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连义,王 晓,郭 敏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2.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 ,简称“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 年 1 月 30 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宣布,新冠肺炎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容所述,医院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供医疗救治与心理服务的主要医疗服务机构。
202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1万个,其中医院3.7万个(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万个。受机构性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政策因素等影响,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公立医院始终在最前线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公立医院的参与。同时,大学附属医院为高校担负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等任务,是医学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活福祉的重要战役,必须打赢;医疗救治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体现,必须保障;派驻支援是“全国一盘棋”的光荣大考,必须考好;学生管理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学生提供安全稳定学习环境的关键防线,必须守好。高校附属公立医院要弹好“四线作战、全战全胜”的交响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高校附属公立医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派驻支援和学生管理四大工作,“四线作战、全战全胜”。
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主体, 始终承担着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责任。自2020年疫情爆发至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均没有受到影响。即使在2022年3月的天津市河北区疫情中,中医二附院地处交界大防控圈边界,医院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方发力、多措并举,一以贯之防范风险挑战,一以贯之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科学精准施策,做到了医疗救治不误。
建立预约诊疗体系既是国家政策要求的重要举措,提升接诊服务效能的关键环节,也是改善患者就医获得感的重要实施路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多种方式保障预约诊疗实施:开设“金医宝”等线上预约平台,患者可以提前预约就诊医师和就诊时间,全面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在门诊服务中心设置人工预约服务窗口,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院内媒体、医生科普、志愿者引导等方式,提高患者对预约诊疗的认可度和依从性。预约诊疗顺应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形势下的就医需要,不仅改善了服务,促进了资源的合理运用,更能有效避免患者集中来院,减少患者聚集,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了“院感”发生的概率。
面对突发疫情,医院一方面全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方面积极保证其他疾病患者治疗的工作。同时,还要避免发生院内感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的医疗服务保障。对于红码、橙码及“三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就诊的病人,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收入缓冲单间,确保患者及时接受诊疗,待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后,再转入普通病房,这既能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传播风险,又能保障患者住院诊疗。
医院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对于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不以患者健康码颜色或隔离状态等原因拒绝、延误患者救治。对于健康码异常及防范区血液透析病人,实行错峰专班、专用通道、单人单机治疗;对于化疗病人,协调各科室配齐药品及设备,安排至发热门诊进行救治;对于急需手术的病人,先于手术室负压单间进行手术,术后进入缓冲病房,确保急危重症病人获得救治。医院坚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同步做好重点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着力打通看病就医的最后“一米”。
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经,对于准确识别、精准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前谋划,针对“愿检尽检”人员增量情况,备好适宜数量的采样窗口,安排足够的采样检测人员,确保有序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对于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核酸检测确保4-6小时内报告结果,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力争在6小时内报告结果。除此之外,医院关注全院职工健康状况,根据变化情况,调整全院职工核酸筛查的频率,确保不漏诊一例患者,不感染一名医护人员。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下坚定信心,精诚合作,部署落实隔离病房改造、病区规划整合、急诊病房扩建、发热门诊会诊等具体事项,铸就防控堡垒,确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无漏洞、无死角。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上级部门要求,落实“以流程管部门”的工作目标,对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流程进行动态调整、再次梳理。其中包括预检分诊流程、发热门诊就诊流程、标本采集送检流程、病例报告流程、医疗废物管理流程、转诊转运流程、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流程、信息报告流程等相关流程20余个,确保各项流程流畅、有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对重点流程进行桌面推演和实际运行演练,及时发现不足,科学改进,确保工作流程符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及“院感”要求。
针对易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隐患的薄弱环节,医院重点部署:一是加强环境监测,对于院区内医患接触较频繁的电梯按钮、诊室门把手等进行物表采样,严密排查消毒漏洞;二是根据住址信息建立人员底册,分区分级管理,每日根据最新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防控圈范围,盘点各区人数,实时更新风险评估,给予一人一策;三是严把入口关,在门急诊、机动车通道体温筛检点,筑牢预检分诊—诊区—接诊医生三次流调筛查的防线。
医院临床科室做好医疗救治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医院行政科室做好协同保障,确保全院一盘棋,共同打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全力做好各类物资保障,医院通过加强与供应商联系、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防控物资。二是切实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外溢造成风险。三是各职能部门及时梳理上级下发的各项政策,结合医院实际,出台相应政策,全力做好政策保障。四是积极做好一线人员表彰及慰问工作,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五是做好志愿服务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六是做好安全巡检及环境消杀工作。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指从维护公众生命健康权益出发,向公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起,我院先后派出29名医护人员援助武汉、2名专家支援石家庄、35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2022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突袭津城,截至6月30日派出6700余人次支援全员核酸检测筛查、核酸检测基地和医疗救治工作,其中103人次赴海河医院、空港医院等定点医院对口支援,开展救治及康复工作。
医院领导轮流在岗值班,每日有院领导带队巡查值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合理调配人员,做好非工作时间排班备班,重点科室干部职工随时待命。通过合并、关闭部分病区,迅速挤出人力,组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先锋队,组建支援津门全员核酸检测筛查、支援定点救治医院等医疗服务队。在上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之际,医院迅速响应号召,援沪医疗队闻令出发,奋战57天,转战3个方舱,累计出院患者4110人,平均住院天数8.9天,配合中医特色疗法,中药使用率约90%。
医院第一时间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院感”防控要求、医疗队管理制度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队员进行理论知识及穿脱防护服强化考核。为充实一线防控力量,满足全员核酸检测筛查人员要求,医院开展行政医护人员核酸检测专题培训,有医疗背景的行政人员全部接受专业培训并及时投入一线防控工作中。通过医院官网、公众号平台,大力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科普培训;利用钉钉、腾讯乐享、OA等平台推送相关培训课件,职工培训全覆盖。
为进一步做好天津市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药救治和康复工作,医院先后组建多批中医医疗队奔赴定点医院开展中医药救治和康复工作。在与病毒竞赛的关键时刻,由张伯礼院士倡议,经市卫健委中医处统调启动的“移动应急智能中药房”在中医二附院协调下直接开赴定点救治医院,为患者送去中药治疗,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的主战场上的重要作用。我院援沪医疗队进驻上海方舱医院接管N2舱,发挥中医药全方位、深度参与的独特优势,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零投诉、医疗质量零差错、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工作目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往的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心理情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在医院参与“规培”和学习,兼具医生和学生两种身份。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医院在管理方面努力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学生工作,更需要从全局上去认识、理解和把握,更需要从“三全育人”的高度去践行、去落实。
大学生人员众多, 做好高校大学生信息统计及健康申报工作, 快速反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变得极其重要。在医院实习、“规培”的学生数量多、班级多,居住地点、班次等各不相同,管理难度较大。医院教学科和学生工作科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密切联系,实时反映学生在院学习、生活信息。通过建立微信群、钉钉群、OA群等方式,摸排学生的每日健康情况、住宿情况、来返津情况,遇学生发热和其他突发事件,按科室制定流程迅速反应。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关切并给予回应。
在医院官网、公众号、工作群做好医院“院感”防护知识的教育学习和学生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事迹的宣传。每天在各学生群转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动态,提高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意识并对离返津做好风险评估。适时制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明白纸》《现阶段学生疫情防控管理暂行规定》等政令,确保学生知悉。
学生严格遵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规范佩戴口罩、上报健康码、体温及健康状况、严格手卫生、减少聚集和外出;学生干部做好班级管理及问题收集,有不良情况及时上报;教学科和学生工作科做好学生关心关爱工作,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就业指导,及时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联系沟通,第一时间传达相关信息;导师及科室主任承担起学生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熟知学生基本情况,做好学生请销假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和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已持续两年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抗疫鏖战中,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坚持“零漏诊、零感染”的防控总目标,深化“三横三纵”的防控管理,创造性建立“三全一重”院感工作机制,织就全员防控“大网格”。推进中医药早期、深度介入治疗康复一体化全过程,优化临床方案,锚定治疗方向和康复举措,与西医、西药形成优势互补的疫病防治机制,助推建立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的“天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