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2-12-06 16:28:39杨德新李黎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政治

杨德新,李黎炜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在新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产生意义,还能使学生通过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来应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不良社会思潮和价值观问题。目前辅导员需要发挥思政教育工作的胜任力和组织能力,并通过解决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问题的方式,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1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当前,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加上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存在年龄差距,从而给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带来挑战。其一,辅导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辅导员主要采用过分宽松或过分严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思政教育工作内容,这对推动学生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部分辅导员还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未能真正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特征,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进而很容易使学生出现难以接受、叛逆心理等问题,不利于相关工作的有序发展,造成辅导员工作出现难上加难的现状。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忽略对信息技术的深刻应用和认识,没有根据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话题,以及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引导,进而导致日常思政教育工作效果不理想。其二,辅导员工作技巧有待创新。加强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让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才能达到防微杜渐,强化工作水平的目标[1]。目前,由于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过于复杂,从而也呈现出辅导员工作方式相对单一的现象,辅导员主要采用与学生之间理论知识传输和交流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未能根据学生的思想特征,加强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从而出现工作滞后性,难以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的现状。其三,未能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活力,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虽然辅导员开设思政教育课程,但是仍然存在思政教育工作未做到位的问题。辅导员没有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和教育方法,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修养气度和正确影响学生言行,产生了不利影响,还会使学生缺乏对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未能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还会使思政教育工作给学生带来负能量,造成学生对于思政学习存在抵触心理,难以提升其教育效果。另外,辅导员未能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开展具有艺术性的思政教育工作,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限在课堂,不利于发展其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工作[2]。其四,辅导员考核制度不完善。时代的不断变化,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也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高校结合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变化,加强辅导员考核制度优化,让辅导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防止出现教学能力与实际工作情况脱节的现象。当前高校针对辅导员思政教育的考核制度是不完善的,而且传统教育方式与信息化社会之间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过于注重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结果等方面的考核工作,没有通过注重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对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过程监督,提升辅导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知,以及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变革与发展。此外,如果缺乏对辅导员各项能力和教学工作水平的考核制度,也不利于更好地为辅导员创造外部条件,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辅导员自身素质。

2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中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新时期背景下,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上大多数大学生属于“90”后和“00”后,进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期间呈现出多样化思想、 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现状。为更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思想特征,需要重点分析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学生思想特点的实际情况,进而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思想高度开放,增强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当前大学生思想具有喜爱创新、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加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具有高度虚拟、开放的特点,进而也使学生思想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特征,更喜欢通过互联网了解所学知识,这给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提升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小说、游戏、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从而出现不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错误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加上学生缺乏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也使学生的思想出现一定问题。为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辅导员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下,满足自我成才的发展需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在高校教书育人背景下,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和价值。思政教育占据人才培养的很大比例,是推动现代大学生有效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各项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优化,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并通过将思想素养培养与学生实际生活技能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仅是学生的师、友,更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督促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能使学生学习到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思想理念,不断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顺应学生心理变化,引导学生运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解决存在的学习压力和问题。目前,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其重要力量,可以通过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变化的方式,做好学生人生和成长道路的指引工作,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下,更加热爱学习、开拓创新,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不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是通过从职业走向专业的方式,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专业性,辅导员通过外出交流和学习的方式,促进自身能力和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让辅导员自身符合国家和社会对于辅导员育人工作的更高标准,使其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4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问题解决策略

4.1 强化辅导员工作能力

在解决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中,需要做好辅导员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工作,提升辅导员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并通过强化其工作能力的形式,让其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工作目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水平,这就使辅导员工作能力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给予辅导员更多自主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采用与其他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之间进行互动的方式,正确吸收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进而做好学生思想领路人,不断通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去帮助和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生思想问题。学校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等形式,对辅导员岗位工作能力进行专业化培训,通过提升辅导员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技能的方式,让辅导员能够通过自身专业水平更好地参与思政教育工作中,逐渐形成多项专业型辅导员,不断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和引导。

4.2 提升辅导员工作技巧

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重点关注学生各方面情况,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合理优化思政教育工作,加上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特点,需要辅导员提升工作技巧,有序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项环节中。教学环节出现差错,很容易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水平和自身的有效成长。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交流的方式,将更加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理念投入到工作中,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意识和价值观,强化工作的针对性[5]。同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感受学生心理变化、思想意识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自身角色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让辅导员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不失威严、 平等又有思想高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技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另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合理分析社会信息、社会动态,并通过学习互联网技术、多媒体使用技术等方式,不断缩小与学生之间的代沟,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育人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更多学习知识和思想内容。从而强化辅导员工作能力,保证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相处。

4.3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个性较为鲜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阶段,为防止学生思想观念出现偏差,还需要辅导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解决学生所存在的思想问题,并通过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式,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效果。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 还要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方式,找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给予学生意见和建议的方式,强化学生完善自身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改变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6]。同时,辅导员需要将自身定位与学生地位平等之间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常态。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犯错时,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和指责,而是通过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挖掘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背景下,必须做到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思想政治学习方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中,提升学习质量。

4.4 创新辅导员考核制度

目前发挥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是重要的,不仅可以促进辅导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发展,还能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发展。对于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考察工作,不能仅停留在注重结果性考评方面,还需要通过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创新辅导员考核制度。在考察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辅导员拥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素养,还要具有思想引领、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7]。学校还要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采用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和原则,了解辅导员是否能够胜任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能力有待提升的辅导员可以采用加强培训的方式,强化辅导员的胜任力。高校可以采用构建激励约束制度的方式,激励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情,并通过打造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方式,尽可能地发挥辅导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从正确的角度和思想意识层面参与到日常的学生培养和思政教育工作中。

5 结语

高校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赋予的最高使命就是发挥其教书育人作用,而且在教书和育人的过程中辅导员作为其关键和核心,不仅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深远意义,还能极大地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所以,强化思政育人效果,推动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