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 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院感防控中的应用体会

2022-12-06 08:16刘镧璟于彩霞何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5期
关键词:院感护理部病区

刘镧璟,于彩霞,何琳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020)

0 引言

2020 年1 月20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和检疫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检疫传染病管理[1-2]。新冠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尤其是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已迅速成为目前盛行的优势毒株,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感染者的病毒载量显著升高、核酸转阴时间明显比野生株感染者延长等特点,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等特性尚在研究中,新冠病毒变异株对医院院感防控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随着此次疫情的形式多变和对此疾病的深入研究,信息和相应措施都会进一步更新,通过及时梳理经验教训和总结分析其他医院前期的工作重点,为感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3]。感控部门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调动全院、全员的防控参与积极性,发挥关键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作用,才能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完善组织建设,建章立制

新冠疫情以来,医院成立了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管理工作。由医务科、院感科负责人兼任疫情防控办负责人,护理部、门诊部、后勤保障部、武装保卫科、采购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任防控办成员,办公室牵头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根据WHO《2019 新型冠状病毒指南》[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方案的通知》[5]等国家、省、市各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通知、规范要求,结合各科室、各病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院感预防与控制方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消毒实施方案及流程》、《医务人员发生新冠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新冠肺炎病区封控及腾空应急预案》、《医院来访人员新冠排查管理制度》、《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再造流程》、《医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及异常反应救治方案》等制度、方案和流程预案70余项,并随时根据国家下达文件的最新版本对已制定相关内容进行反复修订[6]。针对医院不同人群制定了保安人员、保洁人员、职业陪护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管理要求并监督落实[7]。

2 实行通道改造,优化管理流程

一是三通道管理。疫情初期,由防控领导小组中院领导带队,疫情防控办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进行实地查看,现场评估讨论,确定了医务通道、普通患者通道、发热患者通道,安排专人值守,严把入口关。把好医院“入口”关是各项防控措施的关键[8]。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量体温后进入,患者及陪护落实“进院三件宝”,即测体温、戴口罩、联查双码,分诊人员加强流行病学史询问。二是在楼宇通道安装门禁系统,严格执行患者和医务人员“各行其道”,降低医患共用电梯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三是各病区入口安排专人值守,对进入病区的探视人员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并做好登记溯源。四是新入院患者先做核酸检测,择期手术或病情允许的患者,持核酸阴性报告后办理入院证;急诊危重患者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暂时安置在缓冲病室,救治的同时行核酸采集,采用快速检测方式2 小时提供检测结果,核酸阴性后转至普通病室。五是加强陪护探视管理,按照指南要求[14],住院患者原则上不陪护,必要时也仅限固定家属1 人1 陪,按防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酸检测方可办理陪护证件。

3 加强硬件改造,满足防控要求

发热门诊是医院自2003 年非典以来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相关标准启动设置用于新的传染疾病预防和控制模式[9-10]。研究发现,在近20 年来的非典、中东呼吸综合症、埃博拉感染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1-12]。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267 号和507 号文件要求,对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完善改造。首先完成了发热门诊的改建,由院感科牵头,医务科、护理部、后勤保障部、门诊部等共同参与,进行现场评估论证,测量面积,统一初步意见,后勤保障部咨询建筑商进行深入论证,形成论证报告,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再同院感科共同完成图纸设计,请上级部门专家审核,实施发热门诊改建,从评估到改建完成总耗时40 天,改建后成为我市布局最规范、功能最齐全的发热门诊,主管部门下文要求市内医疗机构前来交流学习。二是设置缓冲病区和病室。将原病区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一个缓冲病区,安置急诊新入院等待核酸结果的患者,每个病区至少设置一个单间隔离病室,用于病区内排查到风险患者的安置。三是配备了双舱核酸采集工作站,两舱之间设置了物理隔断,分别采集发热患者及陪护的核酸和预约住院患者及陪护的核酸,在院外区域新建了愿检尽检采集点。硬件的完善增强了核酸采集人员的防控屏障,大大降低了采集人员被暴露的风险。四是增加核酸检测设备,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在原有PCR设备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普检设备和快速检测设备,快检设备用于发热患者和急诊危重患者的核酸检测,缩短了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

4 强化院感培训,提高防控技能

对院内各类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相关知识培训是预防院内感染,最终战胜疫情的关键[13],自疫情发生以来,由院感科和医务科、护理部牵头组织,后保部、武装保卫科配合,开展院内院外防控知识培训共计34 次,培训人群覆盖了本院所有工作人员、辖区内医共体成员单位医护人员、集中医学观察点医护人员,参培人次达8000 人次以上。院内培训覆盖率100%,培训后考核合格率100%。参培人群涉及了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保洁人员、安保人员、职业陪护,培训形式包括理论讲课、操作示教、现场指导等,培训后采用现场或问卷星测试、理论提问、访谈等方式考核培训效果。

疫情期间,院感科、疾控科联合医务科、护理部创新性地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将健康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带到社区、企业、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进行宣教,参加人员1000 多人,以此促进社会人群健康意识的增强,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5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针对不同预案,分别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参与的全院性应急演练21 次,通过演练发现问题,讨论措施,完善预案,优化流程予以固化,再下发临床科室组织学习和演练。如病区发现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病区封控等应急处置演练,对提高临床科室应急处置能力,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 联合督导检查,加大监管力度

由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后保部等联合开展督查,监察科参与监督,对科室疫情防控措施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三通道执行管理、陪护和探视管理、预防性消毒、医疗废物处置等进行联合督查50 余次。根据防控形势组建了防控专班,内设若干个组,每组由一名院领导带队,实行科室包挂,每日督查定期通报,将督查发现的问题纳入绩效考核,促进临床科室提高对疫情防控院感管理的重视。医院落实院感三级巡查,扎牢防控袋子,构筑防控坚实屏障。

7 严格人员排查,坚持信息零报告

医院坚持每天对工作人员和住院患者及陪护进行风险排查,实行零报告,由医务科负责工作人员、院感科负责患者和陪护,每天收集审核信息,关注风险人群,对有风险地区旅居史或接触使的工作人员及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及时沟通,由医务科和院感科共同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由院内专家会诊排查。共排查发热患者25 000 余例次,筛查患者近60 万人次,筛查陪护30 万余人次。通过联合排查,及时发现院感风险点,及时干预处理,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风险,避免造成严重不良事件。

8 群策群力,防控管理出妙招

针对社会人群对防控管理配合度降低的现状,为了促进措施的有效落实,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在排队的地面画出“悟空圈”指引排队人员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在市内首先采用“陪护腕带”作为陪护身份识别方式,避免一证多人使用的弊端;为了减轻一级分诊人员的工作强度,制作“询问笑脸谱”,写上进院人员需回答的内容,在人流高峰时作为口头询问的补充,以此减轻分诊人员的工作强度。

9 精准管控到个人,疫苗接种100%

采用“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负责人直接管”的模式,建立疫苗接种工作群,对未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员精准管控到个人,专人负责适时提醒,信息及时反馈报送,多部门共同努力,应接尽接率达到100%。

10 小结

本次新冠疫情对医院感染管理防控体系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多年来对感控工作重视不够,制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疫情没有结束,战斗仍在继续,要提高院内感染防控能力,实现院内新冠“零感染”目标,在强化人人参与感控的基础上,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多采用现场办公、现场发现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措施、现场进行任务分配的方式,可促进部门间的团结协作、达成有效沟通,发挥各部门的最大管理效能,在“戴口罩抓发展”中促进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应用MDT 模式多部门联合制订落实科学高效的防控措施,是保障医患安全,打赢此战役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院感护理部病区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规范保洁程序 确保院感安全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