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2-12-05 10:28汤君辉
科技和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省区黄河流域子系统

汤君辉

(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长沙 410081)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表现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不仅寻求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也注重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优劣,而旅游业作为实体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其较强的综合性、关联性特征决定了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2021年6月,文化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可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然而伴随着旅游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旅游目的地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景观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也制约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协调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三者发展关系,了解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对于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科技融合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两相互作用关系方面。①旅游经济与科技创新。如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协同度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二者协调发展[1-3]。②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如探讨黄河流域、西南地区等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6]。③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如在区域宏观层面分析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及动态响应,探究科技创新过程是否生态友好,产出是否绿色环保[7-9]。现有研究表明,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关系,但忽略了三元关系协调发展,研究视角有待补充;其次,静态角度研究其互动关系较多,以动态角度研究对宏观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各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较为匮乏;最后,从三元关系方面研究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交通、城镇化等较为丰富,而对科技创新系统研究略有不足。

鉴于此,本文以黄河流域9省区为研究单元,基于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系统三元关系视角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2004—2019年三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以期为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1.1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EPS数据库等,部分缺失数据采用各省份统计公报及使用线性插值法补齐。

1.2 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科学测度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情况,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4,10],遵循科学性、代表性、获取性原则,构建包括产业规模、人力资本、产业效益、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生态资源、环境压力、环境治理等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方法

耦合度是描述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大小的指标,但无法衡量其协调发展水平。因此,本文在构建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三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各子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发展指数,引入耦合协调模型评价三元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状况,计算公式[11]为

(1)

式中:u1、u2、u3分别为旅游经济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T为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w1、w2、w3分别为旅游经济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权重系数,w1+w2+w3=1,系数均赋值为1/3。协调类型划分见表2。

表2 协调类型划分

3 实证分析

3.1 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评价

选取2004、2009、2014、2019年数据列出各省区环比计算结果(表3)。根据表3可知,在旅游经济方面,黄河流域内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高省份为山东省,其均值为0.959,其次为四川、河南、陕西等,综合发展指数较低区域为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指数均低于0.3,其中宁夏最低值为0.012;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综合发展指数最高省份为山东省,均值为0.904,其次为四川、陕西、河南,指数在0.4~0.7波动,综合发展指数较低区域为山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5省区,指数均低于0.3,其中青海最低值为0.017;在生态环境方面,9省区指数均在0.3~0.6,山东、内蒙古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在0.5以上,山西指数最低,为0.319。

表3 2004、2009、2014、2019年9省区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总体而言,黄河流域各地区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三系统间存在互动关系,其中旅游经济、科技创新子系统极化现象显著,均值最高地区与均值最低地区差值在0.85以上,而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趋势较为平稳,整体波动幅度较小。

3.2 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序分析

选取2004、2009、2014、2019年数据列出各省区计算结果(表4)。整体上看,各省份2004—2019年协调度在0.215~0.890,省际差异显著;多数省份协调度呈小幅上升趋势,其中黄河中下游如河南、陕西等省份上升趋势明显,其余省份提升幅度较缓。具体来看,山东、四川两地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880、0.741,属于优质协调类型,其中山东省协调度在2004—2019年各时间节点均呈现优质协调发展水平,四川省协调度均在0.7左右,两地均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山东、四川逐渐成为黄河流域内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协调发展的先行者;陕西、河南、陕西均值分别达到0.526、0.647、0.659,属于良好协调型,三地协调水平在2004—2019年各时间节点中均为良好协调,其中河南、陕西两地分别提升0.052、0.129,增长幅度明显,而山西增长较为缓慢;内蒙古、甘肃均值分别为0.484、0.432,属于濒临失调型,两地在2004—2019年各时间节点中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提升幅度并不明显;青海、宁夏两地一直处于轻度失调水平,协调度在2004—2019年各时间节点中均为0.1~0.3,可见三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小,未来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表4 2004、2009、2014、2019年9省区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

3.3 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空间演变

借助Arcgis10.8绘制2004、2009、2014、2019年可视化分析图(图1)。根据结果可知,2004—2009年除四川省由优质协调变为良好协调外,其他多数省区虽有小幅上升但无实质性改变;2014年与2009年相比各省份在协调类型上除山西由良好协调变为濒临失调外,其余省区无明显变化,黄河流域上游省区协调度出现小幅下降;2019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所有省区协调度均有所提升,黄河中下游省份优质协调、良好协调类型居多,如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而上游省份除四川由良好协调变为优质协调外,其余省区协调类型无明显变化,青海、宁夏处于轻度失调水平,甘肃、内蒙古处于濒临失调水平。

总体上看,黄河流域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东西差异显著,上游省份协调水平与中下游差距较大,青海、宁夏两地一直处于轻度协调水平,甘肃、内蒙古两地一直处于濒临失调水平,而下游山东省则一直处于优质协调水平,因此流域内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出“中下游高,上游低”的空间格局。

图1 2004、2009、2014、2019年9省区旅游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三元系统协调度空间演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2004—2019年数据,分析其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情况,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主要结论如下:

1)综合发展方面,黄河流域各地区旅游经济、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三系统间存在互动关系,其中旅游经济、科技创新发展极化现象显著,山东、四川处于领先位置,而青海、宁夏发展较为落后,而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态势趋于平稳,整体波动幅度较小。

2)时序分析方面,黄河流域各地区2004—2019年协调度为0.215~0.890,省际差异显著,山西、四川两地为优质协调,青海、宁夏处于轻度失调;其中黄河中下游如河南、陕西等省份上升趋势明显,其余省区提升幅度较缓;空间演变方面,黄河流域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东西差异显著,呈现出“中下游高,上游低”的空间格局,上游与中下游之间协调水平差距较大,青海、宁夏两地一直处于轻度协调水平,而下游山东省则一直处于优质协调水平。

4.2 建议

1)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生态屏障,流域内各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理念,积极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各地区逐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加大在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等严重污染区域的监管力度,并对传统企业予以减税、补贴等适当鼓励措施,同时利用旅游业绿色特性,促进“旅游+生态”“旅游+文化”等新兴业态融合,进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2)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促进生态与旅游新发展。科技创新既能够提升旅游产品互动性、体验性,促进旅游业发展,又能提升企业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因此,黄河流域各地区应立足于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旅游业融合,突出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从而增强旅游智慧化水平;其次,优化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保护支持体系,提高科技支出比重的同时促进高技术企业生态环保产品创新,实现科技对生态环境的优化。

3)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提升热点地区辐射能力。各地区应摒弃孤立发展概念,提升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深化黄河上中下游间在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信息共享、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四川、陕西、山东等三元系统协调发展热点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地区间构建技术共享、资源互通、人才交流等合作平台,从而增强热点地区对弱势地区的辐射效应,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省区黄河流域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与协调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