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红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谈到“民心相通”,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1]。印尼是我国“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郑和文化作为中国和东南亚共同的文化记忆是历史送给我们的礼物,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资源。经过600 多年的沉淀,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两个“郑和”,一个是历史范畴的“郑和”,一个是存在于东南亚各族群历史记忆中的文化范畴的“郑和”[2]。目前,我国学界对印尼华人圈的“郑和崇拜”颇为关注,但笔者在印尼走访时发现,郑和在印尼知名度很高,而中国学界关注较多的“郑和神”的形象仅存在于华人圈中。那么,华裔之外的印尼大众是如何理解“郑和”的呢? 该文试图从媒体报道的角度探究印尼大众对“郑和”的理解。研究设计如下:
(1)采用道琼斯Factiva 新闻数据库的文本自建小型语料库。Factiva 数据库收录了近35年、全球2 300 余种报纸、4 200 余种期刊和杂志、640 多区域性的和行业性的新闻专线、35 000 多经过编辑的全球的公司报告。该研究以“cheng ho”“zheng he”“鄭和”“郑和”“Sam po”为关键词,选取在印尼可以看到的所有媒体报道,建成小型语料库。
(2)运用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3.0 对文本进行初步分析,Antconc 软件由日本早稻田大学Laurence Anthony 设计开发,其中的Word List、Concordance、File View、Cluster、Collocates 等功能对我们分析文本词频、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3)通过在印尼进行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辅助研究。
在运用Factiva 新闻数据库收集资料并去除重复报道和低相关性的报道后,最终获得了中文报道210 篇,英文报道337 篇,印尼文报道262 篇,形成了一个包含800 余篇报道的小型自建语料库。这800 余篇报道的来源不仅仅包含了印尼本土的媒体,还包含了在印尼社会中可以见到的其他国家的报刊和通讯,即所有在印尼可以见到的报道。
印尼当地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和印尼语。英语报道中,数量最多的是 《雅加达邮报》(The Jakarta Post)和安塔拉新闻社(LKBN ANTARA)。印尼语报道中,数量最多的是安塔拉新闻社(LKBN ANTARA)、《投资者日报》(Investor Daily)和印度尼西亚国家日报网站。
《雅加达邮报》(The Jakarta Post)是印尼的一份主流英文日报,这份报刊的受众主要是外国人和学历较高的印尼人。《雅加达邮报》提及“郑和”的报道数量有155 篇,其中报道量最大的是宗教和外交主题,如宗教全球领导人出席世界和平论坛、印尼土著与印尼华人的友谊等。其次,是中国与印尼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方面的报道。还有少量对郑和清真寺、郑和庙、国际活动、旅游行业等方面的报道。从报道内容来看,《雅加达邮报》提及“郑和”的报道视角较为宏观。除了《雅加达邮报》外,安塔拉新闻社、《投资者日报》 和印度尼西亚国家日报网站这三家媒体的报道在报道主题上基本一致。安塔拉新闻社是印尼的国家新闻社,共发布了23 篇提及“郑和”的英文报道和194 篇印尼语报道。《投资者日报》是印尼的主流印尼语商业日报,共发布了19 篇提及“郑和”的报道。印度尼西亚国家日报网站 (jawa Pos National Network)发布了16 篇提及郑和的报道。这两百余篇报道根据主题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对印尼旅游行业的报道;中国与印尼国际关系方面的报道;印尼郑和庙、清真寺活动方面的报道。其中,对印尼旅游行业的报道总量最大,占比超过70%。总体来说,印尼本土媒体由于受众定位的差异,报道侧重略有不同,“郑和文化”旅游的价值是印尼媒体最为关注的。
印尼社会中的中国媒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中国大陆媒体主要包含中新社、新华社、人民网、《环球时报》《光明日报》《新京报》、 中国产经信息数据库、中国经济信息网、《China Daily》 等我国主流媒体和通讯社;第二类媒体是中国港澳媒体,分别是《澳门日报》、香港《文汇报》、香港《信报》《明报》、香港中国通讯社、中国资讯行、《星岛日报》《中国时报》等。
1.2.1 中国大陆媒体的报道
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和通讯社,共计200 余篇报道。其中,英文报道40 篇。这200 余篇报道全部都是积极正面的报道,主要分为以下三个主题:第一,中国与印尼国家政府之间政治上的友好往来。如习近平主席在印尼的演讲、印尼大使高度评价中印关系、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尼、中国政府帮助印尼抢险抗灾、中印两国关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等。第二,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如中国文化与印尼文化的融合、走访印尼三宝庙、郑和多元文化基金会赞助或举办的活动、三宝垄华人过年等。第三,中国带动印尼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行业的发展。如印尼多举措吸引中国游客、一带一路框架下发展对华旅游、印尼借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推介旅游资源等。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媒体更侧重于政治层面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郑和文化”在我国媒体笔下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政治、 经济往来的重要文化资源。
1.2.2 中国港澳媒体的报道
中国港澳媒体的报道共30 篇,分布于13 家媒体,如《澳门日报》《文汇报》《信报》《明报》、香港中国通讯社、中国资讯行、《星岛日报》等。其中,英文报道7 篇。相对于大陆媒体,港澳媒体提及郑和的报道并不都是正面的,且在关注焦点上与大陆媒体明显不同。
港澳媒体的报道更加关注社会民生,对两国之间政治上的往来关注较少。重要主题有四个:第一,游览印尼,如班达亚齐游记、三宝垄游记、中国游客入印尼旅游享受多重优惠政策等。第二,中印民族关系,如印尼总统瓦希德先祖是中国人、瓦希德致力于民族和解等。香港《南华早报》还有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负面报道。第三,社会民生与社会活动,如对印尼楼市发展的预测、用摄影诉说印尼华人的故事、新三宝洞落成、庆祝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等。第四,中印政治与经济交往,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尼的演讲、建设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举办印尼贸易旅游展览会等。中国大陆媒体、中国港澳媒体报道的相同之处在于对印尼“郑和”的旅游价值,以及中印关系的发展。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大陆媒体更倾向于报道中印两国的政治往来、“一带一路” 倡议、 以及两国的文化沟通,大多从国家和政府的视角来进行报道。而港澳媒体和外国媒体的报道中增添了较多的社会民生方面的报道,对两国的政治往来关注较少。
除了中国和印尼外,有50 余家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媒体报道提及“郑和”,总量共有110 余篇,其中英文报道90 余篇,中文报道20 篇。亚洲媒体中,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海峡时报》、亚洲太平洋通讯组织、《曼谷邮报》的报道总量较多。西方媒体中,美国的《外交事务》、英国《BBC 国际媒体观察》、法国路透社是报道量较多的媒体。
西方媒体的30 余篇报道中,主要是对印尼以及中国的外交和政治方面的报道,如中国与印尼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温家宝总理关于中国与印尼关系的讲话、 中国海军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等。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与郑和相关的文化活动的报道。与西方媒体不同的是,亚洲媒体提及“郑和”的报道主题较为多样,涉及政治、旅游、宗教、艺术,以及郑和文化等。报道量较多的是对中国、印尼两国外交往来的报道及对郑和文化本身的报道,对“郑和”的旅游、宗教领域关注较少。由此可见,在上述媒体眼中,印尼社会中的“郑和”政治属性更强,而经济属性和宗教属性较弱。
印尼社会中的中国、印尼媒体提及“郑和”的报道总量最大,但侧重不同。总的来说,“郑和”在印尼社会有如下四个身份,分别是: 来自中国的明朝将军、重要旅游资源、中国与印尼友好往来的桥梁、印尼华人圈的“神”。
这800 余篇的媒体报道中,对郑和的称呼主要有“中国将军”“中国海上将军”“哈吉”等。在所有的印尼媒体报道中,“中国”和“印尼”是频次最高的词汇。在对印尼当地居民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单选题“郑和是哪个国家的人? ”有9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中国”这个选项,9%的人选择了“不知道”,1%的人选择了“只是传说中的人”。说明在印尼媒体和印尼大众的观念中,“郑和”与“中国”是紧密关联的,郑和作为“中国人”的身份符合印尼大众的认知。
很多媒体报道都对郑和与印尼的历史渊源有简要的描述,有些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史实。比如,很多报道都会介绍郑和的来历及郑和抵达三宝垄的历史,其实历史上对郑和有无踏足三宝垄至今尚无定论。我国学界较为关注的是存在于东南亚华人圈的“郑和崇拜”,但不论是印尼本土媒体、中国媒体还是其他国家媒体,对信仰层面“郑和”的关注都很少。总的来说,各国媒体的报道更多的是对历史上的郑和的介绍,如郑和的身份、郑和在印尼的活动,鲜少提及印尼社会中流传着的与郑和遗迹、 景点有关的神话传说,也无意塑造“郑和神”的形象,进一步说明“郑和神” 的形象仅存在于华人社区当中。因此,中国、印尼和西方媒体所打造的是“历史的”郑和,而非“传说的”郑和。
旅游和基建、海洋、能源、食品并称为印尼的五大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尼旅游行业发展迅速,不仅为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也促进了商业、酒店业,以及旅游商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3]。安塔拉新闻社、《投资者日报》、印尼国家日报网站等媒体都将“郑和”当作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报道。“郑和”作为中印两国共同的历史记忆,对中国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印尼不但开辟了“郑和下西洋之路”旅游专线,兴建郑和清真寺作为景点,还开辟了新的航空线路。在新冠疫情暴发以前,中国赴印尼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笔者在印尼采风时所居住的酒店中发现,该店介绍三宝垄的宣传册中就将“Sam poo Kong”排列在景点介绍的第一位。这些景点不仅仅吸引了中国游客前来游览参观,也提高了“郑和”在印尼当地的知名度。在问卷调查中,有63%的印尼被访对象因曾去过这些景点才了解到郑和。由此可见,在印尼社会中,“郑和”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提及“郑和”的报道中,中印政治与经济往来是重要主题之一。中国、印尼,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建设、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印两国历史关系等内容时,都会提及郑和下西洋每一次都抵达印尼的事迹。由此可见,中国和印尼媒体都将“郑和文化”看作中国与印尼两国友谊源远流长的生动例证,这一段共同的回忆成为中国与印尼建立友好关系的契机和桥梁。但从报道数量上来看,中国媒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此类主题的报道量较大,且多从政府和国家的角度出发,印尼媒体对此类话题的关注度明显较低。
“郑和崇拜”仅存在于印尼华裔群体当中,故仅中国大陆媒体对印尼华人群体中的“郑和崇拜”有所关注,但报道数量较少。在印尼开展田野调查工作时发现,大多数非华裔印尼大众对华裔群体的“郑和崇拜”并不了解,甚至很惊讶有人向“郑和”祈祷。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郑和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将军,并不是一个“神”,向其祈祷无法求得健康财富。但在印尼华人社区,华人的“郑和崇拜”是较为普遍的。印尼三宝垄大觉寺内一个中华武术班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有很多人向郑和祈祷,全部都是华人,有的还是华人穆斯林,我看到有女士带着穆斯林的头纱跪在郑和像前祈祷,经常有。”可以看出,很多华人尽管皈依伊斯兰教,但依旧还保持着华人的信仰。
综上所述,“郑和”在印尼社会的四个身份当中,“中国将军”及“旅游品牌”的身份是印尼大众对“郑和”最主要的认知。“郑和神”的身份仅存在于印尼华人社区当中。西方媒体及除印尼以外的亚洲媒体都更加关注“郑和” 在中国与印尼外交往来方面的价值,“郑和”的宗教属性和经济属性则较少得到关注。
印尼“海上强国”的构想与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4]。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和印尼同属亚洲的文明古国,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双方开展人文交流具有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5]。“郑和文化”是中国和东南亚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中国和印尼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印尼“郑和文化”的理解是挖掘其文化桥梁功能的基础。
通过对比印尼媒体报道、中国媒体报道,以及其他国家媒体报道发现,各国媒体对印尼“郑和文化”的关注角度不同,印尼本土媒体更加关注“郑和”的旅游资源开发; 中国的对外宣传媒体更加关注“郑和”促进两国友好往来的文化桥梁功能;西方媒体提及郑和的报道,更多的是对印尼及中国的外交和政治领域的关注。由此可见,中国媒体与印尼媒体对“郑和”理解的差异较大,很难实现对话。但对外宣传媒体只有在被看到、被接受的时候才能发挥其功能,这就要求我国新闻媒体报道记者要改变以传者为中心的思路,少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生硬说教,多一些人文色彩[6],在报道角度和手法上要尽可能多元化。笔者在印尼进行田野调查时感受到,能够被印尼大众记住的仅仅是当地与“郑和”相关的景点和少量有趣的传说,说明印尼大众对贴近自身的、有人情味的信息更加感兴趣。因此,我国对外宣传媒体要讲好中国“郑和”故事,不需要迎合当地人对“郑和”的记忆和认知,可以在尊重印尼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深挖“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结合新闻事件讲述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在保持正面、积极基调的同时,减少宣传味,增加趣味性,建构一个“有血有肉”的“郑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