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译学研究新路径
——评《口笔译的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

2022-12-05 21:45
翻译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笔译口译语料库

步 婧

湖北大学

1 引言

2020年10月,劳特里奇出版社推出的新书《口笔译的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以下简称《新进展》)由英国利兹大学王斌华教授和芒迪(Jeremy Munday)教授共同编辑而成。王斌华教授是口译研究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芒迪教授是国际翻译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该书收录了11篇高质量的口笔译话语分析论文,它们是从2018年第六届国际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协会会议(The 6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上收集的47篇会议论文中遴选而来,并经过了多轮审稿和修改。经与编者核实,收录在该书中的论文均为首次发表,论文作者均是有着深厚的学术基础并活跃在翻译研究前沿的中青年翻译学者。因此,该书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代表性。

话语分析是对自然发生的连贯的口头或书面话语的语言分析(Stubbs,1983),旨在考察语言使用特征与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关联(Paltridge,2012)。话语分析已广泛用于政治学、社会学、文学、传播学、民族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展示了极强的跨学科张力。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始于翻译教学研究(Hatim & Mason,2014)。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社会学转向”,研究焦点从翻译文本转移到翻译活动以及译者的社会文化属性。在社会学视角下,翻译活动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受到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制约(Inghilleri,2003)。贝克(Baker,2006)指出翻译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商过程。译学研究视域的扩大为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的跨学科互动提供了空间(Schäffner,2004)。胡开宝、李晓倩(2015:90)提出建立“语料库批评译学”,依据批评话语的理论和原则分析翻译文本特征以及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使用,探究翻译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熊伟、舒艾(2020)梳理了2000—2017年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论文,发现共计44篇。熊伟、舒艾指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呈现历时的显著增长,但是国内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构建的讨论上,对于理论应用的探索较国外研究还较为匮乏。《新进展》一书汇集了话语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在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翻译研究中的最新应用成果,是对国内理论应用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2 《新进展》的框架与内容

《新进展》围绕话语分析在口笔译研究中的应用展开,根据研究的着眼点和语料特色,收录的11篇论文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口笔译中的角色定位和意识形态。第二部分:语言分析与社会文化阐释的结合。第三部分:新闻翻译中的话语分析。第四部分:翻译中的多模态和符际话语分析。

第一部分“口笔译中的角色定位和意识形态”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共有四篇论文,聚焦意识形态对译语使用的影响,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由于翻译职业规范的要求,译者往往隐身于翻译活动之中,成为国际传播和交往背后“不为人知的中介”(Schäffner,2012)。芒迪(Munday,2012:41)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键之处”(“critical points”)的语言选择最能体现译者的价值植入和中介作用。那么到底该如何定位这些“关键之处”?本书第一部分的四篇文章就分别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军事话语的口笔译实践中选择不同的观测点进行分析,如政治语篇中“一带一路”倡议等核心政治概念的翻译、国际经济论坛同声传译中译员对于评价性语言的处理、外交口译中译员元语言标记的使用以及军事口译语境对于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该部分的四篇论文围绕译者的语言选择、角色定位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展开,但是语篇类型及切入点各异,理论框架各不同,可谓同中有异,丰富多样。其中,第一篇论文中研究者自建两个子语料库:2015—2018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上有关“一带一路”的重要发言及论述的英文译文文本和同时段西方报刊The Economist上刊登的“一带一路”相关文章。研究者利用语料库工具Sketch Engine分别检索两个子语料库的主题词表、主题词“Belt and Road”的索引行以及语义韵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的政治概念在中国政府门户网站英文译本中呈现出合作共赢的积极正面形象,但其在西方媒体的描述中是中性,甚至消极的。这一差异表明文本创作者的角色定位对于文本概念的呈现、传播和接受所造成的重要影响,译员的协调中介作用由此可见一斑。第二篇论文以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为框架,以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专题讨论环节的英汉双向同声传译为语料,考查源语与译语中的积极评价(positive evaluation)与消极评价(negative evaluation)的词汇分布比例,以及译语中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在级差(graduation)上的偏差。研究发现,中方译员采用了加强积极话语、缓和消极话语的口译策略,从而在译文中构建了更为积极正面的中国经济形象。该部分的第三篇论文关注口译语篇中与“真相”(truth)、“事实”(fact)、“现实”(reality)相关的元话语表达,选取近20年中国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有关日本及中国台湾问题的发言源语及译语进行对比,发现译者通过元话语标记的使用在英文译文中打造了一个更为积极、诚信的中国政府形象。最后一篇论文以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中的口译活动为案例,分析军事口译中译员的语言选择。在贝克的叙事理论框架下,从元叙事(meta-narratives)、概念叙事(conceptual narratives)以及公共叙事(public narratives)的维度,分析该军事口译活动的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对译语表达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译员在促进中美交流的公共叙事语境中发挥了专家型协调人的作用;译员对源语中的专业名词以及缩略语进行了解释,增加了背景信息,促进了双方的沟通;但是当源语信息与译员的概念叙事和元叙事相冲突时,中方译员仍会遵从自己所认同的叙事语境来构建译语,因而出现一些误译。该部分的四篇论文均通过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借鉴语料库语言学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从不同的角度观测译员的语言使用特点,由此说明译者的语言和翻译策略使用受到了角色定位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于“无声处”彰显自身的主体性和立场。

第二部分“语言分析与社会文化阐释的联系”重点探讨了基于语言学理论的话语分析方法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这部分的两篇论文都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分别考察了《中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人称代词“we”的人际功能和经验功能,以及中国外交部部长答记者问记者提问环节的口译中人际功能的偏移。第一篇论文以近十年的《中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语料,利用语料库工具分别检索人称代词“我们”和“we”在中文原文及英文译本中的分布和比例。同时,通过分析英文译本中含有“we”的从句的语态(mood)和情态(modality)来衡量人称代词“we”的人际功能,由从句所包含的过程(process)和参与者(participants)来判断人称代词“we”的经验功能。研究发现,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人称代词we使用的频次远高于中文文本中人称代词“我们”的使用频率。英译本中人称代词“we”的使用在人际功能上体现了政府的意志和责任,在经验功能上强调了政府工作所带来的改变,凸显了中国政府积极正面的形象。第二篇论文关注中国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记者提问的口译,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系统(interpersonal systems)为框架分析译语中出现的选择性转换(optional shifts),发现译员对人际意义进行了删减、增补和修正。两篇论文的具体研究对象虽不同,但是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对比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并从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出现的偏差进行解读,从而揭示政府专职译员在政治外交口笔译实践中的守门人角色。

第三部分“新闻翻译中的话语分析”聚焦新闻语篇中隐喻和新闻事件的翻译和重构。本部分的第一篇文章以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为基础,结合评价理论,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主旨演讲中使用的隐喻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在中文原文、中国官方英译文以及英美媒体报道中的隐喻意象、评价和上下文语境。研究发现,英美媒体报道中的隐喻较原文和官方英译文出现了一定的变形,英美媒体通过意象、评价以及上下文语境的改变对中文讲话中的隐喻进行了重构。本部分的另外两篇文章则关注中外媒体在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可能会出现的差异。通过以评价理论及翻译叙事构建理论为框架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外媒体在同一新闻事件的构建上会因其立场差异呈现评价性偏移,即同一新闻机构的中英双语报道在评价性上基本一致,但是在形象构建的情态强弱程度上有一定差异。

第四部分“翻译中的多模态和符际话语分析”是本书的亮点,主要探索当前话语分析前沿与翻译研究热点有机结合的可行性路径。科技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以语言为主的单一信息呈现形式,促发了各类视听符号同时呈现的多模式状态,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因此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和多元文化的传播,翻译语篇也呈现出新的形式,如本部分所研究的图文并茂的政府公告翻译以及影视作品中的视听翻译,这些新兴的话语形式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新热点。本部分中的公告翻译是将多模态话语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范例,研究者自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部门公告的多模态语料库,通过对公告中字词层面的语篇分析来考察公告翻译的诉求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对画面信息进行多模态分析考察人际功能的实现,最后还讨论了语言符号和视觉符号二者的互动关系。本部分中视听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语言变体“方言”(dialect)的翻译,视角新颖独特。研究者尝试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应用于方言语言特征的分析,将方言分为有标记方言和无标记方言,以欧美情景喜剧中的意大利语配音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元语言层面探究方言翻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人物身份的作用。

3 《新进展》的特色与创新

《新进展》展示了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跨学科互动的成果。总体而言,本书如其书名所示,彰显了话语分析视角下口笔译研究的“新进展”,为译学研究提供了新话题、新路径和新维度。

3.1 呈现对外传播话语翻译新话题

本书收录的论文选题丰富新颖,聚焦时事热点,呈现了译学研究的新话题。研究对象既有传统的口语和书面话语翻译,也有新兴的多模态话语翻译。除了政治、经济、外交话语外,口译研究还展示了军事口译这一高度敏感且鲜有探索的口译场域。笔译研究的选题围绕政治与新闻翻译展开,重点关注当前中国核心政治词汇、国家领导人使用的政治隐喻以及热点时事的翻译研究,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面对在全球化语境下全方位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中国翻译工作者及翻译研究者需要关注作为国家形象构建载体的翻译和阐释,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王宁,2018)。本书紧扣新时期译者以及译学研究的历史使命,聚焦政治、经济、外交及军事等领域对外传播语篇的翻译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本书揭示了译者在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构建上所起到的中介作用,有力地说明了在新形势下对外传播语篇翻译作为译学研究新话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3.2 探索描述性译学实证研究新路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译学研究跳出了规约性研究的藩篱,描述性翻译研究逐渐兴起。描述性翻译研究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对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传统的文化学实证研究路径主要通过对译者前言、后记等文本外信息的分析来考察译者的介入过程(Toury,2012)。这种研究路径缺乏对翻译文本本身的考量,因此不能真正有效地揭示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对译者以及翻译活动的影响(王斌华,2015)。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考察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译语使用特点及其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关联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研究范式(Munday & Zhang,2017)。鉴于此,在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框架下,构建文本语言特征与社会文化因素互动关系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为译学实证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根据研究目标、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的不同,话语分析主要分为以广义的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功能话语论、以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理论为基础的社会话语论以及批评话语学派(黄国文、徐珺,2006)。本书研究多以功能话语论和批评话语学派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呈现了四种主要的翻译话语分析研究范式,对描述性译学实证研究新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这四种研究范式包括:(1)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框架的语言功能分析;(2)基于评价理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3)基于叙事理论的话语分析;(4)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依托以上的理论框架,研究者通过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或者可比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双语语篇中的语言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归纳译者译语选择的规律和倾向,揭示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对译者及翻译活动的影响。本书所收录的论文均有清晰的理论框架、严谨的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范式。

3.3 开拓语言与社会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新维度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研究焦点从一般层面的语言对等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探究(谢天振,2003)。新兴的社会学研究视角更是将翻译作为一项社会情景中的活动进行考察。但是无论是语言学派、文化学派还是社会学派的译学研究往往只是探索翻译活动的某一个层面,如语言层面、认知处理层面或规范层面(王斌华,2015)。在跨学科互动日益频繁的研究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跨学科多维度研究范式不断涌现,它们尝试从不同角度阐释译者语言使用背后的原因和规律。翻译认知研究和口笔译话语分析是翻译跨学科研究的代表。翻译认知研究主要是从认知负荷的角度考察译者的语言使用,揭秘译者头脑中的黑匣子(Gile,2009)。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译学研究则通过译者语言使用特点探究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考察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价值定位和价值植入(Munday,2012)。以译者语言使用为出发点,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着眼于纵向延伸,而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旨在横向拓展,形成了译学研究纵横捭阖的新维度。本书研究从人称代词、评价性语言以及元语言标记等微观的语言使用特征出发,从宏观社会文化语境出发对翻译活动及译者角色进行考察,融合了语言分析与社会文化分析两个层面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翻译活动的本质和特点。

4 结 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的内涵和意义也在逐渐拓展。因此,翻译研究需要走出以仅以语言为中心的单一研究范式,融入人文社科的大语境之中(王宁,2018)。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使语言使用特征与社会文化分析的互动成为可能,为描述性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新进展》一书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对外传播话语为研究对象,广泛而深入地探索了这条新的译学实证研究路径,旨在考察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揭示译者在对外传播以及国际交往过程中的协调和中介角色。研究结果为中国翻译工作者在对外传播翻译实践中完成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家形象的职业使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当然,该书也存在些许不足。第一,口译研究中语料库库容都仅在十万字以内,库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效度。第二,对外传播话语的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大,除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外交话语外,还可涵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法律和医疗领域。第三,本书研究主要围绕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展开,对话语分析中的社会权力话语理论讨论较少。根据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翻译活动也受权力控制,其背后的权力操纵值得挖掘(吕俊,2002)。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或是语料获取难度较大,或是由于书籍篇幅所限,但是瑕不掩瑜,这些美玉之瑕也正是翻译研究者在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译学研究新路径上求索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笔译口译语料库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市场对商务英语笔译的需求
英语翻译中的笔译要点研究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