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的教学价值

2022-12-04 19:52江苏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导图可视化科学

◇曹 汐(江苏: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科学探究课程能让其接触、理解、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此门课程在小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生思维大多偏向于形象、直观型,而科学知识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此就与学生思维之间存在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保证学生能够完整、高效地掌握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思维可视化方法,让原本抽象的思维变得直观,让原本内隐的思维变得可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思维可视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以此推动学生做到对科学知识、概念、原理的全面了解,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小学科学课堂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教学价值

所谓思维可视化,即为基于直截了当的教学措施把学生思维表征出来,以此减轻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化解抽象科学知识和学生形象思维二者间的冲突。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运算阶段,教师利用思维可视化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思维短板,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思维可视化运用于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判断价值

思维无法看得见、摸得着,若把思维通过直观化的形式加以呈现,便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准确分辨思维是否正确这一判断目标。比如,在进行“食物消化”相关知识的讲解时,为判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状况,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的食物消化流程、消化器官使用图形的方式直接呈现出来。而绘图这种直观性的措施,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也能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判断学生的思维水平,清晰掌握当下学情,以此实现“顺学而导”“因材施教”等教学目标,并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二)发展价值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可视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由浅层发展至深层、由具体延伸至抽象、由低阶迈向高阶,高质量推动学生的思维实现纵深性发展。例如,在进行“小灯泡”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安排学生实行可视化自主操作,也就是把灯泡的两个触点与电池正负极连接起来。为帮助学生由动作性思维转为抽象性思维,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思考“将灯泡两个触点与电池正负极连接,为何小灯泡可以亮起来”这个核心问题,以此做到思维的可视化,也就是让学生一边观察电路连接的实物图,一边分析内在原因。这种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的思维发展获得质的提升。

(三)整合价值

利用可视化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学生的加以整合,对观点进行持续完善,促使学生做到更为全面且合理地认识、了解科学现象。比如,在讲解“有生命的物体”的相关内容时,通过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直接表征出人类、动植物的生命特征,再结合自身想法加以补充和辨析,能够让这种思维可视化推动学生实现思维的合成反应,帮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

(四)评价价值

基于思维可视化,能让学生取得更为突出的思维轨迹和成果,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实施精准评价,也能帮助学生相互间进行评价。

二、实现思维可视化教学的方法

(一)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思维导图就是利用图片、表格、符号等元素帮助人们探究问题、厘清思路,以此让思维变得可视化。小学生因为具有形象思维特征,因此,思维导图对其日常学习十分重要。同时,思维导图可以把科学知识通过图解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降低学生对文字语言的认知难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可视化。比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各种材料的餐具时,就要让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鼻子和手等多种感官,对不同种类的材料(例如金属、陶瓷、木头等)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若是采取传统的口头、书面讲解方式,则无法让学生对这些材料产生直观、深入的感受。而且,如果教学仅局限在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则也无法让学生对不同材料实现全面的体验。所以,要让学生结合多种感官,利用思维导图,实现思维留痕、可视,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需要分别使用哪种感官进行感受、体验的侧重点与方式是什么,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由片段化、模糊化、无序化发展为全面化、清晰化以及可视化。采取这种图文并重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在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关键词、图形等多个方面构建起有效的记忆链条,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思维的可视化,让学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养。

(二)进行探究性实验,让思维看得见

实验是小学科学课堂上的重要一环,小学科学探究教学无法脱离实验单独实施。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更注重实验活动的组织、设计,以此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接触了解科学知识,实施科学探究,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在参与实验时,通过自主动手操作即为“思维可视化”的直接体现,因为学生的操作行为需依赖思维的驱动才能实施,因此,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就是自身思维的体现。比如,教师在以磁铁为教学材料为学生组织科学实验活动时,准备了多种形状的磁铁;对于实验内容的设计则可在征求学生想法与意见的基础上,得到能令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方案。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并在教师预设好的实验流程下有序开展实验。通过这种实验活动,不仅学生的思维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他们还能在动手实践中表现其思维过程,由此就间接地实现了“思维可视化”。在学生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对本次实验活动加以总结,还要为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公正、合理、准确的评价。并且,评价并非只是教师面向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对教师设计的实验内容、教学组织等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在对教师展开评价时会对该堂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回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这也就实现了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验活动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尽量发散,在实验完成以后还要及时加以总结、评价。这些,均为实现科学课堂上思维可视化的重要措施,更是推动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的核心基础。

(三)使用探究式学习单,实现“关键问题”的思维可视化

在讲解电磁铁磁性强弱程度影响因素的知识时,学生大多集中于分析铁芯粗细与长度、电池大小、线圈数目等。为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可设计探究式学习单,让学生在关键问题的引导下实现思维可视化。学习单的设计如下:①确定合适的研究对象,如部分学生考虑到磁性和电能存在关联,而和电有关的材料为电池、线圈,由此就决定将电池与线圈作为研究对象;②正确地缠绕导线,能锻炼学生的指向性比较与判断思维,需要由起始端留出合适的一段导线,缓慢缠绕,最后在两端打结固定,并注意控制好前后两次吸附大头针环节的细节内容;③得出实验结果,基于关键问题的引导,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个人的思维逻辑,而且要在倾听、讨论过程中积极思考、推测,从而激活思维,优化探究实验流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四)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自主思考,让思维摸得着

要想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实施思维可视化教学,就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关系,以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也能更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学习中碰到的难题,还能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构建良好氛围,让课堂教学更加轻松、和谐。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师生的互动,能让学生的思维直观表现出来,由此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改进教学方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植物环境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分析植物生长与环境间存在何种内在联系,在学生思考分析结束后,再随机抽点几位学生回答问题。比如可提出以下问题:“为何冬季许多树木的叶子都掉下来了,却还有小部分树木的叶子依旧保持绿色呢?”学生会相继对此陷入思考,此时教师也要和学生一同思考、分析,在适当时机对其进行点拨、启发,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掌握学生的具体思维情况。还可以在学生思考问题的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这不仅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得到有效激活,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意识,也让学生的思维从更多的维度呈现,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真正实现思维可视化教学。

(五)基于特定探究情境的课后评价,实现思维可视化教学评测

著名心理学家西蒙提出,思维可看作是由问题空间层面实施的搜索过程,科学探究通常是由提出问题为起点、解决问题为重点,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维过程。同时,不论何种科学问题的提出都要以已知知识体系作为基础,所以,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评价,应侧重于学生在特定探究情境中是否可按照已掌握的知识内容、结合实际条件提出具备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和可行的研究方案。因此,在具体课后评价环节,可利用情境化探究活动“再现”,以此观察学生的思考、研究、实践、操作、总结的科学探究全过程。可依照PISA 科学素养测试题,为学生设计在实际生活中有可能碰到的台风、山洪、地震、温室效应、大气、细菌等一系列情境化、多元化、主题化的阅读理解素材,且其涵盖图文、表格等多种形式,能直接评估学生对相关自然界与科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面对科学事物的真实态度,尤其是掌握学生对科学实验数据、图表的分析和推断水平,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三、结语

思维可视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探究课堂上,主要需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也要意识到此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实验活动、学习单、师生与生生互动等方式推动学生思维可视化,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深度完成科学概念学习的同时,促进自身科学思维的养成,将学生培养成为当前教学理念下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导图可视化科学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烃思维导图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点击科学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