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锋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速度不断提升,社会观念也随之产生较大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受此情况影响,知识传播以及交往方式也产生较大变革,且教育领域在信息技术冲击下也产生较大变化。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节奏不断提速,传统课程繁冗、固定的知识传播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学习者实际需求,由此,微课形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之中,其价值与意义也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微课的优势在于其内容精简,学习条件与学习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此优势影响下,微课迅速成为当前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而这种情况为也为微课课程融入各阶段学校课程中奠定基础。现阶段,如何在学校课程中合理利用微课形式已经成为教育界主要研究课题。
1993年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LwRoyA·McGrew率先提出60s课程这一概念,为后续微课形式形成提供有利基础。英国纳皮尔大学教授T·P·Kee在1995年提出一分钟演讲概念,他提出通过利用一分钟演讲一方面可以推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明确不同学习资料中所含知识的联系性,进而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二位教授的研究为后续微课系统理论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员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这一概念,他在研究中提出在完善的作业以及讨论体系支撑下,微课形式的成效基本等同于传统授课形式。同时,在微课概念研究中提出此形式开展必须的五个重要环节:第一,罗列课程核心概念;第二,简要说明核心概念并总结;第三,录制主题明确且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的视频;第四,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进行知识探索学习以及课后任务;第五,对微课视频以及课程任务进行系统化管理。
广东省教育局局长胡铁生是首位提出微课概念的学者,他对微课概念的定义为,围绕某一学科内容利用微信视频这一渠道对其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并传授给学生的新型网络课程方式,其最大特点为课程情景化,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实际需求。总而言之,微课程就是在短时间内对某一知识点、经典案例、环节等进行讲解,并把它录制成视频以不同格式发布,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微型课程。微课程的核心体现为“微”和“精”,顾名思义,“微”体现为教学时间短、内容少,“精”则体现在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简。微课程这一新兴课程模式的出现,为学生带来深远影响。微课程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当前阶段,微课已经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知与认可,由此,包括中职学校在内的不同阶段学校纷纷开始探索将微课融入到学校课程中的路径。现阶段,中职学校体育微课设计主要形成以下几种模式。
该模式通常应用于体育学科理论课程之中,实际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将目标课时理论知识点制作为版面精简的PPT,其中图片及小视频占比应大于文字说明,随后利用转化器软件将PPT直接转化为视频,并适当地进行后续加工,增减配音、配乐等。该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缓解传统理论课程枯燥性等劣势,确保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在知识之上,进而达成相应目标。
该模式也是体育学科理论知识课程的一种形式。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体育教师首先将完整的体育理论知识制成PPT,并对课堂授课情况进行取景拍摄,随后将PPT与课堂授课视频相融合,利用转换器使其成为一段完成的视频。该形式要求视频中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情况的画面要少,视频主要以PPT为主,随后经过后期处理满足授课与学生学习需求。
体育微课程教学的PPT+实践课模式,是体育实践课教学的主要模式,首先,对体育实践课程进行PPT设计,简单介绍项目的来源、发展等,再对体育项目技术动作进行示范、分解、讲解、练习等进行视频拍摄,要求拍摄的画面要精细、形象,真实再现体育实践课程的场景,最后把 PPT与拍摄的实践课教学,经转化器合成一完整段视频,这种模式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对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技能、提高技能具有有效作用。
现阶段,中职学校正积极探索微课与学校课程相融合的方式并作出一定实践。为确保体育微课的价值得以显现,中职学校教师应注意首先对体育微课的定位进行明确,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中职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微课设计与常规课程设计相同,均需围绕大纲、课堂目标等进行,由此,可以认为微课设计即是常规课程设计的简化版。相较于常规课程,微课的优势在于其开放性以及待挖掘的潜在价值,可以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充分落实新课改提出的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的要求。为此,教师应注意充分遵循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体育微课设计必须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根据微课程的特点我们可知微课程的主要是对一个重点、难点以及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的解释,对课题常规也是有益的补充,因此使用时需与课程相结合;其次,每个学校都有其特色,因与课程特色相结合。用微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名片;再则,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将学生喜欢的,热衷的、感兴趣、关注多的运动技术用微课程的形式展现出来,吸引更多的学生,使学生在其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体育微课设计应围绕学科定位进行,并将其作为设计方向指引。中职体育教师在实际进行微课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围绕本校对体育学科的课程规划以及标准定位,以此实现凸现微课课程使用价值的目的。此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重点环节即为以学科内涵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终生体育的意识作为核心目标,围绕学科知识内容以及学生这一主体,遵循满足中职学生体育学习实际需求的理念对微课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提升体育微课应用价值以及意义。
当前阶段,我国学者对体育微课设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体育教师在实际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充分依托于自身学校实际特色以及资源情况,具体分析,中职学校体育微课设计应具备以下三种要素:(1)课程资源。此要素是课程开展过程中直接呈现给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体育学科重点的知识点;(2)学习活动。微课设计过程中应学习活动要素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在接受微课授课过程中所必需的学生活动内容,集中在学习环节之中;(3)反馈评价。此要素需要学习者、教师以及微课设计者三方共同进行,通过对最终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各种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与分析所形成的综合评价,缺乏任何一主体形成的评判均不能作为最终结果。微课程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它是根据教学需求不断开发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紧扣学科教学知识点或主题并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建设。这也就意味着在将学科内容或知识要点进行拆分和重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完整性,避免内容或知识点残缺不全,体现学科课程系统性和整体性两大特征。因此,微课程在选取知识点时应当适度、合理,在保证量的基础上与提升质的要求,使两者达到统一,发挥微课最大功效。
依据课程内容以及形式,可以将中职学校体育微课程细分为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依托于不同类型课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针对理论课程设计,微课设计者受首先认识到授课活动均围绕课堂内容开展,各项课堂活动的本质是由学生与教师两个主体共同参与并协作完成的双向活动。理论课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学生、教师以及媒介三个主体,教师工作为利用合适方法是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以及掌握,并为后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有利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目的计划明确的过程即为教师媒体对学生的反馈,此过程中教与学之间呈现出现紧密相关的联系性。在当前社会环境与民众意识产生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对教师授课行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提升课堂授课效率以及成效,落实学生发展实际需求,在实际进行体育理论微课设计过程中需要以特定的课堂关系以及内容作为出发点,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推动教与学的双向关系形成互相影响的自洽系统,进而提升理论课堂授课实际成效。
针对实践课程设计,微课设计者应首先对教师及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关系进行明确,其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以及学生均参与进活动之中,且对活动场地具有明确要求。体育实践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模仿教师的技术动作,这就使得实践课程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示范水平提出较高要求。然而从实际情况分析,教师难以做到全能发展,这就使得实践课程中仅能将教师擅长的部分传授给学生,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全面发展目标。首先,在当前新课改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微课在体育学科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意义也随之提升,主要是因为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动作的具体认识。通过教师的微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呢学到自己想要掌握的动作技术要领,更好更快捷的学到自己想要学到的技术动作和知识。如何应用微课程来辅助体育实践课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微课设计者在实际开展实践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实践课程知识点进行拆分与细化,并根据学生能力成长情况以及需求选择相应知识点进行授课;(2)微课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遵循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利用多元化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3)实践型微课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设计内容是否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推动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过程中是否发挥了应用的作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以课程开展实际情况以及目标设定选择有特色的或是推广性较强的项目进行授课,确保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在中职体育学科课程中,教师在实际进行课程目标设计过程中将其定位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主学习方式达成最终学习目标。因此,在实际进行体育微课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基本思路为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与环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成长需求以及实际能力进行自主学习,依据课堂学习效果对自身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及巩固,并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专项学习。由此,体育微课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自学资源,一方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授课成效,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支持。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认可以及尊重,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已经由主导者转换为参与者,然而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无论是常规课程还是微课程,教师的指导者角色并未消失。现阶段,中职体育微课数量呈现出逐步提升态势,但是在微课程质量以及利用率方面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学校方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不断强化一线教师的微课程设计培训力度,确保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充分依托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以及能力提升需求,并紧抓课程重难点设计出高质量的体育微课,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推动体育微课价值凸现,同时也可以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以外,优质的课程资源也可以被更多的教师以及学生所应用,为提升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水平提供有力保障。老教师们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把理论知识点或者是技能知识点设计制作成微课程,提供给新教师学习模仿所以,也能让新教师少走弯路,更快的上手,学习老教师多年累积的经验,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教出更多的优秀学生,促建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所以,微课程的发展意义深远,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微课形式得到广泛认可以及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其对课堂模式革新方面发挥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教师以及学生这两个课堂主体对知识点内化顺序的调整方面。传统课堂模式中,灌输式学习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主要模式,此模式的虽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量,但是缺乏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过程,在主动性方面的缺失问题同样严重。而微课程利用其特点有效带动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实际进行课堂授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程提前对相关知识点做出了解,随后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更加深入的系统化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程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理解进度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针对性教学,切实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该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凸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扭转学生以往的被动地位,切实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并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为提升体育课程质量提供有力支持,在学生日后全面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微课已经成为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师在实际开展微课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首先明确体育微课设计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最大程度地确保体育微课价值得以显现,为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