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策略研究

2022-12-04 04:00福建省福鼎市磻溪中心小学沈宝平
家长 2022年31期
关键词:师生情感阅读教学

□福建省福鼎市磻溪中心小学 沈宝平

对话教学是小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因具有突出教学作用和价值,各学科教师都在积极探究其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对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对话教学更是促进读写结合,强化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分析对话教学基本特征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的具体策略,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对话教学的特征分析

基于对成功教学案例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有效的对话教学应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开放性特征。即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以主观意愿干涉和约束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生活性特征。即运用符合小学生日常生活经历或习惯的方式和语言开展对话教学;(3)平等性特征。即以平等的角色定位进行对话交流,以此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保证交流信息的有效性、交流过程的互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对话热情

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运用对话教学,但在对话时机、对话环境、对话方式的选择和设计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特征、认知特点及兴趣取向,以至于对话教学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对话内容缺乏引导性

对话教学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开展有效的对话,在引导、串联课程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同时,让师生能够在平等的角色定位下进行更好的交流互动和情感沟通,以便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和关注点进行更好的引导,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对对话教学的核心作用形成深刻的认知,在阅读教学时仅将其视为集中学生注意力、串联教学内容的工具,未能对对话的内容、形式进行深入思考,以至于对话教学缺乏引导性和创生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作用和价值。

(三)对话方式缺乏多样性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师生对话方式缺乏多样性的问题。具体有两方面表现:一方面是未能根据阅读文本的特征,选择适宜的对话方式或表达方式,二者间缺乏契合度,以至于对话内容和过程未能对阅读教学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缺乏实效性;另一方面是未能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对对话方式进行创新,始终沿用传统的“问答”对话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也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话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四)缺乏良好的师生对话关系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此情况下,大部分小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仰视”“恐惧”的心理,师生之间往往存在较明显的情感和沟通距离,以至于缺乏良好的对话关系,学生不敢主动或过多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以及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从而严重影响对话的有效性。

(五)忽视教学评价的作用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对话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适宜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并没有对教学评价给予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合理性等问题,以至于未能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激励和指导作用,从而对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对策

(一)构建良好情境,点燃学生对话热情

对话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和投入对话教学中,才能保证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对小学生而言,受心智发育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很难对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或思想认知,以至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话题缺乏对话的欲望和热情,从而影响对话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该问题,教师可在深入分析小学生群体特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构建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取向的良好对话情境,利用情境在感官、意识、情感、情绪等多个维度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共鸣,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对话热情,使其能够结合对话内容对阅读文本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阅读教学为例,在导课阶段,教师可先利用相应的道具为学生表演“石头变猴”趣味魔术。这种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导课方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配合教师生活化的语言,不仅能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快速营造出轻松、富有童趣的教学氛围。魔术表演完毕后,教师可提出“通过这个魔术你能想到谁?”的教学问题,此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说出“孙悟空”“美猴王”“齐天大圣”等答案。在此简单的问答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还有效点燃了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的热情,为后续有效对话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文本阅读教学阶段,教师可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对话情境的构建及有效的对话互动。例如,在学生阅读完第一自然段后,教师可通过“文章中并没有对‘猴王破石而出’的过程进行详细描写,结合你对猴王的了解,说说你脑海中‘猴王破石而出’时存在怎样的景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已有知识进行大胆想象。由于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表达欲望得到充分调动,他们纷纷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经过热烈讨论和发言后,教师可利用电教设备播放不同影视作品中有关“猴王破石而出”的片段,利用视听感官刺激进一步营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此后,可利用相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围绕“水帘洞内景象”进行对话互动。

(二)利用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考能力

作为一种主动性极强的行为,对话是学生思维外现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是双方思维的表达和交流。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师生对话,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启迪与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切实达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以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阅读教学为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如下方式将阅读教学与对话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自然引导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效激活学生的思考能力。首先,当学生读完文章第二自然段后,教师可结合短尾“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一句,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为“鲁滨孙”,并思考“活下去的方法”。短暂的思考和讨论后,教师随机点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班级学生一同对该观点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随后,结合学生的想法,通过“阅读下文,看看鲁滨孙与我们的想法是否相同”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上述对话教学行为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或线索展开大胆想象,使其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激活,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利用。在后续阅读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文章中“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鲁滨孙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等语句,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食物获取方法”“野人应对策略”展开积极的思考和表达,以此进一步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三)多种表达方式,丰富对话内容

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对话,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因此,对话的方式和内容不应受到局限,这样才能保证师生双方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情感和想法的交流与互动,使对话教学的优势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在准确把握小学生认知特点、深入研究阅读文本、全面了解实际学情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设计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丰富对话内容,以此保证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阅读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阅读教学为例,对此类故事性较强、人物特点鲜明的文章,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教学需求,采用针对性的对话方式,利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对话内容产生的不同体验,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例如:(1)从了解“草船借箭”故事内容阅读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教师可先通过“短剧表演”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即根据文本内容,以适宜人数分配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剧组”;然后让各小组学生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以课文内容为蓝本编制“草船借箭”情景短剧,并自主分配人物角色。最后,各“剧组”通过“抽签排序”的方式逐一上台进行短剧表演。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各小组在进行剧本创编时,每个内部成员都会积极表达出自己对故事内容和人物特征的理解,并一同对人物形态动作、对话时的语气和神态进行讨论,从而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对话,使学习心得与体会得到充分分享,进而有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2)从“把握人物性格心理特征”这一阅读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教师可通过“人物刻画”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即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四个大圆圈并分别在圈内写下“鲁肃”“诸葛亮”“周瑜”“曹操”四个人物名称。然后,鼓励学生以“自由举手发言”的方式,说出某个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并读出文章中体现该特征的语句。通过该方法既强化了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又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努力,对文章主要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形成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从而获得出色的教学成果。

(四)强化师生互动,构建和谐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师生有效对话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弱化自身的教学主导地位,使师生在课堂上能够基于平等的位置进行对话,以此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拉近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强化师生互动,从而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师生对话的有效性。

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阅读教学为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富含情感地向学生讲述自己与母亲间的故事,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情感流露,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情感基调,并借助自身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思考,进而激发其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文章的写作情感;另一方面,通过真实生活经历和情感的分享,使教师更接地气,以此弱化自身在学生心中“严厉、严肃”的形象,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当完成课文阅读后,教师可通过“分享我与母亲的故事”“母爱的伟大之处”等对话活动,与学生一同围绕“母亲”“母爱”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通过有效的对话进一步深化阅读教学和情感教学。

(五)重视关注评价,发挥对话实效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普遍非常在意教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由此可见,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而教学评价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形式,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提高对教学评价的关注度,通过对评价形式、内容的合理优化,提升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与激励引导性,从而切实发挥出教学对话的实效和价值,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以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阅读教学为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将教学评价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部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等多个角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以此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同时,教师还应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为不同层级的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标准。如,针对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当其能够准确认读文中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和通假字时,便要及时给予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针对普通层级的学生,当其能够熟练背诵文章、准确翻译文章内容时,便可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而对于基础好、能力出众的学生,应以适宜的方式准确指出其在学习习惯、能力及态度方面的不足之处,戒骄戒躁的同时,引导其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对话教学的基本特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构建良好情境,点燃对话热情;引导教学内容,激活思考能力;多种表达方式,丰富对话内容;强化师生互动,构建和谐关系;重视关注评价,发挥对话实效等策略,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以此充分发挥出对话教学的作用和优势,全面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师生情感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