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琴,秦勇,金艳文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 03061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想要提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首要任务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大学英语课程是所有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它拥有独特渗透优势的育人载体,覆盖面广,开课时间长,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融入中医药文化,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医药文化是打开我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一把金钥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经验和高深的哲学智慧。所以,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特别是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及其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是中医院校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处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医药自信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不仅符合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且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心怀天下百姓、具有大医情怀的国际化医药工作者。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国共青团,2016)[1]2017年课程思政的概念得以正式提出,明确指出政治思想工作不能局限在一门课上,而应该贯穿到高校的各类课程中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树德育人工作中的作用。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新增的一条内容中提出了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任务,突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改革中尤其要抓住中医药文化这一独特的优势特点,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相关中医药元素,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外传播中华医药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近代以来,在西医的冲击下,中医药传统医学历经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医疗防预工作和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2019年以来,中医药在这场全球性的疫情抗击战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对中医药有了更高的认可和接受度,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正如张伯礼院士曾在2015年的博鳌论坛中医药分会场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的“不是说中国的中医药一定要国际化,而是世界需要中医药。”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此可见,教育从来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而应该担负“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立德树人思想在我国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强调先学做人,再学做事[2]。“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它不是指一门思政课程,而是一个育人理念,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在各类课程中贯穿思政精神和内容,达到育人的功效,落实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医药文化具有民族独特性和较高的识别度。据统计,在国际上,中医药是除了中餐之外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中医药包含非常丰富的思政内容,它蕴含的“天人合一”“大医精诚”“医乃仁术”“调和致中”和“辨证论治”等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思想和人本主义的医学伦理思想,与中国自古以来儒家和道家崇尚的以“仁爱”和“自然”为核心的文化精神一脉相承[3]。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均选自国外原版英文文章,其思想和思维方式也偏西方化,在长期的学习和渗透中学生难免受其影响,将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些好的东西丢失掉,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中医药自信思政教育刻不容缓。一个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未来的中医药工作者,如果思想意识上出了问题,中医药文化认同不高,那么他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成绩再好也等同于零。
教师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主体,是培养学生道德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主力军。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教师是关键[4-5]。大学英语教师均是英语专业出身,受西方文化渗透时间更长,影响更深。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台下的学生,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直接关系思政育人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因此,身为中医药高校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夯实自己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借助学校的资源优势填补自己中医药文化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心,投身于以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心为目的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中去,通过以身作则规范引导学生,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6]。
新时代的大学生多为“00”后且独生子女居多,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便利的现代化生活使得他们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所抬头,所以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运用辩证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西方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中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要善于发掘中医药思政元素,在课程中隐性地渗透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倡导仁爱、诚信、和平、中庸、大同等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中去,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人本主义精神[7-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国内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急需既熟练精通英语语言技能又具备一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主要教授语言点知识,且多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加上大班授课,学生还处在被动填鸭式的学习模式当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一大障碍。开展大学英语与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在课堂上的融合,开辟了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条新路,教师重新思考课堂设计,使大学英语教学耳目一新。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的中医药自信元素,然后联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升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查阅资料、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央对各高校提出了在人才培养整体过程中要坚持三全育人的要求[10-11]。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是“三全育人”格局的需要。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谓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在中医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医药自信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和学习内驱力。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增强人的体力、 智力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等,而自豪感便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医药文化自信便是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具体体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隐形融入中医药自信元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内驱力,提高学习效率[12-13]。
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具体规划的发布,中医药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与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互通有无的一张名片,并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人才是关键。目前,中医药文化“走出去”面临的一大障碍主要是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缺乏既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又通晓多国语言与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前提是中医药继承者既要有过硬的外语水平,又要对中医药文化有强大的自信心。老一辈中医药工作者普遍外语水平有限,年轻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一般为两年时间,且主要为通识性大学英语教育,在思想政治意识层面上不够重视,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中医药自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对中医药的呼吁声也愈加强烈,对高质量的中医药典籍译著和国际化的中医药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医药著作的外译版本是将中医药文化传播海外的主要载体和实现手段。但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加上语言和文化的不对等,使得这些经典典籍的译文在国外传播起来困难重重。将中医药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思政改革旨在培养兼具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高度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既能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又能将优秀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2019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高校要建设新文科,做强大外语”。大外语指的是外语教学要突破原来仅教授语言知识的限制,要将格局放大,培养既有爱国情怀、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外语人才,为国家的发展需要服务。因此,中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的应该是胸怀祖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修身报国等中医精神理念,坚定地追求高尚医德的真善美的复合型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高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中医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语言应用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人文关怀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从心理角度、情感关怀等方面出发去接待和诊治患者,做到既能从身体上治疗患者疾病,缓解疼痛不适,又能从心理和精神上给予患者双重慰藉,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康复。
一场新冠疫情将全人类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人类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在这场疫情中,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更加聚焦人的成长,寻找指向真实的教育和有价值学习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展思政教育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同时具有长远的实践意义,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一个国家的强大本质上是文化的强大和精神的强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与疾病不懈斗争的过程中,整合了源源不断传承下来的医学经验和人文精神所产生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医药文化自信背景下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思政改革是一个多赢的课题,既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丰富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化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提升了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整体水平,又对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