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伍
(中共长丰县委党校 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1199)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1]50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就是“理论思维”的生动诠释,是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思想指引。系统梳理和研究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的形成机理、科学内涵及其实践理路,可以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精神引擎和关键密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勇担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征程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历史主动精神是在迈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迎接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提出的重大命题,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论述“历史主动精神”这个时代主题,这既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宏伟愿景的战略考量和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这个根本不能丢,“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奋发有为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也为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提供了深厚的滋养。西伯《周易》载有圣人自强不息的遗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人的思想智慧,而且在民族性格的塑造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要求国人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争取未竟的事业,实现人生的目标;要以天下为己任,超越“小我”,达到“大我”,特别是在民族危难之际、文明存续之时,要以胸怀天下、舍我其谁的精神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春秋时期,李耳《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求国人不仅要有“自知”精神,更要有积极主动的“自胜”的勇气,方可达到“自强”。《论语·宪问》记有“不怨天,不尤人”,启示国人遇到困境,不要怨天怨地,也不要责怪他人,反之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进取心,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扭转逆境。还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等等,这些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思想智慧举不胜举,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源。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既有物质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也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对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类历史不是“历史”本身创造出来的,“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历史的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如果离开“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去谈社会历史的发展则是抽象的、空洞的。只有人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创造、改造世界,才能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曾经比喻,人建的房子再蹩脚、再丑陋,都比精致的蜂房高明。这一切都说明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且是主动为之的活动。恩格斯在晚年时也指出,“历史过程”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人们在“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4]。恩格斯在这里阐明了历史是合乎人的目的性的历史,是从人本身的目的性出发的,是人为了生活而主动去创造生活的历史,历史在人的目的性之中。列宁也非常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革命中的作用。他在《怎么办?》这篇文章中就指出:“给我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5]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主观能动性理论的影响下,主动组建革命组织,进行革命,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观能动性思想饱含着丰富的历史主动精神特质,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厚重的理论基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使民族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掌握历史主动的“真经”,始终坚持传承、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主动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思想注入了新的精神品质,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增添了新的精神特质,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赢来时代主动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进入新时代,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高水平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发展成就巨大,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持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这一系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都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展现,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基于党和国家的未竟事业,自觉担当历史使命,主动发力积极作为,乘势而上、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的现实体现,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宏伟愿景,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科学回应“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必然体现。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新时代需要新发展,只有实现新发展才能创造新的历史。进入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特别是当下中国正经历着世所罕见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现代化强国建设任重道远,民族复兴夙愿还未实现,其他方面的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未知因素,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新发展阶段特征,及时总结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好各种矛盾问题的处理,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提供雄厚的物质后盾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贯穿于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历史主动精神,是遵循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是完成历史使命的担当精神,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精神,更是善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在党的历史文献以及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历史主动”“主动的精神力量”“历史主动精神”,这些都是基于国内外发展大势,锚定宏伟蓝图和艰巨任务而提出的重大命题,蕴含着许多原创性和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为把握历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导。历史发展有其规律,历史规律又决定着历史发展的主动趋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才能“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1]510。这里告诉我们,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首先就要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规律,这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握历史规律”,“发扬历史主动”,“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伟大社会变革”[1]10。只有遵循历史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大势,获得历史发展的主动,在纷繁复杂的大变局中才能真正做到准确识别、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赢得改造社会的主动权。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6]。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价值源泉。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全局、开拓前进,创造了新时代的恢宏业绩,推动了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进程,体现出当代共产党人的伟大奋斗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取得这一切的内在驱动力量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更是“不犹豫、不观望”主动出击的历史主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形势怎么变化,不管遇到什么风险,“都要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必须时刻保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状态,赢得历史主动。“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并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对如何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完成历史使命再次作出的重要指示。2022年以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完成历史使命”的表述更是频频出现,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时刻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再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奋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忘强调的是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始终不忘的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始终不忘的是党的初心和使命,迎难而上、奋发作为。唯有如此,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赢得历史主动,才能始终站走在时代前列。
“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6]。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并将其与进行伟大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予了深刻阐述。2022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审阅有关同志述职报告并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同时他也进一步指出了新时代如何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那就是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始终能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乘势而上、砥砺前行”。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敢于斗争,砥砺前行”。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必须通过“坚定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些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述,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机遇面前敢于“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的气魄胆识,在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的责任意识,在风险面前勇于“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的历史主动精神,为党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永葆伟大斗争精神实现宏伟蓝图提供了重要路径和精神支撑。
善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党沉稳应对复杂局面的精神品质、努力开创新局的战略眼光和敢于探索实践的进取精神,是党和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历史主动精神在战略层面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历史自觉,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创造性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7],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的历史主动精神。而历史主动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长久稳固的精神特质,更是一种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的新时代“赶考”精神。其中,“两个确立”的确定,是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目标,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指向,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两步走”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践行历史使命所作出的战略主动安排。2035年远景目标的设定更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前沿,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以主动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谋划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突出表现。党的二十大还将对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两步走”战略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必将在新的赶考路上大有作为,交出满分的答卷。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的革命斗志和开拓前进、锐意进取的历史主动精神。
历史主动精神的恒久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深刻的理论内涵上,更体现在其鲜明的实践转向。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释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引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旗帜,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回溯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国革命历程中发生的一件件大事,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都是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诠释和时代再现。这些历史故事和党史资料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精神层面体现和反映了历史主动精神。挖掘和运用这些党史资料,可让历史主动精神更加具体生动,更加鲜活饱满,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和解释力,可使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一是要深入挖掘百年党史资料,丰富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意蕴。百年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点点滴滴,存储了浩如烟海的党史资料,它们是历史主动精神的依托、载体、骨骼和灵魂。通过挖掘和运用这些党史资料,可以形象的案例、感人的事迹来丰富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内涵,用真实的革命事实展现历史主动精神的伟力,为教育和启迪广大党员和群众提供生动的素材。二是要增设历史主动精神板块,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的真实说服力。要充分利用各种革命纪念场所,增设红色板块以历史主动精神为主题,用真情实感教育人、感召人,使历史主动精神更真实更显性更生动,引导和教育大众勿忘历史,面向未来。三是要创建多样化表现形式,提升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感召力。要以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为主题,创设多样化的宣传平台和表达方式,通过革命先驱交流会、红色主题宣讲会、经典党史故事会等多样化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和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之所以伟大,是其孕育于伟大实践,并能引导和指导伟大实践。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继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改造和创造世界的能动作用。一是应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国的安全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全球经济发展的低迷态势和发展的不平衡日趋明显,已渐渐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严重梗阻,也增加了我国外部发展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风险彼此交织、叠加出现,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风险隐患显著增多。处理和应对来自国内外的一切风险与挑战,不仅需要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而且更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积极能动性和实践改造力,来抵御和战胜各种风险与挑战。二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近年来,一些错误思潮仍然在泛滥,仍然在侵蚀着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这就需要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继承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继续保持昂扬的斗争精神状态,坚决抵御和战胜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三是克服党内一些错误观念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集中整治各种形式主义的专项行动逐步推向纵深、落在实处,并取得了决定性成效。但具有隐蔽性和多变性的形式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如今改了名换了姓则以数字化、电子化的形式换了“新服饰”披着“新马甲”再度登场。同时,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经受住新的“糖衣炮弹”的攻击,重新滋生了骄傲自满和享乐主义,导致一些干部精神懈怠、思想滑坡、行为堕落,影响危及政治生态。因此,必须要继续弘扬和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对党的自身建设的积极能动作用,克服和消除党内的一些错误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孕育并铸就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主动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蕴涵着新时代的现实需要,是对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升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新时代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既要注重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讲好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渊源,又要结合新时代要求,发挥好历史主动精神指导实践和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融合,推动历史主动精神向前发展,持续提升和强化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引领力,激发奋斗力量,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一是要从历史主动精神中汲取力量。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一种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伟大精神。作为美好幸福生活的获益者,更应当学深悟透历史主动精神的精神实质,从中汲取斗争和奋进的力量,引领奋斗新征程。二是要自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党的百年征程,彪炳于党的百年辉煌,锤炼出了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航程的精神灯塔。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自觉将历史主动精神内化于心,把历史主动精神实实在在融入血脉和灵魂之中,坚定政治信仰,涵养精神境界,锤炼党性修养,始终走在传承和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最新方阵。三是要用历史主动精神引领未来发展。百年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华巨轮航线上的一座灯塔,激励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继续攻坚克难,继续书写新的壮丽篇章。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赓续和弘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让革命薪火永续不灭,在新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为引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奋力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