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丽 杨小明
(上海大学 上海 201900)
体育承载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梦想。《建设体育强国纲要》中指出,要深化体育和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进一步协调青少年的文化和体育共同发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网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技战术、心智、社交于一体的时尚体育运动,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且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进行的终身运动,对健康长寿有明显正向影响。但我国网球运动起步较晚,相较于其他球类运动网球群众基础薄弱,普及度还远远不够。我国网球事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小,在世界职业网球大赛中我国运动员综合表现一般,整体水平与世界网球水平差距较大。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提高我国网球运动的国际影响力,将我国网球事业做大做强,需要以学校为切入点来完成推广。《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高校网球试点工作的通知》是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是我国高校网球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契机。要利用国内网球发展的良好历史时期,以高校为出发点,为中国网球事业奠定群众基础。如何将网球有效融入学校体育,让学生深刻认识网球运动,提高网球竞技能力,为竞技网球运动培养后备人才,助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本研究结合高校文化环境、体教融合的国家政策和网球运动发展的现实情况,在体育强国政策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高校网球推广的可行之策,对促进我国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参考。
“文化建设”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网球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独立、坚持、拼搏、团结、奉献;网球所传达的文明伦理和礼仪是优雅、正直、尊重、公平和谦逊;网球体现的心理素质是自信、专注、积极、道德和意志。网球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否稳固,是影响网球运动高校推广的重要因素。网球普及度低、公众对网球的认知度不高,网球文化根基不牢,这些都成为高校网球发展的外部难点。
学校是传播知识和文化最快、最稳定的地方,学校内网球运动的普及可以使网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是“滞后”的,而高校网球文化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高校网球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的政策鼓励,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离不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想进一步推广校园网球运动,网球文化建设有待加强,让学生有参与网球运动的意识和兴趣。
网球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网球场建设和维护费用高昂,是阻碍高校网球推广的重要问题。因为标准塑胶网球场地设施和维护费用成本较高,一些学校的塑胶网球场数量较少,大多数学校的网球场馆仍然是传统的、简单的水泥硬地。档次较高的网球场大多是近几年新建的,网球馆的建设更是落后,大部分学校只有露天网球场,很少有学校有室内网球馆,而室外网球场很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并且网球馆一般只对重要比赛开放,平时不对学生开放。且缺少网球墙,网球发球机等网球辅助性练习的基础设施。
网球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会直接受场地的质量和数量影响。据相关研究调查,全国高校中有43.74%的院校没有网球场地,有25%的学校有8个以上的网球场地,55%的学校里有4-8片网球场,20%的学校有4个以下的网球场,可见网球场地十分紧缺。并且在网球发展较好的体育院校中也存在着多人运用一片场地的局面,其他院校可见一般。没有一定数量的场地和设施,高校网球推广就犹如纸上谈兵。想要促进和推广校园网球,必须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网球教师的数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制约高校网球推广的重要因素。以高校为载体,扩大网球参与人数。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引领者,在推动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网球推广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网球运动以它独特的健身和娱乐的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学生们参与网球运动的愿望也越发强烈。我国高校中专职网球教师较少,他们不但有较大的工作量,而且工作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高校网球师资力量匮乏,网球运动难以推广,壮大高校网球师资力量刻不容缓。
网球比赛也是检验网球教学和训练效果的重要标尺,是提高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网球比赛可以吸引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网球的兴趣。我国高校网球赛事在逐渐曾多但也面临着,举办的赛事数量少、赛事资金相对紧张、赛事缺少赞助商、赞助资金少、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简单等问题。
校内网球竞赛不但是测试网球教学和训练的有力杠杆,还是促进高校网球普及和提高的重要手段。没有举办各类网球赛事,学生对网球缺乏全面的了解,难以充分领会网球的真谛,学生也难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要加强高校各类网球赛事的组织管理,增大网球竞赛规模,营造高校网球氛围,为学生提供施展网球技能的舞台,使高校网球运动不断健康发展。
后备人才库的数量和质量是竞技网球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高水平网球队的发展,不仅能促进高校网球的推广,还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般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网球发展氛围较好的地区。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区域发展不均衡。
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招收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资格的高校中,高水平办学层次较高,但以发展网球为主的基层组织特色网球学校,能为中国竞技网球提供优秀后备人才的规模和数量还远远没有达到。目前高校网球和竞技网球的发展还不协调,提高高校网球高水平质量与竞技网球相结合发展,才能实现高校网球的推广和发展。
为促进高校网球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将网球文化融入时代内涵,创新传播方式,实施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工程。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公共号码、大学广播、墙报创新设计、大学报纸、网络等方式传播和普及网球文化,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网球;组织网球协会,把网球活动家聚集在一起,成为大学网球的先锋,带动学生参与网球运动,举办网球文化节,其主题活动可包括:组织学生网球征文比赛、校际网球明星展示赛、有关网球的知识竞赛、网球体验活动等;举办网球明星进高校讲座,有效连接大学网球与世界网球。营造良好网球氛围,让网球运动成为一项有趣、易懂、“接地气”的运动。
教师将网球文化融入教学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网球文化,增加青少年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加强网球在大学中的影响。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健康中国”的理念,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完善的硬件设施是高校网球教学和训练的基础,也是促进高校网球运动推广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规划网球场地设施建设,改善网球教学环境。可以利用企业赞助、政府补贴等形式和渠道筹集资金;也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灵活利用现有场馆,利用中小学现有体育场馆设备进行网球教学和训练;还可以对现有场馆进行改造,一馆多用,让更多学生从网球中受益。如,对排球场、羽毛球场进行改造,把中间的网换成简易方便的短网,也可短期内修建简易的网球墙,增加发球机等辅助性练习设备等。
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学校网球场地设施建设受国家政策保护和大力支持。政府教育部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增加专项资金,为促进高校网球运动提供基本的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统筹学校网球设施建设,促进高校网球运动推广,普及全民健身活动,为建设健康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深化体教结合的政策,提出了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培养政策: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可担任体育教师职务。专业网球教师在中小学体育学校教学可以提高网球教师的专业水平,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专业指导。让退役运动员培训后到高校任教,不但可以解决网球教师不足、退役运动员就业的难题,还可以形成明星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校网球运动氛围。
为缓解网球教师紧缺的局面,可以选派其他项目优秀体育教师或热爱网球运动的体育老师参加网球项目的培训,为高校网球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入高校,将网球俱乐部里面优秀的教练员聘请到学校兼职网球教师;将高水平运动员到各院任网球指导员等方式解决缺乏网球教练员的问题。建立学校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教学能力与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挂钩,提高网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师高校网球参与程度,增强教师综合能力。为教师们提供相应的平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多元化形式,加强网球教师之间技术、战术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各级网球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提升机会,注重培养与统筹相结合,让高校网球教师团队变得年轻、热情、创新且技术精湛。
举办高校网球赛事,让更多学生有参加网球比赛的机会,了解、感受并参与到网球比赛之中,还可以借鉴网球发展较好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高校网球推广。国家针对青少年赛事提出,要建立常态化的高校体育竞赛机制,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通过形式各样的高校体育比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网球运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各阶段的学生体育活动可以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举办。
对学校而言,增加学校网球赛事的频次,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网球运动会,满足网球团体的比赛需求。网球赛事增加,促成良好的高校网球氛围,从而促进网球在高校内推广。学校可以大力宣传网球比赛来扩大赛事关注度、打造高校网球赛吸引更多品牌加入赞助高校网球的行列中。进而增加举办网球比赛的资金来源,形成良性循环,让网球运动在高校中健康地持续推广和发展。
发展高校网球对培养我国网球后备人才正在发挥“兵工厂”作用。只有在“生产”方面搞好了,才能不断为一线队提供优秀人才,确保我国竞技网球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团队入学人数的增加将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网球也不例外。这将活跃高校网球运动的气氛,促进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学校要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体育教师,促进学校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网球运动的学习和训练中来,网球运动的推广也为“为国争光”计划提供后备人才。
建设体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的发展关乎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将网球有效融入学校体育,对促进我国网球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凡意义。了解网球高校推广现状和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助力高校网球的推广和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