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红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1464)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具体指专注执着的敬业奉献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以及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种“活态文化”。我国关于工匠精神的践行,自古有之。我国古代匠师们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许许多多至臻完美的杰作和佳话,如:汉代的金缕玉衣、商朝的后母戊鼎、西安的大雁塔、唐三彩、景德镇的精美瓷器、我国“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等,另外,我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司马迁、张仲景、班超、庖丁等都是工匠精神的表率。
工匠精神流传至今,一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1],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2]。
纵观全局,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艺术行业发展成果突出、文化产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老百姓对文化产品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当下越来越多的网友和老戏骨吐槽我国国产剧存在“快餐剧”“快餐艺人”等问题。
服道化方面,缺乏创新,滤镜过度,仙侠古偶剧的人物造型,或“粘贴复制”(神仙有了统一“制服”),或“雷人”(缝纫机造型),或“拉垮”(有的剧中人物整体呈现出灰白、丧气等状态),或过于现代化。央视在陈述古装剧存在的问题时说:喜欢在形式层面走捷径,在花哨热闹上下功夫。对比昔日影视剧,如20世纪90年代的《唐明皇》中,仅杨贵妃一角,发髻就有60多套,均严格按照仕女图1:1还原,服装更是参照了阎立本画作、敦煌壁画;再如,获得第七届“飞天奖”最佳化妆奖的“红楼梦魔法师”杨树云,为画好林黛玉的“罥烟眉”和王熙凤的“杨柳吊梢眉”,读了7遍《红楼梦》,翻遍所有文献,把书里对人物想象的全部描写出来,做成任务卡片,以此反复琢磨人物眉毛该如何画才能更好地服务角色,凭借着这份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设计出了辨识度极高又富有特色的经典造型。
演员方面,一些流量演员选剧不看剧情、没有时间观念,站姿走位、情感表达、台词、用替身等方面存在问题,整体演绎水平不高,还有一些演员过度“保养”,在粉丝追捧中逐渐迷失自我,丧失应有的原则,认为拍戏只按合同行事即可。
其他等方面,“缺乏历史事实,缺乏逻辑”,情节老套、节奏拖沓,千年梗、万年刷,编剧很难创作出高端的真正有力量的剧本,导演选剧、选角商业化,实景拍摄少、绿幕拍摄多。
除影视行业外,其他艺术行业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寻根究底,是各行艺人思想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有些艺人是小初高毕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够多、不够深、不够精,内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不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缺乏工匠精神的有效指引,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他们在发展自身事业时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变得过于追名逐利,经不住各方“利益”的诱惑。
总体来看,我国文化艺术行业发展成果突出,但是,担任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各行艺人,产出令人念念不忘的经典作品和设计,则相对较少,很多是看过就忘,成了“快餐文化”。可以说,为进一步传承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更多具有十分工匠精神的各行艺人。
“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我国国家力量的不断强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顺应时代发展,展现我国五千年文化魅力,弘扬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作为集中培养各行艺人乐园的艺术类高校,责无旁贷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未来的各行艺人)工匠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匠精神,助力其走向工作岗位后,可以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由于艺术的特殊性,相较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艺术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思想。具体来说:艺术学生在长期艺术熏陶下,一是在生活用品、衣着打扮、言语行为等方面都与一般学生不同,他们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过于强调自我与个性,以致纪律性不强,也正因如此,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二是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细腻敏感,积极外向,才艺突出,个性鲜明,喜欢新事物、新思想,对生活充满激情和憧憬,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三是普遍存在花在专业课上时间较多、花在文化课上时间较少的现象,重艺术、轻文化,以致很多艺术学生对文化知识掌握不牢且知识面狭窄,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四是看待社会和个人问题极具个人情感,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主观盲目性,优渥家境成长下的学生,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内心敏感脆弱,一旦受到外在打击或认为受到了不公待遇,容易走向极端。
受疫情影响,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实践课的教学模式与高校思政课程实践课教学模式类似,主要表现为班级授课模式,内容多设置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气、茶文化等主题,且主要体现为分组进行,属于团建式的集体接受教育的活动,总体来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也暴露出一定的缺点。第一,教学方式模式化、教学内容模板化等问题突出,缺乏创新性,缺少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实践课流于形式。第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艺术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使得学生参与性不强、参与度不高,很多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参与。第三,过于强调某一节日、节气等文化“主流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容易忽视“次要价值观”的育人作用,过于突出某一技艺、技能本身是什么和技巧性的掌握,容易忽略其形成的各种渊源和所代表的独特精神或情怀。第四,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无法突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实践教学。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高校,尤其是水平一般的院校,仅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课程,而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课程,忽略了实践课独有的作用和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和精神素质,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培养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胸怀和气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而作为能够发挥育人作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同样要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因此,艺术类高校需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实践课的授课方式与内容,逐渐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艺术人、真正的中华儿女,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都有用的人。
“中华文化五千年,妙谛精髓塑代贤”。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让各种艺术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透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与时俱进地展现中华文化魅力,适应国际文化多元发展,艺术类高校可以创新性的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的实践课程。
孔子曰:“万物生成皆有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我国历史上各种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思想艺术文化所构成,其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形成的历史缘由,即中国故事。伴随朝代更迭,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中国故事,同一文化在不同朝代也可能存在不同的中国故事。
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只能讲授有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了解的也只是某一文化的冰山一角,为此,艺术类高校可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实践课的灵活性,开展多维教学。具体来说,第一,在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实践课的教学规划时,规定学生必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兴趣爱好、社会热点等挖掘出各种少见、新奇或从不同角度解读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故事。第二,课外,不同小组学生根据实践课要求,围绕选定中国故事的朝代文化、前应后果、主次人物、主流或次要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开展各种挖掘,并搜集相关素材;第三,课中,小组学生可以以讲故事、小组表演、PPT展示等形式,在课堂上占用一定时间、以任意形式分享给班级同学。通过灵活、主动的多维教学,以轻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吸引其他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了解更多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故事。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盖举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艺术学生在聆听各种少见、新奇或从不同角度解读的中国故事的同时,在故事课堂氛围的烘托下、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领悟中国故事蕴含的“主流”人生哲理、掌握某种学理知识(酒文化、服饰文化、交通文化等)和实操技能(如泡茶技能、木工技能、唱戏技能)。同时,还能因人而异的吸引学生有选择地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关注一些不显眼的知识和技能,感悟次要价值观的力量,自觉主动地弥补自身不足之处。
《论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多维教学的实践课,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之时,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设身处地之境,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故事中一些人物为履行某一诺言、传承某一信念、创新某一技能而做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光荣事迹或持之以恒的行为,从宏观和微观上感受中国故事全方位的力量,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影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细节,强化对形成不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这比只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方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更能直抵学生内心的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达到以境共情的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工匠精神。可以说,正是故事中人物饱满的工匠精神,才涌现出更多至臻完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在学生领悟中国故事背后蕴含的工匠精神的同时,教师可采用激“志”的方法,结合当下艺术行业堪忧的案例,阐释当下各种艺术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随后,结合经典影视剧、话剧、艺术设计作品、艺术榜样人物等体现工匠精神的优秀事迹,正面激发学生昂扬的斗志。通过正反案例的强烈对比,顺势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专业心态,进而在学生思想中深深“烙”下工匠精神的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说,“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对于了解了诸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且在思想中深深“烙”下工匠精神的许多艺术学生来说,看到茶百戏这一自唐朝就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第一反应不再想到咖啡拉花,看到花月宴上簪花仕女图里本是贵族女子装扮时,第一反应不再想到青楼花魁。久而久之,这将逐渐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传承创新之意。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在无声无形、无时无刻不发挥作用的工匠精神的引领下,艺术学生可以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文化作品,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同的中华文化形象,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