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粗纤维水平对杜梅商品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2022-12-05 09:57唐赛涌雷胜辉任智彬
养猪 2022年6期
关键词:肥育胴体饲粮

张 江,顾 欣,唐赛涌,雷胜辉,任智彬

(1.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松江 201699;2.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长宁 201103;3.上海市嘉定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嘉定 201800;4.上海市松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松江 201611;5.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类非淀粉多糖。近年来,单胃动物对粗纤维利用率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加,人们发现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适量的纤维可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并提高仔猪生产性能[1]。粗纤维可为动物提供能量、促进消化道发育以及改善胴体品质等[2]。猪饲粮中添加适宜的粗纤维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3]。猪饲粮中的粗纤维比例一般为4%~8%。研究表明,母猪妊娠期间在饲粮中添加适当粗纤维饲料,不仅能为母猪提供能量,还有益于仔猪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4]。然而,粗纤维也能够阻碍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与食糜接触从而降低养分消化率。此外,还会阻碍肠道对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吸收[5]。梅山猪具有产仔数高、耐粗饲、肉质佳等特点,常规商品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较低,蛋白质、能量较高,导致饲养成本增加,并影响梅山猪的肉质和风味。本文以杜梅二元商品猪作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和肥育阶段饲喂不同含量水平的粗纤维饲粮,研究其对猪生长性能、肉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地方杂交商品猪饲粮的科学配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杜梅商品仔猪90头(20 kg左右,上海市嘉定区梅山猪育种中心提供),空腹称重,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均重差异不显著),每组3栏,每栏10头仔猪。

1.2 试验饲粮与分组

预试期7 d,均饲喂对照仔猪饲粮,预试验结束后,进入正式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组饲喂生长期饲粮至50 kg体重,第二阶段更换为肥育猪试验饲粮,至屠宰结束,共计104 d。每个阶段分为3个饲粮组,各饲粮组的能量、粗蛋白质、赖氨酸等主要营养成分水平基本相同,仅粗纤维水平不同。其中生长期对照组粗纤维含量为2.5%,2个试验组饲粮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0%(中纤维组)和4.0%(高纤维组)。肥育期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5%、3.5%(中纤维组)和4.5%(高纤维组)。对照饲粮和试验组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生长肥育期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2016年4—10月,试验猪群饲养于上海种猪测定中心。每天喂料2次,自由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措施和免疫接种按照上海种猪测定中心常规程序进行。

1.4 测定指标和试验方法

1.4.1 成活与健康情况 分别记录从正式试验到出栏各组的成活数。观察记录腹泻、呼吸道病等疾病的发病及死亡等情况,计算腹泻率和病死率。

1.4.2 生长发育和饲料报酬 预试验开始、正式试验开始、生长猪阶段结束和肥育猪阶段结束时分别对试验猪个体空腹称重,记录预试始重、试验始重、生长猪阶段结束重、肥育猪阶段结束重。同时记录各阶段个体饲料消耗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

1.4.3 屠宰和肉质测定 从达90 kg起,开始肉质测定。每栏挑选达到90 kg体重的肥育猪3头,禁食24 h,自由饮水,称重后(宰前活重)屠宰。计算屠宰率。经放血、烫毛和退毛后进行胴体分割,切除头蹄尾后开膛,去除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劈半后保留左侧胴体,按NY/T 825—2004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进行胴体重、胴体长、背膘厚、皮厚、胴体瘦肉率、皮率、脂率、骨率的测定,按NY/T 821—2019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进行肉色、肌肉pH(宰后1 h和24 h)、系水力、嫩度的测定。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以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粗纤维水平对杜梅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生长期,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从全程来看,随着粗纤维含量增高,平均日增重逐渐下降,粗纤维含量为2.5%时,平均日增重为722.5 g,粗纤维含量为3.5%时,平均日增重下降为698.8 g(降低3.3%),粗纤维含量为4.5%时,平均日增重达到661.1 g(下降8.5%),相应的料重比也从2.83增加至2.92和3.03(分别增加3.2%和7.1%),高纤维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提升,平均日增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料重比则呈增加趋势。

表2 不同粗纤维水平的饲料对杜梅猪日增重和采食量的影响

2.2 不同饲粮粗纤维水平对杜梅猪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饲粮粗纤维水平对杜梅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见表3。饲粮纤维水平对屠宰率基本没有影响。随着饲粮中粗纤维含量增加,胴体瘦肉率增加,脂肪率下降,但是差异不显著。饲喂中等饲粮纤维水平的杜梅猪屠宰后皮率和骨率高于低纤维和高纤维组,但是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饲喂中(3.5%)、高(4.5%)纤维饲粮的杜梅猪背膘厚[(33.11±4.69) mm、(34.30±3.98) mm]显著低于低纤维组(39.20±5.72) mm,皮厚[(3.43±0.49) mm和(3.62±0.69) mm]显著高于低纤维组(2.98±0.42) mm,表明随着饲粮中纤维水平的提高,背膘厚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高水平的饲粮纤维有助于降低杜梅猪等地方猪的背膘厚,改善外观。随着饲粮中粗纤维含量提高,猪肉系水率逐步下降。饲喂低纤维饲粮的猪肉系水率显著高于高纤维组(P<0.05)。

表3 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杜梅猪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2.3 经济效益分析

如表4所示,相对于对照组,饲喂中、高粗纤维水平饲料的杜梅猪平均每头可节约饲料成本87.8元(-15.16%)和60.89元(-10.51%)。但由于增重低于对照组,导致总的经济效益下降。按照杜梅猪2018年均价22元/kg计算,使用中、高纤维含量的饲料,相对于对照组经济收益分别低56.52元(-5.92%)和35.03元(-3.67%)。如果中、高纤维含量组的猪售价相对于低纤维含量组高出1元/kg,则总的经济收益转为+6.68元和+30.37元(分别高出0.70%和3.18%)。这表明,在猪售价相同的情况下,使用中、高纤维含量饲料,虽然有饲料成本优势,但总体经济效益下降。只有饲喂高纤维水平的杜梅猪售价略高于低纤维饲料饲喂的猪价时,才能体现出增收的效果。

表4 不同粗纤维水平组的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提高饲粮中粗纤维水平以改善地方猪品种的生长与屠宰性能,是地方猪利用实践中较常采用的策略。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杜梅商品猪中,提高饲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会导致日增重、采食量下降,并导致料重比升高,这与戎婧等[6]的研究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提高肥育淮猪饲粮粗纤维含量,日增重、采食量显著降低,料重比则无显著差异。唐赛涌等[7]探究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杜梅肉猪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发现,饲喂粗纤维水平较高饲粮的试验组(3.5%、5.5%、7.5%)与饲喂常规粗纤维水平饲粮(2.5%)的对照组比较,日增重、屠宰指标等没有显著差异。其日增重情况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其试验中测定猪数量较少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饲粮中粗纤维水平(3.5%~4.5%)对屠宰性能影响不明显,但是可显著降低背膘厚(12.5%~15.5%),这与唐赛涌等研究高纤维饲粮(5.5%)饲喂杜梅猪背膘厚度降低15.9%的结果基本一致。霍贵成[8]对东北民猪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李碧侠等[9]研究饲粮粗纤维水平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品质、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发现,饲粮中添加高水平的粗纤维(10%苜蓿粉)可显著改善苏山猪板油重、背膘厚,进而改善猪肉品质。杨海天[10]研究发现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对肥育猪屠宰性能、小肠形态无不良影响,还可提高养分消化率,对肌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有改善作用。

4 结论

提高饲粮中粗纤维水平,可降低饲料成本,但是会导致日增重下降,料重比升高,总体经济效益呈现下降趋势。粗纤维水平对屠宰性能影响不大,提高饲料中粗纤维水平可显著降低背膘厚,但对瘦肉率、脂肪率、皮率、骨率无影响。只有在体现猪肉优质优价的前提下,提高饲粮中粗纤维水平才能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肥育胴体饲粮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肉牛育肥技术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不同物理有效纤维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内洛尔公牛的饲料转化率及其与胴体品质、非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关系
日粮添加灰毡毛忍冬藤叶粉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