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模式的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2022-12-04 13:10魏晓波
南方论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党史思政

魏晓波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 广东茂名 525400)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基地,更要重视党史教育的开展,推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意蕴

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思政课教学中的党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并准确把握其逻辑意蕴。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2]。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用建党百年来的艰苦奋斗历史教育全党,用百年探索得到的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用党的伟大奋斗精神和思想引领全党。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与党史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是融通的,这是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在理论逻辑上的契合点。

首先,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相融通,二者内容同源,本质一致。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完成历史使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历史,和党史教育因内容同源而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另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一门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课程,这与党史教育中的理论发展史既相互印证又相互支撑,既能从逻辑上做到史论结合、共享教学资源,也能更加高效地促进党史与课程内容入脑入心。其次,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目标相统一,都是为激发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的思政课目标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这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相统一。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便高度重视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先生早在1920年起,就在北京大学讲解唯物史观,把党的理论和历史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去。在之后的革命战争年代,即使条件再艰苦,我们党也一直坚持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高校就把党史课作为必修的思政课之一,之后数十年的高校思政课改革过程中,党史课始终作为高校必修课,并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党史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和看法。在建党百年的时候,回顾和总结党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献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是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历史逻辑,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熟知党史、实事求是,把握历史规律的重要原因。这对今天党的事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于当今高校思政课牢牢守住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有力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历史逻辑的一脉相承,也是现实状况的迫切要求。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学习教育重在“知行合一”。高校思政课一直以来都注重实践教学,奉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二者具有实践上的一致性,这具体体现在教育专题的选取和具体教育实践方面。

首先,二者在选取教育专题方面是一致的。为坚定全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引领,我党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选取合适的专题进行党史教育,这是我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有针对性地应对不同时期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强党的建设,有效应对来自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全党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又在全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上述专题党史教育有效增强了全党的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更使全党全国空前团结,群众拥护力度空前高涨,从容应对了来自国外敌对势力的挑战。上述专题也是高校思政课采取专题化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点选题。因此,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实践上的逻辑契合性,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其次,二者在教育实践方面是一致的。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教学的实践方式也日新月异。为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引领,使大学生把理论落实到行动,专题研讨、经典阅读、影视作品欣赏、校园文化活动等实践方式越来越成为党史教育和高校思政课的重要选择,这些实践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育教学内容、强化认知认同。

二、基于OBE理念的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OBE,即Out-come-Based Education 的简称,也称之为成果导向教育。它由Spady在1981年率先提出,之后迅速形成理论体系,现已成为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的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4]。OBE理念对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较强的借鉴作用。本文基于OBE理念探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模式。

(一)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让讲信仰的人有信仰

加强对思政教师队伍进行党史教育,强化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立场,使思政课教师兼具党史素养与教学本领,促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这是发挥教育教学成果导向作用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应坚定信仰,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在思政教学中,坚持唯物史观,站稳人民立场,突出中国共产党的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要坚持用党史结合现实、映照未来,善于从党史中提炼符合时代价值的精神和理念,把党史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合,做好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另外,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党史把握党的理论,通过理论领会党的思想,并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在面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时首先想到用理论分析解决,在遇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内外事件时能从党史中得到启示,自觉把党的历史和自身发展融合,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

(二)强化要素建设,使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紧密相连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政教育史,在新时代要促进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必须强化要素建设,深挖吃透百年党史中的理论要素、实践要素和主体要素,使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紧密相连,促进党史教育的融入。首先,深挖党史中的理论要素,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加深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各大理论成果的解读,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把二者联系起来,既要把理论讲明白,又要引导学生学真悟透,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其次,还要丰富党史学习的实践要素,拓展实践教学方式。丰富的实践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体验党的理论发展历程,感受红色文化的精髓,认同党的价值观。对此应根据党史学习的专题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党史博物馆、展览馆、红色纪念馆等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具体的红色氛围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还可以寻找老一辈革命军人走进课堂,现场讲述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岁月,加强学生对党的事业的认同,引导他们自觉投身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最后,还应优化党史教育主体要素,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思政课学习效果。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育的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自学成果,并开展互评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党史文化的认同。

(三)拓宽教学渠道,丰富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

为加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以OBE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渠道,达到全天候多途径教学,打通思政课三大课堂,实现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位一体”。

首先,用好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提高党史教育的地位是关键,可以把党史课设置成必修课,并选择党史素养高的专业教师进行专题授课。选择党史教学专题和案例也务求全面、经典,既要注重专题内容的连贯性,也应注意内容选择的典型性,使学生既能总体把握党的发展脉络,又能学会以史为鉴,用正确的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应创新理论课堂的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多通过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其次,办好实践教学这个第二课堂,有效配合理论课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此,要立足本地特色,合理运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精心选取教学基地,带领学生通过教学基地现场教学,运用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党史知识,浸染红色精神。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党史教育活动,如党史知识竞赛、朗诵比赛、征文等活动,把党史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校园活动中去。最后,营造好网络这个第三课堂。互联网是当今意识形态竞争的重要阵地,已成为开展党史教育和思政课的第三课堂。因此,要营造好这个第三课堂,使网络课堂成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途径。充分利用好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网络博物馆及专家资源库等网络平台,提高党史融入效率。

(四)明晰教学策略,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实现党史教育与思政课互动融合,以成果为导向,明晰教学策略,正确处理三个关系。首先,正确处理理论和故事的关系。党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此过程中诞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深度,理论中承载了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案例。促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就必须处理好故事和理论的关系。应重视从理论上解读党的发展脉络,把握理论的主线和本质。同时,也应用丰富的故事和案例阐释这些理论和本质,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党史修养。其次,正确处理知识与价值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促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也应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注重价值观的培养,也应重视党史知识的学习,还要强化学生的使命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这也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做法。最后,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教师具有深厚的党史知识素养、宏观的研究视野等因素才能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党史教育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传递过程,学生学懂吃透知识是这个过程的终点。因此,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五)健全体制建设,促进党史教育常态化、高效化

促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加强党史学习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应有之意。因此必须健全体制机制,使这种融合常态化存在。

首先,建立完善的党史教育课程体系,这是促进党史教育常态化的首要条件。从OBE理念角度来说,应该坚持以成果为导向的原则,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党史教育目标,依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高校党史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案进行宏观设计,科学选取教学专题,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同时运用好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发挥学校科研优势,教学与科研并进,促进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其次,还应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突出党团部门、宣传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的优势,设计党史教育协作机制,甚至成立专门的党史教育协调办公室,明确教师、学生、部门的责任,细化流程,促进各部门的协作。同时,加强思政课内部的不同教研室的协作,促进党史教育真正融入思政课课堂,既保证党史教育高效,又避免各思政课程因重复教授造成的资源浪费。另外,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创新党史教育方式,重视校园文化的引导,用好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墙、教室文化角、党史学习周等平台和活动,做好党史人物和故事的宣传,也要不断引入红色经典影视剧进校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为党史教育争取更多的关注。总之,做到党史教育宣传内容、宣传平台及宣传方式的全方位引导,促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六)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效果评价

要充分发挥党史教育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加强对其融合效果的评价是关键,也是促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保障。从OBE理论来看,这是推动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工作持续改进的重要做法,更是保障党史教育不断改进融入措施。

首先,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党委、教学督导、教师、学生甚至学校上级主管部门都应作为评价主体,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反馈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效果,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充分发挥党史资源的育人效果。其次,应加强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用期末考试成绩客观体现学生对党史知识掌握的情况,用课堂互动、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党史教育。在此过程中还应尽量完善评价指标,使这些指标更具操作性,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过程性评价,提高评价效率,更高效地促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最后,要加强评价内容全面化。为全面反映评价目标的真实情况,应尽可能地使评价内容覆盖的领域更加全面。对此,除学生党史知识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爱党、爱国情感的评价,重视对学生爱党的文化的认同感等价值观层面的评价,如此,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保障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效果。

猜你喜欢
思政课党史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