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方法

2022-12-06 03:38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曲霉菌垫料禽类

金 鑫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农业农村局,黑龙江 双鸭山 155199)

曲霉菌病见于多种禽类(鸡、火鸡、鸭、鹅)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幼禽常呈急性群发性,成年禽则为散发。本病的特征是在组织器官中,尤其是肺和气囊发生广泛的炎症和小结节,所以又称曲霉性肺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可以造成大批死亡,使养禽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目前本病流行的地区相当广泛,在南美洲、北美洲、英国、新西兰、法国、印度、日本和苏联等国家均有发生过本病的报道。该病在我国从北方的黑龙江到中部长江流域的各省,以及南方的两广地区均有流行。时常在鸡群、鸭群和鹅群中暴发,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蛋类保存不当,也经常发生曲霉菌污染。

1 流行病学

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健康禽类常因接触发霉饲料和垫料而感染。各种禽类都有易感性,尤以幼禽易感性最高。哺乳动物如马、牛、绵羊、山羊、猪和人也可感染,但为数很少。家兔、豚鼠可人工感染。

1.1传染源禽类对本病的感染无品种和季节性之分,只要幼禽铺用发霉的垫料和啄食发霉的饲料,就会感染发病。有人曾对严重流行曲霉菌病的养禽场的污染环境、常用垫料、饲料和室内外土壤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结果认为:(1)可作垫料用的麦秸、稻草和中粒沙子中烟曲霉菌孢子的含量很低或缺如,但常用的小叶樟草和木屑垫料中烟曲霉菌含量甚高,平均孢子含量分别为106和104/g垫料,这些含菌垫料是构成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2)可用的饲料(外观无发霉现象)的霉菌孢子量虽然较低,但长期贮存不善可被污染;(3)育雏室内的空气和土壤孢子含量较高,可能与垫料和饲料的长期污染有密切关系。

1.2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排除其他疾病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统计本病所致死亡的规律为:育雏室内温差大和通风换气不良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最高可达30%左右。若饲养管理失调,流行死亡可延续至中雏阶段。

有人对曲霉菌在雏鸡病灶内的出现率和在体内的生存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烟曲霉菌严重污染并暴发本病的鸡场,抽样成鸡40只,中鸡(2月龄)76只移入基本无本菌的环境中,按常规饲养,定期剖杀检菌的结果表明,其带菌状况分别为9/10和19/20。如离开污染环境后,带菌率逐步下降,至40日龄体内菌体基本消失。

1.3曲霉菌对蛋的感染曲霉菌的孢子对蛋类有感染和致病的能力。在正常条件下保存的蛋,曲霉菌的孢子不易通过蛋壳而侵入,但当保存不当时,或在潮湿和水浸的情况下,破坏了蛋壳外面的胶质膜时,曲霉菌的孢子就容易透过蛋壳而侵入蛋内,并在其中繁殖。凡是有霉菌生长的蛋孵化时,其胚中途死亡。有人曾人工制造潮湿、干燥、常温等各种不同条件,用烟曲霉菌的孢子对鸡蛋进行人工污染,经过30d,感染率分别为:潮湿组70%,干爆组30%,常温组33%,对照组0%。

为了查明霉菌侵入蛋内的发育生长状态,用烟曲霉菌混悬液,对蛋的气室、蛋白、蛋黄进行注射培养,查明烟曲霉菌只能在气室内发育生长,在蛋白和蛋黄内不能繁殖。为了查明胚胎能否感染,对污染养禽场数十只孵化中途死亡的胚和21d的活胚进行检查培养,均未分离到霉菌。对人工污染烟曲霉菌环境内孵化的胚,抽检67个,自其中36个蛋的气室内分离出烟曲霉菌,但从67个胚的脏器中并未分离到烟曲霉菌。

2 治疗

2.1化学药物(1)克霉唑:本药抑菌浓度为1~4μg/mL,口服3次/d,每次20mg/kg.bw。吸收快,均匀分布于机体各组织中,其高峰的血液浓度为7μg/mL,毒性较小。

(2)噻苯咪唑:空间喷雾,用每立方米空气含此药0.02g的气雾,喷雾1次/d;或在饲料中加此药0.037%,能大大降低雏鸡因烟曲霉菌感染所致的死亡。

2.2抗生素药物制霉菌素:用本药喷雾(每立方米空间中加制霉菌素35万IU,喷雾6min/d,连续11~14d)可以防止人工感染烟曲霉菌的雏鸡死亡。口服3次/d,1~3万IU/次。

2.3免疫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采用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的方法。在实验室内有人进行过主动免疫试验。有人曾以烟曲霉菌制造出培养滤液菌苗、孢子菌苗、菌丝菌苗、芽生菌苗。但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猜你喜欢
曲霉菌垫料禽类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木屑垫料和牛粪垫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冬季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微生物检验对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研究唐
“角落生物”
——曲霉菌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