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媚 关冰河 古文霞 王 彬 梁家辉 崔远武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治未病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单纯性肥胖是一种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的慢性疾病,全球发病率在不断上升[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2016年已有超过19亿的18岁及以上的成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为肥胖[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截至2019年,38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或肥胖。单纯性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疾病相关。一项四大洲多中心的研究[3]提示,当BMI>25 kg/m2时,病死率随着BMI的增加而上升。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量下降5%~15%可显著改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4]。
目前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方法有药物、运动、饮食及手术等,但存在依从性差、有创等不足。穴位埋线治疗(以下简称埋线)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持久的特点,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埋线具有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和组织疗法效应等,将多种刺激方式融为一体[5]。一项Meta分析[6]提示,埋线加电针比电针治疗肥胖能更显著降低体质量、BMI、腰围和臀围。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埋线治疗肥胖的效果,本文从埋线线体的特点、线体长短、穴位选择、埋线深度、治疗频次、疗程及治疗时长、禁忌证、埋线后的正常反应、常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埋线治疗肥胖的可能机制及不足进行论述,以供临床参考及使用。
1.1 线体的特点 临床常用的埋线线体有羊肠线、胶原蛋白线、聚乙丙交酯(PGLA)、聚乙交酯(PGA)、丙交酯(PLA)和聚对二氧环己酮(PDS)。除了羊肠线,其他线体均为常用的可吸收外科缝线。PGLA、PGA、PLA和PDS均为高分子聚合线。这些线体均为外科缝合所设计,故其韧性及生物相容性最为重要。埋线主要取线体对穴位的持续慢性刺激,更注重线体吸收时间及安全性,故目前埋线多选择可吸收外科缝合线,性质不稳定的羊肠线已逐渐被取代。各种线体的成分及特点详见表1。
1.2 线体长短 文献[7-9]报道大部分埋线线体长度为1 cm、1.5 cm、2 cm,在肌肉或脂肪丰厚的穴位,线体可选择1.5 cm或2 cm以增强穴位刺激,提高疗效;穴位表浅或痛觉敏感处,线体可选择1 cm以减少线体溢出的可能。
表1 各种埋线线体的比较
2.1 穴位选择 一项Meta分析[10]提示埋线治疗肥胖最常用的穴位包括天枢、中脘、丰隆、关元及气海。基于数据挖掘的文献[11]发现埋线治疗肥胖临床选穴最多的是天枢、中脘、气海、丰隆、大横及足三里。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91%,侧面反映出单纯性肥胖的中医治法以健脾、祛湿、化痰为主。
2.2 埋线深度 目前文献的埋线深度多为皮下0.8~1.5寸[12]、皮下脂肪层或肌层[13]、皮下15~20 mm[7]。文献[14]提示线体于脂肪层减重效果最好,于肌肉层则溢线的概率较小。不同部位的脂肪层及肌肉层与皮肤的垂直距离不等,因此不同部位的埋线层次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四肢及背部肌肉较为丰厚,埋线深度多集中在肌肉层;肥胖者腹部脂肪较多,腹部的埋线深度多集中在脂肪层。与脂肪层相比,肌肉层血管及神经较丰富,故埋线在肌肉层局部酸胀疼痛感较脂肪层强,对疼痛阈值偏低者,可适当调节线体于脂肪层。
2.3 治疗频次 据文献报道,治疗频次以7 d[15]、10 d[16]、14 d[17]、15 d[7,8]最为常见。大部分文献并未说明治疗频率的原因。以4/0铬制羊肠线[18]及以3-0可吸收外科缝线[19]进行埋线治疗肥胖的2个研究提示14 d的治疗周期在保证效果的同时降低红肿及硬结不良反应的出现,为最合理的治疗周期。用MRI采集2/0 PGLA线[20]三阴交埋线后多个时间点T2WI压脂图像发现,埋线后第14天穴位局部信号强度较前明显减弱,提示以PGLA线体埋线的间隔周期应在14 d左右。以上研究提示,线体的粗细可能不是影响线体的吸收时间的主要因素。
2.4 疗程及治疗时长 临床上3、6、8、9个疗程报道较多[7,13,16,17],时间范围在28~120 d之间[13,21]。目前埋线治疗肥胖的最佳疗程尚无循证医学证据。中华医学会等[22]建议伴有2种及以下代谢性疾病的单纯性肥胖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先进行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美国心脏病学院建议成人超重或肥胖者的减重目标为在6个月内体质量减轻5%~10%[23]。据此,以基础体质量的5%~10%为减重目标,埋线治疗肥胖的疗程或许可以3~6个月为宜,并应进行随访。
2.5 禁忌证 根据国家标准的埋线操作规范[24],埋线不应在局部有炎症、溃疡、破损及皮肤病处进行,因其他疾病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和修复功能障碍者亦不宜使用。同时埋线应避免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干,不应埋入关节腔内,以免妨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活动。亦有文献报道[25]提示有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女性哺乳期、妊娠期及生理期的肥胖患者不宜进行埋线。此外,对蛋白过敏者不宜用羊肠线进行埋线。
3.1 埋线后正常反应 埋线后可出现局部酸胀麻重感,有研究[26]认为此为遗留针感,一般在埋线3 d后可减轻,轻者可适当休息,避免运动;重者可轻轻揉按穴位,改变线体在体内的位置及吸收以减少对神经的刺激[27]。
3.2 埋线后常规注意事项 埋线后2~7 d内患者不宜摄入鱼虾、海鲜、红肉、鸡蛋、辛辣刺激等食物,且避免剧烈运动、游泳[28]。
3.3 埋线后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 埋线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低热、硬结、血肿淤青、溢线、过敏和局部化脓、红肿、剧烈疼痛[26,28-31]。原因及处理方式详见表2。根据不良反应的处理方式可知,规范进行埋线后嘱患者避免进食刺激食物及剧烈运动对减少不良反应尤为关键。
表2 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
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制尚未明确,其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针刺可以通过调节饥饿中枢,进而减少摄入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埋线作为针刺的延伸疗法,被认为具有同样的神经调节作用。除了调节饥饿中枢,埋线还可通过免疫-炎症及内分泌的作用减肥。
4.1 免疫-炎症 打破慢性炎症反应状态 建立新的炎症反应 调节能量代谢 作为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脂肪组织的低度慢性炎症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脂肪组织扩张过程中,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本身即可引发细胞凋亡,而脂肪组织微环境的改变包括机械性、氧化应激以及缺氧状态等,都可导致脂肪细胞死亡[32]。从死亡的脂肪细胞中释放出的物质如游离的DNA、脂肪酸、细胞因子等会引发巨噬细胞浸润及吞噬,进而诱发大量的炎症因子释放,导致了炎症的发生。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埋线后肥胖小鼠的脂肪细胞变小[33],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胞凋亡进而减少炎症反应。陈丽姝等[34]认为,线体植入后会被人体免疫系统当作异物识别,从而引起免疫应答,而这种免疫应答可能加强组织的免疫吞噬功能,清除肥胖导致的垂死细胞,达到“抗炎-促炎”平衡,纠正肥胖产生的慢性炎性反应。同时,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温度升高,血流速度加快,可缓解脂肪组织的缺氧,从而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和炎症因子的释放。
4.2 内分泌系统 改善胰岛抵抗和瘦素抵抗 调节能量代谢 降低食欲 胰岛素抵抗和肥胖能形成恶性循环,当机体储存过多能量而超重或肥胖时,胰岛素则无法发挥正常的效应,脂肪合成受限,血糖升高并逐渐发展为糖尿病。脂肪组织被认为是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可通过脂肪因子的分泌促进全身新陈代谢,瘦素就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因子。瘦素受体在下丘脑、肝脏、心脏和胰岛等器官组织上均有分布。瘦素与下丘脑中的瘦素受体结合将体脂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瘦素浓度轻微增加就能达到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进而降低体质量的作用。瘦素的外周作用包括调节糖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参与造血、促进生长及免疫调节等。瘦素抵抗的潜在机制可能是基因突变、影响瘦素在血脑屏障上的转运、改变瘦素的表达、慢性炎症的影响和高瘦素血症等[35]。与电针相比,埋线治疗肥胖2个月能明显降低空腹外周血清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水平[36]。实验[37]提示在肥胖大鼠天枢穴进行埋线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研究[38]提出埋线可能是通过受体及受体后途径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及利用率,但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以上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神经-免疫-内分泌的网络结构,即埋线治疗肥胖是通过多系统、多机制、多靶点以共同调节能量代谢,进而达到减重目的。
目前埋线治疗肥胖的操作如埋线线体的长短、粗细、线体植入的深度、疗程、治疗频次及时长均未形成规范,即因方法学上的缺陷导致研究结论及临床疗效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此外,临床观察发现体虚及老年人的减重效果较差,而部分文献未将中医的体质及证型作为纳入标准筛选试验人群。研究[39]提示通过饮食控制体质量者通常在1~2年内恢复到原来的体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多评估短期效果,大部分文献未对患者进行随访,故远期效果不明确。由于人体的代谢适应,在第6~8个月常出现平台期[40],而目前的文
献研究中并未有6个月及以上的治疗时长,故在平台期时的减肥疗效亦尚未明确。因此,日后的研究中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形成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规范、完整的操作方法,避免因方法学的问题导致疗效的不一致性,从而科学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