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意识行为研究

2022-12-06 02:18鹿耀辉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体育

鹿耀辉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成年人常年坚持体育锻炼的并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学校体育参与意识,体育锻炼方法不科学,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1、体育锻炼意识对大学生的意义

体育锻炼意识不仅意味着大学生多做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还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整个人体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完美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对健康的定义做出了相关规定,提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这些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因此,高校在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培训教育,改变传统的健康观念,提高健康意识,自觉加强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更加注重身体部位的变化,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增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仅是大学生对自己或家庭责任的体现,更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和国家责任的体现。因此,大学生应充分认识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加强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进而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

2、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现状研究

2.1、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识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能够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寥寥无几,甚至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因此,不难发现,我国大学生缺乏全面的体育锻炼行为和健康意识。然而,尽管一些大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健康非常有益,他们仍然不会参加体育锻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与自身的健康意识有关,还受到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而且,大学生对于健康这一概念认识过于片面,据统计26%的大学生认为身体好就是健康,38%的大学生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只有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才是健康的。而且,由于大学生的一般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心理挫折,而且还处于青年时期,家庭会满足他们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所以他们即使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小挫折,也会有心理波动。而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2.2、体育情感与锻炼意志的矛盾

情感是一种体验,是客观事物与期望相比较的结果。人们对体育也有感情。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的情绪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对行为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结果表明,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和女生比例分别为99.6%和90%,关注媒体体育报道的大学生也达到63.7%,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良好的感情,而且比较积极,这一结果与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数量少、双方还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相矛盾。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时间不足、懒惰、场地器材不足等,其比例分别为39.8%、32.7%和17.5%。此外,学习紧张、生活压力大、就业压力大是导致大学生压缩锻炼时间或直接放弃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除了学校体育锻炼缺乏连续性外,大学生假期坚持性较差,学习负担相对较轻。主要原因是学生假期期间,外界干预减少,个人习惯和自制力成为他们是否坚持体育锻炼的关键。体育锻炼需要毅力,我们应该尽力克服困难。大学生意志力弱、毅力弱、惯性强已成为阻碍其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原因。

2.3、自我锻炼的缺乏

自我锻炼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锻炼的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自我锻炼效果,必须全面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自我锻炼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法,并指导自己的锻炼行为。调查显示,91.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很好的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的评价能力较好,但根据不同客观条件调整锻炼策略、利用体育知识改变锻炼方法的学生较少,自我锻炼能力有待提高。

3、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因素

3.1、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意识认识态度

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体育锻炼意识,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另外,由于其思想体系不成熟,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作用,以及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高校应充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自觉地发展体育锻炼行为。而在体育锻炼中,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3.2、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受社会与学校因素影响

体育锻炼氛围对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可以说是最长的,如果学校形成了体育锻炼的氛围,那么自然会影响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观,进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体育场地,导致想锻炼的学生不知道到哪里去锻炼,或者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对体育缺乏兴趣,使大多数学生只学体育在老师那里做一些简单的运动,甚至不锻炼身体。而且,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

另外,由于受我国整个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大多数家庭或企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只注重一些简单的理论成果,使学生只注重各学科的成绩而忽视了自己健康和其他方面。

4、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意识的有效策略

4.1、重视理论教学

学生对体育课的理解与体育锻炼行为直接相关。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既要让他们参与体育实践,又要教他们理论知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认识体育的本质,加深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参与意识要在学生心中扎根和成长,最终提高这种对社会和自我需要的认识,把体育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我们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和方法在实际环境中。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改变以往只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4.2、改革教学方法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虽然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大多数学生只注重短期利益,体育参与动机往往停留在应对体检的较低水平。在这种动机下,学生体育参与意识淡薄,体育锻炼行为是三天钓鱼、两天晒网,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虽然现在提倡“现代体育观”,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高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技能学习多为机械模仿练习,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彻底摒弃以往的输入式教学法,倡导意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动作,分析原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学和练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自我锻炼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自我协调能力,主要包括锻炼次数、锻炼时间、强度等。通过自我协调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变大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后与体育断绝联系的现状,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动力,使体育锻炼成为一项独立的活动,成为终身的行为习惯,最终起到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

4.3、创新评价理念

教育过程离不开学习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必须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评价内容主要反映学生当前的体育知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此外还包括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因素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包括对体育的看法、态度、能力和参与程度。学生快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体育意识,形成锻炼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参与体育活动,这也成为评价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情感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创新评价观念,把参与体育活动作为评价的核心内容,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有质的飞跃,最终促进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4.4、加强体育宣传

良好的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体育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论坛等多种条件,抓住学校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奥运会等有利时机,有计划地开展体育宣传教育,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和锻炼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通过营造和谐的自然体育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5、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采取合理的方法把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使他们成为既能满足社会文化水平又能满足身心健康需要的合格综合型人才。因此,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学校,只有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意识体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们的“体育梦”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