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垒垒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
建筑工程具有工程复杂、资金结算规模大、涉及人员多等特点,内部审计在建筑企业的应用优势日趋明显。依托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筑企业能够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控制建设成本,挖掘潜在投资效益,这是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必须采取的手段。通过内部审计发挥预警、监督、咨询功能,能够实现建筑企业的向好发展。
内部审计具有风险预警功能。建筑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各部门业务活动、项目进展等情况进行审查,结合审计证据等资料可以对企业有一个更为全面、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更科学地预测企业面临的风险。建筑企业根据风险预测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经营战略规划,从而有效规避风险。此外,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通过开展财务审计审查报表真实性,能够防范失误事件以及减少舞弊,提升建筑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建筑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对于会计账目的调整,要开展合规性审查,通过审查能够发挥监督功能,强化对会计工作的约束和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会计风险。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建筑企业通过对财务部门出具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盘点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库存现金等,可以评估会计处理的规范性、准确性,防范舞弊行为。在开展项目审查时,建筑企业通过对材料物资的消耗情况进行审查,可以确保采购招标合法合规。另外,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项目资金拨付进行审查,可以防止资金被挤占或者挪用,同时避免超支。
内部审计能够发挥顾问和咨询功能。建筑企业在争取项目时,通过内部审计对资金状况、经营状况、项目投入回报率、项目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若风险高于回报,可向决策层提出意见并出具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说服力,为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指导,防范投资风险。科学的内部审计可以作为建筑企业的业务顾问,为经营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前期准备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准备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内部审计效果是否良好。
第一,做好审计项目资料收集工作。建筑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前要获取审批通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施工设计图、设计变更记录,国家颁布的验收规范和验收标准,相关管理部门审批、修改以及调整的文件,建筑项目施工合同、相关技术资料以及设备说明书,项目竣工决算财务资料,设计变更通知单,项目档案结算资料清单、会议纪要等。完整的资料可以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1]。
第二,做好审计前调查,了解企业审计项目运作情况,从而确定重点审计环节,为编制细化的审计方案提供信息支撑。
第三,建立内部审计小组。审计小组的建立要严格以企业的年度审计计划为前提,严格把握人员要求、费用预算要求、时间要求,明确审计小组的相关组成人员,落实组长或带队人员。
第四,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在准备工作做好后,内部审计人员要结合掌握的项目基本资料以及风险评估情况,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资源、重点审计范围,在编制完成审计方案后报请负责人审批,审核通过后下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实施环节是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环节。
第一,做好会谈工作,由审计组长做好审计项目的工作安排,并明确相关要求。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立项情况、施工情况、竣工验收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内部控制管理情况等。
第二,做好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对建筑施工项目原材料采购、款项批复、款项支付凭证、支付方式等内控制度的制定和运行状况开展审计测试,进一步明确项目概算制度、项目程序制度是否有效执行,内控系统建设是否发挥预期效果,识别存在控制缺陷的项目风险点,并对风险领域进行评估,以精准确定审计范围和内容,并以书面形式记录。
第三,开展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主要是对施工项目的投资立项、设计管理、招标投标、合同管理、采购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竣工验收、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评估;在实质性测试时,要对审计项目的相关凭证、记录以及业务做好实质性的检查以及评价[2]。
第四,整理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根据审计分工情况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收集整理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数据信息,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主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汇总,以备进一步形成审计报告。
第五,编制审计报告。在审计工作底稿完成后,要做好复核审计,主要复核对象是所有审计工作底稿,审查项目审计落实情况,以确保审计质量。
审计所反映的结果即为审计报告。在内部审计报告中内部审计人员要保证审计目标达成,客观准确提出可行性审计意见,并对审计结论做好分析总结,要求审计报告涵盖全部审计工作,即通过审计报告能够反映审计工作过程。内部审计人员要运用专业审计理论、审计经验做好审计及证据分析工作,同时注重审计证据的解释和评估,最终形成审计结论。这个过程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确保审计报告客观性、准确性、合规性,对终极审计报告结果负责。在审计报告完成后,建筑施工企业责任部门要依据报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督促相应部门做好整改并及时纠正问题,以促使审计目标达成。
后续审计并非整个审计程序的最终环节,要做好审计追踪。在后续审计环节,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发挥监督作用,做好对问题项目整改的动态跟进工作,审查审计报告指出的相应部门是否已经落实好整改措施,审计报告中的建议是否切实执行,审计报告中发现的缺陷是否及时弥补。对于已经结合审计报告完成审计整改的,内部审计人员要综合评估整改效率和效果,并出具跟踪审计报告。
为提升建筑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应注重明确审计职能,科学划定审计重点。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强化财务收支监督、经济责任监督、经济效益监督等,以强化经营管理;要注重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发挥,要做好对预算可行性的评价、审计方案可行性的评价,评价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否健全,经济活动是否同既定战略目标相统一;要注重审计建议职能的发挥,伴随着建筑企业业务复杂性和风险性的提升,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监督和评价,要更多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议纠正职能,以提升审计价值。另一方面,在审计中建筑企业要重点把握以下内容:要重点关注施工项目立项决策,防止决策形式化以及决策随意调整导致的频繁变更问题;要重点关注项目招投标,尤其是合同签订、招投标流程的设计、定标价的确定等环节;做好项目招投标审计,以避免影响工程管理效果;重点关注设计环节,内部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审查项目施工图设计的可行性、经济性、风险性,以减少后期设计变更带来的隐患。
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直接优化审计效果和质量。首先,建筑企业可考虑建立审计委员会,对审委会明确授权,合理划分职责权限,以确保其独立于其他经营层,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同时,关于审计人员的绩效考评、职务调整等事项,将由以往的人力资源部负责改为由审委会负责,以此强化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其次,注重人员结构优化,建筑企业应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最新准则条例培训、审计理论等培训,抑或参加地方内部审计协会开展的专业知识培训,以促使审计人员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掌握经营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充实内部审计人才储备。最后,完善内部审计考评制度,企业应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奖励、岗位晋升等评估范畴,对于包括审计师、CPA 证书的人员给予奖励,以促使审计人员不断提升审计能力[3]。
审计实施环节和审计问题整改环节是内部审计的两大重点,为保障内部审计效果和质量,应明确审计主体,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在审计实施环节,要责任到岗、细化到人,明确第一责任人,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负责,以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严肃、规范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在审计整改环节,仍然要明确整改第一责任人,在审计部门下达审计报告后,负责人要及时建立整改小组,在小组内部通报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改进方案、任务清单、任务划分、整改期限等。在落实整改工作的过程中,负责人要动态通报整改进度,整改取得的成效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审计人员要履行好督导责任,在内部审计整改过程中如若发现新问题,抑或发现之前未被发现的隐性问题,可纳入内部审计督导人员绩效,转化为绩效指标,用于衡量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要严格落实内部审计问责制度,内部审计问责能够促使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企业要细化问责主体、拓展问责范围、强化问责力度,对于屡审屡犯的部门或者项目严肃追责到岗/人,对于问责结果采取公示制度,以发挥警示作用。
审计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为提升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建筑企业应注重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一是要引入系统软件为内部审计服务。在审计及整改过程中,对于程序性、流程化、弱决策化的基础性工作可由系统软件进行处理,以实现内部审计的降本增效。依据审计档案管理要求、建筑行业规范等信息,在考虑建筑企业自身审计要求的基础上,对审计所需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并由管理系统记录或导出,信息要包括审计项目、事件相关责任方、时间、金额、涉及事项的相关法规、整改建议、整改过程记录等内容[4]。二是努力搭建完善的内部审计数据库。建筑企业要依托大数据技术等做好企业内外数据的收集整合工作,如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法律法规信息、建筑行业信息、国家政策信息等,不断完善数据库,健全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海量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建筑企业对每次内部审计计划的编制及审计重点的关注进行系统性提示,以便内部审计把握重点,做好风险防范[5]。
现场审计影响整个内部审计过程质量。第一,为强化现场审计质量把控,应注重明确审计业务侧重点,在对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进行审计时,要结合项目特点合理选择审计类型,明确界定审计侧重点。第二,要注重审计证据的获取。在审计过程中,要依据审计通知书做好审计项目的相关资料收集工作,在审核以及验证提供的审计项目资料时,可考虑采用审核、监盘、分析性复核、问询等方法,对审计项目的绩效指标达成情况、施工进度情况、施工安全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战略目标落实情况等审计资料进行核验,对于审计证据,为确保质量,可在分类汇总后执行分级复核制度,逐级复核[6]。第三,注重内部审计现场督导精细化,明确划分不同级别人员督导职责,严格落实层层督导制度,确保内部审计符合质量标准,审计取证时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现场取证,确保问题查深、查透、查细;同时,审计人员定期召开碰头会,通报审计工作进度,梳理审计问题并调整审计节奏,以防范审计风险。
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提升价值、改善管理,通过借助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业务活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进行有效的审查评估,可以优化治理流程,规范控制活动,强化风险管理,从而助力经营目标达成。将内部审计贯穿于建筑企业经营全过程,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的需要,因而企业应深化推动内部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