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当世界上仅存100 只熊猫的时候,这100 只熊猫就成了宝贝,于是有人提议盖了一座100 层的大厦,每一只熊猫都拥有一层,还派出动物专家研究它们,派出营养学家喂养它们,派出细心的管理员照顾它们。
就在这层层保护下,其中一只熊猫肥胖了,而在随后的减肥治疗中又因为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与要求,这只熊猫烦躁了、抑郁了。
抑郁的这只熊猫离开了100 层大厦,住进医院。治疗是痛苦的,按照那99 只熊猫的体重标准,这只熊猫需要每天爬上爬下地锻炼;按照那99 只熊猫的作息规律,这只熊猫即便不困也要被催眠;按照那99 只熊猫的脑回路,这只熊猫需要打针吃药……
突然发生地震,100 层的大厦塌了,而抑郁的这只熊猫成了幸运的唯一。
治疗组的专家将大熊猫放了出来,健身计划作废,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计划扎进它体内的针头收了起来,调整脑回路的药片和药水也扔进了垃圾箱。抑郁的这只熊猫不用治疗了,因为它现在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只熊猫,它是什么样,熊猫就应该是什么样。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能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博弈论思维——什么叫正常。
正常,就是平均值,而平均值就是正常状态。
平均值有一个范围,行为举止一定要在这个范围内游弋,偏离过多就开始不正常了。举个例子,如果人人都紧张、焦虑、压力大,只有你很轻松,那你是不正常的。
所以我至今对一句话记忆深刻,“如果人人都有病,谁没病谁算有病”!
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专家赵玉平有一句忠告,如果没有特殊的资源、特殊的禀赋,不要偏离平均值。
曾经,全天下的小孩都羡慕一个叫郑亚旗的男孩,因为他有一个不让他上学的爸爸郑渊洁,因为他的爸爸让他活成了“皮皮鲁”。
郑亚旗的人生无疑在小学毕业那年就偏离了平均值,放眼四周,即便是20年前,我们周围也很少见到小学毕业就让儿子辍学的爸爸。郑渊洁让儿子退学了,但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儿子的特殊的资源,为儿子量身定制的私塾课程以及《皮皮鲁和419 宗罪》等私塾教材成就了儿子的特殊禀赋,而18 岁以后不给一分钱的狠绝也锻炼了儿子的特殊能力,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北京皮皮鲁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 郑亚旗。
即便在郑渊洁的家里,偏离平均值也没有复制第二次。比郑亚旗小16 岁的妹妹郑亚飞按部就班地上了幼儿园、念了小学、读了初中、考上了高中,2017年拿到美国6 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学校教育,一步没落。
特殊资源还在,特殊禀赋依旧,似乎就连最终的结果也没有太大的改变。那变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人,是人的思维,是思维决定的脚下的路。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