,则损伤阴气,造成阴阳失调。外感热毒过盛,可使脏腑内生热毒、血热生风、皮肤腠理疏松,更易感受风毒等毒邪,致使天、地、人三气运行不同步,三道两路阻滞不畅,引发荨麻疹。热毒之邪,既可单独致病,也可挟邪为患,如湿毒、风毒。热毒可侵犯机体各部位,因此,热毒证的临床表现复杂。民间壮医习惯将用药经验编成歌诀,如根黄能清热、苦能解毒兼清热,如天仙藤、绞股蓝、苦瓜等,壮医亦善用以毒攻毒法治疗热毒证,如木鳖子、蛇莓等。壮族处于热毒病高发地区,民间壮医积累了较多的治疗方剂,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如路边青清热汤(由路边青、生石膏、白马骨、茅莓组成)专治热毒内盛等。

2.1.3 解寒毒 寒毒侵入机体后,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造成阴阳失调,又会凝结血脉气机,阻碍龙路、火路,阻滞三道两路,使天地人三气不平步而致病,或伤及皮肤,皮肤腠理闭塞致营卫失和,络脉结聚而成疹块,寒毒亦可伤及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无法化生和调节气血,气血生化不足,运行不畅,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寒毒既可单独致病,又可夹风毒、湿毒共同为患,多见于人体寒性体质者[8],此类患者多得温则减,得寒则剧。即近火或进食温热食物后病痛减轻,遇寒或进食寒凉食物后病痛加重。壮医常用于解寒毒的药物有肉桂、八角、花椒、小茴香、紫苏、香菜、韭菜,多为药食同源之品。壮医治疗寒毒的代表方剂有八角祛寒汤、二姜祛寒汤、大风艾祛寒汤等,在临床治疗时常配伍止痒药,治标治本,防复发,另外,应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以防药物的反作用。并且常配伍补阳药物如破故纸、巴戟天等。

2.1.4 解湿毒 壮族地区为湿毒之地,久居湿地,容易湿邪入里或湿邪内生,湿毒内蕴滞于筋脉骨肉、三道而致病,另外夏季炎热,人民喜食生冷,伤及脾胃,脾运化水湿不利,则内生湿毒、生风,影响谷道,气血生化不足,血虚生风而发荨麻疹。湿毒善变,容易夹其他毒邪,如春易夹风毒,夏易夹热毒,秋易夹燥毒,冬易夹寒毒,治疗难度加大,辨证治疗时应视季节环境而定,体现天地人三气与自然界天地同步运行,制约化生,生生不息。湿毒黏滞,致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另外湿毒易阻遏气机[9],影响气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机不畅,则血运行不畅,阻滞龙路、火路,使天地人三气平衡失调,无法平步运行而致病。壮医常应用的解湿毒药有一点红、土茯苓、马齿苋、苦参、蛇床子、鬼画符等。在解湿毒的同时配伍通谷道、气道药物,健脾行气,标本兼治。

2.1.5 解瘀毒 瘀毒内生,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血瘀,瘀毒侵袭,内则影响脏腑机能,气血生化不足,造成血虚,阻滞龙路、火路,天、地、人三气平衡失调,不能同步运行,三道受阻而致病;外则阻滞血络,使肌肤失养,皮肤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如风邪、热邪,与中医理论血虚生风、血热生风类似,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表证入里,使本症时发而缠绵难愈。另外,瘀毒阻滞气机,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不得运行,则气不得附藏于血中,涣散不收而无所归,导致脏腑得不到气血滋养,功能紊乱,影响三道化生和调节,使天地人三气失调而致病。临床常配伍行气药,使气血调和,滋养三道,通畅两路[10]。壮医学治疗瘀毒型荨麻疹除常规口服活血化瘀汤剂外,更有许多民族特色疗法,如壮医放血疗法具有调整阴阳、调理气血、通调三道、两路、解毒等功效,对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另外,壮医熏洗疗法也具有疏通三道两路、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作用[11-12]。

2.2 补虚虚是指正气虚弱、血脉虚弱、抵抗毒邪能力较弱等。补虚是通过直接补虚法(如补气血、补阴阳等)或间接补虚法(如调和气血、调节脏腑、调节三道二路等)以及其他各种具有增强人体正气、血脉的治疗手段,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体质亏虚的状态。虚是荨麻疹发病的内在基础,通过补虚可以增强患者抵抗风毒、热毒、寒毒等外毒侵入,以及增强化解体内瘀毒、湿毒等内毒邪的能力,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壮医学认为补虚可以调节脏腑骨肉气血功能,而脏腑骨肉气血是构成人体结构的物质基础[13-14],可充分体现人体正气充足与否,脏腑也是三道化生和调节的器官,气血充足,则龙路、火路通畅,天、地、人三气平步运行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并可缩短疗程。壮医治疗荨麻疹,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并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如补气可食用蛤蚧、山鸡、鹧鸪等,补血有龙眼、当归、紫河车等,补阴有乌龟、甲鱼、旱莲草等,补阳有狗肉、山羊肉等,另外,壮族人民喜食疗治病,如猪肚煲鸡汤(内含枸杞、当归、党参、胡椒等壮药)对胃虚、气血有一定作用,但补虚不宜过度,如补阳过度则伤阴,补气血过度则易引起鼻窍流血等。荨麻疹初期可食用血肉有情之品配伍药食两用补气血之品,达到不治自愈的效果。另外,可利用外治法补虚,如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15]。

2.3 调气调气是指调节人体之气,使其与天地之气平步运行。调气主要通过调龙路、火路,龙路、火路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其内属脏腑、外络支节,贯通上下左右,使人体天部、人部、地部的气血保持相对平衡,发挥正常功能。荨麻疹患者大多气虚,正气虚弱而致外邪内侵,正如《黄帝内经》中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调畅气机对荨麻疹患者至关重要,如滕红丽等根据壮医学“痒疾抓长子”“寒手”“热背”“肿在梅”的配穴原则,利用壮医药线点灸大肠俞、肺俞、曲池、足三里穴等,具有较好疗效[16]。另外,壮医耳针疗法具有疏通气道、谷道、龙路及火路的功效,联合内服消风散对急性荨麻疹有显著效果[17]。亦可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荨麻疹,如联合体针疗法等[18]。

3 讨论

壮医学是中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民族疗法[19-20]。壮医学认为,毒、虚是荨麻疹的两个重要致病因素,引发荨麻疹的毒邪主要有风毒、热毒、寒毒、湿毒、瘀毒等,毒邪与正气势不两立,毒邪可损耗正气,正气亦可抵抗毒邪,如若正气亏虚,形成毒虚并存的局面,则会加大治疗难度。从壮医“毒虚论”探讨荨麻疹的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壮医学认为,荨麻疹的治疗主要以解毒、调气、补虚为主,配伍止痒药物,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另外,更应注重预防,可通过运动锻炼、药膳达到增强抵抗力的效果,药膳则善用壮医药中血肉有情之品,更好地防御毒邪。壮医学认为,治疗荨麻疹主要通过通调三道两路,增强脏腑骨肉气血功能,使天地人三气平衡,同步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作用机理与中医学“异病同治”不谋而合。病程较久者,久病容易伤肾,治疗时应适当配伍补肾药物。

猜你喜欢
热毒荨麻疹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讨厌的荨麻疹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