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传龙
(中共英德市委党校,清远 513000)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可以得知,增强历史自觉意识,掌握历史主动精神,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辉煌成就的秘诀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仅有50余名党员,到2021年底已经拥有9671.2万名党员。目前,中国共产党是全球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14亿多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够始终把握历史主动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新的历史。概而言之,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推动、引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走向辉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1921年7月23日,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与人民一起进行的探索和奋斗中缔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当时中国具有革命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历史主动精神的产物。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漫长的文明长河中,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许多方面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为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随着工业革命而国力增强,资本的扩张性促使欧美列强成为侵略者,并一次又一次地对古老而又物产富饶的中国进行侵略、掠夺,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腐朽的清王朝战败之后屈膝投降,一次次向列强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一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战乱四起,国破山河碎,中华民族处在前所未有的浩劫和苦难之中。
为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这些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革命军推翻了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在古老的中国建立了崭新的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华民国”。民国成立后,虽然社会风俗一度焕然一新,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不成功的。
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引起已具有民主共和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他们从思想启蒙入手,发起了一场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即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希望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代替中国人头脑中封建的传统思想,进而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共和国。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端呈现在国人面前,先进的中国人对全盘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方案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改造中国的新方向。以俄为师,向苏俄学习,走苏俄道路成为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此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陈望道、李大钊等人在中国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广大进步知识分子开始热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产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无产阶级是近代产生的一个新阶级,它的产生时间早于我国的资产阶级,代表着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中国无产阶级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与农民阶级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盟关系。随着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也不断得到壮大。到五四运动爆发之前,中国无产阶级数量已达200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工人自发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运动,标志着我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政治诉求,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23日,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举行会议,这次大会庄严地宣告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成为当时世界的潮流和趋势。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真正领导者。至此,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担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膀上。为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中国,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拉开了序幕。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是我党掌握历史主动精神的结果。
中共一大时我党仅有50多名党员,到1922年召开党的二大时也才195名党员。尽管当时我党的党员人数不多,但是,党在二大上就提出并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开始组织工人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初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
1927年,国民大革命以国民党右派的背叛而失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精神,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苏俄的革命道路。这条由毛泽东同志等中国共产党人首创的革命道路,指引了党领导的国内土地革命战争得到蓬勃发展,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建立了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对峙的工农人民政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尤其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我党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全体国人抗日救亡的强烈愿望出发,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新变化,把国内反蒋的革命战争推向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不断壮大,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建设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但国民党政府违背人民的意志和历史潮流,企图“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中国走向光明还是走向黑暗的重大历史关头,我党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提出民主、和平的主张。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亲手撕毁了和平协议,于1946年6月26日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此后,我党正确研判了内战发展趋势,向全体中国人民提出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先后发起了三大战役,1949年4月21日至23日进行了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49年10月1日至1956年底,我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党掌握历史主动精神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摆在党和人民面前一些重大问题——将来要建立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面对这些重大的历史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将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怎样组织国家政权等指明了方向。随着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我国的国体和政体逐步确立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与此同时,国内的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有序进行,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三大改造结束后,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消灭了私有制,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为顺应我国人民对于建成工业国的渴望,1956年秋,中共八大胜利召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举措,并由此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一五”计划开始到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是军事工业得到突破性发展,为我国国防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党掌握历史主动精神的抉择。
改革开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至1984年,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拉开序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全方位对外开放使中国再次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弄潮儿。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了世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科学地创造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顺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胜利地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念,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提出新发展思路,使我党在新形势下继续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
自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坚持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在2021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顺利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是党掌握历史主动精神的趋势。
目前,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亚非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到较快发展,中国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和关键时期。近10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它们掣肘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步伐。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主动精神,树立治国理政新理念,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目前,我们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在各个层面的建设成就斐然,中华民族正以自信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诉求,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全球发展与治理,为世界和平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认可和赞扬。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进行认真的研究、学习,甚至模仿中国的发展方式。中国模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为国际社会研究学习的热点和焦点。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我党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新概念,是中国共产党过去一百年来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精神品格。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因主动精神而诞生,因主动精神而兴起。今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而且正在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指引下走向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