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现状及实施策略分析*

2022-12-05 06:41
大众文艺 2022年21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课程

高 群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 )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1]国家推进美育工作改革提速,“美育精神”的到来成为必然趋势,改革方向已显而易见,美育工作被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作为高校工作者,正确理解“美育精神”是做好高校美育工作的前提,其中首先要明确的是美育的具体含义及作用。

一、美育的概念及功能

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美育”名称正式出现在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所作的《美育书简》中,“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2]在中国,最早提倡美育的是教育家蔡元培,他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论述。[3]

从哲学范畴看,美育是一个高层次的复合概念。在国内近代教育中,长期以来习惯于将美育与其他类型教育混淆,就美育的概念性问题,它容易陷入“把美育简单等同于艺术教育”的误区。艺术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可作为学科分类概念,而美育则是属于全人教育的范畴,其宗旨是让人成为人,因此各级各类学科中均可有美育的成分。艺术教育包含基本艺术技巧的训练,譬如美术教育中的素描与色彩、音乐教育中的发声练习和乐器演奏等都是相应艺术教育的基础,而在注重突出全人教育的美感教育中,对于艺术技巧的提升和训练并不是最终目标。简言之,尽管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内涵和构成上存在一定交集,但二者在概念和范畴上大不相同。

对美育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有助于更精准地规范高校美育工作的具体功能。我国高校美育工作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和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为教育目标。美育本身就是其教育目标之一,它不光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达到启发智力之目的,对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具体包含培养学生体悟自然美和赏析艺术美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美等,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二、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美育体系构建不完善

审美教育理论研究是当前国内高校美育工作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教育理论的建构,直接影响和统领美育工作的实践环节和具体内容。从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来看,高校对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直接表现为相关资金支撑不足,没有政策和物质作为基础,美育工作的具体实践难以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此外,在有效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方面,高校需要立足实际形成突破,校内艺术类学院在美育工作当中的排头兵作用未得到完全实现,其专业课程和专业资源的辐射面和覆盖范围不足,面向全校层面的美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高校所属区域各有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但在美育方面的区域性优势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学生对于身处大学所属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共情性较低。

高校美育课程环节,对于当前国内非艺术类院校、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美育教学计划和课程排布方面,大多集中于选修课,且当中以线上视频课居多,“线上+线下”“理论学习+实践实操”等审美教育模式未能全面构建,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美育的重视程度的降低和实际学习效果的下降。另一方面,美育课程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学生评课评教只是为了完成要求和任务,学生对于课程反馈的信息有限,也阻碍了高校美育课程的改进渠道和长远发展。

(二)重视智育忽视美育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显而易见,但实际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校还是停留在学业成绩至上的阶段,这种偏向“应试教育”的育人模式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扭转,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成绩优劣成为评判标准,无形中也促发了学生的攀比心和功利性。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里还保存着美的内容,遗憾的是其中的美育在以前相对很长时间内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

深入分析高校轻视美育工作的原因,很多高校没有真正理解美育对德育智育的促进作用,或者说对美育的价值依旧持半信半疑的态度,造成美育逐渐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这点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美育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或者网络录播课程,线下课程的课时得不到基本保障,致使学生无法深入参与其中,美育工作的质量无从谈起。

(三)美育途径较为单一

古板单一的教育模式也是制约高校美育工作发展的因素之一。在传统课堂,教师习惯于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采用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法,尽管可以保证课程完整度和受众范围,但课程实际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在熟悉了美育课堂的惯用模式之后,会因吸引力不够、自身兴趣不足、专业课程压力大等原因对美育课堂产生懈怠甚至轻视。分析目前高校美育教学工作,授课模式没有很好地将微课等新媒体教学工具运用到课堂。同时,在具体课程设计以及授课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参与度较低,缺少创新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美育形式。换言之,当下高校的美育课堂基本采用智育的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更像是一门理论课程,缺乏人文导向,无法深入学生内心。

(四)教师对美育缺乏正确的引导

美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绝不是一堂简单的美术课、声乐课或美学讲座就能够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在我国,大部分教师对美育工作的理解仍停留在后者,无论是专业任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大多都非艺术类专业出身,无论是艺术理论基础还是艺术实践能力都相对较弱,无法从专业角度给予学生艺术指导。试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画展和详细讲解画作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二者所到达的美育效果自然不同。所以,想要将美育工作落实落深,教师作为美育的主导者,要注重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知识储备。当下,对于高校教师的培训更多集中于专业培训,旨在提升业务能力、加强专业交流,而针对高校美育工作的专项培训显然不是主流,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文化建设,进而引领学生感受美育的实际功能。

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范畴不再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中美育工作被越来越多提及。美育的范围已由过去的狭隘单一延伸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仪容仪表、言行措辞到当下的各类网络流行语言,都是美育的战场。美育工作重在平时,渗透在日常之中。高校教师的一身穿着、一句话语、一个举动、一则信息都会对学生产生或美或丑的直观感受。大学生具有向师性,而教师作为引领学生成长的灯塔,自然成为竞相学习模仿的对象。可近年来高校频繁发生的师德师风不端事件,显然证明还有不少高校教师存在道德缺失,没有将常规工作提高到美育的认识高度,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中都没有为学生树立“美的榜样”,育人基础尚未树立牢度,自然无法上升到前文所提的专业性美育的高度。

(五)学生对美育缺乏正确的理解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应该是具有优良品德,蓬勃向上、阳光开朗的青年力量。可通过高校中频繁发生的学生寝室矛盾等人际交往问题,以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能够发现仍有不少学生无法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放眼当下,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从内心真正认可高校的美育课程,无论是面对为数不多的线下美育课程,还是聆听美育线上课程,不少学生抱着一种“应付”心态去参与,目的是完成课程任务,获取相应学分,进而保证顺利毕业,更有甚者对美育课程持有“抵触”态度,认为美育课程是在浪费时间,转而将精力转向专业学习,如此本末倒置的行为制约了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

三、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一)加强对美育工作的关注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不再局限于培养专业型人才,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和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增强学生的全方位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迫切需要。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不应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更应该增强对美育工作的重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为此,高校应当加强对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给予美育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关注度,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与美育的关系,不断优化美育工作条件。其次,高校需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校范围内自上而下形成“人人爱美育,人人重美育”的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方式让美育也成为教育主流,借助艺术实践和人文活动不断推动美育工作迈向新高度。

(二)重视美育实践与美育探索

美育不是一套理论,更不是一句口号。作为高校工作者,总是教育学生不光要有梦想,还要有实现梦想的行动力。同样,美育若想真正发挥实效,必须经过“实践”这一道工序。作为高校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双向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不断丰富美育形式。在美育课堂,教师要尝试优化传统讲授模式,在落实好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出去”“动起来”。譬如,教师在介绍了凡·高的印象派绘画之后,可以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室外实际观察瞬息万变的日落现象,通过摄影或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真正理解凡·高所讲的“真实的世界”和“转瞬即逝的美丽”,通过实操去体悟画家的美学理念和艺术理想,进而审视自身,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在课堂之外,高校还可以借助校内外各类社团文化活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制作艺术品、文化演出等形式进行美育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进行美育探索和开拓,帮助学生成为创造美的主体,而不是简单做美的欣赏者和跟随者。

(三)深化教师对美育的理解

高校教师在美育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全人教育的概念束缚,被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所影响,加之非艺术专业出身,潜意识认为美育就是要涉及音体美等各个方面,借助音乐、美术和人文活动等一切资源和手段去达到美育目的。笔者认为,真正的美育是求质而不求量,求精而不求泛。艺术本身具有互通性,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都是艺术家通过自身感悟,经过内心思考,借助相关工具进行外在加工而创造艺术品的过程。美育亦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某种教育手段将某一门学科或者某一类型的艺术真正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去欣赏和创造,实则已经完成了美育工作的基本目标,其表现更多是方法上的指导和审美意识的锻炼。所以,教师要积极寻求美育的精准切入点,先作减法后作加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趣味,进而真正实现美育的价值。

(四)提高学生对美育的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育工作想要发挥实效,首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美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自身对美育的认可逐步转化为美学理想和美育实践。教师可以采用真实事例和典型案例等来帮助学生认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育对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4]同时,通过深入分析事例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形成充满善意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向上的生活观,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价值观,最终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在不触碰底线的基础上,寻求理性与感性的平衡点,最大化地享受生活,感受快乐,最终达到一种自由解放的完美状态。美育包含诸多模块,具体有绘画、雕塑、建筑、影视、音乐、舞蹈和新媒体艺术等,高校教师应将上述范畴与学生们的日常趣味充分结合,譬如通过讨论最新上映的院线电影的情节内容、拍摄手法和影片立意等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

(五)增强对校内外美育资源的有效运用

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内艺术类学院的专业特性和资源优势,鼓励专职艺术类教师和艺术类优秀学生代表面向全校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有计划地开展美育课程、美育讲座和实践活动,持续扩大影响力的同时让非艺术类的学生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和美育的意义,形成资源互补和双向促进。同时,高校应进一步增强对校外美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积极与高校所属地区民间艺人和艺术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做到因地制宜,借助区域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加深对大学生在人生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塑造和影响,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区域文化、人文精神和美学理念带进校园,开阔学生视野,深化学生情怀,提高学生的荣誉感、自信心和使命感,最终形成“校内+校内”全方位多场域的美育体系构建,将每一处美育资源都落到实处,走进每一位学生内心,形成双向奔赴。

结语

美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着愈加重要的育人作用,已然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美育工作的现状和实际,仍有不少学校没能准确把握美育工作的核心内涵和内在价值。为使高校美育工作真正发挥功能和实效,就必须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探究分析,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拓展,推进美育体系建设,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中华美育文化,让美育的力量真正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课程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史料·陈抱一谈儿童美育
纸的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