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2-12-05 08:48:46杨锌沂赵光程
耕作与栽培 2022年4期
关键词:竹荪羊肚食用菌

杨锌沂, 周 韬, 赵光程

(1.贵州省农业信息中心, 贵阳 550001; 2.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 贵阳 550001;3.贵州省植保植检站, 贵阳 550001)

食用菌是低脂肪、高纤维的非动植物蛋白质源,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多糖类和各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兼具食药功能和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的“五不争”特点,是典型的“短平快”产业和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1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资源优势。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0.4~19.6 ℃,森林覆盖率超过60%,水质优良率全国第二,是最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地区之一,可进行周年化生产。野生食用菌种类占全国的80%以上,是红托竹荪、冬荪、紫花菌、牛肝菌、羊肚菌、灵芝等珍稀食药用菌的著名产地,其中,羊肚菌、红托竹荪、牛肝菌等珍稀种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科研工作者在贵州发现6.3亿年前的真菌化石,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陆生真菌类化石,“全球蘑菇看中国,最早真菌在贵州”。

政策措施。组织省内外专家,研究制定《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及菌种保供、菌材林基地建设等配套规划,细化印制年度工作方案。2019年、2020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21年、2022年省委省政府改变资金安排方式,设立基金按市场化方式支持产业项目,保留500万元用于不能市场化运作的公益性支出。在中组部、团中央选派的博士服务团支持下,成功申报实施贵州山地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获中央资金3.2亿元支持。

工作机制。2019年以来,已建立省级、各市州及产业重点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形成党政领导领衔、部门统筹联动、专班协调推进、全省上下合力的工作机制。省领导小组先后由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22个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位统筹、协调推进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省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省食用菌产业专班)在省农业农村厅,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2 近年来产业发展成效

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21年,据行业调度,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52.5亿棒、产量181.2万t、产值220.6亿元,分别是2018年的2.6倍、2.0倍、2.2倍,已跻身全国第一梯队,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8位。

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省有经营主体1 200余家,其中企业415家,年产能1 000万棒以上的生产企业11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较2018年分别新增38家、4家。

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已形成黔西南、黔西北、黔东三大产业集聚区。实施“贵州山地食用菌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6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达30个、“食用菌+旅游”省级示范点3个,呈现出产业集群为引领、优势区域为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中小主体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特色单品优势突出。建成南方最大的夏菇生产基地,特色优势种类红托竹荪产量全国第一,羊肚菌产量进入全国前三。贞丰宏臻全球唯一掌握工厂化生产黑牛肝菌技术,道真贵旺杏鲍菇占西南市场70%以上,玉屏贵福鹿茸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国内最大。

3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研和加工能力弱。2019年以来开展系列科技重大专项,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一些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不足,仍制约贵州省特色优势品类高质量发展,如红托竹荪、羊肚菌连作障碍尚未突破,食用菌多糖、多肽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技术的研究。贵州省食用菌初加工率约25%,深加工率不足10%,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增值效益未充分利用。

技术推广体系不强。贵州省基层食用菌专业人才匮乏,较产业大省起步较晚,农技人员指导服务产业发展的基本能力较弱,产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林菌、粮菌、菜菌等创新种植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推广,产业综合效益有待提升。

品牌影响力不够。“黔菌”省级公用品牌创建处于起步阶段,用标企业仅30余家,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与浙江、河南等传统优势产区相比还有差距。特色珍稀类红托竹荪、冬荪等贵州特有,且具备文化底蕴的食用菌,在标准化发展、产品质量管控上还需重点突破。

4 贵州省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对策

突出特色优势,抓实生产销售。抓好本地特色种类红托竹荪、冬荪、灵芝等的栽培管理,做好羊肚菌等优势种类的菌种繁育。抢抓省外主产区错季出菇的市场优势,积极指导气候适宜区,做好菌种菌材等生产物资贮备、生产技术指导、畅通产销渠道,实现“产销两旺”。

实施重大项目,提升产业链条。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尤其是香菇脆、羊肚菌鸡汤面、玉木耳汁、红托竹荪酸奶、多糖饼干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抓好贵州山地食用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指导企业做好农业基金项目的编制和申报,争取农业基金更多支持。完善“黔菌贷”金融支持政策,帮助更多企业缓解流动资金贷款困难。

扩大招商引资,育强经营主体。招引培育相结合,不断壮大经营主体,组织市州赴产业大省开展招商。培育道真贵旺、贞丰宏臻、玉屏贵福、中科易农等企业上市。在产业集聚区支持创建家庭农场试点,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提振农户自发参与生产的内生动力。推动科研创新,重视人才培养。以食用菌科研院校师生、企业为主体,聚焦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技术,立项实施一批解决生产难题、提高产业效益、推动优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融合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加强食用菌技术、实操、销售人员培训,培养一批“懂蘑菇、爱蘑菇、能扎根”的实用人才,开发就业岗位,促进菇农就业。

打响“黔菌”品牌,畅通产销渠道。组织协会拟制“黔菌”省级公用品牌使用标准,夯实红托竹荪、冬荪等具有区位优势的竹荪在全国的地位,持续唱响“黔菌”品牌。在人流量密集场所播放“黔菌”宣推视频,利用东西部协作等渠道,多渠道、多方式畅通产销衔接。

猜你喜欢
竹荪羊肚食用菌
羊肚菌“飞天记”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0:18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31 09:00:42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40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04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竹
Special Focus(2019年11期)2019-02-20 21:46:56
菌中皇后话竹荪
保健医苑(2018年8期)2019-01-11 08:10:12
“竹君”食疗菜
食品与生活(2018年6期)2018-10-08 09:34:56
一碗竹荪汤
新青年(2017年6期)2017-06-16 18: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