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022-12-06 14:05:47张灵通
新型工业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搭板路基施工人员

张灵通

呼和浩特市市政建设服务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0 引言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道桥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保障工程的质量,需要对工程所在的位置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尤其是工程的沉降区域,还需强化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做好技术能力的提升,增加工程的使用周期,保障工程的正常运用,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升。

1 工程沉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变形问题的发生

在道桥工程施工时,很容易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基[1]。例如,在道桥施工的过程中,若是周边环境比较恶劣,需要对地基的稳定性能进行评估。若是该区域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其很容易出现形变的情况,进而会造成施工沉降的问题发生,该地基的强度很容易受到土质高度和间隙的影响,进而使得该地基的压缩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旦进行后期的浇筑施工,该地基的承受性能出现问题,很容易产生沉降的现象,出现跳车的情况。在出现沉降问题时,其根本原因还是工程的设计问题,若是施工人员没有根据施工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相应的钻孔施工,就会导致无法准确测量地基的深度,也就无法准确进行处理和施工[2]。除此之外,在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精确的计算,否则就会导致桥头出现沉降问题,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路基的土壤不断流失,对该工程的强度也会有相应的影响。

1.2 工程台背施工质量问题

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桥台的稳固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更好地控制桥台的质量,在工程的实际工作中,很容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工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对工程的回填质量产生影响,使其最后的质量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不利,留下较多的安全隐患。

1.3 设计环节造成的沉降问题

在工程的设计环节,相关的设计人员过度重视工程的经济成本,从而采取小跨度的桥梁来设计较大的河面区域,从而导致桥头的路堤过长或者其尺寸与设计方案不符等情况发生,当后期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除此之外,若是设计人员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的设计,那么也会导致位移、沉降等问题的发生。

1.4 土质结构等问题

在进行道桥施工的过程中,桥台软土质的问题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其中土质条件松散是该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进行该类土质的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且对工程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若是工程遇到淤泥等情况,对于道桥工程质量和安全也有着一定的威胁[3]。

1.5 绑带技术应用的问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对道桥施工的引桥板的设计加以重视,从而强化工程的稳定和平整性能。但是,若是施工人员没有根据相关的操作标准和需求展开施工,那么很容易导致绑带技术不规范、不合格等情况,也会导致该技术无法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挥。除此之外,若是引桥板的质量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工程的路基和路面的负荷性能,导致沉降的问题。

1.6 路基结构的设计问题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原料是钢筋混凝土和过渡板等。因此,还需对原料的刚度进行相应的检测,避免其造成路面路基的沉降问题发生,保障整个路面的平整性能。通过科学核算,该工程路基结构原料主要是通道板材。一旦发生沉降问题,很容易出现跳车的情况。因此,还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和改善,进而减少隐患和风险。

2 技术重点分析

2.1 地基回填技术

采取砂砾或者灰土回填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强化地基的强度和路基的负荷能力。其中灰土回填的方式防水性能相对较强,其硬化之后还能与土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而强化该土的紧实性,提高整个桥梁路基路面的强度性能,避免出现过大负荷和压力,导致路面形变的问题发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在施工前期就制定好相应的计划方案,并根据该方案进行回填施工,保障每个砂砾大小均匀,其用量也能满足施工的需求,针对该砂砾的规格尺寸和使用数量,相关人员还需精准地进行核算。在展开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其下部进行骨料、碎石铺设施工,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浇筑工作,避免出现各种沉降问题。

2.2 沉降搭板施工技术

为了更好地保障路桥工程中的沉降区域和路面路基的平行性,在展开设计的过程中,相应的设计人员还需结合沉降区域的设计标准展开合理的设计工作[4]。在实际的施工中,还需要对桥头路堤、沉降量以及行车的需求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保障道桥底端位置和顶端位置的协调统一。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重视锚栓和拉杆的位置方向,只有使其位置方向保持一致方可成功。施工人员还需对其距离进行相应的掌控,尤其是针对与搭板距离较近的位置。施工人员还应结合相应的技术来控制路基路面的土层位移问题,进一步保障整个路面路基的安全性,减少沉降问题的发生概率[5]。

2.3 排水施工技术

工程发生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断侵蚀,尤其是路面的积水,因此,强化工程的排水性能对其沉降问题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进行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沟渠、水管等方式进行排水。在排水沟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沟壑管道的长度进行精确的计量,通过对其周边环境、土质环境、水文环境等勘察,采取就近取材的原则展开施工,进而保障工程的排水性能质量。

2.4 压实施工技术

该施工步骤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对工程的质量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和影响。通常情况下,要对沉降区域的压实工作做到位,才能更好地保障车辆行驶的顺利和安全。在进行压实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填土的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结合各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含水量设计方案,保障土壤的含水量符合标准,然后再进行压实工作,保障路基的密实性能。由于碾压施工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还需科学地控制碾压工作,利用设备的性能做好相应的碾压施工[6]。

2.5 桥头搭板设计技术

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对桥梁的整个坡度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相应的搭板技术,安排专业的人员和专家对工程过渡位置进行设计工作,保障设计的科学可行。除此之外,合理管控桥头的坡度搭板施工,进而保障其高度与连接位置的高度一致。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其路面的坡度或者搭板的高度若是过高,还需要预留一定的坡度,从而减少沉降问题的发生。

2.6 施工原料选择

在展开路基施工的前期,施工人员还需对原料做好质控和选购工作,通过对原料样品进行收集和测试,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原料。在进行填筑原料的选择测试过程中,其中包含对土壤的塑性进行检测,并结合不同环境的土质情况和压实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质量较轻的填料能够很好地控制工程沉降的问题,而压实的填料能够很好地避免台背变形的情况发生。在进行砂砾、废渣、碎石等原料的选择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还需对原料的渗透性能进行检测,还可以通过石灰原料以及水泥原料来强化渗水性能。与此同时,当施工人员在展开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地避免使用有杂质的土壤。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原料的市场价格动向进行分析和监测,大力引进新型优质原料,从而更好地运用在该工程沉降段的施工中。

2.7 填筑施工技术

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沉降的位置一般都是在后背位置,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还需要有效地落实该区域的填筑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运用填筑施工技术,保障该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在该过程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运用相应的原料,对沉降位置进行稳固施工,进而保障路基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能。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填筑施工的质量,相关人员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对填筑施工做好科学管控工作,进而强化该施工的质量,提升整个工程的填筑性能。此外,在进行碾压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碾压的次数、方式加以重视,进而强化路基的压实度,保障整个路基的承重性能,并在此过程中,还需做好相应的原料质控工作[7]。

2.8 搭板设计技术

为了更好地避免道路沉降问题的发生,相关的施工人员还需在展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搭板的设计工作,强化整个路基的强度和硬度,进而保障道路的平整性能,提高道路的使用期限。为了更好地保障工程质量,相关的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搭板质量的管控,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还需将其有效地运用在施工的过程中。除此之外,相关的施工人员还需对坡度预留使用,进而使得搭板设计得更加合理、科学,保障搭板高度和桥台高度的统一,并将这两者有效地连接起来,也更好地保障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和质量。在施工人员展开沉降段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桥头的搭板施工标准和要求全面地掌握到位,只有保障施工操作规范和标准,才能进行后期的立模工作,进而保障搭板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将其施工效果发挥到最佳状态。这样一来,整个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能、平整性能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也大大强化了整个道路的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3 优化措施分析

3.1 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

在进行施工前期,勘察人员还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是对施工周边的河流勘察,要对其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并且保障土质情况也能了解到位,做好相应的土层调查和结构调查等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图纸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为后期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2 做好施工结构和技术的设计工作

针对桥头跳车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还需采取多样的解决措施,不单单只是在技术方面加以强化[8]。首先,要根据不同的骨料进行相应的填充工作,通过高强度的方式保障地基的质量和填充的质量。其次,还需要运用专业的沙子原料,例如水撼砂,通过强力的措施使得水能够均匀地留在该砂石之中,进而将细小的砂石带到缝隙之中,强化整个地基的密实强度。最后,针对搭板技术,还需要保障其相应的连接区域没有高度差的现象发生,且搭板的长度和宽度也能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梁柱的刚度也符合施工的标准。除此之外,搭板和梁柱都是混凝土所制成的,其强度的要求也要符合相应的要求,并且还要保障坡度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保障其沉降的均匀性能。

3.3 做好路基设计和强化施工水平

在施工开展的过程中,一旦地基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对路段的沉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很容易造成路面塌陷等问题发生。因此,设计人员还需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土质情况,避免土质差异造成设计方案的差异问题。例如勘察人员要对土壤的含盐量进行检测,避免盐分过多造成施工问题,导致碾压施工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该种情况一般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较为常见,也就是土壤盐分对施工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还需在施工过程中对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另外,路基所处位置对该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沙漠地区等,这些区域的地基设计工作与其他区域的地基设计工作也有较大的差别。

在沉降区域的施工过程中,强化路面的强度和抗剪性能是整个工程的关键,通常都是用桩基的方式展开施工,且在实际施工中还需重视以下问题:①桩基础的施工完成之后才能展开后期的桥台施工。②若是施工区域的土质较软,还需选择合适的原料展开填充工作,并保障原料质量点相对较轻,避免出现侧向激动情况,导致基桩横移问题发生。③做好相应的防排水施工。④做好沉降区域的夯实工作,并在该工作展开之前做好相应的试验,从而确定施工中的含水量和密度。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有效结合图纸展开施工,确保设计与实际相一致,若是需要调整,还需监理、设计、施工三方都同意之后进行变更。此外,在路桥的沉降区域,很容易出现相应的积水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只有做好排水的设计工作,才能更好地避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9]。

3.4 做好技术交底施工

当工程设计图纸完成之后,相关的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技术人员还需对其进行审核,然后再进行技术交流工作,确保每个人员都能按照标准展开施工。例如,在进行桥台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展开相应的设计工作,并且制定好相应的处理计划。若是该土质相对较软,那么可以采取水泥粉喷桩的技术,使得水泥和软土有效搅拌结合,发挥一定的物理反应,继而形成又稳定、又坚固的桩体,这样一来,该软土位置形成的柱体和该复合型泥土有效结合,强化了该土质的负荷承载能力。

此外,在进行技术交底的施工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的需求,例如搭板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地控制其伸缩缝的宽度,通常都是先将后端位置进行安装,避免出现缝隙差异的问题发生。在伸缩缝中,还需进行立模施工,使得两端间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中。总而言之,关于这一项施工技术有着较多的要求,且该缝隙对整个地基也有直接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渗漏问题发生,不断地削弱地基的强度,导致沉降问题的发生。再者,在展开路桥过渡位置的施工过程中,其技术交底工作还需结合实际的方案要求展开交流,确保工程中的软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再通过回填的方式做好填充夯实工作,保障夯实的力度和强度,继而保障该过渡位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0]。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道桥施工的过程中,沉降区域的施工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建设方还需加强对该区域的施工重视度,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计划,严格按照标准展开施工,进而优化整个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也大大提高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道桥工程和交通行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搭板路基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桥头搭板技术在桥头跳车处治中的应用研究
四川水泥(2018年1期)2018-01-24 06:51:24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51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4
论桥头搭板长度、厚度、配筋设计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40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水上消防(2014年2期)2014-12-17 0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