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复兴的中国武术生态失衡与回归

2022-12-06 16:28周珂璇徐国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传统武术背景

周珂璇,徐国红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烟台 264011)

在当前中华传统文化振兴和传统武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和讨论传统武术的“生态发展问题”不仅能够全面系统地改善传统武术,还能够促进传统武术的维持、 具有传承与发展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建立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管理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大理念的贯彻和执行,也将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及生态解读概述

1.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概述

武术按时间的进程演变分为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是指传统武术。所以,该文围绕传统武术进行阐述,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究也就是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研究。了解武术的概念,是我们研究传统武术的第一步。武术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表明了我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传统通常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东西,如思想、文化、观念、风俗、礼仪、制度和行为方式等。我们可以说传统是历史发展和继承的一个结果和表现,它可以影响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传统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东西,它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所创作的,它是社会上约定成俗的东西。例如,中国文化必须是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延续和发展的,其不仅带有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且该文化是在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的。传统必须根植于中国文化,这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第二,传统要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使其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持续地发展下去。所以,传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体现在它的方方面面,例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播[1]。

1.2 从生态到武术的生态解读

站在生态研究的角度上来说,随着关于生态的分析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武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和前景发展。研究和分析文化生态学的学者认为,武术文化其实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发展作用下产生的,在文化创新和发展过程中,也会形成和生态系统的有条件的有效关联。因此,我们要想深入研究生态文化,不但要切实分析武术文化的社会特性和人性,还必须结合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凸显其自然性。文化生态学相关学者还认为,不管是面对什么类型的文化,我们都必须结合其历史起源和社会发展空间进行研究,才能形成具有最终特点的文化形态。只有当特点文化和相应的生态空间彼此作用,才能促使这一文化结构在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空间彰显良好的生存状态,最终使得文化朝着固定的生态系统发展演进和完善。

中国武术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缩影,独具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所区别。在其长期的发展中,也会被各种规律和因素影响。从我国武术的长期发展历史来看,要想实现我国武术文化的长期、持续性发展,不仅要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文化背景,还必须了解其自然文化背景,最终创造出能够促进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条件。通过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史的分析,不难发现武术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

“武术生态”作为中国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对中国武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武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环境中,其技术体系、思维方式、传承方式和精神追求都与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密切相关。例如:从文化属性上看,由于地理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武术表现出较强的内向性和整体性;从技术制度上看,受我国地理因素和哲学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武术所彰显出的内向性和全面性是非常强烈的[2]。中国武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多元化发展特征。在继承方式上,中国武术因受到血脉传承的影响,呈现出强烈的家族延续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中, 中国武术已经显示出一个独特之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从混乱到有序”,我们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武术的历史变化[3]。

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武术具有自然、历史、文化的独特生态背景和发展空间,中国武术才会有如此特点。唯有如此,中国武术才能把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与精神、理想与信仰凝练成最直观的概念,从而彰显中国文化魅力,传递中国文化精神。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需要对中国武术的生态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2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的生态失衡

2.1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内部生态系统的失衡

如今,原本作为养生秘术的传统武术,在瑜伽、健身、步行、健美操等新运动的冲击下,已经“弱化”了。最初被用作防御的传统武术,其防御作用在竞技比赛的发展和格斗、 拳击、UFC 等外国武术的传播推广中被“分解”。传统武术,原本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在体育文化的影响和少儿跆拳道“礼义廉耻”的营销推广中,已经丧失了教书育人的使用价值;原本作为大学体育项目和推广内容的传统武术,如今在体育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被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替代。可以说,当今室内传统武术与当代体育赛事相比,明显处于“非主流”和“弱化”的位置。

2.2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外部生态系统的失衡

如今,武术在当代教育模式应用方面,师生之间的继承传统武术文化的方式逐渐褪色。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盛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发展势不可挡,导致传统武术文化传承速度教育方式放慢。从传统的“导师制”到现代的“学校文化教育”的转变,这种改变是很大的。当代“学校文化教育”发展模式在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长期流行,在推动传统武术新项目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传承方式的变化,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凸显[4]。如何将传统武术的传承方法纳入新时期的教育模式,并将新升级的传统武术的继承方法纳入新时期的生态系统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3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生态回归的理性分析

针对传统武术当前发展的 “绿色生态症状”和“全球环境问题”,对传统武术的“绿色生态回归”进行适当、 有效的选择和坚持已成为一个更为现实的话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传统武术相关的“绿色生态失调问题” 和外部生态系统的失衡有较强的相关性,但这并不是造成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全面发展困境的关键原因[5]。在传统武术生态系统地崩溃下,由于历史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转型,因此“传统武术的智慧” 只是历史时代发展的一个环节。今天发生的事情已经很多年了,只不过,主要地表述会有一些变化。那么,在武术发展的今天,在武术职能的发展进程中,会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研究发现,过时的文化、艺术和法规,西方体育产业的传入导致了我国教育者对西方国家文化的盲目模仿。这会导致传统武术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维护中国传统文化。

4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生态发展的理性回归

4.1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内部生态系统的理性回归

4.1.1 文化生态层面的理性回归

为了应对传统武术文化和艺术之间的不平衡,每个人都应呼吁发展传统武术,传承中国文化,应用民间文化语言的表达方式,保持和遵守传统武术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因为“一个国家民间文化的所有继承和发展基本上都是在原始文化和艺术生态视域下进行的,没有传统文化和艺术,何谈继承与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武术应该在我国文化认同的核心概念下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并创造出属于自身文化和艺术脉络的特色体系,在文化艺术产业中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品牌形象。此外,为了吸引传统民间工艺,必须保持民间文化的绿色生态,培育良好的文化艺术土壤,并正确对待民间传统,以便民间手艺的传承得以继续。当前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回到中国文化的真实身份上来,回到传统武术的原始表达方式上来,体现其个性。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武术的真实身份可以用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的故事,宣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4.1.2 精神生态层面的理性回归

为应对传统武术精神精髓与绿色生态不平衡的问题,大家热切呼吁其发展基本回归到原来的“自强自立,天道人道”以及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天人合一”上来。尊重“理所当然”“和谐、包容”“判断感知、知行合一”及“成人用武力”的理念[6]。在应对西方国家体育产业的影响时,传统武术应该保留其精神实质,要恪守中华民族的品格。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生态是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崛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4.2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外部生态系统的理性回归

4.2.1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技术生态层面的回归

可以说,传统武术技术的划分,不但传统武术技术管理系统的生态平衡受影响,也使传统武术技术管理体制的整体性、继承性受到严重影响。目前“训练与实践分离”,原始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背道而驰,也使传统武术在“无法实践”的基础上失去了独创性[7]。因此,为解决传统武术技术绿色生态失衡的问题,我们应该回到“运动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传承和发展模式下。在传统武术的发展和市场推广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贯彻“不仅要有练习技能,还要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体现出战斗观念”这一理念。只有传统武术技术训练与实践相融合,才能确保传统武术技术的整体传承不会丢失,传统武术的文化底蕴不会消退。“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中国武术”可以成为全世界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认知来源,成为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方式和媒介[8]。

4.2.2 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制度生态层面的回归

在解决传统武术规范下存在的绿色生态失衡、传统武术文化与艺术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必须对“师生传承”这一规则的功能与应用进行客观的反思。在传统的师生传承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一对一的,老师不但可以按照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来教授,而且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让门徒理解并感受传统武术的内在价值。但这种方式,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并且必须依靠越来越杰出的教师[9]。随着“工匠精神”的回归,师生之间的传承质量逐渐受到重视。除了传授技能和知识外,师生的传承也是对人和品格的教导。据此,适当回归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制度的生态内容,不仅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大趋势,也将是必然趋势[10]。

第一,处理好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间的关系。我国在加强传统武术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遵循“兼容并包,实践检验”的文化心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也就是说,武术工作的重点应当是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行发展,不能只偏向一个,二者相互补充才能使中国武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武术的良性发展。

第二,武术的发展应该结合现代化的学科理念与思想,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使武术体系可以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创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11]。

第三,通过武术文化旅游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又可以提升武术的文化价值,不断充实地域武术文化圈的内涵。对地域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也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12]。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处理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的生态失衡问题,就必须创造适合传统武术自身发展的生态空间,必须找到属于传统武术生态发展的真实身份。艺术本身也必须回归传统武术,“师生”的传习方式要符合新时期的需要,要符合传统武术的精神实质。只有如此,目前的传统武术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保留其固有的文化与艺术形式、固有的精神与本质价值,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中国武术的生态回归。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传统武术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