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仕,杜泽楠,潘晓柏,许淑婷
(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即“双碳”目标)是中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双碳”目标在学术领域引起广泛讨论,但在地理教育领域涉及较少。地理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可持续发展观等。
碳达峰,即碳排放量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即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等。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1],地理教学要紧随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特色的低碳教育至关重要且十分紧迫,低碳教育支持系统、教学硬件的建设以及教材开发等方面都需要完善[2]。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肩负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非常关键,应在此阶段着重加强低碳理念的渗透,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及课外活动中学会尊重自然规律、明确气候变化的严重性、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4-7]。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国内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探讨了低碳教育的策略,陈震认为低碳渗透的前提是要准确辨析人与环境的关系[8];李光明认为需要从革新教学方式、抓住时事热点、注重新型试题入手,提高学生的低碳意识、培育低碳思想[9];何永在指出目前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问题的同时,通过设计低碳生活自主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10];章玲从校本课程创新入手,通过创设低碳生活情境,采用多种方法构建探索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性[11]。此外,夏令营互动体验式教学通过讲习、研讨以及实地观察等方式,让学生自行了解二氧化碳减排与社会责任[12];信息技术支持也可让学生自行应用多种工具查找资料,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理解因地制宜的理念[13]。可见,高中地理低碳教学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地理课堂中落实低碳理念,包括借助新媒体工具、讲授知识、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但现有的地理教学研究并未详细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及地理教材中有关低碳理念的具体内容。基于以上分析,需要厘清“双碳”目标下高中地理知识构成并据此提出教学策略,从而引导高中生树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于此,立足“双碳”目标,结合地理学十四大原理与地理学育人价值,说明有关“双碳”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本文具体分析了地理课标及地理教材中有关“双碳”目标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策略进行落实,以期望学生对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式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理解得更为深刻,并为之做出自己的努力,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
地球表层或地球系统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依存体系。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会在不同尺度上触动自然界中的某些要素,其后果必然要引发这个相互依存体系的响应,消解或放大人类对地球的触动[14]。碳达峰、碳中和可能涉及自然界四大圈层、自然系统、地理过程、人地协调、全球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等地理学科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反映出各个圈层、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教学中通过讲述“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内容,可吸收前沿学术成果、补充完善地理教学内容,并强化地理学科知识各个模块的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碳在自然界是如何存储的?以何种形态存储?存储在何处?人类生产生活中碳排放有哪些形式与类型?排放到何处以及会产生何种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掌握地理要素以及地理圈层之间的关系、地理事物与地理空间的关系、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学科知识。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点是其背后蕴含的“利益”,这种利益来自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由于观念的差异,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一些分歧或对立[15],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通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学习和理解,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必须在个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现在和未来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在此平衡点上,所有地区、国家都能得到发展,虽然可能不是最优的发展,但却能保证全人类发展的利益最大化。通过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自己是地球村的公民”这一定位,并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若想成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除国家层面的整体布局外,还需要每个公民身体力行,参与到碳减排、碳中和的行动中。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有关整体、准确、全方位落实新发展观并抓好“双碳”目标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将初步建立,重要产业能耗效率明显改善;到2030年,经济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变将取得明显进展,重要耗能产业燃料利用效率将达到全球领先水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在40年时间里完成零碳排放的目标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困难和挑战甚至是制约经济的后果,而中国主动承担起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学生应当更深切地了解中华民族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以提高中华民族光荣感、大国荣耀感,从而立志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1年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进行“双碳”目标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2030年和2060年6项“双碳”目标应达到的要求[1]。地理课标和“双碳”目标宗旨相通(表1),通过落实地理课标,能够不断培育学生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等支持“双碳”目标的价值观。
表1 与地理课标重点关联的“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包括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变、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但终其根本都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以达到生态系统平衡。地理教材中有些章节与“双碳”目标紧密相连,这些章节秉承人地协调的观念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材中的知识点、图像系统、活动设计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6项“双碳”目标的内涵,教师应在教材和案例中深入挖掘出“双碳”目标的可能渗透点。
通过梳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必修二与6项“双碳”目标相关的话题,发现教材中共选取了11个问题研究,其中有8个涉及“双碳”目标(表2),这些案例是教材呈现“双碳”目标的窗口。教师应加强对“双碳”目标的理解,教学时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补充案例,参考“双碳”目标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并在教材中合理安排“双碳”目标元素,培养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结合世界全球性问题现状与应对策略,或者从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对其行为进行反思,给出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
表2 地理教材中与“双碳”目标关联的内容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协调人与地的关系三方面的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逐步加深。同时,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最根本的生存条件,生态环境破坏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人类如果采取积极行动,将会推动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自然界碳循环尚可维持平衡状态;反之,如果仍继续开采大量化石能源并不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到自然界,该平衡状态将被打破,“双碳”目标思想和行动得到落实将使该过程重新达到平衡(图1)。
例如,在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时,通过对所给“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图等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可得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焚烧和人类土地利用的变化”这一结论。教师在对此处进行讲解时,可补充现实数据及案例,引导学生找到“碳”在地理环境中循环(或此循环平衡被打破)的动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会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由人类对自然法则的不尊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上升到对人地协调观的认同。
地理学综合思维,即指人类利用综合的观念和方式全面、系统、动态地认知地理事件与现象的思想品格与才能。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种综合体,在各种各样的空间组合条件下,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决定了地理环境的产生与发展[16]。在开展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教学时,更需要着重注意其教学内容中的要素综合、时间综合与区域综合。第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拨开迷雾”的能力,深入分析“碳”在地理环境中循环涉及的各个要素;第二,碳达峰、碳中和涉及的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更是一个长时间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点关注该过程的“时间特性”,明确其随时间的变化及其目标的长久性;第三,碳中和、碳循环涉及各个地区、各个国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调需要多国、多地共同发力、携手共进。
例如,教师在讲解“植被”一节时,可联系到支付宝的“蚂蚁森林”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分析通辽的环境与其植被的关系时,可询问三个问题:①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环境特征?②通辽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③为什么植物能够生长在通辽?设置问题链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在解释第三个问题时需要分析“碳”在地理环境中循环涉及的各要素,涉及“双碳”目标的贯彻落实,最后要将通辽地区上升到内蒙古自治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并将其从综合思维层面上升至人地协调观层面。
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与实现需要技术和方案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措施和方案,碳达峰、碳中和的设想就无法落地。通过对教材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在对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进行讲解时,应对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进行阐述与说明(图2),教学重点有二:其一,关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二,关注低碳经济发展。因此,教师在对该类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手段,或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身边具体产业实例来切身体会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的知识时教材案例较少,可补充“贵州遵义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精密部件的加工”这一案例。锂电池作为绿色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该公司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基础: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教师在讲解该案例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更环保、舒适等优点,提醒学生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人地关系”为代价,绿色发展才是硬道理,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双碳”目标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根基,根盛则末荣,所以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从爱国情感教育出发[17]。教师对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点的讲解应突出强调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乃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让学生将简单的“我生在中国”的情感提升到“我是中国人”“我要为中国做贡献”的高度,以此为动力立志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更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每个地区、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都是对人类共同财富的挥霍,每个地区、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都负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明确意识到平等、发展、协作、共赢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课堂活动——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从多个视角探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的不同职责。教师在教学时可多引用事例及最新出台的政策,通过这些具体举措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在全球环境问题治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完成目标的坚定决心。
碳达峰、碳中和承载地理核心素养,蕴含多方面的育人价值。从地理学基本原理到地理学育人价值,无一不体现现代地理教育的价值所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知识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涉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深刻理解基础地理知识与技术,培养学生的世界视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与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爱国情怀。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地理教学策略的创新与选用,不断更新创造,推进地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